父亲陈辉和母亲方掬芳的革命历程(文/陈毅斌)

13465 发表于2018-12-15 18:27:21

15.png

我的父亲陈辉山东省沂南县人。生于1921年12月,1985年12月23日病逝于北京解放军301总医院。

我的母亲方掬芳湖北省广济县人。生于1931年11月24日,2007年5月30日病逝于青岛解放军401医院。

如今父母均离我已多年,但他们的音容笑貌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在此“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追往思人,怀念之情更加强烈。谨以此篇,送上我的无限深情…

老爸两岁失去了母亲,后来的继母待他们又不好,只能与大伯相依为命。因家境贫寒,小小年纪就去给財主放牛。

那是个军阀混战的年代,日本鬼子已打进中国,时常有队伍从村里经过。当时的俗话是:好汉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但为了生存,老爸也顾不上这些了,只要不当汉奸,能有口饭吃,管它是什么队伍能加入就行。不久正好国民党东北军57军路过那一带,老爸决意抓住这个机会。连续跟着队伍走了好几天,死缠硬磨终于让队伍答应收下了。那时老爸年轻机灵,打仗又不怕死,不久就调到旅部,让333旅长万毅选中并在其身边做警卫员。真是有幸,老爸从此在万毅旅长的熏陶和教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否则老爸的命运也许将是另一种结局。41年2.17万毅身份暴露被扣,蒋介石手渝要将万毅秘密处死,老爸及随行人员一并被关押。中共中央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指示山东分局:迅速查明万毅及被扣人员下落,并尽力设法营救。同时将已暴露身份的同志和进步分子紧急疏散撤离。老爸成功脱险后,进入八路军海陵独立旅,不久即转入抗大一分校学习。42年初回到独立旅,因随旅长刘杰去苏北养伤,于42年10月进入新四军抗大学习。              

此时111师已于42年8月3日举行事变,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为了将111师改造整编成为一支我党领导下的真正的抗日武装,老爸及一批曾在国民党东北军工作过的同志,在万毅师长的带领下又重新回到111师工作。任新111师警卫副官。44年10月新111师改称八路军滨海支队。

进入东北后,以原111师为主的东北挺进纵队和原山东八路军一师 二师组成了东北民主联军一纵队,即38军的前身,万毅为首任司令员。

战争年代老爸出生入死,多次带领敢死队冲锋在前。被战友们誉为战场上的红星。那时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完不成任务提头来见!我曾问过他,冲锋在最前面死亡的概率会很大的?他笑着说,只有冲击的越快,留给敌人消灭你的时间才越短,对敌人的威慑力也越大,子弹可是专找那些怕死的人。也真奇了怪,老爸身上就是没有一处真正伤疤。只是胸前有一处几乎看不出来的小痕迹,那是一颗流弹击中胸前的怀表所致。

老爸二打,三打四平时荣立大功两次,这是获得的勇敢奖章。四打四平他都参加了。

解放战争中,老爸从松花江畔打到红河岸边。一路跨黄河过长江,穿苗岭进滇南,翻越横断山脉,直至中越边境老河口。经历了三下江南,苦战其塔木,四打四平,辽沈,平津,衡宝,滇南及湘西剿匪等大小战斗数百次,纵横13个省征程两万余里。

照片拍摄于进军云南途中,当时38军奉命派114  151两个师,从百色地区出发,直插中越边境断敌退路,这也是四野打到最西南的部队。

滇南战役结束后114师归建。途经湖南又奉命进驻常德,沅江,桃源一带剿匪,在那里老爸与老妈相识。

老妈那时从中南军政大学毕业后,分配到38军114师342团,驻地是桃源县龙潭水。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部队停止剿匪火速北上归建,开赴东北。

 10月8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原四野十三兵团所属东北边防军各军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保密起见,部队入朝前上级明确命令,一切能表明你是中国军人,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标志和物品(包括解放军的帽徽、胸章,立功奖章和纪念章)一律不许带出境。要么交家属保存,要么毁掉,所有的私人笔记本、照片寄回家或让家属带走,所有团旗、党旗、有标志的军旗都送留守处保管。部队一律着朝鲜人民军军服,只是没有军衔。战士和一般干部一律是小马裤样式。战士的服装都扎有抗磨损的线条。排以上干部的服装,衣袖和裤子两侧都镶有红色装饰线条,团以上干部一律是绿黄色呢子军装,帽子上有红色装饰线条,胸前都不能带志愿军胸章。当老爸他们穿上异国的军装时,不由的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和情感由然而生。

就在美军攻占平壤的同一天50年10月19日傍晚,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入朝部队分三路跨过鸭绿江,秘密开赴朝鲜前线。在首批入朝的4个军中,38军做为战役预备队尾随42军从辑安入朝。于19日在驻地开原登车,经四平,梅河口,通化,21日抵达辑安。为了保密,部队白天隐蔽,晚上过江。按进军序列24日晚老爸所在部队准备过江。那一年的冬天来的特别的快,这时突然气温骤降,竟下起雪来。因白天遭美机空袭,渡江浮桥已被炸断。此时美军多路部队向中朝边境齐头并进,已先我越过我原预定的防御地区,军情万分紧急。总部接连二道命令部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朝鲜,先占领一定的阵地,制止敌人的进窜,掩护朝鲜人民军北撤整顿,为尔后作战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命令38军集结于文明洞,化洞一线,准备单独围歼进犯伪八师于熙川。由于是秘密入朝,部队出发时没有惊动老百姓,没有敲锣打鼓更没有群众送行。那天的夜晚是那么的黑,在辑安到满浦(朝鲜靠近鸭绿江的一个边境小镇)的公路以南最宽的一段江面,老爸所在部队的数千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迎着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告别了祖国。跃入冰冷的江中,涉过齐胸的江水到达对岸。老爸所在的部队也是志愿军入朝部队中唯一涉水入朝的部队。

此后该部就在38军的战斗序列里转战朝鲜的三千里江山,先后参加了一二三四次战役,两次西海岸防御,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及秋季战术反击等战斗,经受了朝鲜战争全过程的考验。与兄弟部队一起,用血肉之躯 共铸“万岁军”  辉煌。

提起38军,人们总是首先想到的是彭老总的平江起义及陕北红军。岂不知在志愿军38军入朝的三个师中,有两个师的师长是出自于原东北军,团以下官兵更是占了近半壁江山。形象的把此关系比作红花与绿叶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在二次战役结束后,老爸患急性阑尾炎,在师野战所做了手术,为此领导决定他留守。在得知部队要向三八线进军时,他认为这点小毛病算不了什么,不能为此耽误战斗,要留守也要到三八线再说。在他的再三要求下,终于得到了领导的批准,坐着担架追随部队前进。此时部队已突破三八线,正在向七峰山穿插途中。见部队停了下来,老爸了解情况后说:我们现在是在敌人中间,敌人是不会发现我们的。二次战役时一一三师向三所里穿插时,就是白天丢掉伪装,按时到达指定位置的。现在我们的情况和一一三师一样,如果我们现在在这里停下,让敌人从七峰山跑掉,我们就不仅仅是犯错误,简直是在犯罪。

 就这样尽管天上有敌人的飞机来回盘旋,部队仍是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大胆穿插抢敌之前占领了七峰山,堵住了敌人南逃的退路。为兄弟部队解放汉城做出了贡献。

那时38军的留守处在铁岭。母亲回国生我后,又重返朝鲜前线。

我曾问老爸:你经历过的战斗,哪场最残酷?他不加思索的回答:四平。接着他话锋一转说:但也不如朝鲜的任何一场战斗。那是立体的战争,是钢铁与血肉的较量。敌人从上至下的向你压来,有许多时候是看不到敌人的。真正伤了38军元气的是四次战役汉江防御战和后来的394.8战斗,但38军挺过来了。我们不愧是钢铁的部队。

 394.8战斗韩国称为白马山战斗。该山位于铁原西北10公里的药山洞地区,西北走向东南,长约3公里,由一群以394.8高地为主的山岭组成,主要高地是394.8高地和281.2高地,

38军的战前目标是:歼敌5000 并攻占白马山。

面对大战前夕出现叛徒,暴露了我军企图的突然情况,做为主攻团长的老爸,积极向上级建议修改战斗方案,要不就趁敌人还来不及变更部署提前发动攻击,否则就推迟进攻时间待敌人麻庳后再发起进攻。  总部否决了此建议,决定仍维持原战斗计划,按时发动攻击。 

为了保持战斗的突然性,老爸指挥上千人的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前一昼夜。任凭敌人飞机的低空盘旋拍照,炮火和机枪的火力侦察,在不断的有人负伤,有人牺牲的情况下,凭着严格的纪律和钢铁的意志,没有一人暴露目标。老爸代表全团指战员向上级表示:我们决心以胜利来挽回影响。

经过九天激战,在阵地24次易手,大部已被我攻占的情况下,38军于14日夜主动撤出战斗, 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在14日凌晨,美军已向我上甘岭阵地发起了代号“摊牌行动”进攻。此时38军果断撤出战斗,也是为我志愿军集中兵力打好上甘岭战役所必须的。

尽管此战已完成了歼敌5000的战前目标(实歼敌9000),并攻占了大部分阵地。但不得不主动的放弃已攻占的阵地,没能全面完成战前目标,这对38军来讲就是一场失利战斗。

战斗失利原因:1战前出现叛徒 2骄傲自满轻敌麻痹 3战斗呈胶着状态造成添油战术 4…。总之此仗是一场得不偿失的消耗仗。 

对于这次战斗的失利,江拥辉军长向志愿军总部首长承担了责任,并在第三十八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上认真地总结了经验教训。

前些年,我在武汉碰到一位当年参加此战斗的前辈,他当时是团指挥所的参谋。听他说战斗打到最艰苦的时候,增援部队一时上不来。老爸挎上冲锋枪决定亲自带着指挥所的人员冲上去。是他把此情况及时报告了上级,师长下了死命令,一定不能让老爸冲出去,否则就把老爸给捆起来。就这样他和两个战士一个抱腿两个抱着胳膊才没让老爸冲出去。

394.8战斗是38军永远的痛,更是老爸心中永远的痛。那时的军人,成绩归功于党和领袖。而失误和不足理所当然的应由自己来承担了。这就是我们的父辈,这就是老一代的军人风范。

尽管此战失利,但并没有改变38军在中国军队中“万岁军”的地位。

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议签定。随即38军返回祖国,驻防通化一带。

54年下半年老爸赴南京总高步校学校学习,第二年转入南京军事学院55----59。

1959年老爸以优异的成绩,从南京军事学院学成归来。正当他准备将五年来,在军事学院学到的知识运用到部队建设的实践中时,军委的新精神又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军委的精神是:凡是以前由政工转为军事工作的干部,一律改回。可惜!服从组织安排吧。

六十年代初老爸的军旅生涯又面临新的抉择。当时军委为了加强海军建设,决定从陆军抽调一批优秀的政工干部充实到海军各部队去。军人的使命和责任使他义不容辞的将其毕生的精力和热情投向了蔚蓝色的大海。

 1962年底老爸告别了生死与共的战友和战斗生活20多年的老部队。此时老爸牢记着战友们临别之言:“38军的人到哪儿都是好样的,相信你不会给38军丢脸”,“愿你这位陆地的猛虎 战场上的红星,早日成为水中的蛟龙”。 

祖国的万里海疆碧波荡漾,但更多的将是惊涛骇浪。

老爸身穿一身陆军的黄色将校呢(不到换装季节)来到了海军旅顺基地潜艇部队,在一片蓝色的世界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军队是一个讲战功论资历的群体,特别是在那个崇尚英雄的年代,大家对这位来自万岁军,经历过无数次战斗屡立战功的同志,能否在这里打开局面都在拭目以待。潜艇部队是一个高技术的兵种,常年担负着国家的战略值班任务。老爸以他的人格魅力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很快就溶入了这新的战斗集体。他上潜艇下连队,随艇出海执行任务,把政治思想工作深入到每一个战位。他给大家讲战斗故事,特别是讲在朝鲜和美帝作战的亲身经历,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把在陆军时优良的传统,通过言传身教在这里发扬光大。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业务。很快老爸的工作就打开了局面,并得到了上级认可。

64年8月爆发了北部湾事件,随着战争的逐步升级,军委决定组建潜艇南下作战支队(当时南海舰队没有潜艇部队,只是在60年成立了32支队的领导班子,因一直都没有潜艇列编,该建制于62年撤消)。作战支队从当时全军的三个潜艇支队中挑选组成,抽调的潜艇都是战斗值班艇,人员也都是各部门最拔尖的。老爸临危受命,担任南下作战支队的政委。这是党对他的信任,也是上级对他工作的肯定,他深知肩上担子的份量。军人的天职就是要打仗,就是要随时做好为国家利益而献身的精神准备。能为保卫国家利益而赴汤蹈火,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更是他的荣耀。

为了保密起见,一切都在有条不紊中秘密进行。65年深秋部队集结完毕 整装待发。按命令一天只能出发一艘潜艇,支队长随第一艘艇出发,老爸跟最后一艘艇断后。当夜暮降临的时侯,老爸站在码头为先行的战友送行,目送着潜艇消失在夜色中,军人的使命让他们义无反顾。当时艇上只有少数领导知道此行的目的,一般干部和战士只是当潜艇驶出军港进入公海后,才得知自己是要参加南下作战任务。

南下途中接军委命令,编队进入舟山群岛的大榭岛待命。何时下南海还要看局势的发展而定。不久文革开始,加上国际局势有所缓和,潜艇参战的迫切性已不是很大,何时进入南海就成了当时的主要问题了。但谁也没有想到一等就是三年多,这是不寻常的三年,是要随时处于待命状态的三年。编队出发时任务明确,就是要奔赴前线作战,那时大家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可现在情况的变化让大家一时难以适应,这将是整整三年多的长时间待命。出发时为了保密,不可能也不允许和家人通气,现在时间一长两地分居的很多不便就显现出来。此时部队建制上已归南海舰队,对外称潜艇32支队。可待命地点是在东海舰队所辖的一个小岛上,很多事情都要由东海舰队代管,实际上就是两不管。长期驻扎在小岛上远离大陆,物质条件也十分艰苦。面对这一切,做为党委书记的老爸和支队长团结一致配合默契,带领一班人患难与共合舟共济,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拧。稳定了广大指战员的思想,让大家树立起长期作战的精神准备,使部队始终保持高度的战备状态中。指战员们纷纷表示决不辜负党的重托,做到一声令下立刻出动。

正当全体指战员一心一意,投入到紧张的战备工作中的时候,一条耸人听闻的“作战支队有可能是黑户口”的消息流传到驻地并迅速蔓延。搞的指战员们人心惶惶,严重的影响了部队的正常训练和战备工作。

有个别同志为此事质问支队党委:既然现在不能南下,我们仍在这里不进不退,待命哪有这么长时间的。难道我们支队真如传言所说的是黑户口,与二月兵变有关。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老爸心里也没有底。毕竟现在是文革时期,什么样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怎么办?只能迅速将此情况报告上级,弄清真像。同时尽可能的稳定部队的情绪。

在那段日子里,全体指战员都翘首以盼北京的消息,尽管等待的时间不是很长,但对等待者来说却是那么的漫长。

不久,北京终于传来消息,日理万机的总理办公室回复海军:南下作战是毛主席批示的。“暂驻大榭岛”也是总理根据主席的指示决定的。

消息传来,部队一片欢腾。有惊无险的一段插曲。

后来,毛主席曾为该支队执行战备任务做出重要批示:“同意120潜艇出海巡逻”。这也是毛主席唯一一次为我海军常规潜艇执行任务做出批示。

部队在大榭岛待命的三年,正赶上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海军是文革的重灾区,拉帮结派,大搞层层站队在全军是出了名的。因支队长参加了海军的三.三党委会,被划为“站错了队”。那时站错了队的同志回到部队后都要受到冲击和批斗。同在一个驻地的东海舰队潜艇22支队的领导就受到了冲击,人被批斗家也被抄。受这种极左思潮的影响,在一小撮坏分子的煸动下,32支队也有部分不明真相的同志冲击支队党委会,企图揪斗支队长,分裂支队党委,扰乱正常的战备执勤和训练。在这关键的时刻,老爸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不受外界干扰顶住了压力。对那些要求揪斗支队长的人郑重表态:我们是经毛主席批准的国家战略值班部队,随时要担负着南下作战任务。你们有意见可以反映,但不能开展四大,更不能揪斗。对于那些仍不肯罢休,要冲击党委会的人则义正言辞的说:如何处理此事,是我们党委内部的事,我是党委书记,我会向党负责的。你们非要揪斗,那就先揪我吧。

做为党委书记的老爸为人正派,不为名利。坚持原则,主张正义,不搞阴谋诡计。大公无私,顾全大局,坚持不整人。以党委的名义承担一切,带领党委一班人齐心协力的顶住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迅速稳定了部队的情绪,使支队成为文革期间海军唯一没有卷入派性的师级单位。

正因为如此,不仅保持了部队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为海军建设保存了大批的干部和人才。为后来许多同志走上海军和舰队的领导岗位打下了基础,这和老爸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

团结战斗,朝气蓬勃的32支队党委一班人。拍摄于66年大榭岛。

老爸在海军工作22年,和苏军同志在一起共事的时间就有12年,其间三次合作三次分开。

苏叔曾和我们说:每当我和你父亲在一起搭档时,心情就舒畅,工作就顺利,就出成绩。这也是我工作最辉煌的时期。

如今二位老人均已做古,但他们二人的合作,做为军政合作的楷模,直到今天仍被广大潜艇部队的指战员传为佳话。

在工作中我们是战友,在生活中我们不是兄弟胜似兄弟…

68年8月,老爸再一次受命,先行离开了32支队,来到了海军榆林基地。

榆林基地在海南岛的最南端,地处祖国海防的第一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那时美国军舰和飞机经常在濒临我领海线的公海上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并多次侵入我领海领空进行挑衅活动。每当美军演习时,巨大的飞机轰鸣和炸弹爆炸声,震的部队大院营房窗上的玻璃嗡嗡做响,为了不让玻璃破碎只有在玻璃上贴上防震米字条,让人有一种战争近在咫尺的感觉。

老爸那时要经常上高山下海岛视察部队,率舰艇远航西沙巡逻。在战备最紧张的时侯天天都必须在坑道里值班。

除此之外,每年冬季还要负责接待来此休养的中央首长和外国友人。最怕的就是江青的到来,她一来驻军首长出于礼节必须要陪同,她晚上喜欢看电影,打扑克,有时会玩到很晚。这让担负繁重的战备任务的驻军首长叫苦不迭。

老爸在榆林基地工作了五年,有工作和战斗后的喜悦,也有思想上一时的烦恼,这也许就是军人的无奈。军人的职责就是奉献,这也是老爸终生的追求。他把他的足迹和汗水留在了南海的山山水水,也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别了,榆林。新的重任又要落到老爸的肩上了...

海军是技术密集的军种,而潜艇又是海军舰艇中技术密集程度最高的。这就要求潜艇部队的人员要有较高的军政素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这种要求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为加速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迎头赶上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浪潮,72年6月海军党委决定在原潜水艇学校和潜水艇士兵学校的基础上恢复重建潜艇学校。潜艇学校是培养海军干部的摇篮和加油站,同时每一个新入伍的潜艇水兵必须在这里,经过一年的培训才能分配到部队。可是这两所学校在文革中却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学校的各级党组织和教学系统全部瘫痪,学校被迫于69年撤消。

在选配新潜校领导班子的问题上,当时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即然是恢复重建,就要以原潜校的人员为主,即仍由学校管教育。一种是要从全海军的潜艇部队中挑选优秀的干部,人员来自部队,即以部队管教育。几经酝酿和实践,老爸再一次受命。73年8月老爸来到了青岛,参加潜校的重建工作。并于同年11月被海军党委批准为筹建潜艇学校委员会临时党委书记。当时重建潜校的人员主要来自三个舰队和海军机关及原潜校。由老爸和校长亲自分赴各地选拔。

重建潜校伊始百废待兴,文革的破坏随处可见,教学设施营房和场地一片狼迹,教学秩序和规章制度荡然无存,教员队伍人心惶惶,受派性的影响,人才大量流失。

万事开头难。面对这一切,老爸和党委的一班人带领全校教职员工,一切从零开始,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昂扬的革命干劲投入到潜校的恢复重建工作中。

针对教员队伍力量不足的现状,采取了求助外援的做法,向国防科工委和国防科技大选调专业的技术骨干。根据总政的文件精神,召回了在文革中被错误处理并被复转到地方的教学骨干。同时面向潜艇部队,把有实践经验的艇长和专业骨干充实到教员队伍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扭转了被动的局面。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和辛勤劳动,潜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的各顶工作逐步走向正轨。第二年就开始接收新学员,对潜艇部队的干部进行了轮训,并开始培训新年度的潜艇水兵。

老爸在学校的阅兵式上。历次首都国庆大阅兵中的水兵方队都是从这里走向天安门广场。

海军党委充分肯定了潜校党委这几年的工作,认为该党委是有革命干劲,朝气蓬勃,团结一致的战斗集体,并把他们的经验加以推广。78年潜校党委被海军党委树为海军军以上党委的先进典型及标兵单位。

1983年6月,中央军委命令:海军潜艇学校改为海军潜艇学院。

爸在学院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2年,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来海军较晚,在海军可以说是个新兵。但他多次受命于危难之际,奉命于关键岗位勇挑重担。从黄海之滨到西沙群岛足迹踏遍万里海疆。

老爸去世后,海军当时一位领导代表海军党委郑重的对我们说:你们的父亲对海军对潜艇部队的建设是有功的。他们那一批共有80多人(指62年~63年初从陆军选调来的优秀军.师.团政工干部)在海军这么复杂的工作环境下,能干到最后,坚持到底,并得到重用的只有他一个人。

老爸在海军凭着对党的一片忠心,对工作的极端热枕。用自己的能力,一步一个脚印的书写自己的历史。他以实际行动羸得了潜艇部队广大指战员的口碑,这是不朽的丰碑。

海军原付司令傅继泽曾对我们兄弟说过:你爸爸是个好同志,他是潜艇部队的有功之臣。

是的,老爸把他的后半生精力都献给了大海。正如海军原付司令高振家在老爸追悼会上的悼词所述:他对人民海军的建设,特别是对潜艇部队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老爸去世后,我们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这张老爸的亲笔手书。无需去考证这是否是他的作品,还是抄录的名言。总之这正是老爸一生的座右铭,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做人的标准。

在结束此文时,突然想起一首上世纪六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歌曲。歌词是:伟大的国家,伟大的党,红日东升照四方。伟大的人民顶天立地,伟大的军队步伐坚强。伟大的领袖毛泽东,领导我们向前。高山不能挡,大海不能拦,大海不能拦。

老爸老妈不正是这军队中的一员吗,他们的步伐是那样的坚强。他们是真正的军人,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基石和脊梁,是最可爱的人。

怀念你老爸!老妈!

怀念老一代的军人!

 老兵不死,老兵万岁!你们的精神将永恒...

曾经的战火硝烟,曾经的峥嵘岁月,曾经的激情年代。

父母用青春和热血点燃了新中国的光芒。

岁月把父母的身影留下,思念在心中永远,永远…

谁在收藏
浏览:220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xndw
    xndw
  • YNREN
    YNREN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