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在费南的两年(文/周南)

11142 发表于2018-12-17 22:04:01

我从一九四二年夏到四四年秋曾在费南工作,距今已经四十多年了,现在回忆起来,许多事情忘记了,只剩下一些模糊的片断,而且不一定准确。姑且写出来,以供参考。两年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费南县委;第二段,费南中心县委;第三段,恢复费南县委。

(一)四二年到四三年春

    一、当时费南概况

    费南位于费县城以西、平邑镇以南、城前村以东、白彦镇以北。它是鲁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内的一个县。全县都是山区,东边的天宝山,西边的四开山比较大,此外还有许多不出名的小山。在四二年夏季,全县有八个区(区名见后),三百多个自然村,约有十万左右人口,

    由于是山区,土地既少又薄,交通阻塞,经济非常落后。在抗日战争以前,这里是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农村,主要由地主、富家、中农、贫农、雇农等组成;中农占户口中的大多数,贫雇农(即贫农和雇农,那时没有“贫下中农”这个概念),约占百分之二三十,地主富农只有百分之几。此外有少数小商贩,寥寥可数的中医和小学教员,他们也没离开土地。地主和富农是乡村里的统治者。大地主都是在滋临公路沿线,天宝山外(东),白彦大川等地,山里面的地主都比较小,地租一般是对半分。雇工工资很低。中农掺糠吃菜,勉强温饱。贫雇农生活就更苦了。

    在建立抗日根据地和三三制民主政权的时候,经济状况没有多大改变,但政治情况变化很大。地主阶级有明显的分化,大地主如李以锦、孙鹤龄等,不是汉奸,就是依靠国民党顽固派,都和我们作对。小地主富农,多数可以同我们合作抗日,在减租减息实行以后,也还可以保持着这种合作。党和民主政府和军队主要是靠贫雇农以及中农的支持。他们是坚持抗日、坚持民主的主要力量。从我军开创根据地以来,他们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农救会,参加了抗日民主政权,政治地位大大提高了。贫雇农坚决拥护我党我军,积极参加各项抗日工作,我们部队的战士大多数是他们的子弟。中农的户数多,是我们吃的“公粮”的主要输纳者,他们的子弟也有很多参加抗日。(至于抗日的地主和富农,按照合理负担,他们每户出的粮食要多一些,但他们户数少,所以总数量不多。)

    抗日战争中的鲁南处在华北与华东之间,西控津浦铁路,南扼陇海铁路,处在重要的战略地位。而费南是在鲁南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带的北部,西接鲁南一分区,北边可以与鲁中区互相呼应。

    费南三面临敌,西边的城前,北边的平邑镇,东北的铜石、地方,东边的费县城,东南角的梁邱,都是日寇据点。此外还有一些伪军据点和小碉堡。我们同敌人,除了每年要进行一两次“扫荡”与反“扫荡”斗争外,还要经常地在边沿同敌人进行“蚕食”与反“蚕食”的斗争。

    此外,还有惯匪、汉奸刘黑七(刘桂棠)部,盘据在锅泉一带,在滋临公路两侧窜来窜去。它经常向费南边沿骚扰,有时窜到内部袭击,掠夺群众财物,是费南心腹之息。

    费县在一九二九年就有党的活动,在一九三八年就有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活动和乡政权,有着光荣的斗争历史。到四二年夏天,费南党的工作、群众工作、统战工作、政府工作、地方武装和民兵工作,都有了相当基础。广大人民群众相信党、拥护党、拥护八路军,痛恨日寇、汉奸、顽固派,积极参加抗日斗争。这时,已经是相当巩固的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了。中共鲁南区党委、鲁南军区和鲁南专员公署(当时的名称如此)经常住在费南附近,及时对费南工作给予具体的指示和帮助。主力部队山纵一旅的三团长期在费南活动。这些都是费南党和人民能够坚持抗日斗争、克服四一年到四二年的严重困难,逐渐取得形势好转的重要条件。

    二、这段时间内的组织状况

    四二年八月初,区党委派我到费南工作,在山阴东沟见到了县委书记于康同志。前不久他在反扫荡中伤了腰,这时刚能柱着手杖行动,必须离职疗养。见面后,于大体上向我介绍了情况,我也逐渐参加一些工作。不久,区党委正式决定要我接替他的工作。

    这时县委、县府和各部门的负责人,各区的负责人,能记得的如下(八月份后来的有注):

  县委会

  委  员:周南、马健、汪亚民(四二年十一月左右到县)、杜牧、阎化平、李子敬、贾山、高锡贵、赵寿亭、刘子见(四二年冬至四三年春)

  书  记:周南

  副书记(兼天宝山工委书记):刘子见

  组织部长:杜牧

  宣传部长:江林(或者江此时已到常庄区了),以后赵选宸(九月到年底),以后周廷佩

  敌工部长:高锡贵,以后齐安昌(三团敌工股长)兼民运部长(在党外职务是各救会主任,  李子敬

青救会长:鲁光(黄士印)

妇救会长:马伟

职工会长:赵克吉

秘  书:程光先,以后季永详

县政府

县  长:马健

副县长:汪亚民(四二年十一月后)

民政科长:王一民

财政科长:刘向正

粮食科长;杨化民

公安局长:贾山

副局长:王子庄

教育科长:(记不得是谁了)

武委会主任:赵寿亭

县参议会

参议长:赵仲三

县大队

大队长:马健(兼)

政  委:周南(兼)

副大队长:赵寿亭、米轼民、以后王福堂

副政委(后设):许玉民(先是高同志任协理员)

天宝山工委(四二年冬建立)

委员:刘子见、阎化平、孙恕之、王敬明、张考三

书记:刘子见

费西办事处

主任:李鹤轩

副主任:阎化平

各区

常庄区:

书记:江林;区长:吕墨池;副区长;王殿杰

福山区:

书记:赵光鼐;以后江林;以后王新

区长:赵克伦;副区长:岳超群(以后叛逃)

山阴区:

书记:殷俊;副书记:杜峰;区长:李锦(后在战斗中牺牲)(此区不久后划归费藤边)

崇崮区:

书记:刘明;以后王林秋;区长:郑斌

由吾区(又称泗彦区):

书记:刘鹏;以后张考三;区长:朱士范

天宝区:

书记:孙恕之;区长:王敬明;以后王林秋

历东区:

书记:木森;区长:孔宪美

丰阳区:

书记:张开诚;区长:王林

后期新设的区,附录于此:

大山区:书记兼区长:王敬明

四山区:书记:赵选宸;区长:赵庆升

黄山区:书记:王新;区长:关百胜

东阳武装乡:乡长:续靖宇

三、这段时间内的主要工作

(1)对敌斗争

费南县四面临敌,除常庄区外,其他区都是接敌区。这些区同对面的小股伪军常常交火,保卫群众,保护生产。区机关每天都要掌握敌情,根据敌人调动、出动的情况,决定抗击还是转移。即使没有大情况,区机关和区中队也要经常移动,防止敌人突然袭击。县机关平常住在中心,比较安定一些,但除了有主力部队在附近以外,也要三五天转移一次驻地。总之,备战是经常工作,一天也不能放松警惕。

对敌斗争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扫荡”与反“扫荡”。在这几个月里,敌人大约有两次“扫荡”(确实时间记不清了)。一次是所谓“分进合击”式的,敌人从费城、平邑、城前、梁邱等地分头向鲁南中心地带进攻,企图打击我领导机关和寻找我主力部队决战。在这样情况下,除了区党委、军区自有大的部署以外,我们县里的工作,在得到情况时,首先就通知全县备战、藏粮。县区武装分别根据各自遇到的情况决定转移或伺机打击小股敌人。各村民兵上山头瞭望,掩护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或分散打“麻雀战”,我们县委县政府机关(县委只几个人,随县政府机关活动)则掌握敌人行动路线,向敌人的侧后转移。再一次是所谓梳篦式的“扫荡”。敌人从北而南分四路平行进攻我区。这使我们比较难对付一些,但是也有办法,敌人走大路,我们上山头;敌人有时也不是走路而爬山,我们就迅速插空子走开。敌人分属两个不同的师团(平邑敌人属驻济南的师团,费县等地敌人属驻徐州的师团),往往在配合上有漏洞,而且他们在“扫荡”时总是不离开原定计划路线,行动死板。我们依靠群众,消息灵通,行动迅速。所以,在这两次反“扫荡”中,我们县区单位一般都能够安全转移,我们的部队也相机给敌人一些打击,最后粉碎了敌人的计划,取得反“扫荡”的胜利。

在反“扫荡”斗争中,群众的生命财产总要受些损失,在交火中我们也难免有些伤亡。记得山阴区区长李锦同志是在这期间和敌人战斗时牺牲的,他平时作战英勇,牺牲得很壮烈。与此相反,二区副区长岳超群则可耻地叛逃了。

对敌斗争的另一种重要形式是“蚕食”与反“蚕食”.在敌人进攻的时侯,我们暂取守势;在平时,我们就对敌人力量薄弱的边沿,一步一步地主动打出去,这在军事上叫“翻边战术”。这种斗争是经常的。其中四二年十一月敌人修平城公路是一次较大的“蚕食”。它先派部分鬼子带着一些伪军,逐步地占据唐村一带的十几个村庄,然后修了几个碉堡,住上伪军,接着就抓民夫修公路。这条公路如果修成,就把费南的历东区、丰山区和其他六七个区分开了,也把鲁南一分区和鲁南中心地带分开了。这自然会给我们增加很大的麻烦。论说,费南县的力量,虽然打不掉那些日伪军,但也可以不断地予以破坏,阻扰其施工。问题是,这样惨了破,破了又修,附近的群众负担太重。而且国民党顽固派九十二军在鲁南南部大军压境,我主力部队要准备自卫,无暇来费南给修公路的敌人以彻底的打击。所以,不得不忍耐一下,等腾出手来再端掉它。事实上,敌人修了这条路也没起多大作用,反而使他们的兵力更分散,更便于我们做瓦解伪军的工作。在赶跑九十二军以后不久,我们就收复了唐村一带村庄,斩断了这条公路。

在这一时期,由于太平洋战争,敌人兵力更分散了,在山东的日军减少了,一些敌据点也不得不完全依靠伪军把守,它的弱点越来越暴露,这给我们扩大根据地增添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我们力量也开始增强了。在这种形势下,根据上级的指示,我们在边沿区开展了反“蚕食”斗争,向外打,向外挤,当时斗争方针是:敌进我进,寸土必争,逐村发展,巩固扩大根据地。在县的东边,面对费县方向,新建立一个大山区,调天宝区区长王敬明同志任分区委书记兼区长,带着区中队,依托朱田,逐步向东开展.在西边,建立一个四山区,调赵选宸同志任书记,带领一支武工队,依托四开山,逐步向山西开展。以后又开辟一个东阳乡(武装乡)以续靖宇同志任乡长,在平邑附近的敌区活动。他们深入敌区,向群众进行宣传;镇压汉奸特务的活动;把伪村政权变成两面的政权,而后再转变为我们的政权;向伪据点的伪军进行瓦解宣传,建立内线关系,使之为我所用。他们这种工作是相当艰苦的,一般只能在夜间活动,白天隐蔽,有时还要回后方休整几天。以后逐渐争取到可以白天活动,但因距敌伪军太近,情况复杂,仍然要随时高度警惕。

对敌斗争的又一种形式是开展对伪军、伪组织的政治攻势。县委敌工部下设两个敌工站,一个对平邑,由高锡贵同志负责;一个对费城、地方,由王力生同志负责。县委还和三团密切配合,并且由三团敌工股股长齐安昌同志兼任县敌工部长。后由孙恕之同志接任。这些同志冒着危险,做了不少工作。这些工作到四三年下半年就大见成效了。

 (2)对惯匪伪军刘黑七部的斗争

对刘黑七的斗争,也是对敌斗争的一部分。刘黑七部是惯匪,抗战开始后,他们单独流窜,偶尔同日寇发生冲突,但长时间和日寇和平共处,到四O年后就正式接受日寇改编,公开地当了汉奸。顽九十二军人鲁前,他又接受国民党的委任。他们是亦伪亦顽的土匪部队。刘黑七本人家在锅泉,抗战开始后他经常在费南费北一带活动,是费南县的心腹之患。在四二年夏天(七八月),刘匪部至少有两次窜犯常庄、卓庄一带,并占据了郑城松林以东的制高点东大顶(天宝山里的人则叫它南大顶)。

 约在八月里,县委正住在山阴区一带,听说刘匪二团李堂刚部占据东大顶,还筑了工事,似乎要长住。这样会闹得大半个县都不得安宁.县委对此十分关心,布置了县大队和东大顶周围几个区县的区中队包围监视敌人.这时,主力部队三团也正在考虑斩断刘匪部伸来的这只魔爪。

三团就是山纵一旅三团,是鲁南军区两个主力团之一。它常驻在鲁南中心地带,大部分时间在费南。(另一个主力团是五团,常驻赵镈县一带。)在这次战斗中,费县大队和区中队也归它指挥。

 一天,三团王吉文团长通知县委县府,当晚要袭击东大顶,拔掉这个钉子。我们都很高兴,因为大家都深信,只要三团出动,准能打掉它。这天县委县府机关移住到可以望见东大顶的杜家山(或附近某个村子),晚上,大家都到村外高处向东瞭望。夜色苍茫,但可以看清东大顶的轮廓。突然,在东大顶南端,发出闪闪的火光,机枪声、手榴弹声一齐响了起来——这是我军在攻打东大顶的南门(所谓“门”就是从崮子下面攀上崮顶的狭窄而陡峭的必经之路),刘匪在顽抗。终于,火光逐渐在东大顶上向北移动,枪声逐渐稀少——这是我军已攻上崮子顶,向北追击敌人。再过一会儿,只听见零星的枪声——战斗胜利结束了!

不久接到情报:我三团完全收复东大顶,刘匪残部下山后向北溃逃。战果是很鼓舞人心的,除毙伤俘刘匪若干人外,还活捉伪二团团副。对费南群众来说,这是一次大喜讯。从此,刘匪部只能在锅泉一带活动,不敢再骚扰费南内地了。甚至一听到我三团向它靠近,他们就窜到公路北去了。在这以后,群众对刘匪的恐惧心理大大减轻,个别坏分子的谣言也没有市场了。这以后,费南的减租减息运动、参军、备战各方面的工作都更加顺利了。

 (3)改编了两支地方武装(米轼民部李灿盈部),充实了县大队

米轼民,回族。平邑镇人,在当地回民中有一定社会地位。这时他带着一支七八十个人的武装(大多是平邑一带的青年农民),在平邑以南活动,坚持抗日斗争。在山东成立“中国国民党抗敌同志协会”和“抗敌自卫军”的时候,米部参加了鲁南“抗敌自卫军”。这时山东党对“抗协”的政策已经有所改变,山东分局已经同“抗协”负责人商量好,决定解散“抗敌自卫军”编入八路军。鲁南军区指示,将米部编入费南县大队,任命米为县大队副大队长。并派来王福堂同志任副大队长(实际负责人),许玉民同志任副政委。

县里接到指示后,我和马健、赵仲三即找米轼民商谈。大概米这时也已经接到“抗协”一级指示了,他表示欣然同意。改编后,米就任了副大队长。因他年岁大,而且生活上特殊一些,不能随部队活动。以后,似乎是改任了县里的副参议长(记不甚清了)。

改编李灿盈部(有三十来个人)。李本人是天宝山西面油篓村人,是一个富农或小地主,在本村有点势力。据说,当刘黑七匪部在这一带横行的时候,李曾经带领油篓村的农民用快枪、土枪、石头、滚开水坚守着油篓村的破围墙,使刘匪始终不能进村;李本人因此小有名气。抗战期间他拉起了一支武装。我军进入天宝山以后,因为他抗日、抗匪并愿和我们合作,就允许他保留那支武装。记不得这支武装的名称了。只记得人们称李灿盈为“团长”。这个“团长”只是在油篓村一带活动,依靠附近各村供给。

在改编米部前后,县里根据上级指示,也将李部编人县大队。李部虽然不是“抗敌自卫军”系统,但这时抗日根据地建设已相当正规化了,军事上需要统一建制、政府也要统一供给,如果除县大队、区中队以外,再允许他们自筹给养,就不合适了。对敌斗争和军队建设需要统一起来。

我们同李灿盈本人谈了几次话,谈了改编的必要、改编后对他的安排、和对他的期望。李也顺当地接受了改编。改编后,另委李一职务(似乎是参议),李本人离开了部队。

两次改编都进行的十分顺利,因为一来大势所趋,二来我党统战工作方针正确,三来也是因为米、李二位真心抗日、是我党的朋友。

费南县大队原有一百多人,在这次改编时大部编为一中队,原米部编为二中队,还有一个三中队,由原县一中队一部和李部组成。县大队改编后兵力充实了,新任的王福堂副大队长和许玉民副政委更抓紧在战斗间隙时进行教育和训练,提高部队的素质,为以后升级到主力军作了准备。

 (4)关于减租减息的群众运动,具体情况记不起太多了。这项工作在上半年就开始了。我到费南时正值普遍宣传和搞试点。县委正在山阴区的山阴东沟搞试点。在宣传上,主要向贫雇农和中农讲明地租和高利贷是封建剥削,但为了团结抗日,我们还不能消灭封建剥削,只能减轻它,只能先实行“二五减租,分半减息”,适当增加雇农的工资。对违抗政府减租减息法令的地主富农,必须进行说理斗争。也讲了贫雇农要团结。同时也向地主富农宣传(由县区政府召开了一些“士绅名流座谈会”),讲明减租不单是共产党的政策,也是孙中山的主张;讲明一方面减租减息,一方面也保证交租交息。讲明减租减息可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多打粮食,租粮也会相对增加等等;并号召他们遵守政府法令,不得违抗。还由县政府、参议会动员开明士绅带个头。

 除试点外,县委和分区委都亲自指导一个点的工作以带动全盘。县委的点就是山阴东沟,县委民运部长李子敬同志常住那里。他在那里指导了山阴西边李家沟的农民群众进行了对李殿甲的说理斗争。这种斗争是说理的,不动手的,当李殿甲答应了减租减息和增加雇农工资以后,斗争即宣告胜利结束,仍然团结他共同抗日。至于各区,如历东区在岳庙、午门、蒋里等村,福山区在神家洼、裴家沟、龙王河等村,由吾区在大小泗彦、楼下等村,崇崮区在蒋庄、铁里营等村都取得一定的成绩。应该说,这一段成绩还不大,因为运动不普遍也不深入,由于九十二军进攻鲁南,运动停了下来。下到四三年下半年才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5)在这段时间,整风处于学习阶段,学习内容是整风文件和关于形势、关于重大政策、关于整风的社论。一般是在早饭前学习两小时,主要是提高和端正一些认识。

 (6)这段时间里,组织上也有些调整。四二年冬,区党委决定建立天宝山工委(费西工委),领导由吾区、天宝区和新建的大山区,共三个区。区党委派刘子见同志任天宝区工委书记,并且(为了联系方便)兼任费南县委副书记。在政权方面,也相应地设立费南县政府的费西办事处,任命李鹤轩(瑶草湾人,在天宝山外一带有社会影响的民主人士,曾任八路军的费县第一游击大队队长)为办事处主任,调阎化平同志任副主任。由

于主要任务是对敌斗争,工委和办事处的工作员非常少。工委不设部,工委委员分任各区委书记和办事处副主任。办事处下也没设科,下属三个区的民政、财粮、文教等,经常工作仍由费南县府管理。费南中心县委成立时,刘子见同志去山东分局学习,由周南接任工委书记。另一件事,约在四二年十一月间,鲁南区党委和专员公署为了加强费南县政府的工作,派汪亚民同志任副县长,参加县委为委员,并任县府党团书记。阎化平同志则调去费西办事处副主任。

(二)四三年春天到到年底

 根据当时形势的需要,鲁南区党委决定建立费南中心县委。管辖范围包括原费南县(天宝山工委在内)和费滕边县。中心县委另领导两个工委——天宝山工委和费滕边工委。

四三年春天,中心县委成立,李青同志任中心县委书记,周南改任副书记兼天宝山工委书记。王滔同志任费滕边工委书记。中心县委的委员还有王滔、马健、汪亚民、杜牧等人。大约到年底前后,中心县委宣告结束,回复原来费南县委,费滕边与滕峄边合并。

在这将近一年时间内,除经常的对敌斗争外,主要有两件大事:一是八月中旬打退国民党顽固派九十二军的进犯,当时我只参加了鲁南军区召开的一次会议,听了王麓水政委的部署以后,就回到天宝山的南峪子去了,主要掌握费城方向敌人的动态,对全面情况了解不够,记得的更少。当打跑几十二军和刘匪以后,流峪(或附近)的一个小学教员立即编写了一个叙事小民歌,很快地传唱起来,可见群众欢欣鼓舞的心情。不知现在还能找出否。二是十一月十五日是消灭刘黑七匪部并击毙了刘黑七,这一仗是在柱子打的,我只是间接听到战斗情况,了解到一些群众的反映。击毙刘黑七,刘匪部就群龙无首,不成气候了。消息传到各村,真是大快人心!群众自发地抬着刘黑七的尸体示众,这村抬到那村。被他摧残迫害多年的群众,还觉不够解恨,有些村还要再“枪毙”他一次,一两天才停止下来。现在看来,枪毙多次似乎有些过份,但可见群众对刘匪的深仇大恨。至于抬尸示众,则是完全应该的,因为那时刘黑七在群众心目中就是一个凶神恶煞;光听说打死了他,还放心不下;这回看到刘黑七的尸体,才最后放下心,一块石头落了地。

这两次战役,是鲁南形势好转的转折点,别的同志已有专文记述。而且李青同志对中心县委的全面情况写了详细的回忆,所以我对这一段情况就不重复记述了。

(三)四四年初到同年八月

 经过四三年的奋战,鲁南军区终于争取到形势好转。这时日寇战线太长,兵力分散,在敌后的力量更加薄弱。地方的国民党顽固派失去了靠山,气焰也不如以前了。我们这一方面,根据地扩大了,部队发展了,局面稳定了,各项工作都在迅速开展。在这种形势下,鲁南区党委决定,把费南中心县委仍改回费南县委,直属区党委。费南县委成员基本仍旧,我回任县委书记。区划略有变动:将由吾区和大山区给新建的温河县。四四年八月区党委又决定将费南县划归一地委领导,由地委书记杨士法同志兼县委书记,木森同志任副书记,我调去徐州工委工作。从此我离开了费南。

 在这段时间里,鲁南主要抓三项工作:整风,对敌斗争,群众运动。费南当然也是抓这三项。现将回忆到的主要情况记述如下:

    一、整风运动

整风运动从四二年上半年就开始了。但是,那时鲁南面对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夹击,地区一天天缩小,斗争非常艰苦、紧张,四三年除抗击日寇外,还要对付九十二军的进攻,没有时间开整风会议,只能是安排各级干部学习文件。

四三年底,形势已经大为好转,鲁南中心地带相对稳定。四四年初山东分局派遣由陈沂同志率领的巡视团来鲁南。区党委才开始安排整风会议。

    1、在区党委参加整风会议(约在二月到四月)

鲁南整风会议除区党委、地委同志外,每个县委也有几个同志参加。费南由我和汪亚民、蔡得琪(县委宣传部长)经常参加,有时杜牧、张开诚(县委民运部长)也去参加一段。三团团长王吉文、政委刘春有时也去参加,如参加,就和我们一个小组。

会议是大会小会结合,大部分时间是开小会。每个县是一个小组,费南的汪、蔡和我(有时还有杜、张,有时还有王、刘)是一个小组。分局巡视团团员文菲同志参加我们的小组。

会议总的精神是反右倾,这个精神是刘少奇同志四二年到山东检查工作时提出来的。右倾表现在统战工作、对敌斗争、建立政权、群众工作等方面,特别是没有大胆放手发动群众更带有关键性。鲁南在四四年初开会时,有些问题已纠正了,但还需要总结经验教训,整顿作风,进一步提高认识。这时德国法西斯即将垮台,日寇也正在疲于奔命,所以认真整风,大胆放手发动群众,加强对敌斗争,迎接反攻,具有现实的战略意义。

区党委本身开会情况我们不知道,只是在大会上听到区党委几位负责同志的自我批评和分局巡视团的批评。我们费南小组则着重检查了群众工作中的右倾,在减租减息中,发动群众不够充分;对敌斗争,“打出去”的精神不够;我个人工作作风上的官僚主义、不深入等。各小组的情况都在大会汇报,我同样也在大会上作了汇报。

会议历时三个月,我个人感到,会议是成功的,它的收获在于:认识了过去工作中的问题,在对敌斗争、群众运动等方面大家觉得方向更明确了,胜利的信心更足了。会议对鲁南工作大发展、鲁南抗战形势迅速好转起了积极的作用。再就是会议贯彻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采用了和风细雨的方式,会后同志们心情是舒畅的。

会议临结束前的一次全体大会上,王麓水、张雨帆同志互相谦让着走进会场,这时明确了王麓水同志任区党委书记,张雨帆同志任副书记。

2、县委和县区干部的整风

 区党委整风会议结束后,我回县安排一下日常工作,迅即在松林村召开了县委会议。在会议上,我和其他参加区党委会的同志传达了会议精神,接着我作了个整风检查报告,以后县委同志对我提些意见,我又补充检查一次。现在回忆起来,其内容大致是检讨了一些右倾缺点错误,即对形势认识不足,对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抓得不紧;在开展对敌斗争、扩大我战区区方面,还做得不够。在工作作风方面,我检讨了官僚主义,工作不深入,按步就班,不够大胆泼辣等。然后是县委同志们也都作一次自我检查,互相提些意见。最后,对以后在全县县区干部整风会上代表县委作检查报告的内容取得一致的意见。

约在五月初,在天宝山大峪沟召开了全县分区委以上干部参加的整风会议。到会的除县委各部门、县府各党员科长以外,各区分区委书记、区长和再加上其他分区委委员两三人参加(各区需要留人坚持日常工作)。鲁南区党委派李乐平同志代表党委来费南指导我们的会议。会议日程第一段是:县委报告,而后分组讨论(每个区为一个组,县机关分几个组),而后大家讨论。这段大概花了三天。第二段是各组开展批评自我批评。第二段开始,会议即转到由吾区的团瓢店继续进行。

二、对敌斗争——开展政治攻势

这方面的工作在四三年秋冬就颇有进展,四四年更大步开展,这时法西斯阵营方面,意大利已经投降;德国最后一次“夏季攻势”迅速瓦解,转而节节败退;日本法西斯在漫长的战线上垂死挣扎。这形势,伪军伪组织的人也看出七八分了。他们想留后路。找国民党吧,他们倒是臭味相投,可是在鲁南的国民党力量很薄弱。他们面对的是我们八路军的强大力量,所以这些人中不少的到我们这边找出路。

我们向伪军组织人员宣传了形势,指出:日寇败局已定,抗日战争胜利在望。在我们收复敌占区时,对执迷不悟的汉奸一定要严加惩办,如果现在就设法立功赎罪,还为时未晚。当时对他们宣传的口号有:“身在曹营心在汉”,“一个朋友一条路,一个冤家一着墙”,“好汉护三村,好狗护三邻”等等。要他们给我军送情报,掩护我地下工作人员,在我们从敌区经过时不许阻拦,不许骚拢群众等等。我们几乎掌握了平邑等据点伪军班长以上的名单,还有一些士兵的名单;据此而建立了“红黑点”制度:名单里的人谁办一件好事就给他在名单上记一个红点;谁做一件坏事,就给点一个黑点。立功就点大红点,作大恶就点大黑点。待我们解放这地区,就对立功的予以奖励。对作恶的予以严惩。

通过这些工作,伪军们老实多了,我们到边沿区到敌区活动也方便多了,我们得到的情报也多了。最后就酝酿发动伪军头目率部反正。在我离开了费南以后不久,听说平邑伪大队副陈兆成就在鲁中同志的工作下率队反正了。

三、减租减息运动

四三年主要是对付九十二军进犯,接着是讨伐与消灭刘黑七的军事行动,无暇开展群众运动。四四年上半年大部分时间在进行整风,也顾不上减租减息。入秋以后,形势好转又加上整风的推动,减租减息群众运动才进入一个新高潮。在运动开始不久,我就调出费南了。

 四、四三年春到四四年夏干部调动,除在本文里已提出的外,还有:安志成同志曾短时期在费南担任过民运部长(即群委书记),来去时间不详。以后是张开成同志。县府设工商管理局,由刘向正同志任局长,阎化平同志任监委(监察委员)。

杨辛同志曾继贾山同志之后为县公安局局长.似乎以后杨走了仍是贾任局长

以上资料难免有错误之处,请阅者予以指正。

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日初稿  一九九五年八月一日修改(未校对谢绝转载)

谁在收藏
浏览:2154次

上一篇:周南同志传略
评论回复
  • 素雅

    2021-08-31 22:33:54 素雅

    主编!郑城镇油篓村李灿营,是个省吃俭用的十几亩地的小地主,天冷怀里揣着地瓜去赶集,三十几人是村民组成游击队,刘黑七都不敢进的油篓村,和鲁南军区共同抗日,解放后被斗地主,被同村李xx陷害坐牢死在牢中

最新来访
  • 素雅
    素雅
  • 向东
    向东
  • 晓岚087
    晓岚087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