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泉同志传略

国娅 发表于2018-12-18 15:46:05

刘胜泉(1913——2001)原名刘丕学,仲村镇北仲村人。1939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上海市厅局级离休干部。1983年离休,2001年因病逝世。

刘胜泉在近50年的革命生涯中,忠诚于党,忠诚于群众,无论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还是在那白色恐怖、革命极其艰难的日子里,他总是不畏艰险,出生入死。1942年,在反扫荡的斗争中,他积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在日本鬼子的眼皮底下,成功保护了108位因伤滞留的八路军战士,使他们安全的康复归队。1947年,还乡团烧毁了他家的房屋,企图灭门抄斩,迫使他全家老小四处躲藏,并扬言用2万大洋悬赏他的人头,种种威胁都没有动摇他革命的决心。解放以后,根据组织安排,他远离家乡,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大上海接管公安工作。刚解放不久的上海,到处遗留着旧上海的痕迹,而黄浦区又是十里洋场所在地,并且还是上海市行政、商业、金融、文化娱乐高度密集的中心区,语言不通,习俗不同,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但他凭着高度的革命热情和责任心,团结群众,顾全大局,吃苦耐劳,为新的公安工作打开了局面。在十年文革中,尽管他受到了许多委屈,遭到了迫害,但他的立场坚定,坚信中国共产党,坚信共产主义信仰。1977年复出后,他已年近7旬,面对百废待兴的公安工作,他不顾年事已高、身体不适,以饱满的热情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夜以继日的工作,直到离休。1991年被公安部授予“人民警察一级金盾荣誉章”。1983年正式离休后,又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用他丰富的社会经历,精彩的革命生涯,教育关心下一代成长,受到了各方好评。刘胜泉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党的事业奋斗的一生。他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浏览:794次

评论回复
  • 泽民

    2020-01-19 16:45:57 泽民

    作为革命后代,无时无刻不被祖辈献身革命的奉献精神所激励,是家族的荣耀,也是一种传承。

最新来访
  • 西土耳
    西土耳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 泽民
    泽民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