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祖父王尽美(文/王枫)

大北杏 发表于2019-01-05 16:57:46

大家下午好!

    首先代表我的父亲、原吉林省军区司令员王乃征同志和我的全家对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举办这次“纪念王尽美诞辰110周年学术座谈会”表示祝贺,对今天来参加会议的党史研究室的俞主任、文物管理委员会的胡书记、一大纪念馆的倪馆长等有关领导、丁龙嘉教授等专家及各位来宾、全体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对各位专家不辞辛劳地挖掘历史资料、分析研究的工作成果,表示由衷的敬意!并对上述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的祖父王尽美烈士作出的高度评价再次表示感谢!

    临来时我与在东北的老父亲通了电话,他说十分想参加这次会议,怎奈年事已高,身体欠佳,且路途遥远,不能亲自赴会,感到十分遗憾。在这里,我代表他老人家向与会的各位代表表示歉意!他在电话中反复叮嘱我一定要把会议的内容详细地转达给他,我一定会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

    当我迈进党的一大纪念馆时,仿佛回到了87年前,仿佛感受到了开天辟地的民族精英就在我的身边。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要救民族于危亡之际,立志建设一个理想社会的豪情。

    百年的时间,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弹指一挥间。百年前,我们的民族面临着列强凌辱、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境遇,是他们这些民族的精英创立了中国共产党,点燃了民族的希望。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他们领导着全中国人民创造出了无数的人间奇迹,并一步步走向更大的辉煌。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是中国人民真正的主心骨。在抵御列强、建设国家的历程中,完全印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真理。

    在不久前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族人民中间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看到了无数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又一次无私无畏地站在了抗震救灾的最前面。坚强勇敢的中国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

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重建美好家园,向更美好前景迈进。全中国人民都在无私地支援四川,都在无私地支援灾民,都在无私地为国家作出贡献。

    我自豪——祖父王尽美是中国共产党这一伟大组织的创始人之一;我骄傲——作为第二代及第三代人,我们全家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自幼年起,在家庭和父辈的教育及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们逐渐地明白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民族的希望;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国家复兴的领导力量。当我们长大成人参加工作后,努力培养和锻炼自己,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我们第三代人共同的追求及志向。当我们都走过了一段不短的人生历程后,我们越来越深深地以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而感到光荣和欣慰。

    今天,我们更加深深地懂得中国人民的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中华民族的复兴更不能企求别人的施舍与恩赐。一个民族要实现美好的前程,只能继承无数先烈的遗志,前赴后继,使革命的火炬代代相传。

    社会在前进,时代在变迁。在当今的中国,巩固和加强党的领导,使民族的复兴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仅是我们整个党,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深思的问题。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了解自己民族的奋斗史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作为一个执政党,自身的历史更是不能割断的。不知历史,何谈未来?如果一个民族逐渐淡忘了自己曾经的奋斗,而使自己的后来人对先烈的名字都生疏时,这个民族就有没落的危险。

    对中国共产党党史的研究,就是不断地挖掘自身潜力、不断地提高党的凝聚力,就是要通过“明史鉴今”、汲取经验教训而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执政能力、稳固执政地位,领导中华民族走向伟大的复兴。通过这次会议,不光是对王尽美烈士革命轨迹和思想的探讨及研究,更是对中共党史研究工作“存史鉴今、资政育人”这一基本宗旨的阐释及升华。

    身为王尽美烈士的后代,从血脉的角度讲,我们的身上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及义务。我们虽然不是专业的党史工作者,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也要为这项工作尽一份努力。我想我一定会在这次会议上获得巨大的鼓舞,从专家学者这里获取更多的精神食粮,并把这些收获迅速完整地传递给我们全家和我周边的人们。

    虽然我们的父辈及我们这些第三代分散在祖国各地,从事着不同职业并肩负着领导等工作,很难有机会聚在一起。但我们已借助现代科学的力量,利用网络博客的形式建立了一个以搜索、保存和发布有关王尽美烈士资料的虚拟空间,并希望各位专家给予指导及关注,使这个网上的资料空间成为一个永远延续的党史研究园地。

    这个博客的名字是:《王尽美——流星闪过光辉永存》。

    网址是:http://bolg.  sina.  corn.  cn/wangjinmei1898

    前途光明,责任重大,弘扬精神,任重道远!

    历史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感谢这次“纪念王尽美诞辰110周年学术座谈会”,感谢全体与会的来宾!

(原载《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8辑)

浏览:78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去有风的地方
    去有风的地方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