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红军刘德胜系列故事之华东南下干部纵队

史海钩沉 发表于2019-02-27 16:08:16

     

今天我们幸逢盛世,生活和谐,岁月静好。乐享太平之时是否曾感恩过为争取这一切而牺牲的无数先烈,是否回首过那浴血奋战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缅怀先烈,珍惜当下,致敬英雄!

★铁血军魂

荣耀致敬★


19493月刘德胜任华东南下干部纵队参谋长


历史背景

1948年,随着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全国已处于革命胜利的前夜。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之下,根据中共中央和华东局的部署,山东解放区抽调了大批干部随军南下,接管政权。


5.3万干部南下

为了贯彻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的决议,华东局于1948年12月在临朐县与益都县交界处的闽家庄召开各区领导人会议,主要内容是部署抽调干部随军南下的工作和研究大军渡江以后华东局及所属各区党委的组织安排问题,并于12月25日发出《关于执行中央准备五万三千名干部决议的指示》指出:“我们注意到目前华中的干部(尤其中级和高级干部)特别缺乏,因此准备一万五千干部规定完全由山东来负责”。同时,还就1.5万名干部的落实做了具体分配:鲁中南配备1套区党委级、10套地委级、40套县区委级,共调干部3680人;胶东配备1套区党委级、7套地委级、42套县区委级,共调干部3650人;渤海配备1套区党委级、5套地委级、41套县区委级,共调干部3456人;济南配备1套区党委级、2套地委级、5套县区委级,共调干部576人;昌濰特区配备半套地委级、5套县区委级,共调干部404人;潍坊市配备3套县区委级,共调干部225人;华东局直属机关配备1套中央局级、1套区党委级、5套半地委级、15套县区委级外,另配备城市工作干部1475人,共为309人。(刘德胜时任昌潍特区司令员,也在此次南下干部之列)

山东.png

抽调特点——成套成建制

此次抽调与前两批南下干部抽调的不同之处在于:开始时就是成建制抽调,即按照区、地、县的建制搭配好接管班子,然后整套抽调南下。此种抽调方式在日后的行军、工作中体现出两方面的优点:一方面,成套成建制的抽调,便于在行军时管理组织人数庞大的干部队伍;另一方面,所抽调的干部原来在一起工作过,彼此熟悉,便于交流,有利于迅速开展接管、建政等各项工作。实践证明,华东南下干部纵队的成建制抽调,非常符合迅速接管大片解放区的形势需要,为以后各批次南下干部的抽调工作所借鉴。


整训学习

根据《指示》要求,山东抽调南下的1.5万名干部分两期集结。于1948年12月在益都县境内华东局党校所在的王岗村一带集训。1949年1月中旬,华东局党校在王岗村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华东局及山东省党政领导饶漱石、陈毅、康生、张鼎丞、张云逸、曾山、舒同、黎玉、郭子化等都亲临大会作了重要讲话。到3月中旬,从渤海、胶东、鲁中南、昌濰特区、滩坊市、济南市、华东局直属机关、华东军区抽调的大批南下干部,以及从华东局财办所属专门学校、华东大学抽调的部分干部和学生,共计1.2万余人,分两批出发,陆续从四面八方汇聚临城地区,与已先期到达的第一批南下干部会合。至此,南下干部队伍已达1.5万余人,各战略区的干部集中在一起,驻扎在临城周围的沙沟镇和微山溯一带的乡村地区。在临城,全体南下干部集中进行了整训学习。


整编为华东南下干部纵队

为了保障南下干部顺利地完成南下任务,经过华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批准,南下干部在行政、生活、管理、教育、供给、卫生等方面都建立了严密的组织机构。全体南下干部统一整编为“华东南下干部纵队”,刘少卿任纵队司令员,温仰春任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刘德胜任参谋长,方忠立任政治部副主任。华东南下干部纵队下辖4个支队:鲁中南区的南下干部编为第一支队;华东局直属机关的南下干部编为第二支队;渤海区的南下干部编为第三支队;胶东区的南下干部编为第四支队。为了便于统一行动,全体南下干部一律穿军装,实行军队编制。为了解除南下干部的后顾之忧,领导上还宣布南下干部的家属都享受军属待遇。与此同时,华东南下干部纵队还根据华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决定,公布了南下干部纵队大队以上的领导干部名单。


华东南下干部纵队2.png


分批渡江

华东南下干部纵队各支队南下时间和路线并不相同,根据现掌握的材料,至少是分三批南下的:一是第四(胶东)支队的干部,这批南下干部于3月中上旬就已离开临城南下,首先到了扬州、南通一带与苏北的南下干部会合集训,准备接管苏南。渡江战役打响后,紧随渡江部队之后,从扬州一带渡过长江,参加苏南地区的接管建政工作。二是各支队抽调的随军支前筹粮干部,于3月下旬从临城南下,经徐州、蚌埠至皖南,编人参加渡江战役的作战部队,从安徽无为县境内随军过江,负责筹粮支前工作。其他南下干部于3月底4月初离开临城南下,经新安镇、淮阴、宝应沿大运河南下,于4月底5月初从扬州附近过江。这时华东南下干部纵队一共由4个支队组成:第支队由鲁中南区干部及华东大学的学生组成,编为10个干部大队和1个学生大队;第二支队由华东局直属及昌潍地区干部组成(可能也包括济南市及潍坊市的干部),编为4个干部大队;第三支队由渤海区干部组成,编为6个干部大队;第四支队由胶东区干部组成,编为7个干部大队。除前述已经先期出发、随军筹粮的干部外,华东南下干部纵队领导机关、各支队领导机关及其所属大队共1万多名南下干部,统一由刘少卿和温仰春带队从临城南下,向长江边挺进。


timg.jpg

南下接管政权

华东南下干部纵队经新安镇、淮阴、淮安、界首高邮抵达扬州。后渡过长江,进人镇江,然后开赴丹阳。华东南下干部纵队渡江南下后,第一(鲁中南区)支队基本上全部分配到浙江,与第三支队的大部分干部一同接管浙江各地。浙江当时共有11个地区,有材料表明,其中10个地区接管后第一任地、县级主要领导基本上都由南下干部担任。由此可见,山东南下干部在接管新区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支队由华东局直属、昌潍专区、潍坊市、济南市南下干部组成,主要分配到上海市直机关及所属各县区。第三(渤海区)支队,分配去向比较复杂,大部分去了浙江,少部分去了上海;去上海的又分三种情况,一部分负责筹办华东人民革命大学,一部分接管上海真如区与大场区,还有一部分编人“上海市军管会财政经济接管委员会不管部”,负责对一些一时弄不清归属部门的经济单位进行接管,这部分南下干部后来大部分又南下福建。第四(胶东)支队在苏北地区与苏北的南下干部会合后,基本上都到了苏南地区参加了接管和建政工作,其中部分干部又被抽调出来,到了福建和大西南,参加了当地的接管和政权建设。


山东干部南下_提取_第34页_第1页.png

谁在收藏
浏览:298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 史海钩沉
    史海钩沉
  • 辉哥
    辉哥
  • 鲁小楠
    鲁小楠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