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独立营的驻地——泗水县前等齐村。

云峰 发表于2015-10-14 20:24:12
尼山独立营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4-09-19 发布来源:

 

来源:《中共邹城地方史》第一卷中共邹城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央党史出版社2005年9月版

从1943年开始,山东各地抗日根据地的形势逐渐好转,而尼山地区由于国民党九十二军入鲁和日伪顽军连续进行四次大“扫荡”,形势依然很严峻。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扫荡”是1943年2月18日,泗水城、苗馆、卞桥、邹县城、城前、城后、庞庄、位庄等据点的日伪军2500多人,拉网合围尼山抗日根据地。尼山地区党政机关及主力部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但是泗南独立团、第一行署公安局看押班和部分区中队被敌人包围。在突围中,泗南独立团伤亡43人。为此,鲁南第一军分区决定撤销泗南独立团建制,将该团缩编为第一军分区第四大队,大队长杜嗣存,政治指导员萧剑秋。同时,由于敌人对滋临公路以北的曲(阜)泗(水)地区连续大“扫荡”,致使曲泗北部全部伪化。曲泗县委、县政府、县大队撤至泗南、邹东活动。

1943年3月16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同年3月18日,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和一一五师决定,各区党委、地委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继续实行精兵简政和主力兵团地方化。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和山东总队所属各旅、支队番号一律撤销,将所属部队整编为13个兵员充实、领导坚强的主力团,剩余部队充实地方武装。

鲁南军区主力三团、五团都取消了营的建制,三团直辖5个连;五团直辖4个大队;军区独立团缩编为独立营;军区特务营缩编为特务连。鲁南军区机关、部队的伙食单位由77个减少到36个。

鲁南第一军分区和尼山支队建制撤销,将军分区机关和尼山支队合并缩编为尼山独立营。董鸣春任营长,杨士法兼任政委,李克任副营长,赵洪干任副政委。同时,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兼尼山支队政治处主任张洪仪和尼山支队参谋长赵子兴调离。独立营辖4个连。第一连连长傅秀亭,政治指导员先后为杨景月、王广力;第二连连长陈广山,政治指导员先后为韩凤霞、赵昆山;第三连连长先后为范有功、曹明盘,政治指导员先后为程再亭、吴健;原军分区第四大队改编为尼山独立营第四连,连长杜嗣存,政治指导员刘涛。

1943年6月,国民党顽军九十二军第一四二师进入尼山地区,并联合当地土顽不断进犯根据地。日伪军也连续向根据地进行“扫荡”,并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在根据地内不断增设据点和碉堡。各据点和碉堡的日伪军经常出动,联合向根据地的中心——十八盘山区骚扰。尼山抗日根据地被分割成泗南、邹东、邹滕边、费南孤立的4小块,根据地党政军民的处境更加艰难。为迅速摆脱困境,鲁南军区决定加强尼山独立营的领导力量,派鲁南军区三团参谋长黄作军(熊天仁)任尼山独立营营长。7月12日,黄作军到达鲁南第一地委、第一行署、尼山独立营驻地——泗水县前等齐村。他到任后,遵照鲁南军区和第一地委的指示,率领部队向日伪顽军展开了连续的进攻。

(一)拔除赵家村伪据点。7月27日夜,尼山独立营3个连攻打曲阜东南部赵家村伪据点。二连主攻,三连配合,一连打敌增援。经过4小时激烈战斗,全歼伪军两个中队,缴获步枪100余支,弹药一批,自行车30余辆。此战,拔掉了日军插入尼山根据地西面“腹地”的一颗钉子,解放了据点周围的几十个村庄,减轻了尼山根据地西部之敌的威胁,为开展曲阜南部地区的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尼山独立营军威大振。

(二)摧毁安德伪据点。8月2日晚,尼山独立营4个连队向泗水南部安德伪据点发起进攻。一、二连负责负责消灭安德村内之敌;三连包围村东河岸上的伪碉堡;四连在村西两华里处的石洼北侧设伏,准备阻击泗水城的援敌。战斗于晚9时打响,激战1小时,一、二连攻克安德伪据点。残敌逃入河东碉堡,固守待援。次日上午,泗水城伪军200余人赶来增援,四连连续打退了敌人的两次进攻,完成了阻击任务。在四连阻击泗水城增援之敌时,龟缩在安德村东河岸碉堡里的敌人乘机向北突围,三连对逃敌进行了猛烈追击。这次战斗共毙敌30名,俘敌35名,缴获各种武器40余件。此战,彻底摧毁了日伪在尼山根据地北侧刚刚建立起来的两个据点,解放了据点周围大片地区,减轻了北面之敌对尼山根据地的威胁。

(三)攻克标村伪据点。尼山独立营发扬连续战斗的作风,于8月7日晚转战东南,向邹东的标村伪据点发起进攻。二连主攻;三连在村东南设伏,打城前增援之敌;一连为机动部队。战斗于9日凌晨两点打响,经3小时激战,拂晓结束战斗,共歼灭伪军1个中队,计60余人,少数残敌逃进城前据点。标村据点被克后,尼山独立营又解放了周围十几个村庄,减轻了敌人对尼山根据地东侧的压力,城前日伪据点被孤立。

(四)配合鲁南军区反击顽军李仙洲部的战役。1943年初,国民党为了加强在山东的军政势力,实现在山东建立反共基地的计划,加之国民党苏鲁战区司令于学忠部几年来不断遭受日伪打击,力量日渐消弱,内部分化比较严重,而且驻防区又是山东战略要地,蒋介石遂决定派驻皖北的嫡系九十二军李仙洲部组成第二十八集团军进驻山东,接替于学忠的防务。

李仙洲,国民党第九十二军军长,是蒋介石的嫡系。2月初,李仙洲部之暂编三十师、一四二师、五十六师、二十一师等先头部队越过陇海铁路进入冀鲁豫边区。八路军冀鲁豫军区部队开始予以反击。至7月下旬,冀鲁豫军区部队先后进行了湖西、鲁西南反顽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30余次,致使李部顽军到处挨打,已成惊弓之鸟。李顽看到东进无望,遂抛下进入鲁南的一四二师,率残部于8月10日向皖北老巢逃去。

李部第九十二军一四二师师长刘春霖、副师长牛乐亭率师部和二四五团、二四六团越过微山湖和津浦铁路进入鲁南。该部入鲁后,纠集当地伪顽申宪武、刘桂堂、梁仲亭等部,进攻抗日根据地,捕杀中共党政军人员,所到之处奸淫掳掠,无所不为。8月中旬,鲁南军区遵照中共山东分局、山东军区指示,以军区三团的5个连、五团的2个连、尼山独立营的2个连和军区特务连为主,在地方部队的配合下,开始了大规模的反顽斗争。先后经过滕峄边的东、西阳泉战斗,四县边联德上村、贾家沟阻击战,费南的松村伏击战和四开山、桃花山等保卫战,使顽一四二师受到重创。特别是8月17日拂晓,尼山独立营在桃花山战斗中,连续战斗9个小时,打退敌人的13次进攻。共毙伤顽军400余人,俘20余人,缴获枪榴弹筒5具,步枪、子弹一批。迫使顽军向北撤至大、小井一带。鲁南部队乘胜追击,将顽军包围。顽军见势不利,仓皇向滋临公路以北突去。

顽军一四二师进入鲁中后,遭到鲁中军区二团和地方武装的猛烈阻击,顽残部见北进无望,且与其主力失去联系,遂又返回鲁南,妄图经泗南的仲都、戈山厂、土门等地进入西位庄、山西头巩振寰部控制的曼山休整。

8月29日,尼山独立营命四连和香山区中队、民兵与香山开始尾击顽军。一、二、三连抵泗西南贾家峪、西峪、立山庄、立山崆等顽军必经之路设伏。翌日上午9时,顽一四二师和刘桂堂部进入伏击圈。三连打头,一连击腰,二连掐尾,向顽、伪军发起猛烈进攻。顽、伪军突遭袭击,惊恐万状,溃不成军,纷纷掉头向东北方向逃窜。

当二连完成阻击任务撤出阵地时,刘桂堂后卫团因不知前面情况有变,经仲都、围家沃照其师部运动路线匆匆而来,刚一露头就遭二连猛烈阻击,伪军惊慌失措,连忙掉头亦向东北方向逃去。上午11时,四连追至仲都以北的峡山地区,恰遇逃至该地的顽一四二师部队及刘桂堂部遭遇。四连对其进行猛烈射击,顽、伪军800余人不敢还击,又掉头西逃,后进入巩振寰所占据地区。9月5日晚,其敌由西位庄、山西头出发,越过津浦路,经土顽马广汉盘踞的凫山、高庄一带逃去。至此,顽九十二军一四二师侵犯鲁南彻底失败。

这次反顽战役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在山东建立反共基地的阴谋,从根本上改变了尼山地区的斗争形势。同时,在战斗中,尼山独立营得到了锻炼,提高了作战能力,为尼山地区对敌斗争的胜利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五)扫除根据地内的敌伪据点

南北桃大败刘桂堂。惯匪刘桂堂部护送顽九十二军第一四二师残部至凫山地区的高庄后,又经滕县界河和邹县王村、张庄等地返回鲁南,于9月15日窜进尼山根据地中心地区的南北桃、白龙池一带。17日,尼山独立营分两路由南、北王村抢先占领了大河村西南和白龙池北面的两个无名高地,于18日凌晨两点向刘部发起进攻。二连打敌师部驻地南桃;三连攻打北桃;一连为预备队。经3小时的激战,南北桃被攻克。匪军在慌乱中经东罗头、田黄等地向西北逃窜。尼山独立营予以追击,将匪军赶出尼山根据地。此战,毙伤匪45人,俘150余人,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80余支,弹药一批,但尼山独立营也伤30余人。战后,驻大律碉堡的日军班和伪军一个中队吓得逃往城前和黄土崖据点,驻柳峪的一个伪军中队也急忙跑入南张庄、老林店日伪军据点。

攻打南辛伪据点。9月29日,尼山独立营3个连和邹县四区区中队,从前等齐村出发,急行军38华里,奔袭南辛伪据点,23时发起攻击,仅激战30分钟,就摧毁了伪据点,毙伤伪军5人,俘30余人,缴获长短枪15支、自行车5辆、电话机3部,并击退国民党巩振寰部100余人的援兵。

尼山独立营节节胜利,军威大振,群众纷纷要求参军,尼山独立营进行扩编。10月上旬,在邹东北王村以尼山独立营营部警卫排的25人为骨干,又从尚河、辛庄、田黄、立山、香山等区中队升级85人,混编为110人的尼山独立营第五连,连长孙绍先,政治指导员程再亭。

大律拦截战。10月中旬,尼山独立营在驻地簸箕掌接到紧急情报:部队存放在小烟庄的被服、炊具和战马两匹被黄土崖和城前据点的日伪军抢走,敌人正携带抢掠物资返回据点。独立营闻讯后,立即组织追击,于大律将敌截住。经激战,毙伤日军5人,伪军35人,缴枪20支。被敌人抢去的物资、马匹夺了回来,尼山独立营4名战士牺牲。

攻打刘昭庚部。尼山独立营第五连刚刚建立,就参加了攻打将军堂、消灭伪军刘昭庚部的战斗。刘昭庚原是国民党邹县县长刘昭汉的部下。1941年5月,刘昭汉病死后,刘昭庚从中拉出一部分人,公开投降日军,盘踞在邹东根据地内的将军堂。1943年10月26日24时,鲁南军区第三团和尼山独立营联合向将军堂发起进攻。27日拂晓前,三团攻克刘部盘踞的4个据点及其控制的村庄。同时,尼山独立营也攻克了北小刘家庄和分水岭两个据点。在围攻刘部时,三团1个连和尼山独立营第五连分别在刘家洼、劈石峪以北连续3次击退由老林店据点窜来增援的日军。27日下午战斗结束。此战共毙、伤、俘日伪军730余人,缴获轻机枪7挺,各种长短枪450余支,各种弹药和军用物资一批。刘昭庚率残部向西逃往十八桃园一带,后窜过津浦铁路逃到邹西石墙以南地区。

此战后,敌人放弃张庄、老林店两处据点,占据邹东地区城前、位庄两个日伪军中心据点及附近的标村、黄土崖、西罗头、位庄北山几个伪军碉堡和伪军巩振寰部占领的土旺以西的一小块地区。邹东与邹滕边、泗南连成一片,同时疏通了邹东与邹西的联系。

讨伐惯匪刘桂堂。刘桂堂部连遭打击后,于9月率残部公开投降日军,被编为伪和平建国军第十军第三师,刘任师长。在日军驱使下,刘匪不断向根据地出扰,杀害地方党政军人员及抗日家属,抢掠人民的财物,对根据地危害极大。11月12日,根据鲁南军区命令,营长黄作军率一、二、三连赶至鲁南地区的周家场、响水湾,参加讨伐惯匪刘桂堂的战役。为彻底消灭刘匪,鲁南区党委、鲁南军区决定于13日发起讨刘战役。

根据刘匪分布及守备特点,军区决定以三团5个连、五团2个连、尼山独立营3个连、费滕独立营1个连及军区特务连共12连组织讨刘战役,其部署:以三团3个连主攻刘匪司令部驻地——东柱子,一个连在东柱子东南打击出水之敌;五团负责消灭柱子山、向家庄、计北崖等之敌;尼山独立营与三团1个连在东柱子以西的东河口、梁家峪、东沟峪设伏,准备阻击梁邱增援之敌;费滕独立营和军区特务连为预备队。因刘匪屡遭八路军打击,十分警觉和狡猾,为达歼灭之目的,在战斗发起之前,令民兵白天向匪部驻地进行袭扰,以麻痹敌人。

13日20时,各部远道秘密奔袭投入战斗。五团因奔袭距离较近,首先在计北崖打响,刘匪认为是民兵的扰乱,没有戒备。此时,三团尚离战地8里之遥。部队即跑步前进,在五团发起战斗半小时后,亦向东柱子发起强攻。三连由西北角、五连由东北面同时架梯登上围墙,三连三排首先发觉敌西北门只用一石头堵寨门,立即打通突入村内,三连一、二排及五连迅速突入围内,全部投入纵深战斗。此时,五团已攻占柱子山、向家庄,歼敌1个连,残敌向南逃跑与伪十军荣子恒部靠拢。22时,三团将东柱子大围子之敌全部肃清,把敌压缩于村东南之小围内,敌企图在此固守。为迅速歼灭该敌,三团重新布置对小围子攻击,仍由三连从西北角、五连从东北面同时进攻。经爆破,敌小围子被炸开,激战2小时,全歼守敌。14日晨,梁邱日伪军200余人赶来增援,进入预设伏击阵地,遭到尼山独立营的两面夹击。敌突遭迎头痛击,又闻刘匪已被歼,慌忙回窜。尼山独立营乘胜追击两华里,保证了讨刘战役的胜利进行。此战共毙匪首刘桂堂以下224人,俘匪军官36人及士兵800余人,缴获战马100余匹及大批武器弹药,解放被抓妇女、壮丁500余人。

刘桂堂部被歼后,尼山抗日根据地东部的日伪军据点陷入重重包围之中。日伪军惧怕被歼,月余后,放弃梁邱、白彦等据点。鲁南区党委、鲁南专署决定,在被解放的地区设置温河县,建立了中共温河县委、县政府,分别隶属于尼山地委、尼山行署。


浏览:379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怀望行
    怀望行
  • 落落大方
    落落大方
  • 赵星超
    赵星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