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奋斗不息的幸存者——记特等残废军人、山东省作协副主席赛时礼(文/丛正里)

坤龙邢家村de 发表于2019-06-25 14:51:36

济南军区第二干休所离休干部、特等残废军人、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赛时礼同志,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参加过大小战斗200多次,经过了血火交进的严酷考验。荣获过昆嵛山战役银质奖章、并被授予“学习模范”、  “战斗模范”等光荣称号,并多次荣立战功。他先后6次负伤,浑身战伤累累。离休后,他珍惜自己的战斗年华,怀念死去的亲密战友,不忘人民的养育之恩,以一个幸存者的崇高责任感,拖着残躯病体,克服了视力差、行动难、心脏病不断发作的种种困难,用左手写出了短、中、长篇小说和电影剧本、电视剧《三进山城》、《智闯威海卫))、《陆军海战队》、《追踪》、《宁海沉浮》(合作)、《黄金计》等共100多万字的作品。

    1982年7月中旬,赛时礼同志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山东省文登县。他巡视当年战斗过的地方,追忆自己的战斗生活;他来到当年住过的村镇,寻访过去的旧友至交。在林木葱郁的临海山村汤村,赛时礼见到了他阔别多年的战友、汕头水警区后勤部政委周润津和他年逾八旬的父母。42年前,赛时礼当八路军排长时,在一次战斗中背部受重伤。那时当通讯员的周润津几经艰险,把他背到自己家里。为了安全,周润津同父母一起商定,把赛时礼放在三婶屋内。这位三婶拿出结婚时的新褥子铺在赛时礼身下,并为他洗伤、敷药。周润津的父母偷偷卖掉了自己的猪,到集上换来了冰糖、蛋糕给赛时礼吃,还扯来了白布,为他缝了一件小褂。42年后,赛时礼重返汤村,山含旧情迎亲人,人落泪雨叙衷肠。那位三婶已在前年去世,他的儿子周润滋手托妈妈保存至今的带血的褥子,诉说老人对人民军队的深情厚意。赛时礼不忘乡亲的救命之恩,他给老人们带来了药酒、补品、糕点和他写的书,并特嘱他的女儿问候周家爷爷、奶奶,续下这前辈结下的军民深情。在文登城峰山西麓的烈士陵园,赛时礼献上鲜花一束,寄托他的哀思。他伫立在烈士碑前,寻视着一个个长满野花芳草的烈士墓,沉痛地说:“我一眼就看到了3个烈士是我那连队的。1944年这文登城一战,我们连就牺牲了18个!”他哽咽了,他流泪了!多少年来,他常说这样一句话:“我的生,是别人的死换来的!”“比起牺牲的同志,我算什么!”

    赛时礼是一个幸存者,幸存者是幸运的。然而,赛时礼的心情是沉重的,担子也是沉重的。赛时礼的故乡之行,为他的写作又增添了新的力量。

    原载1982年8月2日《大众日报》1982年8月l9日《解放军报》

浏览:64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