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我的姥爷王农之五六 革命前传

白浪河老王 发表于2019-06-26 08:33:31

1930年左右,山东是军阀韩复渠执政,潍县的县长也是老韩派来的亲信,旧社会的官员,也都是捞一笔的心态,潍县崔家官庄有个王姓老农,因为和同族有个荒地的土地纠纷,大约一亩地,就去潍县城打官司,想打赢官司,必须送钱,于是送了几块大洋给县衙,同族对家知道了,也去送礼,官司打了一年多,县太老爷吃了原告吃被告,官司迟迟不判,双方送的钱财都购买几倍的这块土地,家底也被掏空,同村的王仪亭是两家的同族亲属,站出来说,你们真有钱送,送来送去都是进别人口袋,于是和解,土地最后也妥善解决,经过此事,王老爷子感觉到家里没个当官的,就会被县衙欺负,于是勒紧腰带,供应几个孩子读书争取做官,在1930年代中期,老二在潍县读到高中毕业,老三读到初中毕业,也就是我的二姥爷和姥爷,我在90年代还见过他们30年代使用的英文字典,是商务印书馆的,当时他们的老师当中,就有很多共产主义分子,譬如王一之,留学过苏联东方大学,和邓小平和蒋经国算是同学,回国后被捕过,也释放了,算是脱党了,但是思想里接受的教育都是红色的,很难改变的,逐渐引导他们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二姥爷高中毕业,恰逢抗日战争要爆发,国民党南京中央军校招生,他被选拔到南京中央军校,也就是黄埔军校十几期了,由于有个沙鼻子毛病,就是鼻子喜欢流血,随后大半年之后退学,同学大部分在国民党地方部队担任了营连长职务,抗战中,二姥爷于1940入党,在八路军清河军区赵寄舟部队担任敌工干事,主要是考虑到他有这层中央军校履历的关系,便于开展敌军工作。

姥爷王农没有黄埔军校的履历,性格更加激进,在抗战最艰难的1942年,八路军根据地被日军压缩,只有不到十几个村庄算是根据地,姥爷25岁,担任了潍县组织部长,当时的组织部长可不像现在这样威风,整个县委县政府被日伪军围困在潍北海边的几个村子里,喝的水是咸咸的地下水,吃的是现在喂马的高粱米,随后改为寿潍县组织部长,寿潍县被撤销以后,短暂时间里,担任昌潍县五区的区委书记及区中队指导员,和他搭档的区中队长是崔连升,解放初担任过福建浦城县县长。

1937年年底春节,姥爷和二姥爷和邻村的100多名青年,参加了蔡家栏子起义,春节后的一天,他们两个人躺在床上蒙头思考参加抗日军队,当时都已经结婚有孩子,也是个重大的选择,姥娘问他们为何不出去拜年磕头?姥爷激愤的说,日本鬼子都占了东三省了,都要当亡国奴了,还去磕头?崔家官庄参加蔡家栏子起义的,据牟龙高(上海海军412医院的院长)回忆,也有十几个人之多,可惜蔡家栏子纪念碑,没有崔家官庄的子弟,譬如崔服五,解放战争年代曾任许世友九纵部队的卫生处长,也是同时期参加抗日,村里的领导是王仪亭(鞍山卫生局首任局长),后来是马保三八支队的卫生部长,第一批入关的山东老八路,邻村的领导是牟汉华,他负责带领周围几个村的100多名参加者。

浏览:161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白浪河老王
    白浪河老王
  • 辉哥
    辉哥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