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太和治水(撰文/章向明)

15742 发表于2019-06-30 18:21:20

   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老县委书记黄太和同志逝世已经许多年了,但他虽死犹生。

    1991年5月9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说:“黄太和为临安办了不少好事、实事,为临安人民所敬仰。更需要发扬太和同志的精神,苦干、实干。”
人们没有忘记他赤胆
忠心为革命的战斗一生。特别是他转战南下来到临安的40年,与民艰苦创业,治水治山,造福一方,政绩卓著。他的业绩在人民群众中传唱着,青山水库、英公水库、里畈水库、苕溪大堤坝、二百华里园田化、水源涵养林……是他的一座座无字丰碑。人民群众对他的思念如同无尽的流水…… 
黄太和,一个典型的山东汉子,魁梧高大的个子,紫铜色的皮肤,长方脸,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饱经风霜的额上有几道很深的皱纹。他性格豪爽耿直,穿着朴素,平易近人; 他工作苦干、实干,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在临安40年,先是带领小分队剿匪反霸,新政权建立后,治水治山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他的肩上,他忠心耿耿为党工作,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治水治山,造福一方,政绩卓著。
同甘共苦    黄太和为民造青山水库
    青山不老,绿水常流。人们一看到绿树环抱,烟波浩渺的青山水库,似乎就会看到黄太和与民艰苦创业的精神。
    历史翻到1958年,位于东苕溪主源南苕溪中游大型的青山水库于12月18日动工,1964年4月30日竣工。施工以临安为主,嘉兴及杭州地区派出劳力。省水利厅派出技术骨干,并建立“青山水库工程指挥部”。由临安县委副书记、临安县县长黄太和任副指挥、指挥。当时条件异常艰苦,指挥部设在破庙里。在水库建造过程中,黄太和同民工吃住在一起,劳动在一起,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工地上流传着他与民同甘共苦的许多佳话。《笑看县长拉车跑》一诗,就反映了黄太和一顶草帽、一双赤脚、几掬汗水,与民艰苦创业的情景:
笑看县长拉土跑
天上星星眨眼笑,笑看县长拉土跑。
一车拉走半座山,一眼就到老河道。
鼓足干劲争上游,人山人海竞赛忙,
有人能把县长超,红旗定在车上飘。
那时黄太和白天在工地上劳动,晚上还要到附近农村由自己负责的片上去工作,经常利用工地上的空隙时间到余杭、青山、三口、板桥公社了解情况,下田劳动,与农民群众谈心,做水库淹没区群众的思想工作,宣传建造青山水库的重要性。
当时工地上由于来参战的人多,蔬菜一时供应不上。黄太和与民工们一边谈笑风生,一边沾盐巴,喝酱油汤,从不搞特殊化,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在工地上黄太和与民工心连心,他把民工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晚上他经常到工棚去,和民工促膝谈心,把香烟递给大家吸。当他看到民工们吃的是干菜汤时,他说:“白天干活这么累,让大家光吃干菜汤怎么行?”于是他要负责后勤工作的同志搞一批冬瓜来,使民工们能喝上热乎乎的冬瓜汤;当他看到北风呼呼的寒夜民工们冻得蜷缩成一团时,他马上指示负责后勤的同志运来干稻草,把民工的床铺垫得厚厚的。使民工感到心里、身上都很温暖。
    领导关心群众,群众和领导同样关心水库工程质量。有一个大严寒天,为了不使大坝有冻土层,民工们宁愿一夜不睡觉,自发地把棉被、席子盖到大坝上。黄太和及负责施工的童达琳工程师看到这个情景激动得流泪了。黄太和说:“多好的民工群众啊!有了他们,工程质量定能保证。”
    黄太和虽然是南下的工农干部,但很尊重知识分子,尊重水库工程技术人员。当时他对省水利设计院的童达琳同志很尊重,遇事主动和他商量。对水库工程技术人员提出的施工意见,他很听从,为了保证水库工程的质量。他观察问题很细,并在实践中认识到必须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当时,全省同时上马的大型水库多,上级时常要统计上报土方。黄太和觉得他自己了解估计的土方多,而童达琳工程师测算出来的土方少,于是他误认为知识分子在背后瞎捣鼓。他叫负责测量的陈锦湘技术员每天把测量的数据告诉他。又要童达琳工程师把测算出来的的土方数据告诉他。结果两个数据差不多,于是黄太和同志对他们逐渐信任起来。
    当时打隧洞,为了争进度,经测量后,从两边施工,同时往两边掘进。黄太和同志经常到工地察看,听听打隧洞的声音,感到两边声音不在一起。他担心把隧洞打歪了,就去找童工程师谈。结果两边打通相衔接准确度很高,只相差2公分。黄太和紧紧握着童达琳同志的手说:“干得好!”于是对他俩更加信任了。他要他们把好质量关。在此同时,在生活上对他们也十分关心。当时每人每月只供应半斤猪肉。为了照顾童工程师的身体,他总要千方百计省下分给自己的一份猪肉给童工程师吃。每年春节,黄太和同志总要童工程师回杭州家里过年。而童工程师看到领导这样关心,很感动。为了工程质量,他春节仍坚守在水库工地上。
    1960年4月,为水库大坝的合拢,黄太和同志请示上级领导和县委的同意,与工地指挥员反复研究了堵口方案,进行了充分的思想发动和组织准备。同时,根据气象预报确定了堵口的计划、方法、步骤和时间要求。在堵口开始之前,黄太和同志与工地党委一班子人分别下基层做好充分的思想发动工作,先后两次召开了堵口动员的誓师大会,两次签名表决心。1960年4月4日在堵口前夕,黄太和与全工地700余名党员和班长以上积极分子共谋良策,提出了:“苕溪河水涨高一尺一,土比河水快上三尺三”的豪言壮语。大家在“万名英雄斩苕溪”的堵口签名簿上,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堵口的决心,一致向党保证“在半夜12点钟以前一定把苕溪斩断,立下第一功”。4月4日下午4时,黄太和县长亲自指挥与参加作战,虽然春寒料峭,但黄太和身先士卒,首先跳到合拢口湍急的水流里。无声的命令激动人心,民工、干部、工人、农民、师生纷纷往下跳,手拉手筑起了一道道人墙,民工们把装满泥石的草包袋迅速地向合拢口上叠。水库工程指挥部又提出了口号:“水高一寸,坝高一尺,水高一尺,坝高一丈!”黄太和与民工们浸在冷水里,经过5小时的紧张搏斗,终于在当晚9点钟,提前3个小时把苕溪斩断,围坝胜利地合拢了。    
    接着黄太和县长又指挥与参加突击围填了新老河道的战斗,1960年4月8日大坝合拢,把全长588公尺的宏伟拦河大坝连成一条,使万古相峙的公山、母山连为一体,取得了大坝工程的胜利。
   5月26日,县委传达了省委“关于青山水库大坝工程必须在6月4日前达到16公尺高度,确保安渡汛期”的电话指示。黄太和与工地党委一班人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发动全库3000余名指战员于5月28日开始突击,经过6昼夜的奋战,于6月2日就把大坝抢筑到16英尺,提前2天完成了省委的要求。
    青山水库枢纽工程按百年设计,千年校核。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养鱼、绿化等综合利用的水库,是治理东苕溪的骨干工程,也是我省防洪效益较为显著的大型水库之一。
远见卓识    决策建造英公水库、里畈水库
    为综合治理天目溪、减轻於潜镇及其下游的洪涝灾害、改善灌溉条件,结合发电、养鱼,综合开发利用水利资源。临安县委决定在凌口公社英公潭建造英公水库。在水库建造过程中,时任县委主要负责人的黄太和多次到水库工地视察和指导工作,并要求全县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援英公水库。他要求工程指挥部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水库建设任务。英公水库于1976年10月动工兴建,1981年8月完成主体工程,10月完成左面大劈山护坡,12月建成一级电站。英公水库为中型水库,防洪、灌溉、发电、养鱼效益显著。从此,天目溪下游的村庄、集镇、农田得到保护,农田灌溉得到改善,水利资源得到综合开发利用。
水利乃农业的命脉。当年黄太和与主建派们力排众议,极力主张建造里畈水库,造福后代。工程由临天、横溪、杨岭、青云、上甘、玲珑6个公社联办,社员投工出力,实行民办公助。程亮同志担任工程指挥。水库1966年上马,1967年因“文革”干扰停建;1968年10月再建,1969年9月再度停建;1970年7月第三次建设大坝。时值“文革”,黄太和顶着各种压力,多次到里畈水库工地指导工作。1973年12月建成大坝,蓄水运行。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里畈水库的效益越来越明显。为解决用优质水问题,临安市政府在里畈水库下8华里的杨岭金岫村的苕溪边,建造临安第二自来水厂,使人民吃到甘甜清美的优质水,里畈水库的潜在效益得到进一步发挥。
筑建苕溪大堤坝    二百华里园田化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1975年12月27日,县委成立了苕溪治理指挥部,黄太和于1975年12月至1980年任南苕溪综合治理指挥部总指挥。1975年底,由4个受益公社组成4个民工营,分炮工、砌石、运石、清基等专业队,治理苕溪。因“文革”的干扰,治溪工程一度下马。1977年冬,县委主要领导黄太和又亲临第一线指挥并参战,既抓治溪筑堤,又抓改溪造田。调动玲珑区14个公社、1万余青年民兵,组成“战苕溪兵团”突击施工,实行专业队与突击队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大会战。顺溪筑堤,减轻洪涝威胁,综合开发利用南苕溪水土资源。除杨岭、青云、横溪、临天四个受益公社外,县委从青山、板桥、三口、玲珑山、上甘、石门、临目、东天目、高虹、横畈十个非受益公社抽调三千多青年民兵,组织十个民兵营,并动员县级机关、部门、厂矿、学校等单位两千多人,共有1万多名青壮年突击参战,于1980年胜利完工。治理范围从里畈水库至长桥,全长24.5公里。总投工620余万工,拉直了50多个大弯、80多个小弯,搬土350万方,打石77万方,修配套堰坝17条,水闸27座,渠道61公里。造田4138亩,造地139亩。建成梯级水电站11座,装机7680千瓦。建成沿溪两岸防洪堤34738米。
治理工程结束后,黄太和还心系苕溪大堤。遇大雨连日,苕溪水涨,会睡梦惊醒,驱车巡视大堤。如今锦城苕溪岸边成了黄金水岸,是赏月、休闲、纳凉的胜地。
黄太和与民艰苦创业的功绩远不止于此,为了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于1978年冬从汪家埠到昱岭关。沿杭徽公路两旁摆开了200华里平整土地大会战的战场,搞园田化,修灌溉渠。参战的有36个公社,组织了33000多个民兵,在县委主要负责人黄太和的指挥下奋战月余,当时时值隆冬,浓霜盖地,天蒙蒙亮,黄太和冒着呼啸的西北风,空着肚子,早早来到平整土地的工地上指挥大会战,奔忙于从昱岭关到青山这二百华里一条线,巡察于200华里平整土地大会战的工地上,并与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极大地鼓舞了干部、群众的士气,通过奋战,建渠道294条,计114.014公里;机耕路250条,计73.86公里;改小溪、填小塘,移坟墩,挑沙丘多处;劈小山头5个;平老田,改新田,扩大耕地面积901.3亩,平整好耕地1.68万亩,使横潭畈、南门畈、娘娘畈、蒋阳畈、研口畈、石泉畈、方元畈变了模样。而后大战板桥畈、玲珑上泉畈、城后畈、七坑畈、岛石畈,使农田成方,渠道配套,排灌自如。
    看,波光粼粼,天水一色的青山水库、英公水库、里畈水库和那大大小小的山塘;绿水潺潺的盘山渠灌;机声隆隆的抽水机埠,大小电站;宛若长龙的苕溪大堤坝;二百华里园田化和白云深处的层层梯田;丘陵缓坡的翠绿茶园;苕溪、天目溪、昌化溪上游的水源涵养林都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是临安人民勤劳勇敢富有创造力的象征,是人民根治南苕溪的心血和汗水的结晶。
黄太和同志曾驰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疆场上,北战南征,为了崇高理想的实现,从齐鲁大地来到天目山区,把毕生的大半年华献给了临安人民。天目山区的父老兄妹们怎能不思念他呢!离休干部、原杭州市林水局长程建伦同志丁卯年(1987年)孟夏,作猴诗一首,表达同志们对他的崇敬和深情,这也代表了人民的心声:
敢摘蟠桃献人民
天目山中无老虎,猴子县长称大王。
这只猴子神通广,治水种茶比人强。
一日窜入蟠桃会,酒肉桃果一扫光。
我爱此猴心豪爽,时常相聚饮酒浆。
天目葱茏虎不存,猴王正好展技能。
开渠筑坝为农稔,栽茶植树使林兴。
心雄志壮神通广,敢摘蟠桃献人民。
而今不减当年勇,吾再敬杯念深情。
(本文视情节略作删减)

黄太和同志与农业水利部门同志,左至右丁锡珪、黄太和、丁君毅、凌玉琢.jpg

黄太和同志与农业水利部门同志,左至右丁锡珪、黄太和、丁君毅、凌玉琢


谁在收藏
浏览:1968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Julab
    Julab
  • sdshco
    sdshco
  • 垂伦
    垂伦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