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回忆录》第六章:艰苦的一九三五年

南安人 发表于2019-07-25 15:52:58

由于一直没有和党中央取得联系,闽东党不了解中央红军长征和北上抗日先遣队失败的情况,因而对战局的变化没有准备,直到敌人一切部署就绪,大举逼进时,我们方才发觉。这时,敌人八十七师已经进驻连江,派舰艇封锁了东冲海面,切断了罗源、连江地区和特委的联系,使连、罗地区陷于孤立境地。敌又以两个旅和一个多团的兵力,包围了霞浦苏区。寿宁苏区也遭到敌刘珍年师的进攻。独立师在闽东苏区中心福安陷于敌军重重包围之中,情况非常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闽东特委在福安洋面山上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对策。这是闽东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一次重要会议。

闽东特委紧急会议由我主持,闽东特委代理书记詹如柏、闽东苏维埃主席马立峰、独立师师长冯品泰、副师长赖金标、政治部主任叶藩等出席了会议。我们当时都缺乏经验,在如何对付敌人的大举进攻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会议上,主要的意见分歧有两种。一种意见是詹如柏等地方同志,主张无论如何要保卫苏区,提出“和苏区共存亡,与敌人决一死战”的口号;另外一种,主要是独立师同志的意见,他们说:“在敌人这样大举进攻的面前,和敌人硬拼一定会失败。”

当时,我也没有什么经验,但是不赞成提出和苏区共存亡、与敌人决一死战的口号。我懂得一条,只有保存了有生力量,保存了独立师,才能坚持斗争;如果独立师被消灭了,闽东苏区就会垮台。如果不懂这一条,那时会采取什么方针,会作出什么决定,那就很难说了。当时我这个观点是从实际中产生的。从一九三二年我到闽东参加游击战争,至一九三五年初,已有三年的实践了,闽东地区在建立苏区以前,就有游击队,就有游击区。一个县只要有一支游击队,有那么几十个、百把个人,很纯洁、很坚决,听党的领导,纪律好,就可以坚持一个县的斗争。即使有个别地区暂时垮了,还可以恢复。这是农民运动时期武装斗争的经验。农民运动如果没有武装就难于坚持,取得这个经验是很重要的。

特委会议开了一夜,还未取得一致意见。我知道地方同志的意见不对,独立师同志的意见是对的,但他们的理由说得不充分,说服不了地方同志。争论是有好处的,道理越争越明。当时敌人大举进攻的情况很清楚,和敌人决一死战正好中敌人计谋,不可能保卫苏区。这是明明白白摆在大家面前的事实,问题是怎样对付敌人?怎样坚持斗争?怎样保卫苏区?这时我考虑得比较明确,看得比较清楚的是:应该承认苏区要立即变为游击区这个事实,必须下决心把苏区变为游击区,独立师应当转入游击战争,脱离敌人的包围,转移到苏区外围,不能在苏区跟知人进行决战。只要独立师不被敌人消灭,苏区就是一时被敌人占领,甚至暂时垮了,这都不可怕,总有一天可以恢复。在强大敌人进攻面前,暂时的退却,保存武装力量,这是最重要的。争论到最后,我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我们喜欢讲的一句话。我说:“苏区当然要保卫,但跟苏区共存亡、决一死战是不对的,这样保卫不了苏区。我们应该主动把苏区变成游击区,用游击战争对付敌人,才能不被敌人消灭。地方被敌人占领,我们上山嘛。把苏区变成游击区,无非是回到我们以前那个局面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坚持斗争,敌人拿我们没有办法。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得,都有经验。现在敌人已经把我们围住了,死拼,和苏区共存亡,那不是正好被敌人一网打尽?独立师要不要和敌人打一下呢?要和敌人打一下,不打就跑掉不好,群众会有意见。但要好好研究打的方法,我们不能硬拼,要保存自己,给敌人一个打击就行。”对这个意见,地方同志同意了,独立师同志也同意了,分歧的意见取得一致,当即作出决定:独立师给进攻的敌人一个打击之后,即转移到苏区外围,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新的游击区以支持和配合苏区坚持斗争。苏区被敌人占领,党政机关和地方武装(县独立营、区中队)在原地坚持,上山打游击,把苏区变为游击区。这时天快亮了。

特委紧争会议结束之后,特委负责同志詹如柏、马立峰等即分赴各地传达、部署。

第二天,独立师即在福安东区洋面后面的彭家山同敌新十师展开作战。由彭家山一直打到堵平,激战终日,敌人伤亡很大,但我军伤亡也不小。这是独立师成立以来进行的最大一次战斗,是一个消耗战,没有什么缴获。但这一仗给深入苏区的敌人一个迎头痛击,对于以后坚持闽东三年游击战争是有意义、有作用的。

独立师打了这一仗以后,当晚,即由堵平经福安上白石附近(福安和浙江泰顺交界处)转移到寿宁地区。到达寿宁的三岔岭,正是下午三四点钟光景,太阳已经西斜。突然队伍前后枪声大作,原来是中了敌人的埋伏。副师长赖金标同志立即指挥部队占领背侧小山头抗击。不幸就在这时,一颗子弹打中了他,当即光荣牺牲。这是我们的一个重大损失。当晚突破包围,退到政和,又转到周墩,最后转移到宁德的杨梅岔。这时,独立师只剩下五百多人了。但是主力保存了下来,跳到苏区外围宁(德)屏(南)古(田)边区开展游击战争。

独立师一突围,敌人就像洪水一样,几乎淹没了整个根据地。敌人采取“分兵清剿”的战术,较大的村庄都筑起碉堡,驻七部队,封锁大小路口,由地方反动分子作向导,搜山“清剿”。对根据地人民则采取毒辣的“五光”政策,烧杀抢掠、移民并村。我们地方工作同志没有做好准备,受到极大的摧残。这时,剩下的根据地被敌人分割为三块:宁屏古,福安、寿宁地区和霞浦、福鼎地区。在敌人残酷的“清剿”、疯狂的镇压下,一部分人经受不住考验,有的脱离革命逃到外地去了,有些人作了可耻的叛徒。独立师师长冯品泰在敌人“清剿”开始时就悲观失望,唉声叹气,以后竟发展到阴谋叛变投敌。他鼓动参谋长投敌时,被参谋长揭发,经特委决定,将其处决。

这时,闽东遭受了一次痛心的损失,那就是苏维埃主席马立峰、特委代理书记詹如柏和特委委员杨而菖等同志牺牲。独立师突围的第二天,马立峰同志在福安独立营营长游裕康叛变时被出卖而遭杀害;詹如柏同志在化装成和尚去宁德找我和独立师的途中,被敌人发觉,在寿宁武曲的寺庙内被捕,于福安赛歧英勇就义;杨而菖同志在马鼻战斗中壮烈牺牲;另外,特委委员施霖同志在霞浦被捕就义;安德县委书记王四弟同志也惨遭杀害……主要领导干部的牺牲,加上敌人的破坏,闽东苏区全部陷入敌手,各县的游击武装与上级的联系都中断了。这是闽东斗争形势最危急最困难的时期。可是尽管少数不坚定分子动摇叛变,但大多数干部和革命群众没有低头,阮英平、范式人、许旺等不少特委、县、区的负责同志带领少数武装在坚持斗争。独立师仍然存在,干部群众抱有希望,许多人直至饿死在山上,也不向敌人投降。

重建闽东特委

一九三五年三四月间,敌人占领了闽东苏区的广大村镇,杀害了一批知名的群众领袖,收罗一伙叛徒,扶植了一批反动民团,编好了保甲,地主豪绅还乡又作威作福欺压劳苦人民。他们以为革命力量已经消灭,“清剿”任务已经完成,敌军主力遂逐渐撤出苏区。其实,我们红军的骨干力量在闽东人民的支持下,宁屏古新的游击根据地发展起来了,独立师也逐渐扩大。我们不断派人与苏区联系,得知苏区也在逐步恢复。于是,独立师抓住这个时机,返回苏区进行反攻。

闽东独立师首先同在福安、宁德边区坚持斗争的阮英平同志会合。听他报告了苏区情况后,得知各个县、区都有人在坚持斗争。闽东独立师即留下一个纵队在宁屏古地区活动,主力向苏区挺进。首先到达福安、寿宁地区与在福寿边区坚持斗争的范式人同志会合,进一步摸清了根据地的情况,得知许旺同志在霞浦、福鼎边区坚持斗争。独立师主力返回苏区的消息传开后,群众斗争情绪高涨,纷纷下山,摧毁敌人据点,恢复工作。

一九三五年五月,重建闽东特委。我担任书记,组织部长是阮英平同志,宣传部长是范式人同志,委员有许旺、郑宗玉、陈挺等同志。根据当时各个地区被分割的情况,特委决定下设四个办事处(相当于地委),统一领导各个地区的斗争。宁屏古地区办事处由阮英平同志负责,福安、寿宁地区办事处由范式人同志负责,霞鼎地区办事处由许旺同志负责,鼎平地区办事处由郑宗玉同志负责。决定把独立师分为三个纵队,以纵队为单位在各个地区活动,恢复和开辟地方工作。第二纵队在宁屏古地区活动,由阮英平同志指挥;第三纵队在福安、寿宁地区活动,由范式人同志指挥;我率领独立师主力第一纵队在各地机动。苏区时期的根据地大都在平原地区,这时候的根据地则大都是在山上,在两县或数县边区、两省交界的地区。

根据当时的形势和敌情,我们把地方部队分成几十人、百把人不等的许多小的作战单位,经常到敌军驻地去骚扰敌人,同志做群众工作;待敌人疲惫并被迫分散后,独立师就迅速集中兵力歼灭敌人。由于我们采取了灵活的游击战术,并得到群众的支持,因而常常出奇制胜。

特委会议后,我带着一纵队去霞鼎地区与许旺同志会合。敌浙江保安旅自恃武器精良,加之没有发现我主力部队前去,以一个加强连妄图袭击许旺同志的游击武装。我们的情报工作做得十分出色,敌人出发的时间、人数、路线都弄得一清二楚,遂决定在敌人必经的模模岔设伏歼灭该敌。模模岔是两座相连的大山,中间有一条狭窄的公路。我们在拂晓前悄悄运动到棋模岔埋伏起来。天亮以后,敌人果然从东南方向过来了。等他们进入我埋伏地带,发出攻击信号,两侧山上所有武器都开了火。敌人顿时大乱,倒下了一片,活着的乱打着枪朝来路逃跑。我们截断了敌人退路,迎头痛击。不到一个钟头,敌人便全部被歼,缴获百余枝枪。这一胜利,对鼓舞群众信心,恢复和发展根据地起了很大作用。

我独立师主力在霞鼎地区大捷之后,乘胜扩大战果。我和陈挺同志又率独立师特务排四十余人,化装成划船的、挑柴的,奇袭了福鼎港口重镇沙埕,全部消灭了该地警察局守敌,占领了沙埕一天,给敌人很大震动。郑宗玉同志率领鼎平独立团在闽浙边的福鼎、泰顺、平阳地区积极发展,建立了鼎平地区新的游击根据地。

从此,闽东各块根据地的武,都开始积极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取得了不少胜利。伏击和偷袭敌人,是当时我军经常采用的战术。例如许旺同志曾以“假敌攻敌”的办法,派了起义过来的六名战士,乔装保安队,假造了一张调防公函,拿下水门坑区白苑洋村一个坚固炮楼,消灭敌人一个班。七月,陈挺同志率领第一纵队三百多人,在福寿地区的岗垅伏击陈式正匪军数百人,击毙四十多人,缴枪七十多枝。八月,阮英平同志率领第二纵队二百余人在宁屏古地区的菖家岭,伏击敌保安三团三百余人,击毙四十余人。福鼎独立团在龟子山诱击富洋敌军,不到两小时,活捉敌营长以下四十余人,缴轻机枪两挺,步枪八十多枝。像这些出色的战斗,有力地打击了敌人,锻炼了部队,并且恢复和巩固了游击根据地。

政策和策略的胜利

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我们实行了革命的两面派斗争策略,对付敌人的保甲政策。敌人在根据在编保、甲,实行法西斯统治,是很毒辣的。保甲一经编成,我军和地方干部就很难进行活动。我们最初提出破坏敌人的“保甲锁链”,发动群众拒绝户口登记或杀掉伪保长,这对鼓舞群众,震慑敌人,是有较大影响的。但是根据斗争形势的发展,必须采取更为灵活的政策。对于国民党基层政权的联保主任、保甲长,必须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在这些人中,一部分是属于作恶多端,死心塌地为反动派效劳的顽固分子,坚决予以镇压;另一部分人,只是应付敌人,则采取争取政策,使其中立;还有一部分人,出身较为贫苦,带有被迫性质,对人民群众接近,对我们靠拢,这是我们的团结对象。根据这个分析,虽然保甲制度是反动的,但是保甲长是可以为我所用的。我们对保甲长、联保主任采取的政策是,镇压反动分子,争取中间分子,团结同情分子。我们公开对中间立场的保甲长讲,你们可以做两面派,保护群众并供给我们情报。我部队驻你这里,你要保密;我们走后,你可以去报告敌人。采取这种对策,解除了他们的顾虑,效果很好,多数保甲长为我所用。我们通过这些人购买禁运物资,探听敌情,安置伤病员。古田县大甲珠洋的联保主任和程际村伪保长,为我们购买弹药和医药用品,还经常到古田、福州了解敌情报告我们。我们还指派一些没有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充当保甲长、联保主任,公开对付敌人,暗地进行革命活动。利用敌人的保甲制度来掩护革命工作,我们把这叫做“白皮红心”的政策,这个经验后来对抗日战争时期反“清乡”斗争很有用处。有了这个政策,紧张对立的局势便大大扭转过来。我们在敌占区的工作开展起来了,这很有利于坚持斗争。

敌人除了政治上加紧对群众的统治,企图割断我们与人民的联系,还实行经济封锁政策,想把我们困死在山上。针对敌人的经济封锁,我们依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群众把粮食藏在竹筒中、灰粪里,把日用品装在双层底的煤油箱内,瞒过敌人岗哨的检查,送上山来。有的群众上山砍柴时,宁愿自己挨饿,把午饭留给游击队员吃。闽东地区红白对立不尖锐,我们还采取了“买卖公平,不伤害白区来的商人利益”的商业政策,得到商人的拥护。他们不但供给我们很多东西,包括枪弹药品等,还供给我们情报,回到白区又替我们宣传。此外,我们还在经济战线上对敌人展开了反击。我们提出不给国民党交粮交税,不给地主送租还债,粮食不准运到白区。在红军经常活动的地区,就有武力镇压催粮、索税、逼租、讨债的反动派;武装力量薄弱的地区,就发动群众“推、拖、避”。党还领导群众开展了“五抗”斗争,当青黄不接时,有些地区还进行了分粮斗争,解决了贫苦农民的口粮困难。

我们对待土豪的政策也作了改变,一般都是到白区抓土豪,根据地内则采取“借款”的办法。各县还作了一些具体的规定,例如福安规定向土豪派款,一般按其动产的百分之二十为标准。这就能根据实际情况办事,容易筹集到款项。

正由于闽东党根据斗争的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了这些正确的政策,领导根据地群众和强大的敌人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进行了顽强而又机智的斗争,终于粉碎了敌人多次“清剿”和严密封锁,不但在这块孤立的滨海根据地内站稳了脚跟,并且得到一些发展,重建了十二个县的政权,闽东独立师还分别到屏南、古田、政和和浙江的泰顺、景宁、庆元等地活动,开辟新的游击区。党的基层组织分布到各个重要村庄,各新区先后建立了游击队和革命委员会(周墩和鼎平地区)以及青年团、妇女会、少先队等革命群众组织。我们的斗争方针也更加明确,坚持老区斗争,必须开辟新的游击区,部队才能生龙活虎,老区才有掩护。闽东的革命形势又活跃起来了。

谁在收藏
浏览:465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达理治水
    达理治水
  • 亦弓
    亦弓
  • 桅杆
    桅杆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