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湘小传

15895 发表于2019-07-29 22:09:54

    慕湘(1916-1988)原名慕显松。又名渤霖、白

琳、白松。191 6年6月17日生于山东蓬莱城里。父亲

慕荣升是裕生泰百货绸布店店员。所得不足养家,靠伯

父生活。伯父慕恒升开设文成兴百货绸布店,生活尚可

维持。后来分了家,即靠父亲年薪过活。父亲失业,陷

入赤贫,靠借债生活。

    1923年,他入县立女子小学读书。三年级转入志

成小学。志成小学校长姜金和(致中),是清末举人。从

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来,愤于当局腐败,热心于教育救

国,亲自执教高小国文,讲授诸子百家。督课甚严,诵词

解字,一丝不苟。这段学习使慕湘在文笔上打下了稳实

的基础,在思想上也深受影响。反迷信,反虚伪世俗,不

烧香拜佛,不参加婚丧礼宴。

    1929年,他转入县立职业补习学校,开始接触新

文学。读了鲁迅、胡适、冰心等人的作品。当时已有了

  国民党。学了三民主义,知道了不平等条约和国耻。

1930年夏季考入莱阳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在此期

间,开始接受革命思想。

    1931年“九·一八”事变。慕湘积极参加街头募

捐。下乡宣传。1932年9月,由海阳同学黄日宾介绍加

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3年,党员大半被学校开除,只剩下他和少数

党员。他被指定为负责人。暑假前因出去接头被发觉,

也被开除。下半年转入济南正谊中学。因散传单被学

校发觉,又被开除。这时党组织调他回蓬莱家乡开辟工

作。回乡后,1934年成立“尘烟文艺社”,团结一部分爱

好文学青年,在《蓬莱日报》编辑《尘烟周刊》。因受国民

党县党部警告,内部意见也有分歧而停刊。

    1935年夏,他到城东大皂许家村帮助孙自平教

书,并介绍孙自平入党。秋天胶东暴动失败。与组织失

去联系。得悉国民党要逮捕他。即出走天津。

    1936年,慕湘在天津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中

学联举办义务教学团,任南郊王兰庄义校校长。参加中

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秘密农民救国会。12月调太

原,参加牺牲救国同盟会下属的民训团。任民先队副总

队长兼第二分队长。“七·七”事变后任太原县牺盟会

特派员。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太原失守时,组织一支

  抗日游击队。被编为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太原支队,他任

政治主任。不久改编为战地总会第二支队,他仍任政治

主任。1938年“战总会”被军阀闫锡山取消,部队缩编

为山西保安二区一支队第二营,他改任教导员。不久又

改编为暂编第一师三十六团第二营,任教导员。

    1940年秋,慕湘赴延安,入军政学院学习。1942年

毕业回晋西北,任八分区对敌斗争委员会秘书。1943

年在晋绥党校参加整风。开始时因地下工作一段历史

无人证明,成了“抢救”对象。以后参加支部领导。日本

投降后,负责党校结束工作。

    1945年9月,他调晋绥日报任编辑。11月调绥蒙

区党委,参加城工部工作。不久调陶(林)集(宁)骑兵支

队任政委。张家口失守后,骑兵支队与其他地方武装合

编为陶集大队。他改任政治处主任。1947年调骑兵旅

政治部任组织科长。1948年调绥蒙军区第十一旅第四

十四团任政委。1949年调第二十三师任政治部副主

任。同年冬调绥远起义部队第一O七师任政治部主任

代政委。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三十六军一O七师副政委代政委。1952年归国后,调

华北军区政治部任青年部副部长。十个月后又调任组

织部副部长、部长。1955年9月,他被授予大校军衔。

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57年调北

  京军区装甲兵任政治部主任、副政委。1964年晋升为

少将。文革前夕被任命为政委,未到职即被“打倒”。

1975年冬调总政八一电影制片厂任政委、党委书记。

一年余即离职,专事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新波

旧澜》之一《晋阳秋》、之二《满山红》、之三《汾水寒》、之

四《自由花》。约130万字。1979年校点了清末民初太

原刘大鹏所著《晋祠志》、《柳子峪志》、《明仙峪记》,约

110万字。

    1985年2月,按副兵团职离休。

    1 988年5月20日逝世于北京。

浏览:233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北萍
    北萍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