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茅台(文/庞耀增)

东明庞桥de 发表于2019-08-02 00:30:51

我从江西到贵州时,不少同志就说,仁怀是产茅台酒的地方。但我从未见过茅台酒,也不知道这酒是什么味儿。到了仁怀,我第一次喝茅台酒是我任仁怀县鲁班区区委书记时,由于发动群众瓦解土匪取得了胜利,大家为了表示庆贺,召开了各方代表座谈会。会上,有个开明绅士叫王云樵,他拿了瓶茅台酒来庆祝胜利,听他说,这瓶茅台酒已经地下埋了27年,今天贡献出来,向各位表示心意!酒一打开,满屋都是喷香的酒味道。参加会议的所有人都说:好酒!他们先叫我品尝,这时我才真正尝到了什么是茅台酒,到口中是又香又甜,回味无穷。以后,每次谈到茅台酒,都会想起第一次喝茅台酒的情形,总感觉茅台酒别有一番滋味。

解放初期,茅台酒的产量较低,一年只有50多吨,远远不能满足新中国市场的需要。在大跃进时期,各行各业突飞猛进,当时茅酒厂的体制还属县管。为了茅酒的发展,县委多次开会讨论,提出的口号是万吨茅酒香,“斗”大的字写在茅台河对岸。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采取了措施,一是加强领导,增加力量;二是选拔100个青年学习酿酒技术,培养成酿酒师;三是在茅台河沿岸进行试验,共选了二郎庙、中华咀、中枢、紫云等8个点进行试验;四是走自己的路,在二合办罐子(茅台酒瓶)厂,在中华咀请江西景德镇师傅烧瓶子。以上四项措施很快得到落多取得了成效。当时最大的困难是原料紧张,人均口粮底,从哪里挤得出粮食来酿酒呢。县里领导都忙着办好食堂,安排好群众的生活。因此在当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四条措施难以坚持下去。但是,县里所有领导对茅台酒的感情都很深,茅酒厂在修厂房时,正好县委备好木料准备盖办公楼,得知茅酒厂修厂房缺木料后,即把县委办公楼停了下来,将所有木料拨给茅酒厂先修厂房。在平时的工作中,只要茅酒厂有困难需要政府解决的,我们都是尽力解决,特别是厂里和当地农民发生纠纷时,县导都积极出面协调解决,各方配合都比较好。

我调到省里工作后,对茅台酒的情结依然忘不掉,仍关心着茅酒厂的发展。1979年,由于粮食紧张,茅酒厂的产原料也随之紧张,当时基本上是从东北和其他省进红粮”(高粮),不但价格高,质量也很差。我出主意,亲自找省财办祝凯然主任协商,我建议在仁怀和习水两地大面种植高梁,与农民一比一高粱兑换大米。这两个县的土质种高梁都比较好,当地为什么不种高梁呢?主要是当地没有把高梁当作口粮来吃的习惯,如果用大米向他们换,他们真是求之不得。经我和祝主任商量,他完全同意我的意见,并作了安排部署,直到现在,做法仍在实行。

曾经有山东、广东等地的老板用高薪把茅酒厂的技师请去酿酒,而且把茅台的泥土和酒糟都运去了,经过数年试实验,最后还是没有成功。因此,茅台这地方是得天独厚的宝地,任何人要想取而代之,都是办不到的。

改革开放,茅台酒厂的领导周高高廉、邹开良等,一心为茅酒事业的展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茅酒的产量得到大大提高,茅酒厂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衷心祝愿茅台酒厂将取得更大的成绩,前程似锦。

浏览:85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额嘿
    额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