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上英雄王凤麟

源泉西高庄 发表于2019-08-11 18:12:37

   1942年2月,山东纵队一旅二团团长吴瑞林在战斗中负伤,王凤麟同志奉命调回二团。8月,二团调归鲁中军区建制。一天,二团决定由王凤麟带七连和一个炮兵排,去张店附近夺取日军一座仓库的一批武器。不料路经莱芜吉山宿营时,山东纵队第一旅二团副团长王凤麟与袭击我县政府的伪军遭遇,不幸右腿负伤。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极差,只好将其右腿下部截去。去了一条腿,对一个革命战士来说,其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都怀着崇敬的心情安慰着他,也都在想办法为他解除痛苦。一天,给他截肢的山东纵队卫生部长白备武高兴地对他说:“老王,我虽然不能给你一条活腿,但我可以送你一条假腿,保证你能骑马、走路,继续指挥战斗!”王凤麟听后十分高兴。他的情绪平静下来,积极地与医务人员配合,争取早一点再上战场。这时,敌后环境一天天恶化,王凤麟行动仍很困难,几次转移都是战士们用担架抬着,他心里十分不安。

    正在这时,我淄(川)博(山)临(淄)益(都)四县联合办事处负责人冯毅之在鲁中专署开会,老友相见,自然倾心交谈。王凤麟十分激动地说:“一个战士最大的不幸不是死,而是残废。敌人向我们‘扫荡’,我不但不能杀敌,还给部队增加负担!”他详细地打听了淄河地区敌我斗争的情况之后,决定到马鞍山去,以减少对部队的拖累,也想在新的战斗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鞍山位于鲁山之北、淄河上游,当时控制着鲁中通往胶济路以北的清河区,是冀鲁边区和胶东唯一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敌、顽、我三方曾多次争夺,三次易手,是敌我必争之地。

    9月24日,王凤麟告别了部队和战友,带着几个警卫人员和那支在一团打沂水王庄教堂据点时缴获的装有瞄准器的德国狙击枪,毅然奔向了这个新的战斗岗位,于10月5日登上了马鞍山。

    马鞍山上,驻有我地方武装的一个班,其余的都是伤病员和枪支修械所的几个T人。冯毅之的父亲冯旭臣,妻子孙玉兰,妹妹冯文秀和他的三个女儿也在山上。

    王凤麟的到来,对山上的同志鼓舞很大。他向大家讲解了马鞍山所处的战略地位,动员同志们准备充足的粮、水,加固南天门两侧的胸墙,坚守阵地。正在山上养病的几位同志,也积极参加战备劳动。他还向干部、战士讲解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增强了大家的必胜信心。

    11月4日,冯毅之上了山,跟王凤麟研究了“扫荡”鲁中区的日伪军回兵路过马鞍山时应如何对付的问题。晚上,冯毅之的父亲——益都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参议长冯旭臣老先生,因为儿子来了很高兴,就请王凤麟和于平、李成仕、谭克平吃饭。席间,谈到日本侵略军的罪行时,冯老先生愤慨地说:“我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被他杀害了,还有老二、老三!日本鬼子想用杀人的办法来制服中国,是永远办不到的,他们早晚是要完蛋的!”王凤麟举起酒杯说:“来,为我们的抗日老英雄干一杯!”冯老先生激动地说:“我们中国人要学岳飞、文天祥流芳百世,不做秦桧遗臭万年!”王凤麟连声称道,接着念文天祥的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成仕也朗诵了岳飞的《满江红》。这次聚会,成了马鞍山上的一次誓师会。

    第二天,二团的爆破英雄刘厥兰又带着一个伤病员来到了山上。他捎来团部给王凤麟的日用品、弹药、药品和一封信。信上和他商量:能不能下山随部队行动?他考虑到守山的需要和当时山上人们的情绪,果断地回答说:“既然来了,就要同马鞍山共命运了。下山的事,打完了仗再说!”

    11月9日早上,“扫荡”我沂蒙山区的日军一千余人,在当地汉奸头子唐云三的协助下,凭借百倍于我的兵力和装备,向马鞍山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这时,马鞍山上原来守山的那个班,前些日子被王凤麟安排回原部队参加战斗去了,剩下的只有他身边的几个警卫人员,在此养病的伤病员、家属和枪支修械所的T人,共三十多个人。山上的枪支、弹药很少,除了王凤麟那支狙击枪的子弹多一些,其余八支枪都是“章丘造”一类的土类枪,每支枪只有几十发子弹,手榴弹也不多。

    战斗打响后,在飞机、大炮和轻重机枪火力的掩护下,大批日军冲到山脚下,先头的二三十名日军则踏上石阶小道,疯狂地往南天门爬。

    “砰!”王凤麟的狙击枪响了,一个手舞指挥刀的日本军官应声倒下;接着又是一枪一个,弹无虚发,等待多时的人们一齐开火,霎时间,敌人倒下一片。但是,敌酋不甘失败,一个劲地赶着敌兵进攻。守在南天门的谭克平举起一块大石头向下砸去,石头翻滚下落,敌兵纷纷栽滚到崖下。冯旭臣老先生和女儿冯文秀也在弹雨中往山下猛掀石头。枪鸣石落滚,烟尘飞腾,打得敌人嗷嗷乱叫。黄昏时分,敌人败兴地撤回山下驻地。

    一天的战斗结束了,大家的情绪非常高涨。但是,王凤麟却深知情况的严重。晚饭后,他把大家召集起来,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说明了日军不会死心,要大家做好充分的准备。他把战斗人员重新做了安排:通信员小张等三个人守西顶,他和董恒德、警卫员赵希林等几个人在东顶,刘厥兰带一人守山后,谭克平、李成仕和其余的战士守南天门,老人、妇女、小孩都留在东顶的屋子里。

    第二天清晨,敌人又开来了三十多辆汽车,从博山、张店、莱芜等地急忙调动部队和弹药,日军很快增至两千多人、伪军四千多人、飞机八架。在飞机大炮的轰击下,山上的工事大部分倒塌,房屋被毁,并燃起了大火。

    王凤麟拄着拐杖指挥着战斗并射击敌人。董恒德也在他身旁,不料两次中弹后光荣牺牲了。就在这时,王凤麟的额角也负了伤,鲜血淌了满脸。冯文秀一下子跳到他的身边,撕下一块衣襟给他包好。王凤麟的狙击枪,继续喷射着复仇的子弹。冯旭臣老先生和几个家属也用石头、板凳、铁锅,往南天门下砸去,敌人再次被打了下去,山脚下又增添了一堆敌人的尸体。

    打到中午,敌人死伤惨重,而马鞍山却依然在英雄们的手里。日军某部参谋长从远道赶来,在听了指挥攻击的日本军官报告之后,恼羞成怒,傲慢地夺过望远镜,观察烟火弥漫的山头。王凤麟的狙击枪响了,敌酋应声倒下,周围的日军头目顿时惊得目瞪口呆!敌酋毙命,敌人发疯了!一个个指挥官挥舞着指挥刀,拼命赶着日本兵和汉奸队沿着狭窄陡峭的石阶小路冲了上来,飞机继续围着山顶俯冲投弹。一时间,山前山后,烟柱腾起,乱石纷飞。

    守在山后的刘厥兰看到南天门吃紧,对身边的战士嘱咐几句,飞快地跑了过去。到南天门一看,胸墙已全炸塌了,谭克平、李成仕等已壮烈牺牲。刘厥兰从牺牲了的同志身上抄起枪来拉开枪栓一看,每支枪都是空的。

    突然,冯文秀的声音从山顶上传来:“喂,谁在南天门?”“我,刘厥兰。”又听冯文秀喊道:“老刘,接住!”一个白布包从上面抛了下来。刘厥兰连忙接住,打开一看,原来是用白布裹着的小石头,布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几行小字:“这点东西也很宝贵,注意节省使用,能坚持到天黑,就有办法。”他连忙把王凤麟的命令传达给身边的同志,用石头继续顽强地打击敌人。

    临近黄昏,敌人的攻击还在继续。警卫员赵希林早已牺牲,通信员小张已多处负伤,王凤麟浑身也已汗血交加。他用眼扫了一下山下的敌人,思索了片刻。然后,心情沉重地命令通信员小张说:“快,用绑腿布拧成绳子,从后山下去,向团部和军区汇报山上的情况!”

    “可你……”小张犹豫着。

    “我,你不用管了。”

    “那,我不下!”小张执拗地说。

    “下!这是命令!”一向把战士视如兄弟的王凤麟眼里含着热泪。小张愣了一下,猛转过身去,一颗颗大泪珠子掉了下来,哽咽着说了声:“是!”拔腿向后山跑去。小张下山以后,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已调任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的吴瑞林,汇报了马鞍山战斗的全部情况。山上,剩下的大部分是家属、孩子和枪械修理所的几个工人了。

王凤麟一边嘱咐大家守好南天门,一边说:“冯老先生已经牺牲,家属孩子不能再待在这里,快把他们送下山去,能出去一个是一个!’

    区中队指导员王得善说:“怎么送?南天门下净是鬼子!”王凤麟问:“别处怎么样?”一个战士回答说:“山后有些地方没有。”王凤麟说:“快把做军衣的布拿出来,撕成布条做成绳子,拴在树上,从后山下山!”冯文秀听了,连忙跑去把布抱来,大家七手八脚地忙碌起来。准备下山的人把布接好,拴在树干上,顺绳下山。大伙叫孙玉兰带

三个孩子先下。冯新年刚把妈妈和两个妹妹喊来,一颗炮弹突然落在她的身边爆炸,小新年扑倒在地,孙玉兰哭喊着扑到了孩子身上,一个同志把她拉了起来,催她赶快带两个小女儿下山。孙玉兰双手哆嗦着,背起了二女儿卢桥,夹抱着三女儿平洋,一只手抓着布绳向下滑去。到了半山腰,布绳“吱”的一声断了,娘仨一起牺牲在马鞍山下。

    这时,敌人的炮火依然在呼啸着,守山的同志们用石头抗击着敌人。王凤麟掀来一块大石头,一粒罪恶的子弹打中了他的胸部,但他没有倒下。敌人已经冲到南天门下,汉奸头子唐云三避在大石头后边喊叫:“王瘸子!赶快投降吧!皇军给你大官做啊!”王凤麟气愤地骂道:“当你的狗官去吧!投降的不是中国人!”正在这时,鬼子汉奸已爬上最后一个石阶,南天门失守了!敌人像一群恶狼扑了上来,王凤麟望着那群输红了眼的恶棍,冷冷地一笑,从容地举起了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前额。党和人民忠诚的儿子王凤麟,面对着敌人,泰然以身殉国了!

    雄星陨落,山川震撼!刘厥兰、冯文秀哭喊着:“王副团长!”把手里的石头向扑来的敌人拼命砸去!眨眼间,党的好女儿冯文秀纵身跳下崖去!刘厥兰等也纷纷砸碎了手中的武器,相继跳下崖去!由于半山腰树枝的托挂,除了刘厥兰、王得善、吕存生、邹大方等几个人幸免于难以外,其余的人全部壮烈牺牲。

    马鞍山的枪声停止了。南天门下,日军、汉奸二百多具尸体横七竖八地躺了一片。

    王凤麟用他的热血,谱写了他那火红年华的最后一曲凯歌!马鞍山保卫战震慑了日本侵略者肮脏的灵魂,打出了我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威风,迫使那些屈膝投降、认贼作父的伪顽们钻地无门,激励那些忘我战斗的爱国战士们前仆后继、慷慨高歌,为人民的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后人为了纪念王凤麟这位无畏的共产主义战士,特地谱写了一首《水调歌头》,留在马鞍山上。歌日:

    巍巍鲁山青,潺潺淄水绿。又听当年钟鼓,英雄长眠处!幸得战地重游,欣看云消雾散,漫天烟花舞。

    半生之国恨.,应随东风去!傍黄渤,枕沂蒙,休汶沭。长驰长白,魂归镜泊湖边村。未计生前毁誉,何虑身后荣辱,山川今作墓!

    随意八大千,留得英风驻。

    雄伟壮丽的马鞍山,又暂时落在敌人手里,但是,共产党领导的英雄人民和英雄军队,并没有屈服。他们决心夺回马鞍山,为死难烈士报仇。

    吴瑞林在研究了马鞍山敌人的防守情况以后,决定解放马鞍山,不靠强攻,而要智取,于是选定了石洪生、吴炳言等四位同志,带着最好的匣子枪和子弹,化装成当地老乡的模样,以给送东西为掩护,智取南天门。石洪生同志曾当过王凤麟同志的警卫员,是远近闻名的侦察英雄。

    1944年旧历十月二十一日拂晓,这四位同志各挑一担煤炭,向马鞍山进发了。头道门上是汉奸把守,必须认真对付。

    “干什么的?”敌哨兵问。“送煤的。”一同志答。“怎么来得这么早?’“期限紧,怕误了你们烧。”

    石洪生同志端着一筐煤往石阶上放,趁弯腰放筐的当儿,顺势抽出了匣子枪,将枪口指向敌人。敌人吓呆了。另一个哨兵刚想挪动,后面又蹿上一个来,缴了他的枪。经过盘问,敌人交代的敌情和原来掌握的情况相符,就命令他们不要声张,下山逃命去。其实,山下早已埋伏下我们的人,他们刚跑下山来就当了俘虏,传达了山上同志第一个胜利的讯息。

    进了南天门,就是敌人的伙房,一个伙夫正在烧饭。我们的同志问他:

    “送来煤,放到哪里?”“就放在厨房里。”

    伙夫一边回答,一边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这几个人,他看到吴炳言的手往怀里掏东西,忙吆喝道:“你掏什么?’

    “掏火吸烟。”

    石洪生使了个眼色,端起一筐煤走到敌伙夫面前,故意碰了他一下。伙夫正要发作,吴炳言同志的枪口顶住了他的后脑勺,他吓得嘴一张,石洪生就将一团手巾塞进他的嘴里。

    几个敌人很顺利地被解决了。东顶没有住人,剩下的伪军都在西顶的屋里。石洪生等砸开紧闭的门窗,朝屋里打了两枪,高声喊道:“缴枪不杀,一个一个地出来!”

    不一会儿伪军班长李笃臣领着一行人,举着双手走了出来。石洪生他们进屋收枪时,只见桌上敌人放着一堆牌九,还有几个伪兵吓得钻在被窝里缩作一团。至此,守山的一排伪军全部做了我们的俘虏。石洪生同志放了一枚手榴弹,报告战斗全部胜利结束。顷刻间,埋伏在四周的战士、民兵和当地群众都高兴得跳起来,欢呼着涌向马鞍山的石峰,此后数日,络绎不绝的人流涌向马鞍山,人们不仅要观赏这壮丽的山景,还要扬一扬眉,吐一吐气,庆祝自己的胜利。

    自从1944年10月起,直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马鞍山一直在人民手中,它成为抗日军民坚强意志的象征。

    人们无时不在以敬仰的心情追念着为坚守马鞍山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党和人民为纪念抗日烈士,在马鞍山上树立了抗日烈士纪念碑,碑上刻着“气壮山河”四个大字,在金色的阳光下,闪烁着灿烂的光辉。

谁在收藏
浏览:111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 岳阳山人
    岳阳山人
  • 岳阳山馆人
    岳阳山馆人
  • 看雲卷雲舒
    看雲卷雲舒
  • zbqy
    zbqy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