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诗人”苗得雨

源泉西高庄 发表于2019-08-11 18:30:53

    苗得雨,抗日战争中沂蒙孩子诗人。1944年,我在鲁中军区《前卫报》任记者时就与他有联系。《前卫报》曾登过他写的诗。在鲁中,在沂蒙军民中,“孩子诗人苗得雨”很有影响。

    苗得雨是在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鼓舞下学习写作的。他是鲁中地区的《鲁中大众》通讯员,受到过延安《解放日报》的表扬。

    在农村各种文化宣传活动的推动与影响下,12岁的他开始学习写作。他一直不断写的是诗歌、小调,见有的像快板,就标明是快板,见有的像鼓词,就标明是鼓词。

    1945年春,通讯站的同志到村里来发展工农通讯员,成立通讯小组,他积极报名参加,并开始把那些文艺作品作为一种新闻稿,寄给报社。此时他才了解怎样投稿。后来他知道,报社批准一个儿童做通讯员,是一次破例。报社被一个孩子的政治热情和用文字形式表现战争时期农村生活的天真情趣所感动。

    14岁那年,苗得雨写的一首《生产曲》在报纸上登了。署名“.T农通讯员苗得雨编”,他当时把创作看作“编”。有巴掌大的一篇东西发表出来,他觉得比农村逢年过节、青年娶媳妇还要高兴,天下没有比这更高兴的事了。后来他摸到了写作规律,写稿越来越多了。

    根据地小麦大丰收,不少地方一亩地打五六百斤,他怀着兴奋的心情写了一首“凤阳花鼓调”《丰收》。稿子寄《鲁中大众》报不几天就发表了。诗中他以喜悦的心情写了农村的喜庆情景:“河流水,响叮当,丰收年景多欢畅……今年麦子真正好,多年没有这个样,一亩地打六斗多,男女老少喜洋洋……麦丰收,颗粒胖,丰收不忘共产党,急忙忙,交公粮,不掺水来不使糠,拥拥挤挤运前线,军队吃饱力气强。保住和平与民主,得来幸福大家尝。”

    《欢送哥哥上战场》,是一首篇幅较长的歌谣诗,前六节每节六句,后一节放开写,用了十四句来描写送参军的热闹场面。这一节是这样写的:“小包袱,背身上,哥哥起身往前方。锣鼓打的长行点,秧歌扭得实在强,大嫂抱着宝宝送,满场人群闹嚷嚷,小小儿童嘻嘻笑,欢送哥哥上战场。青年哥哥真英勇,赶走敌人再还乡!你在前方莫挂家,家中活儿俺担当,等到哥哥回家时,咱再欢乐闹一场。”

    在农村,苗得雨先后担任过儿童团长、剧团团长、村支前委员、团支部书记、区通讯站副站长等职务,置身于火热的生活斗争之中,所以作品反映出来的,既是自己的生活,也是大众的生活。

    1945年冬,苗得雨发表描写土改生活的《走姑家》一诗,反映了农民翻身后的喜悦心情,此诗是用较自由的歌谣体写的:“花喜鹊,叫喳喳,今天我去走姑家,姑姑家里变了样,添了毛驴、黄大马。从前姑家受人欺,如今抬头翻身啦,三亩土地回家来,崭新的文书手中拿。自己的地,多下力,日子过得真是恣,俺表哥,娶新媳,又俊又能全家喜。外亲来道贺,进门笑得把牙呲:‘恭喜!恭喜!添人又添地,亏了毛主席。’’’

    苗得雨,1932年3月5日(农历正月二十九)生于山东沂南县苗家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父亲曾借“大德日生”之意给他取名苗德生,当革命的雨露洒向这片大地,他改为今天这个名字。他写诗,靠的是战争年代沂蒙众多伯乐的扶植。他的作品风格朴实、情感真挚、题材广泛、手法多样。他注意个人艺术风格的形式,努力在中国民族与生活的泥土中生根。在继承、发扬传统的基础上探求革新。我与苗得雨相识后,多年来一直与他保持着联系。愿在抗日战争烽火中成长起来的诗人、散文家,得雨同志艺术常青。

谁在收藏
浏览:1619次

上一篇:一双鞋的故事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岳阳山人
    岳阳山人
  • 岳阳山馆人
    岳阳山馆人
  • 大荒堂主
    大荒堂主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