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前哨唱赞歌

源泉西高庄 发表于2019-08-11 18:39:16

    为什么天空如此灿烂,那是因为无数星星在闪烁!

    为什么大海如此壮阔,那是因为有无数条河流在奔腾!

    为什么祖国的长城如此坚固,那是因为无数的人在为长城而奉献!

    海岛前哨、船、水在我心中起伏,留存了半个世纪。从我20世纪60年代在前卫报社任总编辑、社长到80年代任军政委、离休后重返海岛至今已50年了。我上过10多个海岛,而车由岛、灵山岛、长门岩给我留下了更深的印象。

    海岛,那是一片汪洋中高高耸立的山峰,泛泛白云就是海上的岛屿,蓝天就是大海,我们的官兵就是日日夜夜在这云顶站岗巡逻。“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人都说咱岛儿小,远离大陆在前哨……”这首歌悠悠婉转,那岛,那船,那水的情景,拨动着多少海岛战士的心弦。

    “海上钢钉”车由岛

    那是1969年9月中旬,我们工作组一行三人,乘船从南长山岛出发去车由岛。岛上没有土,可是爱岛如家的战士们竞在石崖上开出了几块小菜地,这些土有的是战士们探家用挎包捎来的,有的是首长来岛时作为礼品带来的。几块菜田都不大,但可以看出开砸时曾付出过艰苦的劳动。小菜地种有黄瓜、辣椒等不同的蔬菜瓜果,一丛丛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如名贵的盆景,似鲜见的奇卉,看起来是那样稀罕、珍贵,令人喜爱。

    战士们还在每块菜地上插上了木牌,起了名字,写上说明,还写上了诗歌,如《拥军田》——“首长上岛带土来,守岛战士乐开怀。汗水洒透拥军土,扎根海岛把花开。”

    10月1日,我们工作组一行三人在小岛上与官兵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国庆节。

    这个海岛叫车由岛,大船靠不上码头,小船只能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才能靠岸;有的风浪一大,几天几夜都被困在岛上。小岛的面积太小了,它南北长600米,总面积只有0.5平方公里,高735米。岛上无居民、无淡水、无港湾,靠定时供应水。但战士们以岛为家,硬是在这里搞起建设来。这里有礁石连接的“万里长城”、7米长的“北京路”和一小片平铺成的“天安门广场”。

    国庆节的晚上,全连召开了露天朗诵会。在城市里这时已张灯结彩,而在小岛上却是另一番景象:夜空中群星闪烁,海水轻轻拍打着礁石,小岛如一叶小舟漂浮着。一曲《我爱北京天安门》的颂歌回荡在汹涌的波涛中,拉开了节日的序幕。“自古车由无人烟,唯有海岛柄山间……”两个战士打着竹板唱着、唱着,唱出一片欢腾。一名进岛才两年的班长朗诵着:“在一张全国地图上,在烟波浩渺的深处,你找啊找,找遍了每一块礁石,寻遍了每一朵浪花,然而也找不到它——车由岛。因为它太小,可是战士们日日夜夜在这里站岗、放哨,守卫着祖国的大门……“党是妈,岛是家,战士听党的话,战士以岛为家……”

    为了祖国的安全,为了人民的幸福,战士们不管严冬还是炎夏,风里雨里雾里,他们像一颗钢钉,纹丝不动。他们的生活是那样的艰辛:船运不上东西来,储存的蔬菜吃光了,加点盐,用几个萝卜煮锅汤;储存的淡水用光了,就用海水蒸馒头,又苦又涩……战士们毫无怨言,总是笑呵呵地说:“个人吃点苦,为了祖国甜。’

    40年过去了,但在车由小岛与战士一同欢度国庆的情景仍印在我的脑海里。

    “海上明珠”长门岩

    我1983年5月任青岛警备区政委,第一次乘船登上长门岩岛,看望了连队官兵,查看了地形,向部队讲了话。第二次上岛是陪青岛市领导同志,二十多年间我先后五次登上长门岩岛。

    长门岩海岛是1962年开始驻军守备的,至今已47年了。

    这个岛上没有淡水,没有电,没有居民,没有可耕耘的土地,被人们称为“四无”小岛。青岛警备区某海防团连的官兵长年驻守在这里。小岛虽小,但它在青岛市党政领导的心目中占的位置却不小。三任青岛市委书记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驻岛官兵的衣食住行都得到过市委书记的关爱。

    1985年春节前夕,我陪同青岛市委领导带领慰问团登上了小岛,我们把战士们吃的、住的、用的看了个遍。尽管官兵谁都没开口,但还是被发现岛上南方籍战士吃大米难,慰问团下岛后不久,1.3万公斤优质大米便送上了小岛。不仅如此,岛上官兵的生活补给凡涉及地方的大多得到了优惠。

    驻岛战士徐杰患有双眼球后视神经炎,他曾多次下岛就诊,效果都不好,市领导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亲自与青岛医学院等医疗单位的专家教授联系,为其检查治疗。岛上现在使用的锅炉就是市领导关怀驻岛官兵的一个体现。驻岛官兵从此告别了一年四季洗“冷水浴”、喝“蒸笼水”的历史。

    尽管市委领导公务繁忙,但却总惦记着小岛官兵。当得知部队正着手长门岩岛基础设施改建时,当即对警备区领导同志说:“你们经费有限,就让地方财政做点拥军的工作吧!”于是,市委领导带领市财政等十几个局、委、办的领导同志上岛,进行了一次特别的“现场办公”,投资两万多元,为海岛安上了卫星接收天线,修复了风力发电机,还赠送了一批文体活动器材。

    在多任市委书记的关怀下,长门岩小岛成为众多目光关注的地方。青岛市歌舞团每年都要上岛演出,崂山区新华书店每年都要上岛送书,十多家企业的厂长经理每年都要带着自己的产品上岛慰问。

    小岛的官兵好福气,他们以党和人民的厚爱激励自己,在艰苦的条件下苦练精兵,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连队”o

    现在的“四无”小岛变成了“四喜临门”小岛。一是岛上用上了价值两万元的镭射谍影机,二是岛上收看电视用上了地面卫星接收天线,三是工程队在突兀的礁石丛林中开出了篮球场,四是小岛上有了锅炉和暖气,天冷时洗上了热水澡。

    长门岩岛,岛很小,却生长着一种奇花——耐冬花。岛上的耐冬花,200年以上的约有800棵,不少已是“千年翁”“万年婆”了。耐冬花又名降女花,为野生茶花,它分为耐冬、半耐冬、耐春、半耐春和光开花不结果的天花苞五大品种,“其生长之密集,品质之齐全,树龄之长,实属世界罕见”,属我国珍稀花木。因此,小岛又以“花岛”的美誉而闻名于世。

    小岛上的花美,人更美,自从海防连官兵上岛以来,就在这大海深处谱写下了军人爱花、护花之歌。

    “四无”岛的官兵们,在完成训练、生产等任务的同时,还肩负着一项特殊的任务——看护耐冬花。官兵们为每一棵耐冬编号,标出树龄、品种,竖起醒目的“禁止偷伐耐冬”告示牌。他们每天派出护花小组,昼夜巡逻站岗。《长门岩之歌》道出了官兵们的心声:“长门屹立傲苍穹,耐冬花开似火红,千年种下花神树,伴我站岗多光荣……”“护花神”们自定了一条“铁纪律”:岛上任何人不能带走耐冬,也不许带走一枚花种。有一个为“花岛”奉献了五年的老兵,退伍时想带走几枚耐冬花种做纪念,却受“铁纪律”约束未能如愿。耐冬花,在官兵们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名贵的耐冬花下,“护花神”们的生活是很苦的,但他们在精神上很富有,尤其不乏“志气”。当年某合资企业经理愿出8000元购买一株三百年轮的耐冬,被官兵们一口回绝。官兵们坦然地说:耐冬花是我们的“岛宝”,出价再高也不卖。

    每年金秋时节,官兵们便采摘花种,分类装袋,无偿上交国家。风风雨雨三十载,“护花神”们上交耐冬花种不下三千斤。

    小岛耐冬花,你郁郁葱葱地生长吧,你繁花似锦地开放吧!作为“管理先进连队”的海防连,将永远为你放哨站岗,卫护你点缀出小岛永恒的春天。

    灵山军民情

    我上过七次灵山岛。最早的一次是1969年,我作为济南军区前卫报社长,在岛上采访了军民联防、军民共建的事迹。那时的灵山岛,还是个贫穷、荒凉的岛,山高坡陡,夏季海雾封山,冬季狂风扑地,经常三天五天通不了船。当时部队领导介绍说:部队进岛时,正值寒冬,风大浪急,小船靠不了岸,是岛上的人民群众在冰水中把战士一个个背上岸的。从此,战士们便立下了“热爱灵山岛,建设灵山岛,守卫灵山岛”的誓言。1983年5月,我担任青岛警备区政委,先后六次进岛,对灵山岛的军民,对灵山岛的山山水水,有了深厚的感情。部队进岛34年,灵山岛乡镇被县、市、省命名为“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灵山岛成为海岛建设的一面旗帜。

    热爱海岛,扎根青岛,是干部战士的心愿。他们把海岛看成是自己的“第二故乡”,在营区石壁上,在大门的照壁上,精心刻着“以岛为家”“战士之家”等字,寄托每个人的理想和志向,表达艰苦创业的决心。我到过守备连队的前沿哨所、炮阵地,询问战士们:你们从城市到海岛,不觉得苦吗?他们爽朗地回答:当兵苦是苦,一想到是为人民服务,就觉得苦中有甜了。这就是战士的品格。他们从几百里、上千里的家乡,要来了菜籽、花种种植在海岛上,美化了环境,也美化了人的心灵。守备营原营长季剑锋,1969年入伍,18年志在海岛,艰苦创业,动员大学毕业的家属辞去县教育局职务,进岛教小学,被群众誉为“海岛上的一对金鸟”;炮一连原连长孙树增的爱人李建荣,从富裕的家乡迁到海岛,也在驻地小学当上了老师,并被胶南县评为“先进教师”。孙树增在妻子支持下,一心扑在海岛建设上,荣立i等功。他领导的连队,被青岛警备区树为“精神文明建设标兵连队”,荣立集体二等功。

    岛上的军民鱼水相依,守岛一条心,建岛一家人。从1981年开始,驻军和地方党委一起,共同制定了《岛规民约》《文明守则》双十条。同时,军地双方联合组成了为民服务队,同修“战备路”“友谊水库”“连心桥”,同建营房、码头、炮场,同整大块梯田。驻军育才学校举办专业班,培训了农机维修、拖拉机驾驶、医务、摄影等专业人员。驻军还派出多个扫盲小组与教师一起深入村民家庭帮助扫肓。岛上军民联防有着光荣历史,驻军曾多次被评为军民联防标兵单位,出席过省、市召开的民兵T作“三落实”先进代表大会,荣获两面锦旗01984年1月,我陪同总政治部召开的群众工作会议上的几十名代表到岛上检查指导军民联防的工作,会议为驻军赠送了“军民共建文明岛,海上盛开文明花”的锦旗。总政群众T作部王副部长称赞灵山岛的军民联防、军民关系是一颗灿烂的明珠,是一座海上长城、海上乐园。

    如今的灵山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避暑疗养胜地。这里多处古凉亭,象鼻山、老虎嘴、仙草花,山上山下郁郁葱葱,艳花丽草遍海岛,楼阁亭台相互掩映。过去流传的灵山岛三件宝:“石头、地瓜、破棉袄”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过去“姑娘大了往外跑”,如今“金凤凰,飞上岛”。截至1987年,已有四十多个外地姑娘到岛上落了户。这几年来,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上岛观光游览。部队干部战士高兴地说:灵山岛成了文明岛、开放岛。

谁在收藏
浏览:179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岳阳山人
    岳阳山人
  • 岳阳山馆人
    岳阳山馆人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