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李钟盈在沙沟拉抗日武装的经过(李钟杰口述/宋淑琴整理)

16666 发表于2019-10-14 09:34:41

    一九三三年春沂水暴动失败后我逃往东北抚顺煤矿当矿工,亲自目睹了日本侵略军欺压中国人民、侮辱中国妇女的野蛮行为。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毫无保障,随时都有被杀被劫的危险。这种亡国奴的生活,使我对日本帝国主义无比仇恨。我想摆脱这种奴禁生活,却又不敢回家。直到一九三五年秋天,我父亲给恶霸地主李景岗的侄子李剑龙五百块大洋,买掉旧政府对我的通缉票,我才回到家乡。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发生了西安事变,村中地主们传说蒋介石脱险,共产党派代表说和,从此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这个消息使我非常高兴。回想起自己是个共产党员,应该投入抗日的行列。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日军大举侵略我国,中华民族处于十分危机的关头,更加激发了我的爱国心,于是决定建立抗日武装,保卫祖国。

    一九三七年古历九月初,我到九岭坡村去找王子信,他是原来的大刀会长,一九三三年暴动失败后逃往南京,“七•七”事变后返回家乡。这次我去找他,是同他商量把原来的大刀会重新组织起来抗日。同时对他讲了我在东北亲身经历的日军欺压中国人民的暴行,和目前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抗日的形势。他很赞成我的重整旗鼓,进行抗日的主张。于是我们二位分头联络当年的战友。王子信负责去金钟峪、双山村联络陆京林等人。我负责到卞顶、黑石沟、于沟等村联络刘金山,高庆廷,田元太.田培九等人。这样四处跑了一个多月,工作基本酝酿成熟。这时李锺盈和李锺太对我说:“你一个多月以来,东窜西窜,又拉大刀会,你还不接受以前的教训!”我村地主李子九出来劝我,他要给我两干元作本做生意。我拒绝了。我说;“日本人打进中国来了,还做什么生意,大家赶快起来抗日救国,不做亡国奴,是目前第一要紧的事情.”我又去做李锺盈和李锺太的工作.我说:我不是重拉大刀会,我是把原来的会众组织起来,建立抗日武装,并动员他们一起干。他们说:“一无枪支,二无领导,怎能去打日本鬼子。”他们提出的问题的确是些实际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到埠前村找到李道德同志,向他谈了我拉抗日武装的想法。李道德听罢,当场表示全力支持我们的行动。此后我就与李道德同志不断联系。我从埠前回村以后,又动员李锺盈和李锺太,并带领他们到了埠前,会见了李道德同志,要求他去我村帮助我们的工作。

    一九三七年占历十月,李道德同志到了沙沟村,介绍我重新入党,同时吸收李锺盈、李锺太为中共党员。经过几年的辗转,我又回到党的怀抱,找到了党的领导。古历十一月,我再次到了埠前,把当时正在埠前村的邵德孚及李端甫,李道德,李贵德等同志请到沙沟,帮助我们正式成立“抗日游击大队”。在研究大队长人选的时候,邵德孚提出要我担任,因为我没有文化,不能担任重任,便推荐了李锺盈。同时确定李贵德和李道德为大队党的负责人。大队以下中层负责人定为王子信、高庆廷、陆京林、田元太等。全队干部战士共有四百余人。这支队伍建立以后,到处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动员群众和其他各界人士,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粮出粮,因此很快武装起来。

    一九三八年古历正月初七,部队开到诸葛镇,研究如何进一步打开局面,扩大政治影响。这时,听说日军到了穆陵关顶,部队便于九日前往阻击。我们刚刚开到那里,就被敌人发觉,顿时枪炮声响成一片,我们马上撤出,连夜返回诸葛。敌人很快攻占到沭水镇。十一日,我们获悉情报,驻沭水敌人要来围击诸葛,要我们赶快转移。当晚十二点,我们转移到华庄北山。次日晨开到南流泉村。在这里吃过早饭,接着开往东里店,目的是去下该区乡农学校的枪,结果被其发觉,校长尹××带领武装逃跑了。目的虽未达到,但在行军中却扩大了我们的武装。邵家峪村邵俊亭和汇泉村肖光劲分别带领十多人先后参加了我们的部队。我们在汇泉村驻了一段时间,古历四月初二开到闵家山宋村。该村大地主李文藻拒绝支持抗日,部队开进他的围子里,缴了三支匣子枪、十多支步枪和很多粮食。这时国民党地方武装王汉元部也开到该村,要进围子分肥。我们不让他进去,双方打了一天一夜。他们没有把围予打开,双方相持不下。次日,抗日民主人士刘民生亲自出面调停,讲了一些团结抗日的道理,并劝我们分给他三十万斤粮食,他才把部队撤走,事情才算了却。

    一九三八年三月,邵德孚在公家瞳建立第四支队第六大队。这时国民党临沂专员张里元派了一个副官王景文到我们抗日游击大队联系,要我们派一部分人配合他们去博山。李锺盈就带领一个中队去了。古历六月问,我们游击火队拉到六大队。六大队有个募集处,我在该处工作了一个多月。当时六大队主要负责人是鲁滨。他对部队工作不得要领,对于争取扩大我党抗日武装工作很不得力。如沂水抗日游击第十八中队队长李洪殿,要把他的一百多人枪拉到六大队,鲁却不要。又如地方杂牌抗日军王玉元部,也想带领一百多人枪参加六大队,也被鲁拒绝。对于部队的装备供给问题,他也不去宣传动员群众和其他各界人士有粮出粮、有枪出枪,而专门依靠募集解决,致使部队连吃饭都很困难。当部队处于供给困难的时候,他又托病到武家洼地主武克千处养病。在这情况下,上级又另派了大队长。后来六大队开往莒县南部,改编为二支队。在部队开往莒县时,邵德孚、李道德、李纯德、李鸿标、李端甫和我留在沂水,做地方工作。不久建立动委会,我是成员之一。当时主要的工作是动员青年参加八路军,向地主借枪支弹药。我曾叫高桥镇刘庆山、王曰早到沙岭子村地主王子恒家搞出了一支“三八”式、一支捷克式、一支匣子枪,大小子弹五百多发。

一九八三年七月二十五日

谁在收藏
浏览:62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