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我在沂水沂北工作的经历(文/赵干)

14066 发表于2019-10-14 22:14:54

 (一)

 我家是原沂水县九区(现属沂南县)崖子乡。一九三八年十月入党.一九三九年二月在山东分局党校学习结业后任本乡支部组织委员,参加建立抗日民主政府、乡分队的工作,同年,匕月调到沂水县委工作。沂水县委当时驻二区大暖峪村。县委书记是刘建中,组织部长是王翰卿,军事部长是周洪恩。县委原定分配我做巡视员,鉴于我太年轻,便另行分派我到三区做青年工作。当时区委驻耿家王峪附近,区委书记是耿启明,组织委员是杨琳(杨延华),区长张绍武,妇女干部有袁焘,丁聪等。

一九四零年一月,我又调到县委(驻二区胡同峪)。这时县委书记刘建中已经调走,王翰卿接任。组织部长是郝心昌,宣传部长是刘滋泉。我先在县委秘书处工作,不过一个月即调县青委任委员。这时青委书记(青救会长)是杨琳,青委工作干部还有黄金魁、王金秀等。妇女工作负责人是吴畏。同年三月,县委移驻四区汉峪时遭受日伪袭击,县委宣传部长刘滋泉牺牲。此后,县委常驻四角泉一带的一、四、六区交界处。沂水县五、九、十区和六区大部乡村划出;建立沂南县(行政机关为沂南行署。此后区划变动频繁)。同时建立沂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江海涛首任县长(二任是李贯一)。这时县委各部门负责人,除组织部长、青委书记无变动外,其他都作了调换。赵涤尘任宣传部长,黄田任县委秘书,王同庆任民运部长(对外称各救会长,兼农救会长),公培元(公前)任职工部长,阎娟任妇委书记(对外称妇救会长)。同年底,王翰卿调到山东分局党校学习,崔杰千接任县委书记。

我在沂水县青委一段工作期间,并无突出事迹可同忆的,印象较深的只有两件事:一是召开全县青年代表会,选举县青救会领导机构,杨琳被选为青救会长,我和黄金魁等几位同志被选为县青救会成员。这次青年代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我与黄金魁见面时交谈过,记忆不一致,他记得是一九四零年春在柴山附近某村召开的;而我则记得是一九四零年秋在望仙院召开的。与青年代表会同时召开的还有农代会、妇代会等。开会期间,县公安局长郭宜春还布置我做保卫工作。二是一九四零年夏,以柴山为基点建立沂水县青年武装大队。队长是黄金魁(后为刘春生)。我印象较深的是甘河村佟继盈这位积极分子。他是独生予,家庭比较富裕。建立武装大队时,他不但带领一部分青年参加了,而且还在物质上给予不少支援。青武大队发展到四五十人。由于枪支弹药和经费来源都比较困难,后来编入了县大队,取消了青年武装大队的番号 。

一九四一年五月,县委调我去延安学习,到鲁中二地委组织部报到时,邵德孚同志(兼任地委组织部长)考虑到我身体条件较差,不宜长途行军,即决定留我在地委组织部工作.沂水县委又另选调一人去延安学习。不久,潘维周接任地委组织部长。

    (二)

 一九四二年八月,沂城以北、沂河以东的七区和二区的大部、一区和三区各一部分村划出,建立了沂北工委、行署。工委书记是武杰,组织部长是李德民,宣传部长是刘亚明,行署主任是崔杰千(不久余辉接任),武委会主任是李怀德,公安局长是单兆祥.沂北县建立后隶属鲁中二地委,二专署(一九四三年初,沂山地委建立,霍士廉任书记,王翰卿任组织部长。沂北县划归沂山地委领导。)沂北辖长安、道托、高桥、马站、崖庄、韩旺、诸葛、葛庄八个区。长安区全是敌占区.道托,高桥.马站,葛庄区只是公路上有敌人据点,我们可以在广大村庄公开活动。这时我于山东分局城工部办的敌占城市地下党工作训练班学习结业,地委原决定派我到敌占蒙阴城做地下党的工作,由于利用条件不成熟,地委决定改派我到沂北县长安区任区委书记。活动方式,以社会职业做掩护。经沂北工委同长安区原党的工作干部商定,我改名换姓刘庆泉到长安庄,利用一伪属关系,与刘庆明合伙租借长安庄李长泰的南屋开小酒铺做掩护。这时区委组织干事徐农早就在此地工作,情况很熟。行政上建立了区公所,区长刘光复(刘学修)。但区公所不能公开驻在本区,而常驻道托区,只有到夜间回本区活动。我以开小酒铺做掩护,不到半年时间,感到我的身份有所暴露,经请示工委批准,抛弃小酒铺,完全转入地下活动。

长安区所属村庄是沂城以北,韩家曲以南,方园不过四、五十里。韩家曲有敌人据点,到沂城公路上还有两个敌人碉堡,沂城敌伪特务经常出城到各村骚扰。但我党的工作基础较好,群众抗日救国觉悟较高。党的力量最强、群众条件最好的徐家洼、长安庄、小滑石沟三个村了,是我们活动的三个基点。日寇“扫荡”,形势紧张时,县的个别领导同志也曾来隐蔽过。各村政权都是“两面派”,表面应付敌人,实为我们办事。当时,我党在敌占区工作的方针是: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迎接反攻(原文忘记)。我们对敌伪政权划分为三类;一类是革命的两面派,即公开应付敌人,秘密为我办事(提供情报,征收公粮贷金等),形式上是伪政权,实际上是我们抗日政权;二类是自发的两面派,即两面都应付,即应付敌人,也应付我们,但不做坏事;三类是反革命两面派政权,即表面应付我们,但实际上为敌人办事,这是真正的伪政权。长安区各村政权,绝大部分是革命的两面派,即实际上是我抗日政权,为我办事。只有极少数村政权两面应付,真正反革命两面派村长尚未发现。因此,长安区虽长期为敌占区,但保存并发展了党的力量。广大人民群众不论在掩护革命同志,还是在物质上支援抗日救国斗争,都做了很大贡献。我们党对伪政权采取了实行革命两面派的政策,我党组织决定派了不少党员担任伪甲长、伪村长,直接掌握村政权。他们同敌人斗争的工作是很艰巨、很复杂的。这个历史情况,在当时是为了革命斗争需要所采取的斗争策略,对在建国以后的青年来说,是不了解的。

 一九四三年夏、秋之后,抗日斗争形势逐渐好转。长安区即建立了二十余人的区中队,区长刘光复兼队长,我兼政治指导员。一九四四年沂城解放前夕,上级先后派梁绪和、刘洪玉任区委组织委员和区中队副政指。区中队的建立对开展对敌斗争,起了很大作用。

一九四四年八月,我军收复沂水城,全歼沂城日伪军千余人.我在长安庄前广场主持召开了盛大的军民庆祝大会,热烈庆祝收复沂水城的重大胜利,群情高涨,一片欢腾。会后不久即在凤凰头树立了解放沂水城牺牲的烈士纪念碑。一九四七年被进犯沂水的国民党反动派破坏,

沂城解放后,我们中心工作是发动群众反奸诉苦,减租减息,增加工资,组织互助组。当年冬季,发动青年参军时,长安区青年踊跃报名。长安庄在支书吴召同志带头影响下,三十余人参了军,组成了长安庄新兵排。不到一个月,全沂北即有二百余名青壮年充实了抗日主力军。

一九四五年五月,长安、道托两区合并为道托区,张继庆任区委书记,王心斋任区长。我调到沂山地委分派到安丘县开辟新区工作,建立淮安县。

    (三)

一九四六年八月,我从沂山地委组织部调到沂北县崖庄区任区委书记。这时区长是李汉均,区委组织委员王锡和,宣传干事张洪业,公安特派员王金福,人武部长刘新仁。这就到解放战争时期了,不多谈了。

 (窦宪诺整理)    一九八六年六月

谁在收藏
浏览:1577次

上一篇:赵干同志传略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Jay Sun
    Jay Sun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