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师益友 永生难忘(文/袁日行)

13410 发表于2019-10-30 01:03:26

初识刘建国

    我最初见到刘建国同志.是在1946年的深秋季节.解放战争已经爆发,我同杨雪萍同志(她是新四军北撤干部)徒步经蒙山,沿新泰公路奔向鲁中军区警备一旅所在地泰安市。旅部驻影翠街,当晚旅长周长胜、政委陈美藻、副旅长王建青和政治部主任阎世印等同志举行茶话会欢迎我们,实际上是为阎世印、杨雪萍同志举行的结婚仪式。在茶话会上我见到了时任旅政治部保卫科的刘建国同志。会后他把我带到保卫科住处,我急忙将他的老战友徐石的信交给他,建国同志热情地握着我的手说:“我早就知道你们几位同志要跟随阎主任来一旅工作,徐石同志把你的情况向我作了介绍,欢迎啊!”他吩咐几位保卫队员买花生、倒开水。大个子吴都章拉起了胡琴,接着有人唱起了京剧,房东与老乡也挤满了屋子,边吃花生、边喝水,热闹非凡。此时,建国同志深切地同我谈了当前的形势,自卫战争已经打响,要准备吃苦,多跑路打大仗。我一个晚上参加了两个盛会,见到那么多首长和同志,使我备受感动,同时也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印象。

遇难得知己

    老首长刘建国同志,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后的漫长岁月里,从事我党我军的保卫工作,不愧是党的忠诚卫士。他对敌人疾恶如仇,对同志倍加关心爱护。他有非凡的记忆力,可能与其职业有关,他有记日记的良好习惯,在他的日记中,记载了许多战争年代部队、战友,在战役、战斗中入伍入党年月、立功受奖、生死伤残、有否被俘、有否结论,以至于哪些是红军,曾担任过何种职务等.堪称活字典、活档案。这是高度政治责任感的体现。

    因为战争年代部队行军打仗加之伤亡大,调动频繁,许多档案材料丢失和散遗了。他的日记成了一些同志难以查找和回忆的珍贵资料,为他们的政治、历史作了有根有据的证明,澄清了许多事过境迁的老大难历史问题,值得称颂。

    以我为例,1954年审干时,有人怀疑我不是党员。组织派人调查.但没有确切证明。有的说好像和我在一个小组过过组织生活,有的说记不清了。最后,有几位同志建议找时任保卫科长的刘建国同志调查,他是党总支委员.有记日记的习惯。组织上找到建国同志后,他在百忙中查找了日记,并清楚地回忆起我入党时的情形。不久,我的入党介绍人之一、原旅政治部主任阎世印同志也查阅了日记:“我介绍了小袁入党。”他们提供的历史材料,为我卸下了千斤重的思想包袱,并补发了三级解放勋章。回忆往事.永生不忘。

沂水巾帼女

    那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去看望老首长,巧遇一位独臂将军。我问:“首长,您好!是家乡人?”建国连忙介绍:“他是济南军区后勤的李杰政委。”闲聊时,李副政委来了一段顺口溜:“出了城向北看.七里铺子桃花店,还有杨家城子和马站,就是那个出了名的丈人县!”室内一阵哈哈大笑!我接着说:“老八路,老八路,沂水县,沂水县!”抗战初期,在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的鼓舞下,一批热血年轻才女,冲出家门、校门,参加了八路军。知名的有刘峰宜、刘浩、刘琪、刘恺、刘端等。她们有文化,觉悟高,有独挡一面的能力.后来都成了山东分局、山东纵队和一一五师领导同志的伴侣和党的高级干部。

    刘峰宜同志.为人豪爽,战斗勇敢,工作泼辣,是建国同志的亲密战友。他们恩恩爱爱60多年。早在抗大一分校时,他们就建立起爱情关系,倔强的峰宜同志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绕过了不少弯子,同建国同志结为终生伴侣,真是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特别是受林彪、“四人帮”残酷迫害的逆境中,峰宜同志始终想方设法保护和关照建国同志的身体和生活。由于战争年代的艰苦环境和“文革”期间遭到关押毒打的严重摧残.建国的身体十分虚弱,冠心病、肺气肿、胸积液等多种疾病接踵而来。峰宜对建国,从起居到吃饭用药,从户外活动到室内娱乐,都做了妥善安排.完全尽到了战友加伴侣的责任和情谊。建国同志有幸延年益寿到81岁高龄,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峰宜同志。

人品重于泰山

    建国同志无论在工作岗位上还是离休之后,家中总是来往人员不断,有老战友、老部下,还有不少是从老区来的。他对生活有困难的,总把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和物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位老八路的心中一直装着老区的人民。对运动中政策没有落实,或思想上仍有些想法的同志,建国同志都是耐心听取陈述,讲解党的政策,澄清模糊认识,并通过组织反映情况,使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建国同志做了大量暖人心的工作,受到广泛好评。人总是会死的。毛主席说:“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建国同志就是重于泰山的人。诗人臧克家曾说:“世上有两种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建国同志就属于后一种人。他虽已离开我们,但仍活在我们的心中。

    (2003年9月1日于南京)

浏览:118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杏仁
    杏仁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