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孙女、孙子晓晖、晓东、晓三的信(张耀南/1973年5月16日)

长清纸房 发表于2019-11-17 16:43:24

晓晖、晓东、晓三:

    多时没有收到你们的信了,我也多时没给你们写信了。晓三春节前来住了两天就走了。有些想念你们。对你们那里的情况也有些挂念。你们外祖父的病怎么样了?    

    我的情况你三姑去信都说了吧,我为了打针方便,于4月16日住到泰山疗养院。在疗养院吃饭,你奶奶可减少些麻烦。争取多住几天,最早5月底出院。这样我到国庆节前就不打算去北京了。

    现在我最感兴趣的是以通信方式举办家庭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这一点在给燕燕、晓晖的信中已经说过了。我以为读书固然重要,还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于是开办一个家庭寸土实验小农场。希望你们来过一个快乐的暑假。你们虽然来过了两个暑假,都没有达到我的要求。我的想法是你们尽可能地自己管理自己。一面拉练,一面看看农村的风光。和全家人尽可能多地集中在一起,做些文艺、体育方面的活动,快乐地学习生产知识、社会知识,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按毛主席教导,做到又红又专。这一想法是于1970年冬,我给燕燕、晓晖写的信中提起的。从那以后,虽然经过手术,并在各方面做了不少斗争,这件事却没有忘记,而且打算发展下去。从当前的形势看来,也更加需要,更增强了我的决心和信心。自从给燕燕、晓晖写了那封信后,便进一步地不断地考虑。争取做出实效,1971年夏季开始在王母池筹办,中间虽然得了重病,动了手术,似乎中断了一段时间,但在我心上始终没有放下。1972年6月底,由济南回到泰安,在泰山干部休养所住下以后,又在王母池的基础上继续办。你们来泰山住过两个暑假,虽然不完全符合我的要求,总算有了个良好的开端。

    我们的家庭学习班和实验场,怎么办?在哪里?从哪里开始?按我的想法,基本上和给燕燕、晓晖的信上说的差不多,只是按通信情况和遇到的问题稍微补充了些。预计应参加我们家庭学习班和实验场的共有33人。有在我这里集中的,有以通信联络为主,根据情况定期集中的,这样就和探亲假一致起来了。通过家庭关系,对老、中、青、少起个互相促进的作用。总的说,这是现在还不能取消家庭的作用。我们以家庭革命化,对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我不但退休后有事可做,而且可以愉快终生。

    前边提到了,预计应参加我们家庭学习班和实验场的有33人。以我为主的包括你爸爸姊妹4人,直接有关系的第三代,即你们这一代为范围。根据学习要求和生产情况变化,适当地逐步扩大。这33人中包括你正新伯伯和伯母、燕春3人,你宪露表叔和王芳磊、王芳哲、王芳勤4人。对他们的情况我要特别地给你们说一说。你宪露表叔是你奶奶娘家的亲人,从男女平等观点来说,作为一家人也是应该的。而且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和你奶奶、燕燕受迫害甚至受到生命威胁的时候,你宪露表叔不顾一切地想法帮助我们,更结下深厚的情谊,证明了是一家人,是一个真正无私的老实农民,是有农村生产经验的农民。可以作为我们家庭学习班的教员。反过来说,除了向他学习以外,也应在各方面帮助他们。

    你正新伯伯,是你张刚伯伯的亲弟弟,你伯母张爱华,是你表爷爷张文卿的女儿。张刚、张文卿都英勇地牺牲在抗日战争和爱国自卫战争的最前线。你张刚伯伯牺牲时没有结婚,没有留下后代。你伯母张爱华出生后几个月,母亲病死了,父亲牺牲了。由你表奶奶抚养到解放后,送到烈士婴儿院长起来,并由国家供应到了高中毕业。她的情况,有些很是令人同情的。毕业后,由于当时的情况,既没有升学,也没有由政府分配工作。把户口落在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吃集体粮。现在担任大队会计。这一岗位是艰苦的,也是很重要、很光荣的。由于情况的复杂,又受着比较普遍落后舆论的影响,感到这一工作无前途。感到孩子们吃集体粮无保证,不可靠,有些悲观失望。这是值得研究的大问题,也有值得研究的经验教训。我们应当主动争取她参加我们的家庭学习班,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走向康庄大道。

    关于办家庭学习班,尤其是实验小农场的问题,这是我一向最爱好、最感兴趣的工作。远的不说,光来泰山林场就有14年了。虽然没达到应有的要求,但有着不少的感受。回忆过去在农场工作的缺点,主要是:路线不明,方向不明,方针政策不能很好地落实,与有关单位不能从整体出发,各干各的,各强调自己的那一面,该结合的不结合,能利用的不利用,本位主义,宗派主义。现在山东省提出大办工厂、大办农场,无论农场也好,工厂也好,问题很可能更多。首先是办小的嫌小,办大的没有条件。结果是有些单位,小的不办,大的也办不了。根据过去的经验和个人退休了的情况,考虑到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发展规律,由一点做起,由我做起,办农场要从充分利用寸土做起。办工厂要由一把锤子、一把斧子做起。根据现在的条件,决定先办家庭学习班,并充分利用自己的住院时间,先办起以上所说的实验场。

    我住的疗养院原是一个干果园,以后修了干部休养所,分给住的,共416平方公尺。房子占了86平方公尺。在另外的330平方公尺的面积上,原有核桃树l株,栗子树4株,又栽了苹果树5株,樱桃树3株,盘桃,肥桃共4株。已成了1个干鲜果园,又在果树中间种了53平方公尺的蔬菜。同时在树下建了一个小牧场,计划养鸡20只,兔50只,蜜蜂两群。建了6平方尺的水池,计划实验养鳖,养鸭,已放养鱼17尾,鳖17只。用鸡粪种菜,长得十分好,种的蔬菜吃不了,用来喂鸡,又促使鸡多产蛋。可以证明毛主席提出的农、林、牧密切结合,是完全符合实际的,是真理。

    有人问需要多少资金呢?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有500元人民币就足够了。到今天来说,我们家庭学习班和实验场,都算有了一个小小的雏型。细算起来,1971年在王母池花了九十七元七角六分,全部用在购置生产设备上。因我病了没保管好,损失了二十八元三角五分钱的东西。1972年6月来干休所,到现在用了近200元。还需要用点周转金,约计200元。总的来说,不超过500元。为什么一开始就记帐呢?主要是为了交给你们管,希望你们学会经济管理,学会勤俭治家,勤俭建国。希望你们自觉地学,减少一些瞎摸索,少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一点损失。

    我所以养鸡,主要的目的是实验柏树林放牧。我亲自作过调查,山东农学院畜牧系也帮我作过调查,如果采用柏树林放牧,养鸡的方法,不仅可以节省饲料,而且蛋的质量还好。实验的问题在于怎样改良饲养管理方法,把柏树林的柏籽充分加以利用。泰山林场有柏树林上万亩,光泰山前面就有5000亩。眼看着大量的柏籽落在地下,不能利用,白白地浪费了,如果用来养鸡,对社会主义建设也算是一点贡献。

    再谈谈养鳖的事情。我认为是新事,你们可能既没见到过,也没听说过。鳖,俗名叫“王八”,又叫鳜鱼或团鱼,听说广交会上是种出口物资,不仅对外可以换取外汇,增加国家收入,对国内市场来说,它的肉是含蛋白质很高的补养品,它的甲在目前来说还是比较缺乏的中药材。我过去对养花、养鱼较有兴趣,主要是为了消遣。迁来泰山林场后,又认为是建设风景山,供游人观赏’必不可少的,更加注意养鱼养花。曾经嫁接了几千盆桂花。因为毛主席说过“养花养鱼,是公子哥儿办的事情”,因此文化大革命中有人批判我。我认为是不是公子哥儿还要看为什么养,为谁养,需要做具体分析。如果是供工农兵,供游人欣赏就不一定是公子哥儿。在我的思想上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对养花养鱼也没完全放下。现在从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生产出发,把无事可做的寂寞和发展生产、建设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比过去兴趣更浓厚了。

    这样一样一样地写,老是写不完。现在就写到这里,以后认为必要再写。

    有不少关心我的人,怕我干这些事情把身体累坏了,劝我少干点,我却认为很有兴趣。毛主席说人要有些精神,我以为就是时刻想着人民利益干点事的精神,什么顾虑都没有,甚至把生死置于度外了。这样不仅不会缩短生命,反而会延长生命。万一由于入力所不及的原因一旦死去,也会很快乐地死去。比天天怕死,实际是天天等死的那个滋味好得多。这是一生最幸福快乐的生活。为了达到这目的,我又写了八条办家庭学习班和实验场的意见,另外给你们寄去。

    最后,根据我所写的东西想了一些思考题,写在下面:

(一)什么是快乐和幸福?怎样才能得到快乐和幸福?

(二)什么是苦恼?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消除它?

 (三)怎样贯彻和实现毛主席提出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伟大教育方针?

(四)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有什么好处?怎样才能结合起来?

(五)毛主席号召我们认真读书,为什么要认真读书?怎样才算认真读书?

    需要考虑的问题越想越多,写不完。总的来说,对马克思、列宁、毛主席的书都要一字一句地从词句上弄通它,并通过一次一次的实践理解它。这次写信在这里算完了吧。我估计你们有些地方可能看不懂。不仅现在不懂,甚至今后很长时间也还不懂。不但不懂而且在理解上可能有错误,甚至是很大的错误。正是因为这样,我才下决心写出来,和大家一同学习。一方面认真读书从词句上弄通,一面通过实践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千万不要盲从。不仅要正确认识,还要注意找矛盾,找错误,提疑问。发现问题越多就说明你们认真读书。

    你们有什么事情答复我,一次一次地写,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写。我在第一次给燕燕和晓晖的长信里说过,以后不写这样长的信了。这次是因为住疗养院没事,也有点高兴,又写了一次长信。这次是一方面休息一方面写的,是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写了这些。词句有些拉杂、重复和前后不接之处,也需要慢慢地修改。

    我还记得以前给你们说过,写字要端正,不要太潦草,自那以后都有进步,晓东写得最好。希望你们接到信后把这个信抄一份给我作为存底,也可以和大家比比看看。但是要注意千万不要累了,不限期限,要慢慢写。晓三能写个一张半张的,也很希望。要注明谁写的。祝你们精神饱满,身体健康。

    爷爷

    1973年5月16日

浏览:48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张荣逸
    张荣逸
  • 董云凌
    董云凌
  • 长清纸房
    长清纸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