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张耀南纪念文集》作序(张承先/1995.1.8)

长清纸房 发表于2019-11-17 16:50:49

    张耀南去世21周年了,但流逝的岁月冲淡不了人们对他的怀念,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他的思念之情愈深、愈浓。这种真情一直凝结在同他一起战斗过、工作过的人们的心底深处,他们深感有必要寻找一种方式,来寄托这种思念,排遣这种情结。于是,北京、济南、泰安等地的一些老同志都希望出版一本纪念文集,以寄托对他的哀思。

    张耀南出生于山东省长清县的一个地主家庭,经历了20世纪初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封建军阀割据混战的动荡时期,目睹了深重灾难下贫困、落后、不平等的社会状况。他同所有的经历过那个灾难深重的时代、却富有追求和探索精神的知识分子一样,积极探索富国强民之路,以实现民主、平等的社会理想。为此,他选择了教育救国之路。教育救国是中国本世纪20年代社会发展诸多思潮的一种。1923年,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提出“教育必须下乡,知识必须给予农民”的口号,倡导平民教育。张耀南对此各加推崇,他排除种种干扰,毅然决然地以自己的家产为资本,在家乡兴办农民学校,开始了他实现自己理想的实验。但教育救国的探索,最终被冷酷、黑暗的社会所窒息。办义学虽然失败了,但张耀南并没熄灭追求之火。在经历过一段苦闷、彷徨之后,大革命时期,他又接触并认同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学说,争取民族、民权、民生。因此,张耀南投身到社会革命运动中,他领导农民与反动军阀政府进行斗争,当他发现掌权的国民党县政府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背道而驰时,认清了这帮新劣绅的真面目,便辞去官职,又踏上追求真理、教育救国的漫漫之路。

    在民族面临危亡之际,张耀南接触了共产主义理论,开始了新的人生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时代洪流中,并迅速成长为一名具有组织领导才能的共产党员,完成了由民主爱国主义者到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张耀南从抗日战争开始,便自觉地接受党的领导,把救国富民的追求融入到党的事业之中。在他的革命生涯中,担任的领导职务虽然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的追求,那就是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始终如一地为党、为人民多做事、做好事。为此,建国前,他对创立泰西抗日根据地、建立和巩固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做出了贡献,建国后,他又为社会主义建设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至于个人的荣辱沉浮则全都置之度外。这就不难理解张耀南无论遇到何种艰难困苦,为什么从未动摇。尤其是在50年代末期的反右斗争和十年“文化大革命”中,他身处逆境,却仍然全身心地致力于泰山的建设和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办学实践。这是他一直追求真理,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思想升华,是他一生执着地追求、无私地奉献的集中反映。张耀南完全称得上是一位“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正直谦逊的品德,宽厚豁达的胸怀,事实求是、联系群众的作风,勇于实践、勇于探求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这次结集出版的这本纪念文集,努力遵循着历史真实的原则,不粉饰、不拔高,秉笔直书,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共产党员在追求和探索真理的历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从而,通过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折射出时代的风风雨雨。张耀南作为20世纪历史进程的参与者,是平凡的;但正是这些平凡者、这些历史的主人,汇集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从这个方面讲,张耀南又是伟大的。正是这些“要做大事、不求做大官”的脚踏实地干着实实在在工作的人,才是我们事业的支柱,民族的脊梁!出版《张耀南纪念文集》,不只是为了寄托对逝者的哀思,也是为了对后人的教诲。张耀南虽然离开我们了,但他执着追求的精神,恰如他曾工作、战斗过的葱郁苍翠的泰山,长青不老。纪念文集,就是要弘扬他的这种革命精神,对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在目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在,《张耀南纪念文集》在北京和山东的几位老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终于要付梓了。这是对张耀南的最好纪念,也是奉献给读者的最好的精神食粮。

    1995.1.8

浏览:54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张荣逸
    张荣逸
  • 龙猫
    龙猫
  • 董云凌
    董云凌
  • 老四姐
    老四姐
  • 长清纸房
    长清纸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