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的先驱,执行党的政策的模范(文/孟庆华周海舟尹洁清王兴楣)

长清纸房 发表于2019-11-17 17:44:06

耀南同志是位教育改革的先驱。我们到长清县县立第一小学读书之初,他还不是校长,担任我们的级任老师。学校的校长、训导主任是由县党部委派的国民党员担任,以便于他们把持学校。学生们厌恶国民党派来的校长、训导主任,终于闹学潮赶跑了校长,一致推选耀南同志为代理校长。学生们还是担心国民党县党部派人来当校长,就对耀南老师说:“你参加国民党吧,参加了国民党就能当校长”。他反问大家:“你们说,我应该参加国民党吗?”我们无言可答,仔细想了想,觉得他不能参加国民党,便说:“你还是别参加好。”由于国民党内部争夺校长位置僵持不下,加上学生、大部分教职员坚持推举耀南同志为校长,县党部无奈,只好让耀南老师当了校长。

 耀南同志办学很注意劳动生产的教育,注重教育学生全面发展。当时的学生都是十四五岁左右。他要求学生首先要有生活自理能力,不准把穿脏了的衣服送回家去洗,教学生自己洗衣服。他带领学生种植果树,植桑养蚕,喂鸡喂鸭,养蜂采蜜。他根据学生年龄大小,个人兴趣进行分工,有的养蚕,有的喂鸡,有的管果树,一切都井井有条。那时他就引进了北京鸭、来亨鸡。梨树上的梨子坠得很低,举手可得,可是没有一个人摘,落到地下的也被拣起来,交给管果树的同学。.各项生产一年下来,收益不少。收益的分配都是公开的;一部分用于购置工具,学生每人一件;一部分用于补贴学生伙食,一部分用于组织学生旅行(现在叫旅游)参观,县境内的名胜都去了,还到济南参观纱厂、面粉厂,看电影。我们都是第一次看电影。另外,还拿出收益的一部分驳到小伙房(教员就餐的伙房)专为学生做病号饭用。有一个大师傅(厨师),是城里的,嫌麻烦不愿给学生做病号饭,回家不干了。耀南同志亲自到他家去,对他说学生都是孩子,离开父母,有了病咱们就得照顾,最后耀南同志自己出钱,每月补助他一块钱(一个厨师的月工资八九块钱),把他请了回来。几百个学生免不了有生病的,有的病的学生不但生活上得到照顾,也能得到及时治疗。耀南同志和城里的几个医生关系很好,县府前街有个中医,南门里有个姓韩的西医,学生一旦生病,就请他们来。对重病的同学他都亲自日夜看护着。学生和家长对耀南同志的感情足很深的,一个学生影响至全家,四面八方的学生都愿意到一小来读书。我们和耀南同志是情深意重,亲如家人。星期天我就跑到他家去玩,吃饭时一起啃窝窝头。

耀南同志不单是教育学生劳动自立,在学业方面要求也很严。他请的都是思想进步,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教员。我们的数学教员孟老师,在长清县没比的,县中的教员BIj常请他帮助解题。第一小学的学习成绩好,升学率高,也是一小享誉全县(不止长清县,平阴、肥城的也有许多到一小上学)的原因。有的学生成绩很好,家境困难,耀南同志总是想方设法让他们升学。

 王宪雨同学,学习成绩很好,可家庭境况极差,无力供他读书。耀南校长便安排他半工半读,打打上、下课铃,给教室的汽灯加油、擦擦灯罩,所得报酬解决生活费用,免缴学费。后来,王宪雨考上了县中,耀南校长又亲自与县中联系,安排他继续半工半读,像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有的同学家贫,家中劳动人手少,耀南校长不但免收学费,还允许他们半天上学、半天在家劳动。因家庭贫寒而勤奋好学的学生都能得到耀南校长的关心、帮助。耀南同志在治学方面很有独到之处,他主持成立学生自治会,赋予学生很多权力。学生会活动十分活跃,经常组织演讲会,文娱会,出版壁报,耀南同志不但参加学生会组织的各种活动,还为壁报写文章。学生会选派学生管理伙食,监督学校经费开支。耀南阳志办“巡回图书馆”,每逢寒暑假,派学校的工友把报纸书籍挨个地送到学生家里。学生放假回家仍能得到学习上的指导。假期生活很充实。1932年以后,巡回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有些是在校学生,基本上是毕业以后的在乡学生。这种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对学生负责的精神,拿到现在也很值得提倡和效法。所以抗日战争开始后,听说张耀南拉队伍抗日,学生们都乐于追随他参加革命。

耀南同志是执行党的政策的模范,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抗战初期,他不管许多人对他不理解,甚至怀疑,争取团结了一大批上层人士,其中有知名的国民党员。耀南同志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威望,统战工作很有成效。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的县长李常依在河西潘店一带活动,不久便被驱逐了。国民党也确实派人来进行活动,结果没拉走一个人,反而象田子泉这样的人,在耀南同志影响下,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并且参加了共产党,成为我们很好的干部。国民党活动失败,长清县全境,除日本占领的极少部分地区外,基本上是我们的一统天下。长清县抗日政府成立后,长清县河东、河西十个区,肥城的八、九两个区相继建立了区级抗日政权,安排了原国民党的区长田子泉,李正等人担任我们的区长,县财政科长由无党派人士孟琴轩担任(那时中央还没有提出“三三”制的指示)还成立了参议室。许多没出来参加工作的开明绅士对我们非常友好,给了不少支持。河西南方寺头的郑五坤对耀南同志十分敬佩,不管是谁,到他那里说明是和张耀南一起革命的,便大力给以帮助。还有个叫王国强的人,本来是个烧窑的工人,日军来后自己拉队伍,耀南同志找他谈过几次话,他对耀南同志非常佩服,把他的人交给耀南同志并自愿为我们扩军。他走到哪里都说:“我是给张耀南扩兵的。”过些天他就送几个人来。这个人打着给张耀南扩军的旗号,也成为有影响的人物。

 耀南同志担任长清县抗日政府县长时间不长,卓有成效地做了大量工作。1939年6月他被选举为县长,随即组成一个县政府的工作队。工作队的任务主要有两项,一是搞区乡政权建设,二是搞土地调查。

 土地调查中发现地主、富农都是种平地、好地、而贫农则种山坡地、贫瘠地。土地不分好坏一律按所种亩数负担田赋,贫农实际负担比地主、富农重,而且发现地主、富农有的隐瞒土地。根据调查结果,耀南同志主持研究确定,按照土地好坏,分若干等级,按照土地等级负担田赋,减轻了贫农的负担,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在没有上级政府、没有统一政策的时候,这一项工作是很有意义的,受到地委、区党委的重视和称赞。

 县政府成立后,没有财税制度,经费从哪里来?耀南同志就提出,不管哪个单位,没收汉奸财产,对顽固分子罚款和战斗缴获一律缴财政科掌握,由财政科统一支配,不许任何个人调用。县政府有了一定的财力,就能有效地支持武装斗争。

长清县西部与博平县接壤,从野鹊窝到潘店一线各村庄,经常受到汉奸齐子修部队的骚扰,抢劫抓人,搞得民不聊生。群众要求八路军队伍去保护,可是我们不可能派队伍常驻那里。耀南同志与韩培诚同志到那一带了解情况,作群众工作,帮助群众成立自卫队,各村之间建立联防,一处发生情况,各村自卫队一齐出动,一时震住了敌人。时间一长,汉奸发现没有八路军主力又猖狂起来。耀南同志决定派郭佑民当联防大队长,魏精元当指导员,带一支精干的机动武装,和各村自卫队统称联防大队。郭佑民、魏精元带的几十人的队伍,在群众支持和自卫队的配合下,有效地打击了敌人,保护了群众。

1940年“红会事件”后,我们组织力量打过两次,都没得手。红会头子朱存祯更加嚣张。我们请示地委、专署。当时,已经当了专员的耀南同志正带着专署机关在肥城境内活动。他一听说这种情况便离开专署机关,夜间到茅家铺,会同军分区参谋长马宗凯带两个连来到长清县坛山村附近(这就是人们编成顺口溜,“张专员夜走茅家铺”的由来),配合独立营攻打坛山。布置好队伍后,耀南同志同韩培诚两个人走到最前沿,走近气势汹汹的红枪会跟前,手持大刀、红枪的红会,挺着枪喊着号子直扑向张、韩两人。耀南同志对他们说:“你们不是不反张,不反韩吗?我就是张耀南,他就是韩培诚。大家不要上坏人的当,中国人的枪口要对着日本鬼子,不要对自己人。”多数受蒙蔽的群众收起了枪,突然从背后射来了一排一排子弹,警卫员连拉带推把他们两人拉回来。人们都说这太危险了,实在不值得去。耀南同志却笑着对大家说:“值得,值得,非常值得,这一下揭穿了敌人不反张,不反韩的欺骗,我们再用武力就会得到更多群众的同情。”接着我们发起了攻势,这一仗打得好,打垮了朱存祯的骨干力量,争取了广大被蒙蔽的群众。逐步掌握了大部分村庄的红会,以红会做掩护应付敌人,保护我们的基层组织。“红会事件”至此实际上平息了,以后又抓住了朱存祯,问题就彻底解决了,重新恢复了大峰山抗日根据地。没有武装斗争的胜利,政治工作做不进去,没有有力的政治工作,武装斗争的胜利亦没有保证,是武装斗争与政治攻势相结合解决了问题。耀南同志在政治斗争、武装斗争中一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巧妙地掌握斗争策略。

还有件事,现在说起来,带有传奇色彩。耀南同志1939年担任县长不久。我们的乡自卫队捆绑着三个小孩,交到县政府,说他们是奸细,要求立即杀掉。这三个小孩大的13岁,小的11岁,吓得直哭。耀南同志听说后出来问他们话。他们讲是天津人,在学校里听老师讲,不愿当亡国奴的人,可投奔八路军抗日。八路军常在山里活动。他们从家里偷了钱,坐火车,找八路军。到固山站看到周围都是山,下车往西走,走不远被自卫队查住了。耀南同志听了他们述说,认为他们说的可能是真的,便劝说大家不杀他们,有的同志非常不满,说他是温情主义。耀南同志坚持不能杀,说:“这么小的孩子我们可以教育,他们真是奸细就把他们送得远远的。叫他们发不了坏。”决定向分区政治部报告,说明三个孩子的情况,送分区政治部去了。到1970年,天津派人到长清寻张耀南,查证一个叫安鲁的参加革命的情况。这个安鲁便是那三个孩子中的一个,当了解放军的团长。据安鲁自己讲,他们三个在被送往分区政治部的路上,看到张贴的布告有县长张耀南的名字,便记下来至今不忘。这是件偶然发生的事情,但使人联想到耀南同志革命生涯中,对敌斗争是坚定的,在斗争中掌握政策,讲究策略,对同志,对人民群众他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因而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他的名字在泰西妇孺皆知,人民永远怀念他。

浏览:79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大岽军
    大岽军
  • 长清纸房
    长清纸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