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人》序缘(文/岳彤云)

卧游斋主 发表于2019-12-19 09:34:30

《山.海.人》序缘

岳彤云

师生老乡,喜聚般阳。缅怀长辈,故土情长。

二零一二年九月二日,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应乡亲克新大叔之邀,与昔日乡亲、挚友相聚于蒲翁桑梓——般阳。

光临者,有我四十年前的学生,如今是淄博师专第一副校长、正教授秦克铸,还有在淄博职业学院任教的黄丰年先生,我村乡村医生、我的同学好友秦克厚先生。克新大叔,这个自学成才、在全国颇有点名气的国家一级作曲自不必说,他的二弟克明——不仅是我们村最先富起来的“万元户”,而且为乡亲办了不少好事。难得的是,克新大叔有意安排各自带着家属——她们可是老妯娌、老姊妹啊!

时值金秋时节,百鸟啼鸣,鸿雁高飞,门前绿柳拂风,丹桂飘香而袭。室内高朋满座——可谓往来“无白丁”。席间,虽无管弦丝竹之乐,却有举杯合影之雅。谈古论今,畅叙乡情、友情。四位女士——于芳淑、于绍华、孙秀兰、栾桂香,有说有笑,时不时还因怀旧而唏嘘。

酒过三巡。克新大叔郑重其事地说:彤云的大著《闲话南沙井》,我们都已拜读。所写之人、之事可谓是咱们村的历史缩写。受此启发,我们兄弟三人想给我们的父亲写一本书。写这本书,主要是为了纪念我们的父亲,寄托我们对父亲的思念。如同众乡亲所说,我们父亲的为人,值得一书。今天,邀请大家来,主要是叙叙友情,再就是请大家给我们拿个主见。看看这件事值得不值得?要是值得,就要麻烦大家了。我们想请彤云为这本题为《山.海.人》的书写一序言。为何让彤云写?因为彤云德才兼备,不仅书法、绘画蜚声乡间,而且文笔也好。更重要的是,他记性好,年龄比我们长,了解的、经历的、知道的比我们多,一向被乡亲们称为我们村的“活字典”。所以说,写序非他莫属。再就是,克厚哥、丰年,请你们各自以自己的角度写篇回忆文章,可能的话也给我们提供一些素材。

克新大叔说完,大家纷纷点头赞成,又不禁说起了秦宗宜大爷爷的往事。对于克新大叔的安排,大家积极响应。我自感才疏,欲把此任推于丰年。然,丰年不允,大家也异口同声叫我莫再谦让。

既然如此,承蒙大叔弟兄三人和众人的信任,我也就勉为其难了。我琢磨:我的才情是有限,然而他老人家的崇高人格影响着我,鼓励着我,我有责任把它写出来,以蔚老人家在天之灵,亦是为后辈们树立一个做人的榜样。老人家不仅是一个出色的共产党员,也是我们村自抗日战争以来党的领导核心的一员。不管谁来当书记、村长,不管老人家是在村里负责,还是在乡里负责,或者在公社里负责,也不管他担任不担任村里的主要领导职务,遇到大事,大家都喜欢听听他老人家的意见,而他的意见往往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见,往往会成为村里重大决策的依据。可以说,老人家活着时是村里当之无愧的“主心骨”。在做人方面,老人家豁达正派,清正廉洁,德高望重,邻居乡亲大事小事都愿找他帮忙,他也来者不拒,广结人缘,在庄里乡亲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因为如此,所以我愿以端州之砚,湖州之毫,详述大爷爷之德,彰显老人家报世之才。否则,对不起大叔弟兄三人,也愧对老人家在天之灵。

苦思冥想,辗转悱恻,几易其稿,终于成此陋章。虽下笔千言,然他老人家之事迹浩如烟海,恐怕只能是挂一漏万。其中不免有不尽人意之处,诚望大叔弟兄三人和知者、智者不吝赐教!


浏览:52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卧游斋主
    卧游斋主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