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济奎烈士事略(整理/史尘)

17071 发表于2019-12-28 15:52:09

    吕济奎,字星符,1914年出生,山东省博山县西石马村人。1938年10月参加八路军博莱边区人民抗日自卫团。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45年9月,在历城韩庄战斗中牺牲。

    1937年,日军占领博山城后,四乡村民纷纷成立自卫团,抗日保家。吕济奎便成了西石马桥西村抗日自卫团的骨干分子。1938年10月被编入八路军博莱人民抗日自卫团任二中队二排排长。

    1939年底,二中队在太河一带配合四支队二团三营活动。一天,连长赵子明率领吕济奎的二排,到田庄进行扩军宣传时,与国民党军翟超部下的一个连相遇。他们一看是“土八路”,便摆开架势,一位连长迎面一站,大声喊道:“这是我们的地盘,外人不得入内!弟兄们,把他们的枪给我下了!”

    翟超所部,扛着“抗日”旗帜,但对山里百姓经常行抢、掠之事。八路军虽早已掌握该部的情况,但为抗日大计,容忍再三,排长吕济奎对此亦有所了解。因此,尽管这位连长咋咋呼呼,他却不动声色,静观事态的发展变化。当这位连长命令他的士兵缴我战士的枪时,说时迟,那时快,吕济奎一个箭步冲上去,左手一伸,牢牢地钳住了这位连长的脖子。右手的匣子枪抵住了连长的脑瓜。“谁敢动,我就毙了他!”吕济奎威严地告诉国民党士兵。众士兵一看连长被匣子枪顶在脑门上,慌了手脚,便乖乖地退了下去。赵连长给他递了个眼色,他这才慢慢放开了他那只大手。那个连长像出气的皮球,一腚蹲在地上。

    吕济奎趁机对他们进行教育,在我“统一战线”的感召与军威的威慑下,他们撤离了对峙场面。事后,国民党士兵纷纷传说着这次他们连长被八路军排长“老鹰抓小鸡”的经过,越传越奇。从此,他们便给吕济奎起了个外号,“吕阎王”。

    1940年春,博莱边区人民抗日自卫团改编为四支队一部,吕济奎任二营五连二排排长。这年,他们连先后参加过山王庄战斗,袭扰莱芜之敌,袭击章丘高松坡据点和栾宫等战斗。在战斗中,吕济奎英勇杀敌,被提为副连长。

    1941年春节,敌人从口镇、水北、鲁溪、章丘等地集中重兵对我抗日根据地包围袭击,妄图消灭我抗日武装。当时,我二营五连驻虎口崖,早已接到敌情报告,五连已作了应变部署,确定一旦发现敌人动向,即占领铁山,控制制高点。这天拂晓,部队改善生活,水饺包好后还没往锅里下,哨兵跑来报告,东、西、南、北四面发现敌人向我运动。

    连长赵子明命令部队紧急集合,向铁山靠拢。不到5分钟,全连指战员端着还没有下锅的生水饺迅速向铁山靠拢,在铁山的乱石间隐蔽起来。大约7点钟,敌人从四面八方向我包抄过来。情况万分危急,教导员翟寿亭和指导员郑洪五、连长赵子明、副连长吕济奎召开紧急会议,研究突围计划。

    经过吕济奎力争,确定由教导员和指导员自东北方向突围,吕济奎和连长断后掩护。教导员和指导员率领三排,瞅准敌人马队刚刚过去,步兵未到之隙闪电般冲了出去。三排刚一过去,敌兵也随即发现。敌人立即以密集的炮火向铁山轰击,弹片呼啸,火光冲天。在这危急时刻,吕济奎大声喊道:“连长,你率一排先撤,我率二排掩护!”

    千钧一发之际,连长二话没说,率一排在前开路,吕济奎率二排在后掩护,冒着炮火,向西南方向成功突围,敌人的围剿彻底落了空。

    1941年冬,寒气逼人。部队奉命攻克莱芜北部山区边缘的一个伪据点——枯河伪据点,驻扎着一个伪军中队,工事坚固,易守难攻。开始,由一营担任这一任务,经过几天激烈的战斗,仍未攻克,团首长命令,由二营五连接替一营,完成这一重任。

    五连奉命迅速开进阵地。副连长吕济奎建议用“坑道爆破法”摧毁敌人的碉堡。经两天两夜苦干,坑道离碉堡已不足20米,吕济奎在此时向敌人展开了攻心战。他手持话筒,向对面敌人喊话,伪军们一听说“吕阎王”来了,呼啦一声蜂拥而出,仓皇向寨里据点方向逃窜。战士们奋勇追击,敌人死伤大半,其余全部当了俘虏。

    1942年秋的一天,我军得到情报,顽四师吴化文部一个连运输军用物资,经分析杨家嘴是敌人运输的必经之路,决定在此打一个漂亮的伏击战。营里把务交给了五连。吕济奎立即和连长研究了作战部署,准备夜里2点出发,潜伏待敌。

    这天,连长命令下午5点开晚饭,7点睡觉,夜里2点准时出发。吕济奎有个习惯,一听说有战斗任务,战前怎么也睡不着觉,一旦打完仗,他能睡一天一夜,甚至还要长,而且睡的又香又甜。这天晚上,他照例睡不着,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连长,几点了?”不到4小时,他问了3遍。其实,连长也睡不着,他是全连的总指挥,还要掌握时间,他怎么能睡得着呢!吕济奎的每个动作,他都听得一清二楚。

    1点45分,连长翻身下床。吕济奎这时早已整装待发,见连长起床,立即命令通讯员迅速通知各排集合。3点15分,队伍开到了杨家嘴。按照战前的周密布置,3个排分别隐蔽在公路两旁的玉米地里,形成了口袋状的埋伏圈。太阳爬到一竿子高时,仍不见敌人的影子,潜伏了小半夜的战士们显得有些急躁,和三排长在一起的吕济奎更是坐卧不安。突然,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了毛驴的铃铛声。“来了!”吕济奎一拍大腿,随即命令三排长:“注意观察敌情!”

    毛驴的铃声越来越近,100米、50米、10米……敌人已全部进入我“口袋”中。

    “当!当!当!”i声清脆的枪响后,霎时间,枪声、爆炸声、毛驴的嘶叫声响成一片,吕济奎率战士们冲人敌群,与敌人展开肉搏.,

    战斗共歼、俘敌70余人,缴获枪械百余支,子弹5000余发及其他军用物资一宗。战后,吕济奎荣立三等功。

    抗日战争进入1942年。日伪军对我根据地的“清剿”、“扫荡”、经济封锁更加残酷严密,我军的军需药品供应十分困难。刚进入夏季,疟疾在部队大肆流行,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情况严重,卫生员一筹莫展。连长吕济奎突然想起小时候听母亲说过,用山上的一种草药能治疟疾,他立刻带着通讯员去访问驻地老乡,一位70多岁的白发老人告诉他:把大蒜和黑豆捣碎合在一块,疟疾发病前半小时服下,即可防止疟疾病发。

    吕济奎便让全连干部战士服用捣碎的大蒜黑豆,很快制止了疟疾的蔓延。这一方法迅速在全营推广,治愈了疟疾,减轻了干部战士的痛苦,保持了部队的战斗力,受到营、团首长的表扬。

    1943年5月的一天夜间,五连接到攻打驻扎在章丘重镇埠村之敌的命令。晚11点10分,吕济奎和全连战士到达了指定地点,就地待命。黑夜中的埠村一片宁静。12点10分,团部司号员吹响了进攻的号角,惊醒了沉睡的村庄,战士们如下山猛虎一般冲人村内,两个时辰消灭了敌一个连的兵力。

    1943年,吴化文部在临朐一带制造“无人区”,人民群众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当时,吴部驻扎在东黄姑村的一个排,残暴至极。有的百姓被他们凌刀割死,有的被活埋,更有甚者,他们让几个将被活埋的群众自己挖坑,相互活埋,当土埋到脖子,血液全攻到头上时,用镢头在人头上砸上个窟窿,放上馒头,看看血液能溅多高,以此取乐,群众对此恨之入骨。为救民于水火,连长吕济奎率领一个排,在一天晚上趁敌不备,对其进行突袭,干净、彻底地消灭了这伙罪恶累累的匪徒,为当地群众除了一大害,缴获机枪一挺、步枪几十支,子弹几千发,受到团首长表扬。1943年7月中旬,十二团二营五连接到团部攻打蒙阴裴家庄南小张庄之敌的战斗命令。夜里两点钟,五连在吕济奎统领下到达指定地点。5点25分,团部发出攻击信号。吕济奎亲率一排,在二、三排的掩护下,直插村庄东头。因天黑,敌人只注意二、三排强大的火力发射,而拼命地反击,没有看到一排已插到他们的眼皮底下。吕济奎对敌人的反击火力看得一清二楚:两挺机枪在疯狂的吐着火舌,一门迫击炮在向我军阵地发射。

    吕济奎派出两个班迅速控制了两个机枪阵地,调转枪口向村内射击。连长吕济奎和一排长孙迎泉如猛虎扑食,几个箭步就窜到了敌人3个迫击炮手跟前,抬手几枪将他们送上了“西天”。随即命令战士掉转迫击炮口,朝着早已侦察好的敌团部位置就是几炮,几声炮响过后,火光冲天,村子里象炸了锅。我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冲入村内,不到一个时辰,战斗结束,当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我十二团已凯旋而归。

    1945年9月,我军接受济南日军投降时,二营营长吕济奎负责率部清扫济南外围敌人,在历城县韩庄的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1岁。(史尘整理)

谁在收藏
浏览:105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彤管有炜
    彤管有炜
  • 颜神之子
    颜神之子
  • 17071
    17071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