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火中走出来的高级记者吴化学(文/龙一兰)

13275 发表于2020-01-10 16:52:54

    1930年刚满12岁的吴化学,就参加了革命、入了党(当时多报3岁,由CY转CP)。从此,他便穿梭在战火中,做地下工作,做兵运工作,当八路军大刀队队长,以后又任指导员、教导员,带领部队打了不少仗。1940年,吴化学入抗大一分校文工团组建的宣教队,学习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理论,为以后从事文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任剧团团长兼导演。从这时起,他进入了戏剧、舞蹈、音乐、诗歌的创作时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编导了20多个节目供剧团演出;同时在《群众日报》、《曙光》报上发表了《反扫荡的烽火》、《十月革命的曙光》等诗歌作品。战火为他提供了创作的素材,战火要求他强烈地反映战斗生活,又是战火指引

他走向创作的深层。

    1942年,部队领导发现了吴化学的才华,调他任《曙光》报记者,并拨40万元(旧币),为他配置了一架“富士”相机。在当时抗日军民经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这个举动非同小可。吴化学深知领导关怀文艺工作的份量,他如获至宝庄重地背起了相机。相机便成了他的好伙伴,也成了他战斗的武器。革命战士有了武器,如虎添翼。吴化学在任《前锋》报记者组长、采编主任期间,一手握笔一手持机,双管齐下,佳作颇丰。他曾化装秘密潜入山东北邹长焦家桥敌据点,与敌人对面相视而未被发觉,用搜集的第一手材料写了通讯《北邹长人民是怎样同敌人进行斗争的》。他随游击小组摸进敌人据点抓特务,写了题为《摸了周村的岗兵》的特写。他曾和民兵一起反扫荡,阻击日本侵略者的进攻,创作了《麻雀战》的速写。在禹城战役中,他手提拿子枪和战士一起冲锋,既拍下了我军将士英勇善战的战斗场面,又写出了报告文学《七百九十八名拒降日军的歼灭》。山东军区领导袁也烈在干部大会上表扬说,这篇用文学笔调写的文章,写得很好……

    革命的战火越烧越旺,赴汤蹈火的随军记者吴化学也锻炼得越来越坚强。

    1945年8月,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就要迎来抗日战争的胜利曙光。朱德总司令命令全军向日本侵略者实行战略大反攻。当时,吴化学正在胶济前线采访。消息传来,他无比兴奋。一天黄昏,他得到紧急通知:盘踞在寿光县尚家庄的伪军张景月部闻风逃窜,我县大队正从西路追击,希望快去采访。吴化学和另一位记者吴杰骑上自行车便飞奔而去。8月天气,骄阳似火。两个毛头小伙光着膀子,穿着短裤,把相机和衣服放在车袋里,全速飞驰。进到尚家庄时,突然有人向他俩打枪、甩手榴弹,方知敌人还未撤退。吴化学大喊:“吴杰快跑!”遭遇中吴化学腿部中弹,吴杰不幸倒下,壮烈牺牲。他的好伙伴——相机也因误入敌人的鹿砦难以取出而丢失了。采访未成,却失去了战友、失去了手中“武器”,吴化学无比痛心,怒不可遏。

    他怀着为战友报仇雪恨的满腔怒火,在此后的几个月里始终跟着队伍追击这股敌人,终于在寿光城东的稻田战斗中将其全部歼灭了。吴化学逐个清点战俘,发现一个名叫桑田的俘虏穿的布褂兜上有个洞,露出半个眼镜盒,正是自己在尚家庄丢的。于是,他便顺藤摸瓜,追问相机的下落。这个俘虏如实地作了交待。吴化学当即令俘虏带路,到城东小刘家柳条编的粮囤底下找回了自己心爱的好伙伴——相机。仔细一检查,相机连同照过的胶片都是完好的。冲洗后,有的照片还在报上发表了。这

是用血的代价换取的呀1

    1946年,吴化学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创办了第一所新闻学校,并兼任校长。他带领学员赴前线参战实习时,这位智勇双全的校长,在德州战役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竟活捉了敌鲁北剿共中将司令王继祥。他不但拍下了这位司令俯首就擒、失魂落魄的狼狈相,还写出了《东地受降》的战地特写。吴化学的英勇行动,在前线一时被传为佳话。

    流一滴血,得一分收获。进入虎穴,得到虎仔。在战争年代,吴化学成了枪林弹雨中的多产记者。他在报刊上发表的战地新闻、报告文学、散文、诗歌、剧本等共300余篇(部),编著了《宁死不屈》、《禹城大战》。、《滨蒲战役》、《解放德州之战》和《采访写作讲授纲要》等书。他拍摄的八路军英勇奋战的多幅照片,分别刊于山东军区《导报》、《山东画报》上,并在全国战斗英模代表大会上展出。

    对吴化学的作品,人们赞不绝口。当时在渤海军区有“迅涛的胡琴拉得好,化学的文章写得好”的传颂。他被评为模范记者,吴化学的努力成功了!

    党器重这位有才华的“红小鬼”。1953年吴化学被调入新华社新闻摄影部任记者。不久,他便担任中央记者组的国内外重大新闻的报道工作。1957年至1964年,他任中央记者组组长。他领导中央记者组,出色地完成了毛主席、刘主席、周总理、朱委员长、邓总书记等中央首长的重要活动、外国元首访华、国庆、“五一”和人代会、党代会等采访报道工作,曾受到周总理的当面表扬。

    吴化学调北京工作后,始终保持着战争年代的那种顽强的工作精神,那种强烈的创作欲望,业务上精益求精,不断进取。他的作品,同在战争年代一样,无不凝聚着勇往直前的精神。为了表现天安门广场热烈庆祝的场面,在近30年的时间里,他几乎登遍了周围所有高大建筑物。在国庆10周年时,他登上中山公园的一个制高点,拍摄了《国庆天安门狂欢之夜》.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为了更好地拍摄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同群众在一起的活动场面.1959年,他策划、安装了天安门广场用11吨钢材制作的4个塔架。

    1962年周总理指示新华社出版《长江》画册,吴化学专程赴武钢拍摄炼钢的照片。他在选取钢水出炉的理想角度时,竟被热浪冲昏,险些倒入钢水中。他的手被烫伤,在场的工人都捏r一把汗,惊讶来丁—个不要命的记者。至今,铁砂仍留在他手部的皮肉中,粒粒可辩。为了拍到高质量的照片,他要“走万里路”以至爬险峰,决不吝惜汗水。1956年3月,他在拍摄延安全景时,连续7个中午不休息(因早晚有云雾),爬上比宝塔山更高的山峰,直到拍摄满意为止。他说:“我被一股热爱党中央的激情所驱使,着眼于全国广大人民


对延安的景仰和向往,立志非把延安表现得美好决不罢休。”吴化学就是这样一位永不停步的新闻记者。

    他又成功了!可谓硕果累累。他拍摄的照片,现存中国照片档案馆的有2600多幅,代表作是:《毛主席和周总理在天安门上》、《朱总司令在建筑工地上》、《宋庆龄副主席和孩子们欢度节日》、《革命圣地延安》、《画家叶浅予在剧场》等。在国庆10周年时,他主持编摄了巨型国礼性画册《中国》、《人民大会堂》。同时还出版了理沦专著和摄影艺术论文:《摄影工作讲授提纲》、《舞台艺术摄影》、《航空摄影》、《记者修养》以及诗词《风花集》等。l987年,他又参与编摄了《华东抗日、解放战争摄影集》、《渤海区革命历史图片集》。1991年他成功地举办了个人影展。

    在和平的年代里,吴化学仍然是一个多产记者。

    这里,还要着重提及的是他的美学理论著作《摄影美学》。早在五六十年代,吴化学就从敬爱的周总理和好友萨空了那里得到提示,决定对怎样提高新闻记者、编辑的审美能力这一问题加以研究,用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点,从我国的摄影艺术实践出发,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精神,探索摄影美学的原理和规律。这是一条没有人爬的“崎岖小路”,他像当年上战场一样,义无反顾地攀登起来。

    从1958年起,吴化学手不释卷,系统地攻读马克思主义有关美学的经典论著,翻阅了大量的中外有关美学的图书刊物,走访了众多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这时,有人指责他“不务正业”、“唯美主义”。吴化学理直气壮地说:“走我自己要走的路”。他煞费苦心,孜孜不倦地探索,于1963年写成初稿。

    不幸,“十年浩劫”降临头上,他呕心沥血多年形成的书稿和资料被洗劫一空。

    一个坚强的战士是不畏惧任何困难的。1987年吴化学平反后,便开始进行书稿的起死回生工作。经过顽强地回忆,与有关材料的搜集,他竞奇迹般地将书稿复原出来。

    在书稿复原中,吴化学的夫人1983年患了重病,他承担起陪护任务,直到1990年夫人不幸病逝。之后,他专心致志地用了3年时间,字斟句酌,删繁就简,终于完稿。此时,这位当年的“红小鬼”,已是古稀之人了。1993年4月,《摄影美学》这部专著作为重点图书出版了,实现了周总理、萨空了的遗愿。它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用价值,弥补了摄影艺术理论和美学中的空白。吴化学经历了36年的艰辛,沿着“崎岖小路”攀登,矢志不移,终于达到了一个顶点。

    这位从战火中走来的新闻战士具逋谦逊的美德,他从不计较任何地位待遇,不止一次地把评级、出国的机会让给别人。他说:“我永远是个记者。”在这句朴实的话中,饱含着他对党和人民军队的寸草春晖之情。

(未校对谢绝转载)

浏览:129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13275
    13275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