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荣成宋星路

17160 发表于2020-01-11 18:41:25

    1940年,我从部队调到山东省荣成县做地方工作。当时文登、荣成、威海地区是日寇占领区,也是我党经过第二次抗日武装起义建立起来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我们与日寇之间形成了犬牙交错的对抗态势,敌人每隔二、三十华里建有一个据点,单荣成一个县就建有十几个据点,我们则在敌人据点之外的各村围困敌人。我刚到荣成工作的第三天早晨,就在第四区委的驻地遭到了敌人的袭击。当时我与四区区长睡在一起,清早起来发现已被敌人包围。紧接着在我们面前出现了四个日本兵,枪口对着我和区长,吼叫着“叭噶呀噜,八路的有?”我们两人都以群众的面目与敌人周旋,终于脱离了危险,但区委书记的母亲等人却被敌人抓走了,群众遭受很大的经济损失。

    这期间,我们一方面要防御敌人的侵袭破坏,同时要找机会骚扰与打击敌人。为此,首先要不断组织与提高对敌斗争的战斗组织,即普遍组织自卫团,发动与组织基于队(即民兵的前身),积极发动青年参军,参加区中队、县大队与东海司令部所属部队。为了防御敌人的侵袭破坏,自卫团要坚持站岗放哨,夜问要值班打更。各村问相互传送敌情情报,有些村还设立了类似古代烽火台的装置,即在村头的制高点竖一个旗杆,上悬带有叶子的树枝,树枝高悬表示平安无事,树枝倒下来表示敌人出动了,村民们就拉着牲畜等到山上躲避起来。为了骚扰与打击敌人,基于队与区中队在夜间时常到敌人据点周围打枪、投掷手榴弹。在有利的形势下,我部队也集中力量打击敌人,有一次,我们在石岛北部打了一个漂亮的埋伏战,活捉了一个日本兵,缴获了一挺歪把子机枪,全区军民为之振奋。

    在抗击日寇斗争的同时,另一重要任务是铲除伪政权,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抗日民主政权刚开始时,是通过先酝酿提名后经全村通过的形式,来建立政权机构的。后来发展到充分的民主选举,为了解决许多村民不识字,不认识选票的问题,创造了投豆选举法,即对每一候选人设一个投豆碗,每一选民发一粒豆作为选票,将豆投到自己要选的候选人的碗里,最后得豆多的人当选。这种选举方式简便易行,群众满意。当时的财政实行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的合理负担办法,即地主、富农有钱多出钱,减轻一般贫苦农民的负担,同时又团结地主、富农共同抗日,形成统一战线。

    在抗击日寇与建立我抗日民主政权的过程中,我们还十分注意始终贯彻发展壮大党组织与发动群众这两项重要工作。为了抗日救国的胜利,在积极分子中慎重地发展党员,加强党的领导力量,教育党员现在为抗日救国的胜利而斗争,从长远来说要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具体要求在党的各项事业中,共产党员要起先锋模范作用。夺取抗日救国的胜利,要依靠发动与组织广大群众的力量,我们还不断的进行抗战的形势与任务的教育,教唱抗战歌曲,将各界群众广泛地组织到职工、农民、青年、妇女各抗日救园会与文化协会中来,形成有组织的力量。

    这期间我们的生活是异常艰苦的。开始除供给吃饭外,每人每月还发给一元饯的津贴费,当时一元钱还能买到一双布鞋,后来财政困难,一元钱的津贴也没有了。当时春荒严重,我们经常在各村工作,在农民家吃派饭,能吃上地瓜干就是好的了,野菜、干地瓜叶是常吃的,有时连花生壳也吃了。衣服只有随身穿的一套,没有换洗衣服,大家笑说“不怕天火烧,只怕跌一跤”。因而身上生虱子是普遍现象,大家戏称虱子为“抗日虫”。睡觉没有被褥,穿着的衣服躺下睡觉就成了被子,身下铺的是草,头下枕的是砖头及包文件的小包裹,冬天夜半常常冻醒而不能入睡,有时不得不起来跑跳取暖。由于经常睡地铺,特别在山区室内地皮潮湿,许多同志手上生了疥疮,有的同志至今手指问还留有疥疮的疤痕。但是,同志们并不以为苦,唯一的期望是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就这样,经过一年多的艰苦斗争,到一九四一年春,日寇被迫从文、荣两县的中心区域撤走了,除两县县城与石岛及其附近外,建成了两县连成一片的抗日根据地。

    回忆这段历史的胜利,是党的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方针的胜利,也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光辉模范作用和艰苦奋斗精神的胜利。

浏览:615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面向未来
    面向未来
  • 漂流者
    漂流者
  • 当当铭
    当当铭
  • 沪生
    沪生
  • 17160
    17160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