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救会长周庆芳被捕经过(文/秦克铸)

卧游斋主 发表于2020-02-11 21:19:37

                                          妇救会长周庆芳被捕经过

                                                                秦克铸

       进入1941年阴历十月,鬼子开始推行第三次“治安强化运动”。当时,博山县委机关、县独立营驻地在杨峪村。敌人嗅到消息后,对博山县委机关和独立营进行了突袭。石马乡东石村在县委担任实业科长的李振之,在突围中自作主张钻入敌人口袋做了俘虏,后经不住考验,叛变投敌。不久,在李振之影响下,李振之的儿子、时任东石马村党支部组织委员的李奉奎也叛变投敌。由于李振之、李奉奎的特殊身份,工作中接触到不少党的机密,对博山县各地方党组织多有了解。他们的叛变,使不少同志因此被捕,遭到残酷杀害。更可恶的是他们叛变后又充当了鬼子的鹰犬,三天两头带着鬼子汉奸下乡清剿,搜捕共产党员,捉拿抗日家属,使博山县特别是博山县老四区的地下党组织遭到极大破坏。

       李振之的老家是石马乡东石马村,距南沙井村只有10余华里,该村及其西边的中石马、西石马、和庄,南边的淄井,东边的蛟龙、朱家庄、洪山口,东南边的北博山,都驻有鬼子汉奸。李振之爷俩对南沙井村的党组织也比较熟悉,他们的叛变对南沙井村的党组织构成了致命的威胁。

      1941年阴历十一月十五,叛徒李振之父子带领鬼子宪兵、特务、便衣几十人对南沙井村进行围剿。鬼子先南下扫荡了县委驻地南博山一带,然后从邢家庄翻山越岭直扑南沙井村。他们从村南的南封山扑下来,堵住了村里的出入口,占领了交通要道,将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村民赶到关帝庙前的十字路口上,召开所谓的“村民大会”。等到集合完毕,鬼子按照李振之父子提供的名单,逐个点名逮捕。

      开始点名之前,妇救会长周庆芳看到了人群中还没有来得及躲避的青救会长秦宗宜,她机智地将给鬼子续水的空茶壶递给了秦宗宜,并示意秦宗宜赶快以回家取水为名离开会场,那神情不容置疑。

       周庆芳与秦宗宜两家住的地方就隔着一个小菜园子,按庄里乡亲,秦宗宜叫周庆芳婶子。因为周庆芳辈分高、年龄比秦宗宜也大的多,本身她又很看好秦宗宜的工作才干,所以平时工作中对秦宗宜也总是高看一眼、厚爱一层。

       看到周庆芳坚毅的示意,秦宗宜摇了摇头,无奈地接过了空茶壶。秦宗宜离开人群刚要走,站在人群周围的鬼子就上来用刺刀逼住了他。当秦宗宜镇静地、连说带比划地告诉鬼子要回家为“皇军”取水续水时,鬼子兵才放他过去。为了不引起鬼子怀疑,秦宗宜故意放慢脚步。一回到家,他立刻翻过墙头,溜进赵家后园。放眼望去,赵家后园到处是柴火堆。秦宗宜来到靠近老榆树的那堆柴火,钻入柴火堆中,用厚厚的玉米秸挡在外面,静静的听着外边的动静。

       鬼子点到秦宗宜的名时,没有人做声,李振之父子告诉鬼子,那个罗锅腰、红眼巴就是秦宗宜的父亲。于是,鬼子将秦老太爷拉出来,用枪托猛击秦老太爷的罗锅腰,逼问秦老太爷他儿子的下落。秦老太爷咬紧牙关,说儿子这几天不在家,不知道去哪里了。鬼子没办法,只好将秦老太爷与逮住的其他青壮年、党员一起,用绳子穿成一串,押到石河西岸的打谷场上,准备在那里汇合从西沙井、老姑峪逮捕的党员一起拉走。秦老太爷本来就是罗锅腰,加上刚才鬼子的一阵折腾,在穿成一串行进的队伍中根本跟不上趟。最后,鬼子将秦老太爷打得半死,丢到了石河岸上。直到鬼子走了以后,秦老太爷才被乡亲们救回。

       这次围捕南沙井村,鬼子捕去村民19人,连七十多岁的苏荫熟老汉也没有放过。19人中有党员6人,包括妇救会长周庆芳、村长赵炳炎也在被捕人员当中。妇救会长周庆芳关键时刻救了青救会长秦宗宜,自己却被鬼子逮捕,遭到严刑拷打。后来,周庆芳被拉往济南,历经磨难后才逃出虎口。

       此事让秦宗宜终生难忘。秦宗宜常说,不是妇救会长周庆芳舍身救他,他恐怕早就成了烈士了。战争年代对人的考验非常直接,有人经不住考验而叛变,也有人敢于为了自己的同志而牺牲。前者遗臭万年,后者万古流芳!

浏览:153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 之约
    之约
  • 卧游斋主
    卧游斋主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周庆芳,秦宗宜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