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斗生涯(三十四)

老龙湾 发表于2020-04-11 19:59:56

    1947年的8月是非常不寻常的8月,山东军民经受着战争的严峻考验。蒋匪军会师莱阳城,而且急于向烟台进发。许世友、谭震林指挥的山东兵团的三个纵队,插到敌军的背后,发起了莱阳城战役,趁敌人的守城工事没修好之前,进行突然袭击,歼灭敌军一个师。打扫完战场迅速撤出战斗,转移到胶济路南侧的机动位置,严密注视敌人的行动。从掖县、龙口东进的敌军迅速占领了招远、栖霞、蓬莱县城;莱阳之敌北侵福山,配合海上登陆,很快占领了胶东半岛的政治、经济中心烟台市。除威海、文登、荣成、海阳四县外,胶东的大好山河全部为蒋军占领;敌军一来,地主还乡团紧接着进行反攻倒算,建立反动政权,人民处于白色恐怖中。胶东区党委会同华东局张云逸、张鼎承等首长,根据战局的发展变化,对集中在海阳、文登山区的党政军干部的去向问题作出了三项决定:第一,渡海大连,转移去辽东军区。由政治组织部门确定名单,编成小队、中队,从威海坐小汽艇过海,脱去军装换上便衣,在大连港登陆。在苏联红军的掩护下,坐火车到了安东(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丹东市),找到东北野战军的联络接待部门,经过短时间的休整,分别编入我辽东军区的后勤部工作。总人数有多少我弄不清楚,仅兵站部一个单位就有180余名干部过海。在组织科长,政治部主任圈定过海干部时,内定了三个条件:一是年龄偏大的团一级的干部;记得有交通学校校长熊振作,运输处、供给处的副处长,组织科副科长,还有汽车构造、内燃机专业的工程师、讲师等;二是已婚有小孩的和未婚的女干部,记得有部首长的家属和女会计,医生等;三是:身体比较虚弱,急行军有困难的营连干部。

    那是中秋季节,气候开始转冷,这批过海的干部,眼含着热泪,告别了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们,从绕涧村出发,由大卡车分批送到威海港。在胶东区党委直接领导的海上独立大队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分作数批乘上为我军所有的数只小汽艇,避开国民党海军舰艇的封锁,偷渡至大连港郊外的小渔港靠岸登陆。所有渡海同志都在威海市民中用自己服装交换成便衣,化装成商人和旅行者,混过国民党政府派驻大连军警关卡的检查(当时大连、旅顺虽在苏联红军的军事管制之下,但其政府还是国民党蒋介石的),克服了难以预料的艰难险阻,找到了东北解放军辽东军区司政机关。按照原来职级和特长,分配到各部门工作。直至1948年5月,我华东野战军打下潍县城之后,这批渡海的同志,才在辽东军区护送、胶东军区的迎接下,分批返回原部队。

    第二种战备方式是,动员一批同志“打埋伏”。所谓打埋伏,就是化整为零,变军为民。把我解放军的机关于部,通过区、乡党组织的计划分配,由村支部书记、村长逐户安排在农民家里掩护起来,随着房东的姓氏改名换姓,男的给房东当儿子,女的当姑娘或当媳妇。从乡到村,规定了临时联络制度和联系方式。参加打“埋伏”的人数比较多,仅兵站部就有400人以上。一是交通学校的学生,他们多数是烟台附近牟平、福山、海阳、莱阳人,校方发给他们两个月的菜金粮票,暂时回家,何时返校待后通知。二是由华中建校分到兵站部工作不久的男女知识青年,他们既无武器,又缺少作战经验,暂时隐蔽,利多弊少。三是汽车、马车驾驶员和修理工等,带上必备工具,分散到掩蔽车辆的山村。打埋伏的同志统一由政治部秘书科长组织领导,住在区委。下设数处联络点,专门为分散隐蔽在各村各户的同志服务。由于蒋匪军鞭长莫及,只是沿着公路占领了一些城镇,时间和兵力都不允许敌人去掠夺农村。打埋伏的男女同志,实际上是协助区乡干部作了群众性的战备工作。当年的11月份兵站部突破包围圈,跳到胶济路以南,在诸城东山区站稳脚跟后,派人把打埋伏的同志接回了部队。第三项重要决策是,把兵站、军械和卫生等各部的指战员合并为一个混编加强团,由东向西再向南突围,向华东军区首脑机关靠拢。

    1947年的晚秋,驻在海阳县盘石店周围的华东军区后勤部队,通过渡海转移就地“打埋伏”精简后,留下来的都是年富力强的干部和警卫人员,还有一个警卫营和两个警卫排,与原来相比精干了许多。汪道涵、白备伍、叶进明、于眉等领导人搬到一个村驻防,组成临时指挥部;把所有的干部集中编队,任命了大队长、政委,中队、小队长和班长;每人配有短枪,有的佩带冲锋枪,还有四枚手榴弹。各部的警卫排合编成一个加强连,划归兵站部警卫营统一指挥;保卫科的保卫队划到营部,成为便衣侦查班,原马车大队长王建中同志(红军干部)任营长,我任营政委,原来的营长教导员为副职。四个连队兵员充足,武器精良,战斗力比较强。

    胶东军区和行署的后方指挥机关,在乳山县夏村镇召开了驻军联防会议,汪道涵、于眉首长派我参加会议。军区参谋长站在军用地图前,把国民党军队占领我城镇、公路及沿海美蒋军舰兵力分布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又把驻莱阳、烟台、即墨等地蒋匪军的行动计划作了预测。指定东海军分区的主力团和海阳、乳山县的民兵营负责青岛方向和海上的警戒,严密监视敌人的行动;指定我兵站部的警卫营,配合十三纵队的一个团和民兵向莱阳、徐家店方向担负军事警戒,在山头上设排哨,派出便衣侦察,严密注视敌人的活动。当时从上到下的所有指战员都作好一切准备,依靠在抗日战争中与日本强盗打地雷战的老区人民,与蒋匪军打游击战寻找战机,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向主力兵团靠拢。

    1947年的8-9月间,正是刘邓野战大军东渡黄河,西部由陈赓兵团从豫中作战策应;东部由陈、粟指挥的华东野战军的八个纵队开路,向中原大进军,挺进大别山决战的时刻。蒋介石为阻止我军南下,被迫将重点进攻山东的几个嫡系部队急速南撤。在胶济铁路东段暴露出兵力不足、捉襟见肘的弱点。许世友和谭震林指挥的三个纵队跳出敌人合围阵地,正好盘踞在铁路以南的丘陵地带,冷静观察,寻找战机。查明潍县至胶县的敌情后,立即行动,迅速发起了三合山战役。三合山位于胶济路南侧,坊子车站以东,军事地位非常重要。我军的一个纵队和几个县的独立营埋伏在坊子和寒亭一带,以大沙河为凭障,截击潍县之敌;以一个纵队和南海、滨北两个军分区的部队埋伏在高密城西和火车站附近,专打胶州、青岛来援之敌。另外一个纵队和特务团向敌人25军的一个师发起了猛烈进攻。经过一天一夜的激烈战斗,敌军除少数散兵逃向潍县外,一个整师被我军全部歼灭。把围困我胶东地区的封锁线,从其背后冲开了一个大缺口,从而粉碎了蒋介石重点进攻山东的军事阴谋。许、谭兵团和华东军区的首脑机关,在两个纵队的护卫下,重新打回鲁中老解放区,并在安邱、诸城一带站稳脚跟,休整部队,严阵以待。

浏览:173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劈山
    劈山
  • 漂流者
    漂流者
  • 辉哥
    辉哥
  • 老龙湾
    老龙湾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