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顶上一青松——吴道源同志传记

刘封邱de 发表于2020-04-19 22:41:26

苦大仇深寻光明

    吴道源,山东莱芜县丰登官庄人,1903年6月21日出生于一个贫农家里。自幼父母双亡,他与哥哥吴来源相依为命,度过了童年。由于失去了父母的关爱,小道源经常遭受富家子弟欺侮,使他心中很早就埋下了对万恶旧社会的仇恨种子。

    步入青年时期,中国正处于群龙无首、军阀混战的年代。强权们信奉胜者王侯败者寇的信条。

    兵即匪,匪即兵,所到处,抢一空。地主、富农、资产阶级、高利贷者与旧官府相互勾结,残酷无情地加紧剥削、压榨,完全置人民死活于不顾。另一方面,神州大地,灾害频发,,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广大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吴道源兄弟俩,更是到了不能活下去的地步。

    在他们家里,常常“饭锅吊起来当钟敲”,终日三餐不得一饱。他想种地,没有土地;想出卖劳力,又嫌年幼不雇佣。百般无奈的他,只好托人找关系借高利贷,贩货往返于莱芜、泰安和济南之间,以赚钱糊口。

    于是,无论酷暑严寒他始终顶风冒雨,受尽了劳累,只赚了几个小钱。但小钱除了买点麦面,也所剩无几,根本还不清高利贷债息,以致利上滚利,度日如度年。

    吴道源就是在这样的苦难中度过了他的青春岁月。

    也正是他的耳闻目睹、切身感受,使得他萌发出了要改变现实、摆脱苦难的念头,继而产生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强烈愿望。

    他认为,旧社会的黑暗是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以及高利贷者残酷剥削压迫造成的;只有消灭了不平等的剥削制度,才能挖掉广大劳动人民贫困的根子。

    因而,他就开始在黑暗中寻找铲除它们的光明道路。1930年前后,军阀韩复榘就任国民党山东省主席。为了独霸山东实现当“土皇帝”的美梦,韩复榘便加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压榨和迫害,并下令取消省内所有的群众组织,禁止人民自由发表言论、集会和结社。另一方面,为控制广大的农村地区,笼络人心,他允许各级国民党政府建立农民协会,却又同时设立各种条条框框,妄图将农会限制在自己的势力范围。

    农会是农村唯一公开、合法的民间组织。

    中共莱芜县委紧紧地抓住了这个机会,把农会作为组织农民、宣传革命思想、占领并扩大农村阵地的桥头堡。同时,很快就确定了掌握农会领导权的方针和策略,并在全县范围积极参与和领导建立农会的工作。在农会的带领下,广大农民向封建势力的苛捐杂税、高利贷者开展各项斗争,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吴道源从农会的所作所为中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他认为,广大农民只有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才有力量。1931年农历十月初,他参加了“县农会”,并立即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

    在农会工作中,吴道源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启发和教育农民,把穷苦农民团结在农会周围。在发展会员的过程中,他的阶级观点十分明确,对那些苦大仇深、为人诚恳、敢于仗义执言嫉恶如仇的人,他就积极地发展他们到农会中来。

    对逆来顺受、胆小怕事的人,他细心观察、耐心引导;对唯利是图、苟且偷生的人,则不屑一顾。他拒绝发展那些生活虽然贫困,但又对地主阶级心存幻想并与他们有密切联系的人加入农会。

    他坚决反对甘愿充当地主狗腿子的人混进农会,并经常对人说:“这些人心术不正,是好吃懒做的蛀虫,不能摆在穷人的行列里。”

    经过这样一梳理,农会就完全掌握在我们党的手里。

    吴道源同志积极参加了农会领导下的抗租斗争。他耐心地教育农民,启发农民的觉悟,向他们讲解造成贫富悬殊的原因和改变这种状况所应该走的道路。

    在斗争中,他为农民撑腰、鼓劲儿,鼓励农民不要在强势面前低头,鼓动他们不交租、少交租和拖交租。当斗争取得进展或有一些成果时,他就同农民兄弟一起总结经验,以利再战。反之,当斗争受到挫折或失败的时候,他即帮助农民群众从中吸取教训,扬长避短,勉励他们不要灰心丧气。

    随着斗争的不断胜利、农民觉悟的不断提高,农会工作也逐步深入开展。它从一开始反对旧政府人员的贪污腐败、鱼肉百姓人手,逐步深入到清算账目、抗地租。并且不断揭露土豪劣绅勾结官府的罪恶和剥削农民的毒辣手段,发动群众积极参加斗争。

    饱受欺凌的吴道源,从苦难生活中懂得了必须以斗争求生存的道理,因而造就了他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性格,以致使他在后来的斗争中表现出视死如归、气壮山河的革命气概。

    光荣入党为革命

    由于吴道源同志阶级觉悟不断提高,1932年农历十月,经李长春同志介绍,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走上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光明大道。

    入党后,吴道源同志更加以忘我的精神日以继夜地工作。

    为了发展和扩大党的组织,很快,他就投入积极发展党员的工作中。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除了在农民群众中培养和发展党员,他还先后发展了胞兄吴来源和自己的爱人刘玉兰。

    不久,连他年少的侄子吴英甫,也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于是,吴道源同志所在的村庄,第一次建立了党支部和共产主义青年团小组。

    工作中,吴道源同志坚决执行党的各项指示,严格遵守党的保密原则,处处以党的利益为重,甚至用生命来保护它。

    原来,吴道源发展党员时曾物色了一个发展对象,他的家庭十分穷苦,以小买卖为生,饱受地主、高利贷者的残酷剥削,因而他有很深的阶级仇恨。

    但是,由于这个对象思想觉悟尚未成熟,加上长期受统治阶级的压迫,因而他对共产党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并存在一些疑虑。

    有一天,在集市上吴道源同志利用与他一起做生意的机会,向他提起了参加共产党的事。由于事先没有心理准备,一听到“共产党”他竟惊慌失措、大声地重复着这三个字,引得路人惊恐万分。

    突发情况使吴道源同志猝不及防。

    他知道,糟了,眼下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已经暴露,恐会引起连锁反应引来敌人。情急之中,他抓起案台上的刀子向那个人劈去,顿时对方血流满面。这时候,他心中只抱着一个念头:如果那个人向官府告发,自己最多拚上个死,也不能使党遭受损失。

    实际上,那个人只是在听到“共产党”时失声大叫,并无其他恶意。毕竟是受苦受难的农民,他很明大义,所以当警察特务赶来时,他既没有说出真相,更没有暴露吴道源同志的身份。

    最后,这事也只当作一般斗殴来处理了。

    但是,官府却判吴道源把自己与其兄分家所得的二分土地赔偿给了对方。事后,吴道源同志在检讨自己冒失行为时说,当时他误解对方是要去告发自己,因此他一门心思要将对方杀掉,绝不能暴露党的机密。从整个事件来看,这说明吴道源同志还年轻,对工作特别是对发展党员的工作不能单凭一股热情,而是从实际中慢慢积累经验,遇有突发事件一定要沉着、冷静,应付自如。

    当然,从另一角度说,也不难证明他对党的坚定信念和忠心耿耿。失掉了仅有的二分土地以后,吴道源同志一下子就被断了经济来源,生活更加困难了。他只好靠讨饭为生。

    他颠沛流离,跑遍了远近村庄,挨尽了地主、富农家恶狗的狂吠追咬,遭尽白眼、受尽欺凌。但他并没因此悲观失望,也从不向同志们叫苦求救。他常对人说:  “穷困是暂时的,只要心有所向,总有一天会有好日子过的。”

    后来,县农会知道了吴道源同志的生活实在难以为继,就给他找了一个看坡的活计。

    在旧社会,地主、富农家怕那即将成熟的庄稼被偷走,就雇人去看守。如果看守抓到了偷庄稼的人,这个人往往会被成倍成倍地罚款;假如庄稼被偷了,而看坡的人又抓不到偷庄稼的人,那就要赔偿其中“损失”的一半。

    对付这些地主老财,吴道源自有一套办法。

    当给穷苦人家看坡时,他便尽心竭力,保证穷苦人家的庄稼不被偷盗;如果看坡的是地主老财的庄稼,他就去组织那些食不果腹的穷苦农民,夜里到地主的地里去收割,这样到赔偿时他可以把其中一半赔给地主,另一半则分给穷苦农民,何乐而不为呢?

    用这种做法,他不知救活了多少将被饿死的百姓,同时也博得了广大贫苦农民的拥护和信任,因此团结在他周围的群众一天比一天多,革命力量也逐渐在群众中扎下了根。

    诚然,以今天的观点来看,他的这种斗争办法显得有些幼稚,更不算什么上策,但它在反动势力严密统治和我党力量极奇薄弱的情况下,对教育、启发和团结人民群众,还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矢志不渝跟定党

    随着党的力量的发展壮大,党和统治阶级的斗争也日益尖锐和激烈,斗争方式也更需要多样化。

    为了实现打入敌人内部,逐步掌握第三区保卫团的武装,监视和刺探敌人活动情报,1933年9月(农历八月)吴道源同志经吴建章、孙启明同志介绍,被组织派往区政府当团丁,并肩负起第三区党的秘密联络工作。

    他不辱使命,孤身打入敌人内部,并以这样一个公开身份为掩护,为党作了大量的工作。此外,他除了完成党所分配的任务,还在保卫团中积极发展地下党员。

    1935年农历十月初,时任县委重要职务的刘伯戈、周灿林二人叛党投敌,之后,他们就带着国民党捕共队回到莱芜疯狂破坏党组织,到处捉拿共产党员。

    在这危急关头,吴道源同志受吴建章、吴化之两同志委派,到各地给未知情的同志送信。为了迅速挽救同志、避免组织受损,他不顾旅途劳累,连续奔走了两天两夜,努力完成这一紧要任务。

    当把消息送到刘夏峰、刘子正等人住处时,天已黄昏,同志们一再挽留他吃了饭再走,他却说:  “情况火急,还有几个同志没有通知到,我一刻也不能再拖延了。”其实他中饭、晚饭都没顾得上吃,说罢顺手接过几张煎饼,便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

    正是吴道源同志这种对组织高度负责的态度,舍生忘死地传递情报,才使我们部分同志及时地得到转移,挫败了敌人妄图将莱芜党组织一网打尽的阴谋。

    10月31日(农历十月初五)晚上,吴道源同志完成送信任务后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中,当他正准备吃了饭再作隐蔽时,忽然有人叫门,于是他迅速地隐蔽在厕所里。

    他爱人刘玉兰同志前去查看。

    对方的回答是一个熟悉的声音:  “我找吴导道源,要与他一块找吴建章去。”吴道源误以为是自己的同志前来送信,便从厕所里走了出来。

    然而,来者却是叛徒时德昌2和十一个捕共队特务。

    吴道源见势不妙,欲翻墙逃脱,结果却来不及被夺门而入的特务拉了下来。敌人将他五花大绑带到鲁西国民党民团,与同时被捕的王玉珂同志一起关押在南侧的屋中。

    第二天,捕共队将吴道源、王玉珂两同志押回莱芜县城,途经冶河村时,他们试图抓捕在治河小学任教的潘德和同志,潘机智脱身;只好顺道去嘶马河村逮捕了小学教员焦元功同志。随后,敌人将他们三人押解到莱城,关押在县民团部。

    是夜,叛徒刘伯戈带领捕共队先后抓捕了任家洼村的任玉兰、任印隶两同志,口镇东街小学教员刘德轩3同志。包括上述三位同志,敌人把这六个人关在了一起,后又从县民团部移至莱城监狱关押。

    国民党反动政府县长刘升瀛对他们六人逐一过堂审问。

    其中五位同志,因为被叛徒刘伯戈“领导”过,党员身份自然暴露,就理直气壮地告诉他“我是共产党员”,当即被戴上手铐、脚镣和卡脖,作为重犯被押解到了济南国民党省党部。

    被捕人家属知道了这个情况都很着急,便托同情共产党的官绅、时任国民党县党部常委尚立斋前去保释,可他不仅未能如愿,反被与他曾有过结的刘伯戈一伙扣押起来,与吴道源等同志关在了一起。

    吴道源同志是在农村入党的。他从未与刘伯戈等叛徒有过接触,当刘升瀛审问他时,吴道源沉着、机智地与之周旋,未吐露党的一丝秘密。后确因没有证据,敌人只得将他以协从罪关押,也没给他上手铐、脚镣和卡脖三大刑具。1935年12月12日,他与其他被捕的同志一起被押解到济南。

    在国民党省党部关押初期,有个同情共产党的看守马巡长,偷偷地告诉被捕的同志:你们千万不要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如果承认了,都是在夜里被秘密枪杀的。为什么?因为白天公开枪杀你们,就怕你们喊“共产党万岁”,宣传赤化。

    经他这么一提醒,吴道源同志更加坚定了对敌斗争的勇气。

    所以,当叛徒宋鸣时逼供他是不是共产党员时,他就根本不承认。宋无计可施,只好威胁他:  “不管你承不承认,凡抓来了都得判刑。”吴道源依然故我,一问三不知。恼怒的敌人百般折磨他,曾三昼夜不给饭吃、不给水喝,但他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高尚气节。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敌人采取了更加卑鄙恶劣的手段,在报纸上刊登吴道源自首叛变的假消息,企图借此来离间吴道源同志与党的关系。但是,当看到敌人送来的这份报纸时,他却对天哈哈大笑:  “为人不做亏心事,夜里不怕鬼叫门。”

    吴道源坚信:  “党是相信我的!”

    敌人的“造假新闻”,不仅没有使吴道源屈服,反而把他们心虚和歹毒的面目暴露无遗。于是,吴道源将计就计、与敌人周旋,并以此来激励自己勇敢地跟他们斗争到底。

    国民党省党部见对吴道源已无计可施,就把他移送到了高等法院。开庭审判时,法庭上虽有叛徒刘伯戈出庭对质,但刘因“敲诈勒索罪”已被关押,所以他的证词对吴道源同志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最后,法官将被捕的同志分别宣判,其中吴道源同志被判有期徒刑两年半。

    在狱中,吴道源等同志都过着非人的生活。

    牢狱规定,他们不能与监房外的人说话,不准看书报,也不让和家属通信;每天只有两次十五分钟的放风时间,看守还经常来狱中检查有无铅笔头、书报和铁器等物。

    在监狱地下党支部的领导下,他们决定与监狱开展一场绝食斗争,要求改善监狱条件。

    这场斗争波及全监狱“犯人”。

    第一天、第二天,敌人送饭来时,吴道源等同志坚决不吃。敌人则采用欺骗的办法来挑拨离间。

    他们一会儿说这个牢房的人吃饭了,一会儿又说那个牢房的人都吃了,还故意将饭勺敲得叮当响。大家知道,这是敌人惯用伎俩,仍无一人去吃饭。

    第三天,监狱地下党支部通知大家可喝点水,以延长绝食斗争的时间。第四天水也不能喝了,狱中人饿得头晕眼花,身体软得不能动弹。这时敌人开始慌了!

    于是,法院院长、检察官不得不来政治犯监房调查情况。

    第五天,监狱满足了大家的要求:准许看书报(不准看马列的书),准许与家属通信和会见等,使斗争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国民党省监狱蹲了八个多月后,敌人以为吴道源、王玉珂、任印隶等人文化低,是大老粗,就把他们送往反省院进行感化和“换脑筋”。而那些惯于“卖狗皮膏药”的教员,则翻来倒去向他们灌输那老一套说教:  “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只有三民主义才能救中国”,因此劝他们“尽早改邪归正,弃暗投明”。

    吴道源等同志始终无动于衷。

    其实,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者,岂能被这些空白无力的说教而产生动摇和改变呢。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政府追于压力宣布释放在押“政治犯”。8月12日(农历七月初七),  “查无实据”的吴道源、任印隶和王玉珂三人成了莱芜县第一批被释放的所谓“政治犯”。

    监狱外阳光灿烂,空气新鲜。

    吴道源同志终于回到了党的温暖的怀抱……飞墙奇袭伪县府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着中国大地。吴道源在国民党监狱一年多的时间里,被敌人百般折磨,革命意志更加坚强了。刚刚出狱,他就很快与党组织恢复了联系,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他常对同志们说:  “我们是革反革命的命,我们打不倒他们,他们就会打倒我们”,  “要革命就会有流血牺牲,怕流血牺牲就不要革命。”他对爱人刘玉兰同志说:  “人活百岁也要死,为革命而死是无尚光荣的。”这些朴素而坚定的言辞,表达了他坚不可摧的革命意志和为革命赴汤蹈火的英雄气概,深深地感染他周围每个同志。

    这时候,中共莱芜县委在上级的领导下,开始秘密联络、组织群众和抗日志士,建立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和其他同志一样,吴道源认为,与日本鬼子“大干一场”的时机到了,便积极投身于抗日游击战争的工作。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亡”、  “誓死不当亡国奴”,他除了在本村及附近村庄宣传这些抗日救国道理,还到原七区动员魏继周、王耐成同志参加抗战。

    1938年1月3日(农历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初二),他亲自带领所动员的人及枪,参加县委发动和领导的徂徕山起义,加入了被命名为八路军山东游击队第四支队的抗日武装,决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冲杀在抗日救国的最前线。

    由于吴道源同志熟悉当地的道路和地形,走路健步如飞,参加游击队后不久,党组织就派他到地方上去开展活动。

    当时,这支抗日队伍建立不久,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还不大,加上地主、富农和其他反动分子对这支部队百般污蔑,给他的活动带来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生活艰苦不说,有时甚至连续几天都吃不上饭。

    有一次,他在路上饥渴难耐,却又实在买不到东西吃,路过一个油坊就买了二两花生油,喝了充饥。

    随着抗日斗争的不断深入,  “四支队”也得到了不断扩充,为了建立可靠的根据地,支援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县委决定把吴道源同志调回地方工作。

    这时,国民党杂牌部队秦启荣所委派的县长谭远村又在莱城安营扎寨,作威作福,欺压群众,还多方限制、挤压我县党组织和部队的活动范围,千方百计地挑起摩擦。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顽固派谭远村在城内的军事部署和调动情况,县委指派吴道源同志进城侦察。不料他被发觉遭到逮捕。敌人想从他嘴里获得“四支队”的情报,将他的两个大拇指拴住吊在梁头上严刑拷打,但他坚贞不屈,始终没有吐露一丝秘密。

    过了一天,敌人看硬的不行,加之他们人困马乏,就把他从梁上解了下来。于是,吴道源趁夜深人静之际,偷偷地用牙咬断了捆在身上的绳索,打死了看守,夺取了枪支,接连爬越了几道高墙,成功逃出魔掌。当敌人发觉时,他早已安然潜出了城外。

    对敌斗争的残酷性,根本吓不倒吴道源同志。这种机智勇敢的行为,充分显示了一个共产党员英勇、顽强斗争的精神。

    当八路军四支队进攻莱城消灭谭远村时,吴道源同志就以自己侦察莱城所掌握的敌情,带领着一个班,从城北的北极庙边翻越了城墙。当时天刚蒙蒙亮,在城墙上站岗的“吃饱蹲”4,睡眼惺忪,误将吴道源带领的人马当作他们自己人。

    “立正,跑步走!”吴道源同志十分镇静,机智地喊了一声。还煞有其事、  “一二一”地喊着号令,带领这个班径向县长谭远村的住处跑步而去。

    此时,从西门进城的“四支队”也正向伪县政府推进。

    当两路人马在伪县政府会师时,那些只知搜刮民脂民膏、贪图享乐的县府官员还在被窝里做着美梦,像从笼里抓鸡一样,我们把他们一个个提溜了出来乖乖地当了俘虏。

    我“四支队”对顽军高喊:  “交枪不杀!愿干的跟着走,不愿干的回家去!”那些“吃饱蹲”毫不抵抗,老老实实地缴枪投降。就这样,我军在未伤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就顺利地端掉了伪县政府的老窝,曾经威风一时的伪县长谭远村也站在了俘虏之列。

    从一定程度上说,这次战斗之所以能这样干净、利落地取得了胜利,吴道源同志功不可没。

    破敌跨越“防共沟”

    1938年11月,日寇第二次占领莱城。

    他们趁此打通了全县的战略要道一一泰莱(泰安城至莱芜城)公路,把全县的抗日力量分割成了两半。此时,号称拥兵四十万大军的国民党顽固派秦启荣却望风而逃,国民党六十九军军长石友三也不战而退,逃之天天。

    而坚持开展敌后抗战的县委及各级党组织和部队,为了有力地坚持“持久战”打击日寇,则迅速在各乡村建立了情报站,组成了全县监视敌情的情报网。

    县委指派吴道源同志担任柳行沟乡的情报站长职务,负责调查和侦察泰莱公路及莱城日伪的活动情况。

    吴道源同志胆大心细,又通拳术,经常化装冒险深入接近敌人地域开展活动。别人不敢去的地方,他都身先士卒;别人侦察不清的敌情,他均能弄得清楚。这对于我军粉碎日寇清乡扫荡、打击敌人嚣张气焰、保护人民群众财产不被敌人抢劫,起了很大的作用。

    后来,形势稍有好转,情报站改为盘查站,吴道源同志继续担任站长、孙庆丰5同志任副站长。盘查站的主要任务是刺探敌情、盘查行人和杜绝乡绅财主资敌的行为。

    由于吴道源同志工作认真负责,他所在的站点,盘查出了许多汉奸、特务和甘心资敌的人。这对于围困敌人、巩固抗日根据地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担任情报站长和盘查站长期间,他经常带领武装到泰莱公路上开展灵活的扰敌斗争。他们割电线、炸汽车、破坏公路、捉汉奸,给敌人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不敢再贸然在公路上横冲直撞。

    为了适应地区被分割的形势,上级决定将全县分为莱芜和莱南两个县,分别开展对敌斗争。但是,敌人也很狡猾,在泰莱公路两侧开挖了七八尺宽、丈余深的大沟,被称为“防共沟”,并派兵昼夜把守,妄图以此切断县委的南北交通联络,限制我抗日武装的活动。

    敌变我变,针对敌人上述分割,县委又决定成立交通站。

    于是,吴道源同志便由盘查站长易任交通站长,负责传递南北信件、秘密文件和报纸,并肩负起护送来往经过同志的重要任务。

    要想保证全县南北间联络通道畅通,跨越“防共沟”是关键。这是十分危险而艰巨的工作。吴道源同志经过观察、仔细地分析了敌人的活动规律,决定利用敌人夜间活动的间隙来完成任务。

    他们多数时候是这样完成任务的:

    交通员事先把文件、报纸系在自己身上,然后,另外的同志在沟顶用绳子把系有文件的交通员放到沟底,再放下一张木梯,目的是使他能顺利地爬上对面沟顶。这就算顺利地通过了“防共沟”。每逢雨雪天气,所遇到的困难就更多了。

    他们还采用过搭浮桥的办法。

    但是,过了这道深沟和公路,前面还有一条横贯东西的大汶河。原先的时候,为了防止敌人跨过汶河以南进行抢劫和扫荡,建在汶河上的桥已被我们拆掉,有时敌人白天强迫群众把桥搭起来,到了夜间我们又发动群众把桥拆了。

    这样一来,现在夏天河水上涨来去过往还比较好办,可到了冬天河水结了冰,我们就不得不赤脚淌过这条冰河,加上汶河靠公路近,渡河时就必须快速通过。

    因此,每逢冬季淌河,腿脚往往都被冰碴子划伤,幸运时也会被冰冷的河水冻得失掉知觉。

    吴道源同志经常带头过“防共沟”和冰冻的汶河送文件。

    有人问他怕不怕冷?他总是笑着回答,说他也是肉长的,哪有不怕冷的道理,但是为了完成党的任务,个人受点罪又算得了什么。

    有一次,敌人又开始扫荡……

    吴道源同志接受任务去莱南传递文件,正逢阴天,周围伸手不见五指,为了防止在大路上碰见敌人,他选择了爬过莲花山6去寻找县委机关。当翻山越岭累得筋疲力尽时,几次他都从崎岖山路上滚进沟里摔得半天不省人事,苏醒后挣扎多时仍爬不起来,但他一想到任务尚未完成时,便强打起精神动身继续赶路。

    文件送到后,他本想可以休息一下,谁料敌人扫荡的情报纷至而来,县委机关需要立即转移。他只好打消休息念头起身往回赶路。经过一夜的奔波劳累,天亮时才勉强走到一个亲戚家中,此时他已经是全身伤痕累累,不能进食,也不能饮水,身体受到极大的摧残。

    这样,吴道源同志不得不在亲戚家隐蔽住了五天。

    他这种为党为革命而舍身忘死的精神,无人不为之感动。

    随着敌人日益严密监视,他们渐渐发觉吴道源同志的活动踪迹,并且欲除之而后快。这期间,敌人曾几次到他家和工作地试图将他逮捕,他不得不四处转移。

    后来,有一个叫王云贞的基本群众,他在院子里挖了个地窖让吴道源暂避,不料又被敌人察觉。当敌人前去抓捕他时,多亏了王云贞帮他连续爬过几道墙,才得以脱险。

    吴道源同志经常活动的地区处于我根据地的最前沿。

    随着日寇对占领区的统治日益加剧,曾一度还算抗日的“硬拳道”如今摇身一变,变成了被地主掌控的一股反革命武装。他们与日伪勾结在一起,处处与我为敌,直接参与日寇向我根据地进行蚕食和伪化,使我环境日趋恶化,甚至发展到后来我们几乎不能立足的地步。

    这当中,何家官庄大地主何善庆尤为猖獗,他依靠敌伪势力开始招兵买马,拼凑反革命武装,横行乡里,欺压群众,抗交公粮。

    何家官庄距吴道源住的村庄只有一里路。

    趁这股势力羽毛未丰之际,吴道源便带领几个武装人员,冲进何善庆家,没收了他全部财产,分发给四乡穷苦百姓。不论这个事件对日后我军争取“硬拳道”、调转枪口共同抗日有否影响,吴道源同志这种嫉恶如仇的精神是值得赞许的。

    1940年底,县委为了保护好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决定将吴道源同志调往章丘县任邮政站长,继续肩负起为党开辟交通联络的重任。英勇就义死犹生

    1941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十八日),组织上派吴道源同志深入原来活动的地区侦察敌、伪、顽的情况。

    他离开家乡时间虽然不长,但是,环境的快速恶化使他对该地区复杂的情况变得不甚熟悉了,加上一时找不到可栖身之地,他只好到中荣村一个远房亲戚李长德家落脚。

    可哪里知道,这个李长德早已沦为敌人的忠实走狗,他竟然丧尽天良把吴道源的行踪报告给了伪闾长李长太,李长太立即将此情况报告给了伪村长李登亮8,李登亮又急于想讨好主子邀功请赏,便派狗腿子李长德等人将吴道源同志抓起来,押送到“硬拳道”指挥机关之一的何家官庄。

    而此时“硬拳道”的当道魁首,正是被吴道源同志没收了全部财产的大地主何善庆9。吴道源同志心里十分明白,自己落到这个日寇鹰犬的冤家手中,肯定少不了遭折磨,而且根本没有生路。于是,他横眉冷对,视死如归,决心与敌伪作最后的斗争。

    何善庆急想报一箭之仇,当即伙同杀人不眨眼的“硬拳道”头子亓象德对吴道源下毒手。

    起初,他们还幻想着从吴道源口中得到我县委和部队的线索,因此亓象德与何善庆亲自刑讯。他们接二连三地采用各种酷刑,还用绳子拴住吴道源同志的两个大拇指并吊在梁上,然后用木棍、皮鞭轮番开战,直打得吴道源同志皮开肉绽,死去活来。

    昏过去了就用凉水浇,苏醒了,再拷问。

    面对严刑拷打,吴道源同志不但没有吐露党的半点秘密,反而更加坚忍不拔。他大义凛然,英勇不屈,高喊“共产党人是杀不绝的!”同时痛斥敌人:  “你们这些禽兽,日子长不了啦!”

    敌人恼羞成怒,动用更加残酷的刑罚试图使其屈服,他们灌辣椒水、灌煤油,无所不用其极。

    最难以忍受的是坐老虎凳。敌人把他的两腿平放在凳子上,再用砖块垫在腿肚子下面,然后用木杠从腿的上面往下压,每压一次,吴道源同志都要痛昏过去。压昏了,就被架起来跑,苏醒过来后,再压,如此重复往返,接连不断….

    但是,吴道源同志仍然毫无惧色。

    气急败坏的敌人,丧心病狂地使用更加毒辣的手段:用子弹头挖肋骨,用烧红了的火棍、铁勺子烙胸膛和头顶,烙得吴道源同志皮肉吱吱作响,青烟翻滚,黄水直流。

    凡是听到过这种刑罚的群众,无不毛骨悚然。

    然而,敌人从吴道源同志那里得到的,始终只是他一次又一次的蔑视和破口大骂。

    在短短的几天里,敌人对吴道源用尽了一切能够想到的刑罚,依然一无所获。在他的英勇无畏面前,他们已是黔驴技穷,束手无策,于是便对吴道源同志下了最后的毒手一一活埋。

    1941年3月1日(农历二月初四)是吴道源同志英勇就义的日子。

    春寒料峭,下了一天的淫雨,空气特别潮湿,夜空漆黑一团,村子周围鸦雀无声,仿佛默默地为英雄吴道源送行和祈祷。

    刽子手何善庆唯恐别人完不成杀人任务,亲自押着吴道源绕村一周。此时,吴道源已察觉敌人是在选择行刑的地点,便一路高呼:

    “你们这些刽子手不会有好下场!”“共产党人是赶不尽杀不绝的!”“我死了会有无数的人为我报仇!”….-

    铮铮铁骨吓得敌人胆颤心惊。他们慌慌张张地在村外的一块“舍地”边上挖了个土坑。吴道源同志心里清楚,现在留给自己生命的时间不多了,他趁这最后的机会,放开喉咙不断地高喊:

    “共产党人是杀不尽的!”“打倒狗汉奸!”

    “打倒日本鬼子!”

    “中国共产党万岁!”….

    呼喊声传来,村中的群众泣不成声,个个对敌人咬牙切齿。

    正当吴道源的声音喊得最响亮的时候,一个坏家伙在他背后偷偷一脚将他踢人土坑里。纵是如此,他那雄姿犹若泰山顶上的青松,依然凌霄高枝;纵是如此,他那洪亮的声音依然响彻夜空。

    敌人惊恐万分。另一个坏家伙疯狂地搬起一块大石头,狠狠地砸向吴道源的头部。受此重击后,吴道源同志的痛斥声依然清晰可辨,喃喃不停。

    凶恶残暴的敌人,采用惨绝人寰的手段,抡起镢头,再次向他头上砸了下去。吴道源同志光荣地牺牲了!……然而,他虽死犹生,他的英雄形象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尾声

    吴道源同志牺牲的时候才三十八岁。

    三十八岁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他那为党、为人民、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永远激励着人们前进。

    吴道源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自从加入共产党之后,他一心怀着要推翻黑暗的旧社会、建立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理想,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努力奋斗。正因为有了这个远大的目标和理想,才驱使他把个人的利益和生命置之度外。吴道源同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各项任务。无论在什么地方,甚或在监狱、在刑场,他都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直至献出生命。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道: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代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吴道源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他的壮举不愧为一个不为名、不为利、威武不屈、坚贞不渝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

    今天,吴道源同志生前所处的那种社会环境与斗争对象显然一去不复返了,但他无限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革命精神,仍值得我们每个同志认真学习。

    在伟大的英雄面前,那些为数不多但影响极坏的党员和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应该要反省自己工作无所用心,得过且过,或有畏难情绪,躺倒不干,或患得患失,专为自己打“小算盘”,有的甚至无视党纪国法、违法乱纪、腐化堕落。更应该扪心自问:肩负的神圣职责和使命,是否符合党和人民对你的寄托和要求!回顾一下自己入党时的宣誓吧。

    希望这些人能尽早悬崖勒马,痛改前非,在已经或刚刚迈进的邪路上能够幡然悔悟,并从根本上端正立场,牢固地树立为党为公的共产主义世界观,以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姿态,同全党全国人民一起为建设社会主义而贡献全部力量。

    1983年1月15日修订

    附记:

    《泰山顶上一青松》一文,曾以题为《吴道源同志传记》刊载在《山东省志资料》  (1959年7月第3期)上,吴道源同志的子孙读后都相继在这省志资料本上题诗、留言。从现在来看,当年传记中有不完整和不准确的地方,现特作修正和补充。并将其子孙的题诗、留言抄录如下:

一、其子吴友如、吴长清题诗:

    对敌仇火万丈高,横眉冷对杀人刀。

革命前辈为党死,势比青松永不凋。

满天风雨满天仇,为党为民而断头。

烈士流血为革命,后代务必争上游。

二、其孙吴德平留言:

    挥泪继承烈士志,誓为革命献青春。

1974年1月13日

浏览:159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董云凌
    董云凌
  • 刘封邱de
    刘封邱de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