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怀念 —— 枫桐 . 楠棣 写于父亲九十八诞辰之时

一个南腔北调人 发表于2020-09-20 18:55:54

9月24日是父亲的生日,他老人家如果健在,应该是98岁高龄了。父亲于2004年5月30日病故,距今已整整16年了。小时候的事情大都已记忆模糊,只记得母亲体弱多病,父亲工作忙碌,我们姊妹四人像散养的小羊,自由生长,相互照应着长大。文革前后又相继离开家庭,各奔西东。以后回杭探亲的日子也是来去匆匆,很少陪伴父亲。父亲去世后,岁月在忙碌中悄然流失,他的音容笑貌也慢慢淡去。每年清明时才会想去故去的亲人,面向南方,送上黙黙的祝福。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去年山东省委为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在济南革命老战士广场,为解放战争南下浙江的万名山东干部建碑刻名,父亲和母亲的名字也赫然在列。父亲和母亲也是在1949年随解放大军渡江南下,随后就留在浙江,参加浙江的解放和建设,贡献了毕生的精力。近年姐妹们在一起收集整理他们的历史资料过程中,父亲模糊的身影和容貌逐渐清晰起来,仿佛阔别多年后,又面带慈祥的笑容回到我们身边。

父亲出生在山东临沂莒县的一家农户家庭,因家境贫寒,小小年纪就离家外出,给别人当学徒,打工谋生。抗日战争爆发后,受共产党人抗日爱国思想的影响,17岁的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在党的指引下,坚定不移地走上了革命道路。回顾他的简历中可以看出,他的一生被组织和战友们称为“救火队员”,确是名至实归。

父亲参加革命后在家乡一带配合八路军,带领民兵、武工队员杀鬼子、除汉奸,发动群众支援前线。听党话,跟党走,组织上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有着坚定的党性和组织纪律性。父亲年轻时机智灵活,胆大心细,经常被派到附近几个县开辟新区,进行抗日和对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局面打开后,又整装待发奔赴另一个战场。从1939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到1949年随军南下,短短10年间在临沂多地留下他战斗的足迹:1940年调莒南县委组织部任干事;1941年任莒南代理洙边区委书记、板泉区委书记;1943年调莒临县苗蒋区代理区委书记;1945年任莒临县各救会主任兼农救会长、莒临县和滨海地区的参议员;1945年任莒南县农救会长;1946年任郯城县沭河区书记、区长。1948年春任临沂县人民政府秘书科长。几乎每次都是临时抽调,每在一地时间不长,职务也根据需要时高时低,父亲对此毫无怨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和组织讨价还价。

1949年4月随军南下,在干部纵队一支队司令部任秘书。5月抵达杭州。先后任杭州市军管会秘书,浙江省人民政府秘书科长,省高级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办公室主任。文化大革命后,百废待兴,为了尽快培养公安新人,组织上又交给父亲一项新任务,负责恢复重建早年被取消的浙江省公安干部学校。父亲不忘初心,还是老传统,欣然领命,毅然前往。当时学校选址在灵隐上天竺,离家很远,交通不便,只有7路公交车到灵隐,还有长长的一段山路要走。父亲每天早出晚归(有时甚至一周回家一次),废寝忘食,一心扑在工作上。就这样,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几乎一空二白的基础上重建了学校。学校建成后,逐步走上正规,如今浙江省公安干部学校早已变成了浙江警察学院,是一所培养公安高等应用人才,实行警务化管理的全日制本科院校。2000年迁址滨江校区办学; 2011年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资格。目前,学校还是公安部全国县市公安局长培训基地,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公安部科技信息化教育训练基地,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教育训练基地,公安部、商务部援外(外警)培训点,公安部中欧警务培训项目承办基地。每年为公安战线不断培训输送新的人才。父亲如果知道,当年他花费大量心血,亲手组建的学校发展成如今模样,该有多么高兴和欣慰!

父亲一生奉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进入大城市后,不丢本色,始终保持了一个农民革命者的朴实本性。一日三餐无所求,有馒头和青菜就行,偶尔吃顿饺子或红烧肉就是改善伙食。四季衣裳保暖即可,从不讲究材质和样式。家里的几样简单家俱都是公家配置的,使用几十年不换。我们曾讥笑他不会享受生活,他说人不能忘本。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父亲人品高洁,做人清明,做官清廉,不搞官场上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一套。一生没当过什么大官,也没干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他心地善良,助人为乐,主张脚踏实地地为群众办实事,一直也是这样践行的。每次下去,都能交几个基层干部和农民朋友。他们中有的成了父亲终身挚友,在他去世来家吊唁时,让自己的孩子对着父亲遗照行跪叩大礼。

光隂似箭,日月如梭。几十年光景,弹指一挥间。转眼我们也迈入了退休行列。近年来在习总书记的号召下,在全国掀起了呼唤英雄,寻找英雄,缅怀革命先烈的浪潮中,生平第一次坐下来静心去了解父亲,回顾他的革命人生,他对国家的贡献,对家庭的付出;同时也生平第一次反省自己,检讨以往对父亲的种种不孝和不敬。作为儿女,何以报答父亲养育之恩的?经济上的孝敬?生活上的照顾?精神上的抚慰?还是离世后的追思?……惭愧,一样也没能做到,“子欲养,而亲已不待”。亲爱的父亲,假如自责和悔恨能换回时间倒流,原意再做一次您的儿女,尽所有弥补今生对您的亏欠,愿您在天堂生活幸福!

 


谁在收藏
浏览:1391次

评论回复
  • 甘玛

    2022-12-30 00:04:20 甘玛

    向莒南县洙边的老前辈致敬!

最新来访
  • 甘玛
    甘玛
  • 李同杰
    李同杰
  • 一个南腔北调人
    一个南腔北调人
  • 李楠
    李楠
  • Chief
    Chief
  • 长潮海宁潮
    长潮海宁潮
  • 乌斯特
    乌斯特
  • Admin
    Admin
  • 先遣纵队
    先遣纵队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