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治惠烈士传略

上召子 发表于2020-12-05 14:37:27

林治惠(1915一1939)

    林治惠,女,山东省文登市文城镇峰西村人。林治惠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11岁进小学读书,16岁高小毕业,1934年考入文登中学。在中学只读了两年书,其父因逼她出嫁不成,便断绝了供她求学的经费,中止了她的学业。林治惠在少年时,其父曾给她定亲,对象是文城的邵波,后因邵家破产  其父毁约,又将她许给了架子山的毕务滋。林治惠在文登中学读书时看过一些进步书籍,与进步同学来往密切,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她坚决反对父亲为她包办的婚姻,采取各种办法进行抵制和斗争,使婚期拖了半年之久。她公开指责父亲欺贫爱富,遭到父亲的痛骂。1937年1月,其父不顾林治惠的反对.强迫她与毕务滋结了婚。林治惠婚后不到一个月就离开婆家,到南马村担任小学教师。

    1937年底,胶为之党组织领导的天福山起义爆发后,林治惠从南马村回到了文登城。1938年2月,她在母亲的帮助下,突破重重阻力,逃离家乡,步行40里,赶到大水泊村,参加了中共胶东特委领导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当时前来投军的女同志还有李淑媛(现名王达)、蔡玉君(现名王军)、王爽兰(现名王靖)。这几位女同志参加革命后,为了便于工作都隐瞒了身份,改姓为“王”,按照参加革命的先后顺序,分别叫王大、王二 、王三,后来一直排到王十二 ,林治惠排号第四,即叫王四。王氏姐妹当时在胶东是比较出名的妇女干部,后来队伍不断扩大,又经几次合编,她们很快就分散在各个“海”区工作,林治惠随三军三路由东海地区转移到西海地区,曾先后在文登、荣成、牟平、黄县、掖县一带开展工作。为了发动妇女抗日支前,她长期深入农村,走东家,串西家,挨门逐户宣传,组织妇救会,发动妇女走出家门,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由于她工作大胆泼辣,不怕怕吃苦受累,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战友们都称她“王四泼”。在部队里,林治惠的年龄比较大,她处处以老大姐的身份关心同志,战友们的衣服脏了她抢着去洗,鞋子破了她帮助补,同志们都喜欢她,称赞她,亲切地称她“王四大姐”。

    1939年下半年,林治惠调到胶东区党校学习。1939年12月10 日,胶东党校和大众报社的200余人奉命转移,在掖县河南村被日军包围,为了掩护群众和战友们突围,党校校长李辰之、大众报社社长阮志刚英勇牺牲林治惠和战友们向外突围,走到村口,与敌人相遇,敌人一步步逼了上来,她临危不惧,一个箭步冲上去,与放人搏斗,敌人见她是个女的,想活捉她。林治惠只有一个念头:同敌人血战到底,死也不当俘虏!她咬破敌人的手指,用尽全力和敌人搏斗。凶残的日军用刺刀刺破她的腹部。当增援部队赶到时,她已昏过去了。  战友们在血地里齐声呼唤着她的名字失声痛哭起来。 林治惠从昏迷中睁开眼睛,断断续续地说:“ 我..  .不行了,你们 ·好·好干吧。”她睁大了双眼,望着并肩战斗的战友,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林治惠参加革命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她的精神和意志却深深地激励着她的亲属和朋友走上了革命征途,林治惠参加革命不久,便给公爹去信,告诉诉自己献身了革命事业,早把生死置之度外,要他给儿子择妻另娶。其夫毕务滋得知后,于1938年10月抛弃了舒适的生活,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入伍半年就壮烈牺牲,1944年8月,其三妹林治华(现名林淑媛)为了继承其姐的遗志,参加了八路军。1946年,解放战争刚开始,其二妹林治桂也参加了革命。

浏览:1408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通途
    通途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 上召子
    上召子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