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的青春——记征粮剿匪中的董运祥

巴山夜雨 发表于2022-02-16 21:13:41

         战斗的青春       


 ————记征粮剿匪中的董运祥

                    洪开第

(董运祥,山东定陶人,1927年2月出生于定陶县户集村,从小在本村读初小和私塾。

1941年4月至1944年7月,在定陶县参加由抗日民主政府所办的抗日高小、抗属子校和冀鲁豫边区专署所办的抗日随军中学学习。在高小开始就参加了革命,放哨、宣传,穿过封锁线传递情报,在随军中学还学习了许多军事知识和技能。

1944年8月(十六岁)中学毕业后,在定陶县入伍参加八路军一一五师与八路军山东纵队合并为山东军区所属部队(保留一一五师番号)在冀鲁豫边区抗日拫据地,同定陶军民一道,转入对日伪军攻势作战。1945年年初,参加拔除了除县城外所有日伪据点作战,同年8月中旬,见证了收复定陶县城,定陶全境解放。

建立地方政权需要大批干部,董运祥因能说会写,从部队抽调到冀鲁豫边区五专署曹县、复程县等地方政府工作,曾任收发、文印、司法科员、县委宣传部干事、报社通讯干事等职。党内任过党小组长、支部书记、区委宣传委员、区委民委委员等。

1946年9月,参加过由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和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亲自指挥的著名“定陶战役”。董运祥因作战勇猛,善于谋略,脾气火爆而在部队和地方都小有名气。)

            

          南下西进贵州  胜利会师赤水

1949年元月,为解放大西南,建立县一级新政权工作班子,董运祥经组织挑选抽调的干部人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南下干部支队。2月份,到荷泽地区集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国内外政治形势教育,学习了《新民主主义论》《同共纲领》等文件,接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4月底,随部队在安徽安庆渡江。一路上边行军边打仗,一是清剿零星士匪,二是征粮保障部队供给,还要帮助沿途解放的地方接管建立革命政权。5月-8月任江西上饶地委文印股副股长。9月底,随军西进贵州。 

中共贵州省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兵团在西进途中,在湖南邵阳研究确定了接管贵州的工作方针和任务,同时组建了中共遵义地委。进入贵州后,在贵州黄平召开进军遵义的动员大会,地委宣布了组建接管各县委的领导班子的名单。

1949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兵团第十军二十八师进军赤水,12月1日,抵达并解放赤水县城,随即发表《告全县人民书》宣布赤水解放。.

1950年1月下旬,肖光率郭华德、董运祥、陈基如、张清杰、徐缓、李信保、华文海、周慧吉、吴志勇、许苏生、周全光等赤水县工委一行十二人,从遵义向赤水进发,经枫香因匪患猖厥受阻,返回遵义,绕道重庆,乘船至合江,再步行前往赤水。

肖光等赴赤工委一行十二人乘车前往重庆途中,车队在桐梓县凉风垭遭遇土匪两千多人袭击,经过一番激烈拼杀,才赢得了战斗胜利。

肖光一行等人到达合江时,时任赤水县治安总队队长许搞先带领一个武装排前往迎接。在合江到赤水途中,时有土匪袭扰,县工委与治安总队同志边走边打,于2月1日抵达赤水县城。

1950年2月10日,全县中共党员会师大会在旧政府办公大楼底层中堂举行。参加大会的中共党员共37人,其中驻军代表和县工委党员12名,赤水地方中共党员代表25名。驻军代表和县工委参加人员是:魏捷生(解放军139团政治部主任,后任中共赤水县委书记)、肖光(县工委书记,后任中共赤水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立志(解放军某部保卫干事)、郭华德(军管组副组长)、周慧吉、徐缓、董运祥、李信保、陈基如、张清杰、王渊源、吴智勇,赤水地方中共党员代表:周平(中共川南古蔺中心县委书记)、周潮声(赤水县人民委员会治安总队政治指导员)、郗仁永(中共赤水临时县委副书记)、明朗北(中共赤水县临委宣传委员)、王旻高(女)、刘晏平(此2 人均为中城镇的党员代表)、黎光煊(丙安区临委书记)、聂亚权(丙安区临委组织委员)、许撝先(丙安区临委宣传委员)、张正魁(丙安区临委属支部组织委员)、黄跃奎(旺隆区党临委书记)、周克强(旺隆区党临委副书记)、丁伯文(旺隆区党临委组织委员)、王干群(旺隆区属支部书记)、袁廷华(旺隆区属支部宣传委员)、袁惠畴(元厚区临委书记)、王永修(元厚区临委副书记兼组织委员)、黄竹书(元厚区临委宣传委员)、周德逸(元厚区临委宣传委员)、张绍辉(农民,元厚区大群乡党支部副书记)、袁健如、袁沉颖、袁诺亚、王克明(此 4 人均为土城区的代表)、王国风(醒民区的代表)。

党员会师大会以座谈会的方式举行,来自全县各地的37名中共党员会聚一堂。

魏捷生和肖光首先阐明会议目的、意义,分析全国和西南的大好形势,强调中共党员面临的三大任务。(一)做好支援前线解放军解放西南、解放全中国的工作;(二)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秩序;(三)积极筹备建立县、区、乡级人民政权组织。鼓励大家继续发扬革命斗争时期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协作推进解放事业。

赤水县中共党员会师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赤水解放初期的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大会召开,标志着赤水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得解放,开始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建立人民政权    接管地方工作

全县中共党员会师大会后,中共赤水县委于1950 年2月11日宣布成立。中共遵义地委任命魏捷生任中共赤水县委书记,肖光任副书记。2月12日,赤水县人民政府宣布成立,肖光任县长。

1950年8月,全县境内的武装土匪势力基本被消灭,社会秩序日趋安定,生产相继恢复正常,县、区、乡级人民政权也逐步健全。 

县委及办事机构的负责人分别是: 县委书记魏捷生,副书记肖光,委员、组织部部长郭华德,县委秘书杨效义,宣传部副部长杨三三,社会部长孙玉生; 县人民政府及办事机构的负责人分别是:县长肖光,副县长张跃龙,秘书室周潮声,建设科科长赵君式,文教科科长苟克嘉,法院副院长刘晏平,粮食局副局长罗毅一,税务局局长郗仁永,副局长明朗北,银行行长向贤才,副行长黄跃奎,贸易公司经理武瑞亭。随后增设工商科、人事科、盐务支局等机构。全县由三个区调整为七个区,各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是:城关区(辖中城镇、文华、天台乡)区委书记徐缓,区长王干群,副区长鲁正良;复兴区(辖复兴、丙安、鼎义乡)区委书记董运祥,副区长黄竹书;大同区(辖大同、华平、宝源乡)区委书记李信保,区长许搞先;旺隆区(辖旺隆、葫市、云集乡)区委书记陈基如,区长丁伯文;元厚区(辖元厚、大群乡)区委书记袁惠畴,区长张锁成;土城区 (辖土城镇、儒维、民化、文农乡)区委书记张清洁,副区长罗明尧;淋滩区(辖同民、醒民、隆兴、马临乡)区委书记李克义,区长刘纯武,副区长袁廷华。随后,县委又将原淋滩区划为醒民区和隆兴区。醒民区辖同民、醒民两乡,区委书记华文海,副区长叶明德;隆兴区辖隆兴、马临两乡,区委书记徐缓,区长赵君式。

至此,全县基层人民政权基本建立和完善,领导人民进行以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征粮五大任务为中心的反封建斗争。


          开展公粮征购  保障解决粮荒


1950年1月21日,遵义专员公署对各县下达了补征 1949年公粮的指示,并明确指出征粮工作与国计民生、巩固新政权的密切关系。1950年2月,县委、县政府根据《遵义专员公署关于争取时间征粮的指示》,将乡人民委员会分会改为支前治安委员会,并在各乡建立公粮征收委员会,各保(村)建立评议委员会,开展公粮征收,办理人民解放军大军回师粮草供应工作。

1950年2月15日,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县城昭宗祠内举办第一期征粮训练班。招收全县内具有高中、初中学历的182名青年,培训时间为期七天。县委书记魏捷生任训练班主任,县长肖光任训练班副主任,军管组董运祥任指导员。

培训内容主要是:国内外形势教育、社会发展史、征粮的重大意义和办法等。训练班采取讲师专题报告、学员酝酿讨论的方式进行。训练班结束后,多数学员被安排回原籍开展征粮工作。县委从中抽调64名学员组成赤水县人民政府征粮突击队,由指导员董运祥带领,前往旺隆乡进行征粮试点工作。

1950年2月22日,县征粮突击队到达旺隆,他们一边宣传政策,一边开展征粮。征粮队的同志带有长枪或短枪,而且必须两三人道,互相有个照应,防止土匪加害。当时习惯称这种情况为“武装征粮”。后来根据形势发展,逐步把征粮工作推进到古葫(葫市)、云集乡。

1950年3月4日,县委召开全县区乡干部会议,部署征粮工作,推广旺隆征粮试点工作经验。 会议强调了征粮与财政收入的重要性,要求全县区、乡干部在征粮工作中充分发动群众,严格掌握政策,努力完成公粮征收任务。全县各区、乡征粮共计征收1949年度公粮折大米156.43万斤,其中董运祥征粮队旺隆乡征收稻谷248300 斤,为巩固人民新生政权奠定了物质基础。

1950年8月,县委、县人民政府举办第二期征粮训练班。110名学员参训。学员培训结束后,分派到各区、乡开展一九五O年度公粮征收工作。至1950年底,全县共征收公粮(稻谷)564.96万斤,占地区分配公粮征收任务的101%,保证了军需民用。

征粮工作是在同封建地主、武装土匪的激烈斗争中进行的。征粮期间,地主、富农千方百计抵制征粮,同时,盘踞、出没于县域内11个乡的土匪,频繁攻击乡镇机关,骚扰民众,围攻征粮队。

征粮队员努力克服种种困难,一边向地主、富农及自耕农民宣传政策,推进征粮工作,一边拿枪与土匪斗争,保卫革命成果。当时,正值新政权建立之初,国民党的地方势力还不甘心灭亡,纠集残余势力和土匪骚乱,地主土绅不愿、甚至抗拒交纳公粮,因此,征粮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一个傍晚,征粮队接到情报说:土匪要攻打旺隆。董指导员立即部署,叫王鹏珍把女队员带去小河对岸清连村一户姓王的贫农家隐蔽。女队员们为了不暴露目标,晚上不打电筒,女队员们一个牵着另一个的手,慢慢地摸索着前进。到了王家,由于床铺不多,只好六七个女队员挤在一张床上,谁也无法睡觉,谁也不敢睡觉,大家都很警惕,万一土匪来了,起床就会耽误转移时间。

当夜凌晨约两三点钟,董指导员带着通讯班看望女队员们,他们途径坡下一户农民家(这户农民家里正住有土匪)旁边时,土匪岗哨听见董指导员(山东口音)的声音,以为要去清剿他们,便立即转移了。事后听说这次有险无惊的情形,大家相互庆幸。当晚,董指导员查实土匪没有打旺隆,连夜带人把女队员们接回乡里。

一个多月的征粮工作,任务艰巨,生活艰苦,征粮队既要同土匪斗智斗勇,又要做群众工作,与地主打交道征粮,有时连饭都顾不上按时吃。

1950年3月,征粮队奉命回县城。休息两天后,又开赴复兴征粮。

复兴地区的情况更加复杂,除了有土匪骚乱外,还有一些曾经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担任过党政职务的顽固人物和封建把头。

征粮队员面临着牺牲生命的危险,但他们没有畏惧,而是勇敢面对,一个也没有退缩,更没有逃避和逃跑回家的。

1950年3月28日上午,旺隆匪首唐从政、唐林、唐从先、唐从文勾结盘踞在云集乡的土匪约一千多人,将旺隆场包围,并发起猛烈攻击。

县征粮突击队、县治安总队、旺隆支前治安委员会的民兵,在董运祥指导员统一指挥下,协同作战,经过八个多小时激战,取得了旺隆第一次保卫战斗的胜利。在战斗中,县征粮队队员们英勇沉着应战, 女队员们冒着枪林弹雨搬运弹药、送茶、送饭,为战斗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950年4月(农历三月初六),县征粮队指导员董运祥在旺隆乡动员一百三十多名群众组成义务运粮队,由县警卫连一个武装班和县治安总队的一个武装班掩护到匪 占区——云集乡白云寺仓库运公粮。运粮队到达白云寺吃午饭时,遭到土匪围攻。运粮队途经牛儿洞夹沟大路时,土匪从左面山上向沟内大路射击。队员们英勇顽强,跑步通过了这段大路后,又在武装班的掩护下,坚持背着粮跑了近五华里的路程,脱离险境,终于把六千多斤粮食运回旺隆,胜利完成了匪占区夺粮的政治任务。

 征粮工作是征粮队员接受党和人民一次严峻的考验,丰富了对敌人斗争的经验。 征粮工作结束后,征粮队的女青年王鹏珍、刘慧慈,男青年向能吉提拔为乡长,被老百姓称为“娃儿乡长”。征粮队指导员董运祥还与第一期征粮训练班女征粮队员刘慧慈通过相识、相知、自由恋爱,喜结连理,结为夫妻传为一段佳话。可以说,县征粮队是人民政府成立初期培养干部的一所学校。

1950年4月,赤水县委对全县三个月来的征粮工作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各基层征粮委员会有计划、按步骤部署、完成了征粮工作。干部积极负责,各基层征粮队员,吃苦耐劳、翻山越岭动员群众,按时完成征粮任务,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全县征粮工作结朿后,1950年5月,董运祥调任赤水县复兴区区委书记、区长。


大力清剿土匪  平息匪患保平安


赤水县解放初期,原国民党势力残余武装和潜伏地方的反动势力相互勾结,酿成匪乱。为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维护社会秩序,保证五大任务和土改的顺利进行,县委领导全县人民以革命武装消灭反革命武装,开展了一场殊死的剿匪斗争。

1950年3月,县域内匪患骤起。当时,距县城二十公里的川属“鼓楼山”,盘踞着溃败的原国民党七十二军残部;赤(水)、叙(永)边界常有罗广文匪部窜扰;赤(水)、古(蔺)边区为四川古蔺“反共救国军总司令”杨云成匪部的骆国湘、陈银州等匪 队所占领;“黔北反共救国军司令”杨明刚匪部在赤(水)、习(水)毗邻地区骚乱;大同区一带被“国民党反共救国军副军长”陈云龙残部袭扰; 隆兴、马临、淋滩等地有刘志模、吴先治、吴相成、吴风亭匪首控制;旺隆区有匪团长唐从先、唐从政、唐从文、唐与十多个匪队相勾结,窜犯于云集、高竹、龙岩等地; 丙安有匪营长罗文渊、罗相泽、罗子钦和王全兴、沈德明匪队活动。全县共有土匪四十五股,匪队一百一十多个,土匪 二万五千多人,对赤水县城形成包围之势。

1950年6月,陈云龙召集匪队在大坝山密会,图谋夺取赤水区、乡级人民政权,妄图攻占赤水县城,实现与邻县匪占区连片,在川黔边建立土匪“根据地”。土匪杨云成部、仁怀县土匪蔡维新部配合隆兴“三吴”以及元厚阳枢文攻打土城,占领土城、元厚、隆兴、醒民地区;匪首“四唐”在习水杨明刚、合江凤鸣罗梓材匪队援助下进攻旺隆;陈云龙部、罗广文部、原国民党72军、原“内二警”残部,“川滇黔剿共总司令”王逸涛匪部配合大同、宝源、华平、复兴的李犹龙、陈茂昭、汪海清、王全兴匪团,及丙安罗相泽、沈德明等匪队,攻打复兴,然后围攻县城。

为达到目的,这伙土匪步步为营,相继占领云集、古葫(葫市)、马临、隆兴、醒民、同民、民化、文农等边远乡。在其窜犯、袭扰和占领的地区,残杀党员干部、抢劫人民财物。在占领区“委派”,胁迫、拉拢旧乡、保人员,建立伪政权,公开派粮收税,四处进行破坏和捣乱,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扰乱社会秩序,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1950年3月,党中央发出了“关于剿匪与建立革命新秩序”的指示。西南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刘伯承、邓小平首长根据整个西南解放的形势,也作出重要指示:“西南……匪患严重,剿匪是当前整个西南的中心任务。必须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剿匪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要把剿匪作为解放大西南的第二战役来打”。省委、遵义地委也明确指出“全面投入剿匪斗争,是当前最重要的中心任务”。

县委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赤水地方实际,作出决策,成立县级剿匪委员会,对土匪武装开展全面清剿。

从1950年2月至1951年1月,在战指挥员在友邻部队的支援下,与土匪进行了大小八十多次浴血奋战。

  1950年3月4日(农历一月十六),赤水县征粮突击队指导员董运祥,带领队员64人来到旺隆,开展征粮工作。董指导员得知匪首“四唐”要纠集土匪围攻旺隆的消息,立即向县委书记魏捷生、县长肖光汇报。县委指示:剿匪与征粮工作结合进行,坚决保卫旺隆,确保赤水县城的安全。支前委员会立即在旺隆周围挖战壕、修筑碉堡。把旺隆的地下党员全部武装起来,扩大旺隆治安大队组织,做好战斗准备工作。

董运祥指导员将当地的地下党员、地下党的外围同志、政治可靠的积极分子组成一个基干民兵班和一个普通民兵排。征粮队有队员64人,包括女队员14人,能用枪的全部发配枪支。县治安总队袁廷华、周克强、许相均领导的30人,支前委员会主任王干群带的基干民兵一百余人,一切听解放军指挥,执行董指导员的命令。根据董指导员的安排,在大山顶和左右两侧设明岗和暗哨注意周围的情况;以五人为一组的武装巡逻队,夜间巡逻。

根据侦查员传来消息,土匪三百多人要来攻打旺隆。1950年4月7日(农历二月二十一),天刚拂晓,支前委员会召集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五十多人,在旺隆小学紧急集合。县征粮队和五十多名民兵,没有参加过战斗,敌我悬殊。董指导员在战前紧急动员中,要求民兵要服从命令听指挥,配合解放军勇敢战斗。随即,作了战斗部署,分点,分阵地。要求民兵们沉着应战,注意隐蔽,坚守阵地,不要乱动乱跑。不要乱放枪,看准才打,节约子弹。

上午十点左右,土匪分两路攻打旺隆场。一股三百多名土匪从云集方向出来,占据桐家坝的山头;另一股也是三百多名土匪由龙岩沟涌来,爬上金宝田反背的山头。旺隆场外左右两个山头密密麻麻都是人,有背枪的,有空手看热闹的。土匪们猖狂扬言打下旺隆,抢盐抢钱,抢粮抢布,见者有份。

土匪先开枪,一哄而起,一阵乱枪像落雨一样向解放军的阵地射击。土匪用的大部分是老式枪射程短,对我方造不成威胁。董指导员叫大家不要还击,令几个解放军和征粮队的参战人员,间断开枪。为让地方多数从末上过战场的征粮队员和民兵不怯阵,董运祥指导员亲自指挥大家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解放区的天》《解放军进什曲》等歌曲,鼓舞士气。

土匪以为解放军人少,见他们人多怕了,而且还听到山上有女征粮队员唱歌,土匪很兴奋,于是,乱喊乱叫着向解放军阵地扑来,到半山腰,进入解放军的射程范围,董指导员一声令下,一时间,机枪、步枪、手枪和手榴弹的爆炸声响起,匪队连冲数次,均被击退。战斗激烈交火中,我方机枪因缺油卡売,枪声戛然而止,土匪叫嚣着“机枪卡壳了,快冲上去,活捉女共党”,向我阵地猛攻。危急之际,旺隆的群众向阵地送来了枪油。霎时间,机枪声又响起来了,将匪队打退。土匪在强火力的打击下,只好撤退。董指导员令停止还击。

下午两点左右,土匪又组织几次大规模的进攻,董指导员沉着冷静地指挥着战斗。在我方的猛烈还击下,六点来钟,土匪终于溃逃回铁锁关,解放军和民兵各路部队胜利归来。

第一次旺隆保卫战斗,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解放军由守转攻,仅一百二十多人的军民兵力打退了匪众约七、八百人的进攻,取得了毙伤匪徒五十多人(其中击毙匪副营长、匪队长各一人),缴获手枪一支、望远镜一副,步枪、火药枪三十余支的重大胜利。

匪首“四唐”经过第一次打旺隆场吃了苦头,一边串联本地的官僚、地主筹集枪支钱粮,一边与国民党“内二警”勾结,又联络盘踞在古楼山的四川土匪,准备再次大规模攻打旺隆场。 

此消息被我侦察员获知,向旺隆支前委员会报告,前委将消息转告董指导员。

1950年农历三月二十七深夜,魏捷生政委派解放军139团指导员李天福率一个排的解放军增援旺隆,董运祥把他们隐蔽居民家中。   

天亮后,场上就只有四十几个民兵活动。这一障眼法麻痹了土匪的眼线。农历的三月二十八日下午二点钟,“四唐”纠集了一千多名土匪,从高竹山上向旺隆扑来。他们以为有受过训练的国民党正规军的残部参与,武器装备有机枪、冲锋枪、手榴弹,作战能力比第一次攻打旺隆要强得多。

土匪到了旺隆场边的山头,就肆无忌惮开枪向旺隆场盲目的疯狂扫射,枪声震耳欲聋,子弹如雨点一样密集倾撒在我方阵地上,但人没敢冲上来。一阵扫射后,董指导员指挥一百多名参战人员,告诉大家要注意隐蔽,不要害怕,听号令开枪,大家要瞄准敌人开枪,要节省子弹。敌人见我方还击不猛,又猖狂起来。

我方居高临下,机枪、步枪、手榴弹一齐倾入敌群,打退了顽匪一次又一次进攻。

土匪后来通过线人得知,两次指挥保卫旺隆战斗的都是县征粮队指导员董运祥。知道他是抗战时期林彪老部队115师的指战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经历大战、恶战无数,山东人,高个子,双手打枪,作战勇猛,脾气火爆,好使巴掌扇顽抗的敌人耳光,人称“董搨耳”。

后来打仗只要遇到他,都要惧怕了几分。在后来的剿匪战斗中,土匪只要碰到解放军,经常都问“董塌耳来没有?”只要董运祥用山东话喝一声“老子等你多时了”,土匪拖枪就跑,边跑边说“今天运气不好,又碰到董塌耳了,打不赢你,我跑都不行吗?”

下午七时左右,土匪伤亡过重,一些土匪开始厌战了,又见我方阵地坚如铁桶,知道无法攻进旺隆,只好逃回高竹、云集。董指导员不准追击,令坚守阵地。

第二次保卫旺隆的战斗击毙土匪川军营长等五人,土匪重伤十余人。土匪第二次攻打旺隆失败,贼心不死,放出狠话,要为死伤的弟兄复仇。扬言“旺隆就是一块铁板都要把它揭开。不打进旺隆誓不罢休。” 

1950年6月中旬,“四唐”等匪首又去网罗四川土匪,习水的土匪、土城的土匪筹集了二千多人要第三次攻打旺隆。

董指导员和旺隆区书陈基如分析形势,马上派人向县里报告,请求支援。

5月17日十点左右,土匪从泥池沟、云集、龙岩三条路,向旺隆扑来。当时驻旺隆场仅董运祥指导员的征粮队,吴志勇的卫生班,还有县大队袁廷华、蒋英富,旺隆当地的基干民兵、普通民兵一百八十来人,分守五个阵地。这二千多名土匪刚靠近旺隆场,就迫不及待用机枪、冲锋枪、步枪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向我方阵地扫射,来势凶猛,速度快,超出了董指导员的意料。

在这生死存亡之际,董指导员下令各自坚守阵地,并下令:绝不后退。

县大队袁廷华、蒋英富等一班人守石沙垭阵地。发现土匪抢占了河边高地,直接威胁旺隆场下的阵地。袁廷华、蒋英富指挥这一班人,绕向十二凉塘,冲过河,强行占领红岩下的厚坝,刚好抑制住土匪占的高地。董指导员手持双枪,左右开弓,他不顾一切,就连自己的裤子被子弹打了几个洞都没觉得。董指导员奋不顾身,英勇战斗的精神激励了大家的斗志,也增强了战斗的信心。

土匪见久久攻打不下旺隆场,便又组织顽匪从场两头疯狂进攻。这孤注一掷的行动对我方造成威胁。上场口的土匪攻到了川王庙,下场口的土匪打到了月台坝,越来越靠近了正街。

董指导员沉着冷静,令参战人员把所有的手榴弹拿出来摆好,集中火力打就近的土匪。土匪又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猛攻,攻到了半山腰都被我方的机枪、手榴弹压回去了。战斗从上午十点到下午六点,打了八个小时。土匪中有一部分是不明真相被欺骗来的,渐渐的明白这样下去没有好结果,开始厌战,但匪首在后面提着手枪督阵,谁退就要枪毙谁。

县长肖光和书记魏捷生得到旺隆告急的消息,立即派驻复兴的一个连跑步上玉皇顶,从前进村到土匪的后面将军坡,夹攻土匪。晚七点左右,复兴连迅速向土匪出击,土匪马上就乱了阵脚,死的死,逃的逃,很快就结朿了战斗。

此战共击毙击伤土匪二十余人,俘获七十多人,缴获枪支一百三十多支,子弹五百多发,取得了第三次旺隆保卫战的重大胜利。

6月上旬,“反共救国军”副军长陈云龙叫嚣要建立川黔边区反共救国军基地,扬言要联合县内和四川合江等地匪部三千多人攻打复兴。

时任复兴区委书记的董运祥得知情报后,立即向县委作了汇报。此时,赤水县城的部队前去土城解危未回,县城是一座空城。县委书记魏捷生马上打电话调部队返城回援。

复兴区委董运祥书记根据县委的指示,马上在区公所召开各乡负责人紧急会议。要求各乡成立治安剿匪委员会,人员要分工,要有专人负责剿匪工作。

6月10日,正逢复兴赶场。天刚亮,董运祥书记就接到报告,说在风溪口发现大量的土匪正往复兴方向来,电话线也被切断。这时解放军部队和当地的武装队伍都不在复兴,匪徒只要一从风溪口渡河,复兴就失去屏障。

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董书记解下背在身上的文件皮包,交给秘书唐电儒,坚定地说:“老唐,若是我回来就交还我,要是我回不来了,就请转交给肖县长或魏政委。”并说他来不及打电话报告县委了,叫唐电儒立即向县委报告敌情求援。董运祥书记安排唐电儒、黎光煊、张传礼、肖文清等复兴区的同志和三个休养连的伤员坚守区公所(朝阳寺),区公所和征粮队无武器人员和休养连的重伤员立即转移回县城。安排完毕后,董运祥带着通讯员叶利容和张高利冲出区公所,顺着赤水河边的小路向风溪口方向奔去。

县城的群众听说几千土匪进攻复兴,又见复兴区无武器的工作人员和伤员纷纷撤回县城,知道情况紧急,全城震惊。

八点过钟,土匪先头匪帮己经开始攻打场头,县城方向还未见到援兵的踪影,一个从风溪口跑来的老百姓找到区公所对唐电儒说,土匪已经在风溪口过河了,仗打得很凶,董书记已经被土匪包围了。

近九点钟,唐电儒接到县委电话,说县委书记魏捷生接到匪情报告后,已带领公安局长王立志和身边仅有的警卫员、卫生员等几个人赶向复兴。九点钟左右,县委魏书记等和唐电儒会合后跑到上场口,看见对面红岩寺山上满山遍野都是土匪。王立志局长扛着一挺轻机枪,跑步冲过天堂埧的田坝子,翻上白岩背架起机枪向敌人扫射。

这时,董运祥书记也从风溪口突围撤回复兴,也在白岩背另一个方向阻击土匪。战斗异常激烈,董运祥一会儿使双枪,一会儿又抱着机枪冲向匪群。手枪、步枪、机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

激战了几个小时,到下午三点过钟,由于敌众我寡,在弹尽无援的情况下,魏书记带头喊口号助威,并告诉大家各自伺机突围,边打边撤。匪队倚仗人多势众,冲到金堂上的后山放火烧了碉楼,扑进复兴场抢走区粮库粮食数千斤,并企图沿河边小道进攻县城。这时,旺隆区委陈基如书记带着旺隆治安队,县大队的周克强带一个分队驰援赶到,与坚守在金堂上后山和朝阳寺的区公所干部、治安队一起前后夹击,才将土匪击退。

战场上,董运祥与魏捷生失去联系,突围后的董运祥带着通讯员满脸泥土,浑身划伤,从早到下午,腹中颗粒未进,到傍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提着双枪回到县城。

城里的群众听说,魏政委可能己经牺牲了,县城的空气更加紧张起来。

组织部长郭华德马上召集各单位所有干部开紧急会议,动员大家武装起来前往复兴解围。但枪弹均无,只得由县税务局长郗仁永(原中共赤水临时县委副书记)带人到合江县九支区求援。因九支区无武装,住县(合江)解放军已出动剿匪去了,城中百姓更是惶惶不安。

天快黑时,县委书记魏捷生脱险回来后,马上召开会议决定,要求干部镇静,并通知剧院继续演剧,县委所有同志均出席剧场,由魏书记向群众讲话,动员群众安定,不要恐惧。休养连的伤员组成战斗队伍,设防于南景天(现公安局址)。郗仁义率税务局有武器的干部中卫西门,赵君式守南门。

随后,九支区乡长邹维纯率民兵七十余人前来支援,周克强从复兴击退土匪后也赶来护城。十一时左右,许挥先同志又率领县大队主力急行军跑步返县,这才使群众完全放心。

次日上午七点余钟,合江县部队一个连前来救援,随同县大队前往六井坝新房子(现凤凰湿地公园)剿灭了土匪,当场击毙匪首“国民党反共救国军副军长”陈云龙,枭首示众,大快人心,匪部从此一蹶不振。

1950年3月至6月,董运祥还参加了强攻铁锁关、大埧山剿匪等战斗数十次,彰显了来自山东抗日根据地优秀指战员的英雄本色和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在赤水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因在征粮剿匪工作中的突出表现,1952年10月,在全县党员代表会议上董运祥当选县委委员,被任命为县委统战部部长兼财经委副主任。

1952年11月,年仅25岁的董运祥同志被任命为赤水县副县长。

                                    

(本文根据《中国共产党赤水历史》第二卷(1949一1978征求意见稿),王昌宇先生《平乱灭匪患》,郗仁永先生《守城简记》,王坤宣等《旺隆剿匪的三战三捷》,王鹏珍《解放初期艰苦危险的征粮工作》,唐电儒《复兴解围》及董运祥子女提供的档案和口述综合整理)





谁在收藏
浏览:2185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鲁黔
    鲁黔
  • me11
    me11
  • 通途
    通途
  • 巴山夜雨
    巴山夜雨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