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信仰:一位战地医者的生命史诗与精神传承(文/赵忠胜)

五月风 发表于2025-05-19 10:04:01

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这场席卷全球的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的冲突之一,也是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殊死较量。80年后的今天,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缅怀先烈、铭记苦难,更是为了汲取教训,警示未来,让和平与发展的火炬永远照耀人类前行的道路。仅以此文献给为新中国解放和社会主义卫生健康事业付出生命的原福建省闽清县首任卫生科长的伯父赵振坤。

1947年的春天,胶东半岛五龙县的桃花刚刚绽放,19岁的伯父告别家乡父老,踏上了从军之路。伯父或许未曾想到,他瘦弱的肩膀将扛起战火中无数生命的重量,他平凡的双手将在硝烟中书写出不平凡的信仰篇章。从华东医科大学的学生到鲁中防疫大队的战士,从华东野战军卫生部重伤医院的医生到闽清县卫生院的副院长,伯父用短短二十九年的生命,诠释了信仰如何在血与火的淬炼中愈发纯粹,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愈发坚定。回望伯父的生命历程,我看到的不仅是他个人的革命史,更是一代人在信仰指引下创造的精神丰碑。

战地医疗帐篷内,血腥味与消毒水气味混杂,担架上伤员的呻吟此起彼伏。年轻的伯父穿梭其间,额头沁出细密汗珠,手上的绷带却始终稳如磐石。济南战役期间,他曾在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情况下救治了近百名伤员,最终因体力不支昏倒在手术台旁。淮海战役的寒冬里,他脱下自己的棉衣盖在重伤员身上,自己却冻伤了双手。这些片段并非虚构的英雄叙事,而是伯父真实经历过的日常。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的荣誉背后,是无数个与死神抢夺生命的惊心动魄时刻。

伯父的信仰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化为每一次清创、每一次包扎、每一次为伤员喂水的动作。在医疗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他和战友们发明了用竹片代替夹板、用煮沸的粗布代替纱布的土办法;在敌机轰炸的间隙,他们趴在伤员身上充当“人肉盾牌”;在部队转移时,他们抬着担架徒步数十里,肩膀磨出血痕也不放下。这种将他人生命置于自身安危之上的选择,正是信仰最生动的表达形式。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曾说:“在生命的荒漠中,我们仍然可以找到信仰的绿洲”。对伯父而言,信仰的绿洲就是每个被救活战友脸上的笑容,就是每次战斗胜利后短暂的宁静时刻。

1949年8月,伯父随重伤医院南下福建,从战火纷飞的前线转战百废待兴的地方卫生事业。身份的转变没有改变他内心的坚守。在闽清县卫生院,这位曾经的战地医者面对的挑战丝毫不亚于战场:缺医少药、疫病横行、民众健康意识淡薄。他带领仅有的几名医务人员走遍全县乡村,白天治病防疫,晚上培训赤脚医生,常常工作到深夜。1957年1月27日,年仅29岁的伯父因积劳成疾不幸离世,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为人民健康奋斗的岗位上。福州金鸡山上,那座简朴的坟墓见证了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也见证了一种不朽精神的诞生。

伯父的生命虽短暂,却如流星般璀璨。他的信仰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选择。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他坚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在权力面前,他保持“为民服务”的初心;在困难面前,他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这种信仰的力量支撑他在枪林弹雨中抢救生命,在艰苦环境中坚守岗位,直至燃尽自己的生命之火。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信仰是人类面对极限处境时的精神支柱”。伯父用短暂的一生证明,真正的信仰能够让人超越个体生命的局限,在服务他人中实现永恒的价值。

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卫生系统的组建,从战场救护到地方防疫,伯父那一代人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新中国的健康基石。据统计,华东军区重伤医院在济南战役中救治伤员约5200余名,淮海战役中救治伤员超过10000多名。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像伯父这样的无名英雄夜以继日的付出。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正是这些平凡中的坚守,构成了民族精神的脊梁。今天我们缅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更应铭记那些在战争与和平时期都坚守信仰的普通人。他们的精神遗产比任何纪念碑都更加永恒。

当代社会,物质的丰富与精神的贫瘠形成鲜明对比。消费主义盛行下,一些人迷失在物质追求的漩涡中;功利主义蔓延下,部分人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回望伯父那一代人的选择,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恰如一剂清醒剂在叩击着我们的灵魂。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伯父“待伤员如亲人”的作风尤为珍贵;在职业倦怠普遍的当下,他“干一行爱一行”的态度堪称楷模。这种信仰的力量穿越时空,依然能够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我怀念伯父,不仅是为了缅怀过去,更是为了启示未来。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信仰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体现在日常选择中的力量;伟大不必惊天动地,平凡中的坚守同样能够成就非凡。当我们在各自岗位上遇到困难时,不妨想想那个在战火中救治伤员的年轻医者,想想那个在穷乡僻壤普及卫生知识的基层干部,或许就能找到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血色岁月淬炼血色信仰,平凡人生铸就不平凡精神。伯父用短暂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信仰的赞歌,这首歌回荡在历史的天空,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种信仰的力量——它是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对价值的执着。纪念,是为了更好的传承;缅怀,是为了更有力的前行。让他们的精神火炬代代相传,照亮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这就是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最有意义的纪念。


浏览: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五月风
    五月风
  • Chief
    Chief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