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7纵21师62团淮海战役作战(一)
1948年11月初,华野7纵从山东滕县北开始南移,奔赴徐州以东的陇海路战场,当时还不知道这就是淮海战役的第一步。那时,敌人的飞机不怎么猖狂了,部队都是白天行军。走了三、四天,经过枣庄,迫近台儿庄。
11月7日,在枣庄南,62团召开作战会议。会上宣布21师的决定,突破万年闸的任务由61团3连主攻,任务是尖刀突进,不顾守敌抵抗,占领运河上的大桥(万年闸),冲过大桥,直插河南,杀向台儿庄。61团的部队,跟着3连,冲向桥南台儿庄(后来才知道,是去接应何基沣、张克侠起义)。62团为第二梯队,2营4连跟着61团3连,占领万年闸以后,守护大桥南口,保卫大军过桥。2营5连和6连,担任肃清桥北守敌的任务。
当时万年闸守敌为冯治安部59军180师539团3营,附有工兵分队,还有泽县县大队和一部分保安部队,担任闸北及外围据点的守备。桥北小镇上有一个连,守护桥头。
突破万年闸
11月7日夜,突破万年闸的战斗打响了。与此同时,7纵队的西边,10纵队也打响了,拉开了参加淮海大战的序幕。
61团3连,在连长武崇基带领下,出其不意,猛攻突进,不与敌人纠缠,迅速冲过万年闸,炸毁桥南桥头堡,61团的部队紧随其后,直接杀向台儿庄。62团4连紧跟61团3连,占领万年闸以后,守护大桥南口,保卫大部队过桥。62团6连和5连,担负肃清桥北守敌的任务,敌人没来得及跑,被我62团6连给缴了枪。随后,21师大部队开始过桥。
等62团及21师的大部队都过了桥,天也亮了。当2营最后过桥时,敌战斗机飞来扫射投弹。大量炸弹落在运河里,把鱼都炸飞了。2营冒着敌机的扫射,快速冲过大桥,南进到台儿庄西边,只见台儿庄敌军在穿梭行动,这时才知道,原来是冯治安部的两个军长何基沣、张克侠率部起义,部队在调动。后来,担任我34军军长的何基沣曾向该军政委赵启民说:“7纵突破了万年闸最关紧要,对我起义帮了大忙。”
夜渡不老河
11月8日白天原地休息。天黑以后出发,向西南行,半路遇到从不老河边来的我地下党人,告诉渡船已准备好,让部队快速前进。如天亮前不能渡过河去,天一亮敌机来了,船控制不住,会有麻烦。运河距不老河20多公里,全团开始强行军,后半夜赶到河边。
不老河比运河宽,有四五条小船,每条船一次只能渡一个排,参谋长指挥登船,到达河南岸,按建制集合,迅速向南开进。几路纵队一同向南快速前进,张明三团长率团部机关也在其中。
截断陇海路
不老河南距陇海铁路十多公里,上午七八点钟,听到了飞机轰鸣声。只见战斗机从南而来,四架一组从头顶飞过,紧接着又是四架贴着地面不断飞过,很快就看到地面有敌人的多路纵队,急速向西。这才明白,敌机是在掩护其地面部队向徐州撤退。
上级发出冲锋令,张团长令2营向西逃之敌冲锋,敌人虽有飞机掩护,但一见到我军冲过来了,马上转向南奔逃。2营冲过铁路,跨过公路,驱敌十多里。团长令停止追敌,赶紧集结部队,截断公路、铁路,占据有利地形,准备截歼东来之敌。
冲锋前,部队是行进状态,冲锋时敌人往哪儿逃,部队往哪儿追,现在要把部队集结起来,只能靠呼喊和徒步传信。下午两三点时。2营4连向北到达公路,只见公路上全是敌军的辎重车辆。没有没时间理会,急忙赶到公路北铁路大许家车站南侧的村子,4连进村搜索。只见村里面堵着更多的人和马车、汽车,车上都是装满了物资,经了解,是海州绥靖区机关的物资和家属,乱哄哄的,堵得部队难以前进。多亏团机关的人赶到,开始清理敌人的装备物资,4连得以脱身,冲向大许家火车站。
筑防大许家
11月9日天黑之前,2营占领了陇海铁路上的大许家火车站。上级命令向东设防,构筑工事,截断黄百韬兵团向西逃跑的退路。2营连夜布置兵力和火力点,马上开挖工事,6连在铁路上,4连在路南某村,营部在火车站站台上。3营在大许家车站西北偏西约500米处的刘芦家村,8连在村西200米左右的开阔地构筑工事。7连、机炮连守卫在村子西南侧的圩墙上,配属给3营指挥的团属八二迫击炮连,在村子的东南侧,9连为营的预备队。团指挥所和团的预备队也在刘芦家,1营在3营东边,61团在62团北边,设防点为麻谷子、火神庙。
忙碌了两天以后,11月11日听到东边的炮声响了,得知黄百韬兵团还在新安镇,没来得及跑掉,跑的只是海州绥靖区的部队。
11月13日上午,21师谢锐师长来到大许家火车站,告诉2营的干部,我21师突破运河后,何、张起义争取了时间,很快就把陇海路截断。黄百韬兵团往西跑,到了运河西就被包围了,其他纵队负责围歼。“我纵队和10纵,11纵担任打援,打徐州的杜聿明兵团。要把工事改过来,准备坚守大许家,保证东线歼灭敌人。我师西有19师,南有20师。师长查看了大许家车站周围地形,让2营把兵力火力布置在铁路两侧,重点在车站和南边的某村西头。敌人最后要进到我师阵地,这里是最关键的一道防线,必须充分准备。
师长走后,2营明确了任务,兵力布局进行了调整,开始日夜作业。5连放在铁路线上,离大许家车站有200多米,向西构筑防线。把营里的两挺重机枪架在铁路铁轨两侧,火力交叉,向南可以支援4连,向北可以涉及到大许家小镇西头。4连仍在车站南边,村子西头,可以与5连互相配合,6连作为营的反冲锋突击队,放在车站站台后面路基北沿。营指挥所设在车站站台西侧,利用那里有一堆铁轨,在下面掏了一个可坐八九个人的地窖,但不能站立,并于各连之间都挖了交通壕。考虑到大许家的重要性,团部在2营指挥所设了副指挥所,由副团长和张永亮副政委指挥2营和原冲锋预备队。并调1营1连跟着6连作为2营预备队,指定1营副营长高万臣作为预备队指挥,率领6、1两个连,6连在前,1连跟进,沿路基北侧挖好交通沟、藏兵洞。
阻击战从13日正式打响,7纵由19师首先接敌,17日接上级通知,19师撤出战场。以后的阻击任务由20师、21师完成,敌人即将进入62团的阵地。
徐东阻击战11月13日正式打响,至17日晚我19师撤出战场时,国民党军五天时间只推进了不到十公里。国民党总部急了,用仅有的重型轰炸机以及蚊式战斗轰炸机、野马式战斗机来狂轰滥炸,2营所在的大许家车站,正在轰炸之列。
第一次上午由南飞来三架B-29型(在济南战役时用过)重型轰炸机,高空不俯冲就投弹。肉眼可看见投弹舱打开,六个黑点接连掉出来,开始看飞机在阵地前方,不一会儿,六个铁锈红色,一人长的炸弹在背后坠落,从第一到第六,每五六十米一颗,接连落地,发出沉闷的爆炸声,只感到大地在剧烈的颤抖。虽然最先落地的一颗在车站北边100多米处,可人都感到站立不稳,摇摇晃晃。三架飞机共投下18颗500磅的重磅炸弹,只有一颗落在大许家小镇上,其余17颗都落在了铁路与小镇之间的农田里,其他小飞机投下的50公斤重的小炸弹数量和效力都不明显。大许家小镇上有个天主堂,教堂顶上竖立着十字架,目标明显,一颗炸弹把十字架炸飞了,教堂炸塌一个大洞。
第二次仍旧是上午九、十点钟,重型轰炸机又来了,这次来了九架,一个大编队。到了铁路上空,连续投了54颗大炸弹。两天的轰炸,除了铁路两侧农田被炸出几十个小水潭外,对我人员、工事无一摧毁。这几十个水潭,反而成为日后敌进攻时坦克的障碍,在后来敌5军的进攻中,大许家车站铁路线上没有出现坦克。
有了前一次的感受,对敌机投弹,只要不是固守在阵地上,完全可以躲避。看到炸弹的小黑点,只要不是正对着自己的鼻子,弹着点就不在身边,用不着躲避。上面看着差一点,落下来差的很远,只要沉着应对,不必慌乱。
11月18日上午,敌5军45师的先头部队出现在我大许家阵地前,敌人数量逐渐增加,从一路到数路来到我火力射程外。停止前进,展开近迫作业,做攻击准备。下午,敌人派出了少数兵力佯攻,对我进行火力侦察。2营没有使用轻、重机枪,只打了几次排射,威慑一下。
大许家车站是阻击的重点,也是一个无险可守的地方,除了站台上有一座小房子,铁路两侧全是农田。一天一夜,敌人调集许多榴弹炮,数十门迫击炮,一个多团的步兵全部到位,准备第二天重拳出击,一举拿下大许家车站。
11月19日一大早,发现敌5军有两个营的兵力,展开在我阵地前。敌人的战斗机也飞临上空,寻机扫射。
九点多钟,重型轰炸机由南而来,到我阵地上空投弹,接着敌炮齐开火。一时间飞机炸,大炮轰,集中到大许家车站周围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弹片像雨点一样落下来。据事后测算,仅大小飞机投下的重、轻型炸弹就不少于200多颗,大山炮炮弹无法计算。这一阵狂轰滥炸足足一个多小时,使我兵力遭受重大损失。铁路上两个大碉堡,一个被彻底炸翻,500磅的重型炸弹,落在碉堡边也就十米远,碉堡翻了,人被埋了,机枪毁了。守在铁路上的5连阵地垮塌几十米,埋了20多人,挖出来后不死即伤。飞机刚离去,步兵就开始冲锋,在铁路两侧突进了我阵地,爬上我战壕的敌人有二、三百人,5连能活动的干部、战士边抵抗,边向南转移。
这时,营指挥所内,营长朱泽权和政教吴敬民轮流拿着电话,向副团长报告情况,向4连、5连下达指令。正当5连阵地报告被敌人突破之际,一颗重迫击炮炮弹落在了指挥所顶上没有被土覆盖住的钢轨上,炸弹在钢轨上爆炸,震动特别大,钢轨炸松,细土散落在地窖内,顿时尘土弥漫,指挥所内六个人全部被震倒,等清醒过来,耳朵全聋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通讯员的耳朵最先恢复听力,听到电话里副团长在说话,“已命令预备队的指挥,1营高万臣副营长率部队反击敌人,带领预备队的6连和1连打出去了,正在奔袭。”稍后几个人才逐步恢复了听力,发现通4连的电话线断了,急需了解阵地上的情况,通讯员小方跑出去查线,沿着交通沟一路查去,看到电话线被炮弹炸断。急需了解阵地上的情况,通讯员小方跑出去查线,沿着交通沟一路查去,看到电话线被炮弹炸断。电话接通,在4连的王副营长报告,敌人正在撤退,5连的阵地上已没有敌人,反击的部队正在返回。小方回到指挥所就喊:好危险呀!原来我们指挥所门口右侧,插了一颗没有爆炸的炸弹,是蚊式飞机投下的一颗半米多长,直径30公分的中型炸弹。这种炸弹臭弹多,如果它爆炸了,指挥所可能就塌了。
中午时分,炮火枪声都平静了,高副营长来到指挥所,详说反击战况。5连伤亡较大,6连长臂膀中弹,4连没有伤亡。谈到敌人的士气,他们是一见我军出现在面前,立刻逃跑。逃跑中丢下的水壶中装的是酒,粮袋里装着没脱毛儿的鸡,可见是进一村抢一路。
下午,2营阵地抓紧时间修复工事。
邱清泉出兵增援黄百韬以来,对于攻击大许家是十分重视的,使用火力兵力也是最多的,特别是使用重型轰炸机。不顾一切的投掷大量重型炸弹,铁路两侧弹坑累累,结果还是没有攻下来,对他们的士气打击极大,从此敌人就没有在大许家车站再次发动攻击。
在大许家火车站西北偏西约500米处,有一个50多户人家的小村子刘芦家,村四周有圩墙、水沟,村内只有一条东西向的通道。守备刘芦家的是62团3营,其8连在村西200米左右的开阔地里构筑工事,为营的前哨阵地。7连、机炮连守卫在村西南侧的圩墙上。配属给3营指挥的团属八二迫击炮连在村子的东南侧。9连为营的预备队,在村东构筑预备阵地和营的第二指挥所,隐蔽待命。
11月18日上午10时左右,敌5军45师的一个团向北越过铁路,对刘芦家阵地发动攻击。其第一梯队的两个连在炮火掩护下,进攻至8连前哨阵地。被我3营绵密、短促的火力杀伤后,配合以小分队出击,将其击退。
下午,敌约一个营的兵力再次向8连阵地攻击,也被我击退。入夜,敌人在坦克的掩护下,在距我阵地前沿数十米处挖掘交通壕,构筑工事,与我军对峙。
11月19日,敌人又连续三次向3营阵地攻击,均被击退。
经过两天两夜激战,3营首长决定调整部署,将伤亡很大,仅剩下连长王年友和18位同志的8连与9连对调。9连连长王东禄趁换防之机,向敌人出击,将8连阵地前的敌人击退。
11月20日上午,遭受惨重损失的敌5军后撤,敌72军接替其第一线的攻击任务。
午后,炮声骤起,有重炮、迫击炮,打的都是有秩序的排子炮,地毯式的轰击,炮火是从昨天攻击大许家的同一阵地发射的,刘芦家隐在烟雾之中,这是敌人进攻3营的炮火准备。没有一架飞机,就连好俯射的战斗机也没有一架。可过了不久,坦克出来了,从西边的村子里露出头来,共有四辆。
15点30分,坦克沿着铁路东进到刘芦家村南,再转向北,对着刘芦家停了下来。接着敌人的步兵分几路纵队到坦克后面集合,等五六十名步兵到位了,坦克继续前进。从铁路到刘芦家村有300多米远,敌人的横向运动完全展现在2营面前,可机枪的火力射程达不到,无法支援3营,看着干着急。此时,正在2营阵地的张永亮副政委看到这个情况,急忙赶回刘芦家村,去调动团的迫击炮向敌人步兵射击。
坦克速度很慢,掩护四个营的兵力边走边射击,抵近射击,专打我火力点,敌人的坦克碾压我交通沟、地堡,碾压我们的人,3营几次反击,最终经不住坦克的碾压。16时许,一个营的敌军突破我前沿阵地,攻入刘芦家村内。3营的工事几乎全部被毁,9连、7连、机炮连的人员和武器大部分被被埋进沙土里,伤亡惨重。
3营长吴虎龙是位红军,不幸牺牲,副营长高云中负伤,政教赵春华的耳朵被震聋,他从前沿阵地返回营指挥所,准备打电话向团指挥所报告情况,可电话守机员和两名通讯员都牺牲了,电话线被炸断,3营与团部失去了联系。赵春华又跑到村东营的第二指挥所,命令8连长王年友率领该连的18名勇士和营部的炊事员、担架员、伤病员,全部拿起武器,与敌人展开逐屋争夺。有个连最后只剩下十几个人,把文件和打光子弹的枪械都处理掉,坚守在一个大院子里,敌人包围院子后用火攻,十几人全部牺牲。赵春华命令营部通信班副班长冯衍太和通讯员阮小梅去团指挥所报告,要求派部队增援。
当时,团长张明三、副政委张永亮都到前沿部队去了,指挥所里只有团政委余庆坦和参谋长陈新华。接到3营的报告,余庆坦立即报告谢锐师长,并命令团预备队进行反击。谢锐师长打电话给61团2营和63团1营,命令他们从刘芦家两侧出击。
最先进入刘芦家的是62团1营高万臣副营长率领的该营2连,高副营长见到赵春华的第一句话就是:“教导员,我听你指挥”。赵春华命令2连从村东冲进村内阻击敌人。61团2营在营长吴长关、政教董正海指挥下,沿着刘芦家村北的交通壕向西猛插,战士们前仆后继,以冲锋枪、手榴弹、炸药包开路。63团1营营长衣瑞伦,从刘芦家南侧以同样手段向西攻击,两个营的部队将敌人的退路切断,又从村西向村内攻击。我各部攻入村内后,配合村内部队,将突入我阵地的一个营敌人全部歼灭。
以我之长,攻敌之短,与敌展开近战、村落战。进村后的坦克发挥不了多大作用,敌人的步兵无所恃,心慌意乱,经过几个小时的血战,敌人溃退了。这时,张永亮副政委指挥的迫击炮开始发挥作用,炮弹在逃跑的敌军中四处开花。天黑之前,3营的阵地上只留下了敌人的尸体和伤员。
在刘芦家北侧的麻谷子,敌8军170师的508团、509团和42师的125团,三个团轮番攻击我师61团1营的阵地。170师师长杨绪钊、42师师长石建中亲临第一线指挥,李弥也前来督战。经过四天三夜激战,伤亡近千,未能越过我阻击阵地一步。
11月21日上午,在铁路南侧,我20师的防地,炮声隆隆,机枪声不绝,南边村庄的树林都隐在烟雾中,直到下午也没有停息。
11月22日,敌8军42师124团、125团各一个营,在十辆坦克的配合下,分别从西面、南面向我21师61团3营防守的火神庙阵地攻击。下午2时,西北角9连阵地一度被敌突破,在7连和团火箭筒班的有力配合下,击毁敌人坦克两辆,打退敌人多次冲击。
同日傍晚,我华野大军全歼黄百韬兵团,碾庄战斗结束。
从11月13日起,邱、李兵团开始东援,我7纵由19师首先接敌,鏖战五天,17日完成既定任务,撤出战场。18日,敌人进入我21师、20师防线,到22日傍晚碾庄战斗结束,总共十天十夜的阻击任务胜利完成。
11月22日晚上,守卫大许家的2营接到团指挥所通知,兄弟部队要来接防。半小时后,10纵队的营长领着连长们到了2营指挥所,两个营交接了阵地。62团随纵队奔赴了新的战场。
吴金京、计江宁根据吴敬民(62团2营教导员)、庄正(21师宣传科长)回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