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北战中成长的31军
1947年2月,胶东军区地方部队陆续组成新编第5、第6和第7师,同年8月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下辖2.3万余人,隶属华东野战军内线兵团,周志坚任纵队司令员,廖海光任政委。
在三年解放战争中,周志坚率部转战8省市,征程数万里,参与战役、战斗200余次,歼灭大量国民党军。
1947年9月,13纵参加胶东保卫战,以运动防御的形式阻击国民党军向胶东腹地进犯,至12月,共歼敌2万余人。
1948年4月,13纵转战胶济线中段,参加解放军华东战场上的第一场攻坚战——潍县战役。13纵奉命配合兄弟部队于县城东、西两线顽强阻击来自济南、青岛的国民党增援部队,以确保攻城战斗的胜利。
1948年7月上旬,13纵会同7纵攻克兖州,全歼守军1.6万余人。
1948年9月济南战役期间,13纵又与兄弟部队一道,攻占商埠,突破外城,强攻内城,连续激战8昼夜,歼敌1.5万余人。济南战役中,13纵第37师109团首先突破西南城垣,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济南第二团”的荣誉称号。
1948年10月淮海战役期间,参加贺台子战斗等战斗。
1949年2月,13纵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军,隶属第3野战军第10兵团,原纵队司令员周志坚任军长,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陈华堂任政委。
1949年4月,31军参加渡江战役,于江苏靖江渡江登陆后,迅速控制江阴,占领武进(常州),并与兄弟部队一道攻占宜兴,切断了南京、镇江国民党军东逃退路,围歼南逃国民党军于郎溪、广德地区,毙俘敌军1.7万余人。
1949年5月,31军参加上海战役,攻占浦东地区,断敌海上退路。在同浦、高桥作战中,毙俘国民党军1.7万余人。
1949年6月,31军进军福建,参加了福州战役和漳厦战役。在解放厦门的战斗中,该军第92师274团8连3排奋勇作战,荣获“厦门登陆先锋排”称号。
1950年5月,在32军配合下,31军解放东山岛。在解放福建全省战斗中,31军与兄弟部队共歼灭国民党军3.7万余人。
新中国成立后,31军长期驻防福建厦门。
抗美援朝期间,31军抽调力量参加战役战斗。
1953年7月,金门防卫部司令胡琏率1.2万余人、13艘舰艇和30多艘机帆船偷袭东山岛,31军在28军和41军支援下,经2天激战,歼敌3379人(其中俘获715人)、炸毁坦克2辆、击沉登陆舰3艘、击落飞机2架。这是解放军在打击国民党军窜犯活动中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1958年,31军炮兵部队参加了著名的“八·二三金门炮战”,此后炮击金门、马祖的任务也由该军承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