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7月12日,我们兄弟姐妹陪伴着母亲,从重庆来到南京雨花台功德园为父亲的骨灰安葬。看着覆盖着鲜红党旗的骨灰盒缓缓地放入墓中。那一刻,我热泪盈眶,心中有无限的感慨。
父亲一生传奇、一生磊落、一生正直、一生勤俭。70 多年前,父亲为家仇国恨、为了抗日从香港奔赴延安,进入抗大。在那里他像海绵吸水般地学习革命道理,毕业后即奔赴抗日战场。因父亲学习的是无线电技术,所以一直在军区从事通讯工作。每一次战斗中他们通讯兵为能把军首长的作战命令更准确、快速地传达下去,想尽一切办法克服重重困难,顽强地战斗在通讯岗位上,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父亲的话讲,他们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保证每一次战斗中通讯的畅通无阻。我看过父亲写的一篇回忆录,他写到有一次战斗,他正发着高烧,站都站不起来。可当时发报机零件烧坏了,父亲躺在发报机旁,耳边是轰隆隆的炮火声,他咬紧牙关坚持把机器修好,保证了军首长的命令准确无误地传达下去,打了胜仗。为此,父亲在这次战斗中记了三等功。
五星红旗随着解放军的步伐插遍祖国大地,我们也随着父母一个城市一个城市搬迁着,从延安到太行、从太行到山东,湖南、湖北一路走过。1949 年 11 月,父母又跟随刘邓大军进军西南解放重庆,随后进军贵州剿匪。全国解放后,父母又为培养军中的通讯人才,双双调入军校。一年年,一届届,为他们认定的革命目标奋斗着。
离开重庆 15 年后,父亲又调回缙云山下的一所军校。当部队来车接我们路过歌乐山时,父亲又向我们讲起了当年,为解放重庆,为营救渣滓洞的烈士,部队授命跑步冲向歌乐山,但因敌人提前行动,杀害了革命志士的往事。望着那滚滚的浓烟、望着那触目惊心的场面,许多战士都放声大哭…… 当时只有 12 岁的我,看着父亲伤感地述说着记忆,我的心震撼着!
父母一生都在教导我们要艰苦朴素。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要求我们每年自己要纳一双鞋底,母亲给我们做好鞋面,然后拿到鞋铺掌上胶底。我清楚地记得,我下乡的时候,母亲亲手做好两双布鞋,交给我和二姐,让我们带到乡下。可惜的是,这两双布鞋只陪伴了我们半年,就让我们拿到老乡家换青菜吃了。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不会用手中的权利为家人、为儿女谋一己私利,我们也从不敢求父亲为我们的私事请他帮忙。但如果是为公事找他,他会二话不说、尽心尽力。记得我下乡时,公社要扩大广播站,发愁买不到器材,让我回家找父亲帮忙购买。父亲就不辞辛苦,动用他的一切关系凑齐一套设备,分文不取让我带回公社。
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们怕他,但我们更爱他、更尊敬他。如今,虽然父亲已经离开我们 1 年了,我们仍时常想起他过去的点点滴滴,我们会永远永远地怀念他。
2009年发表于《重庆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