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纪念铁十师的老红军师长李兴弟和夫人新四军老战士许萍(一)

hanrenqiao 发表于2025-07-08 20:11:40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纪念铁十师的老红军师长李兴弟和夫人新四军老战士许萍(一)

2023-07-11 发布于海南

 

1955年至1965年,李兴弟师长主持铁十师工作的这十年,是新中国克服经济困难在国防建设中站起来的十年;铁十师在这十年中是铁道兵序列中唯一一个参与了两弹一星多项工程的部队。 

铁十师的老人都很尊重老红军师长李兴弟,弟弟问我能不能写写李师长?一直想写写他,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动笔,最后决定动笔是因为他的夫人许阿姨2022年12月仙逝了。

  李兴弟师长战斗中多次负伤身体不好,1965年就休息了。他家先住铁二院五栋,后住铁十师乐山基地,再后来住成都铁西指。

 我是1971年认识许萍阿姨,她和他家孩子每次从乐山来成都就会到我家来,特别和蔼可亲的一位阿姨,还没有说话先就笑眯眯的了。

  后来我家和她家搬到一个院子,每次探家回成都,必会拜访李师长家,许阿姨总是笑眯眯地招待我。每次院子里遇到李师长散步,我必会恭恭敬敬地打招呼:李师长好!李师长总会停下来,敲敲拐杖,慢悠悠地用四川话说:你回来了? 

李兴弟师长比我父亲年长一岁,都是四川人,从鹰厦线他们就同在铁十师工作,他们的关系非常好,李兴弟师长是我父亲敬佩的人。

  听父亲曾经说过李兴弟师长写过回忆录,真希望能够看看,研究研究这位老红军的传奇经历。又听说被李师长自己给烧了!据说李兴弟师长写的回忆录是红军时期的真实经历,寄给上面被退回来了。说是写的不全面,不相信有些事可能发生,要找到证明人。李师长生气就烧了。可惜可惜!

  什么时期什么样的经历会引起质疑?根据我的历史常识,红四方面军有三个主力师,其中两个师参加西征全军覆没,经历惨痛而坎坷。如果是被打散又自己历经千难万险回到根据地,那就确实难以找到证明人了。难道李兴弟师长是参加过西征的幸存者?

于是我从巴中老红军记录中查询,在恩阳人物中查询到了老红军李兴弟。

   李兴弟(1914.10一2000.11),四川巴中恩阳区花丛镇四方碑村人,大校军衔,副军级。1933年5月参加红军,1934年5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82年离休。李兴弟在部队历任战士、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1939年获“模范连长”称号。1950-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被志愿军总部记二等功两次,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1955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由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八一”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

1914年农历十月初十,出生在一个佃农家庭。四岁时,父亲离世。母亲李文氏身单力薄,无力抚养爱子,含泪将李兴弟过继给唐家为养子。

1933年5月,李兴弟参加红军,被编入何畏、许世友领导的红九军二十七师八十一团特务营二连任战士。

1934年4月就任二连班长,并于当年5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5年3月,为策应中央红军北上,他离开川陕苏区随军长征。1935年8月,李兴弟被任命为红九军二十五师七十五团二营六连排长。

1936年6月12日,李兴弟随红四方面军的先头部队在夹金山下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后,开始新的征程。

1936年10月10日,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

10月24日,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四军、第九军、第五军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命令,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挺进河西走廊。

红军进入河西走廊后,李兴弟所在的红九军在孙玉清军长的率领下,于打拉池一带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毙伤俘敌500余人,首战告捷,并进驻镇虏堡。

1936年,部队被迫撤出战斗,放弃古浪。李兴弟死里逃生,幸免于难。

1937年3月,梨园口战斗失利后,李兴弟和幸存的战友们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1937年10月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参加延安四十里铺集训三个月,于12月到山西杨前区一一五师教导队学习。

1938年9月,李兴弟调任新四军安徽涡阳蒙城等地苏鲁豫支队特务连排长,1939年9月任特务连连长。

1940年12月一1946年,李兴弟任江苏盐阜军区新四军三师七旅二十一团一营一连连长,三营副营长,二营营长,江苏盐阜军区盐城县总队副总队长(副团)等职。

1945年,日本投降后,李兴弟随师北上,挺进东北后,李兴弟任东北护路军六团副团长、团长。

1948年7月5日,经东北局决定,中央军委批准,李兴弟所在部队整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李兴弟任纵队四支队二十四大队队长。1950年8月,李兴弟任铁道兵团一师二团(第十一桥梁团)团长。

1950年12月,李兴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6月,李兴弟担任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第一副总队长。

1953年11月,李兴弟返回祖国后,在北京学习文化。1954年8月12日任铁道兵第十师代理师长,1955年8月5日任铁道兵第十师师长。

1955年授予上校军衔,1962年晋升为大校军衔。

1988年,中央军委为已离休的李兴弟颁发了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0年11月8日,在成都病逝,享年87岁。2001年5月4日,家人按照遗愿将其骨灰护送回老家巴中,安放在“将帅碑林”。

果然被我猜中,“1937年3月,梨园口战斗失利后,李兴弟和幸存的战友们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1937年10月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从1937年3月到7月,这四个月的经历一定非常坎坷,且难以找到证明人。这段历史,对于李师长来说,一定是一段不愿提起的非常痛苦的回忆!

李师长的儿子京生给我提供了李师长的几个小故事,让李师长在战争中的形象一下子丰满了起来

1、我爸参加红军后,在长征路上遭敌人飞机轰炸,左腿关节受伤,还患上痢疾等疾病,他凭着过人的坚强毅力和从小干农活练出的强壮体魄,手杵着拐杖顽强地走出了雪山草地。

2、我爸长征时是排长,到延安后排以上干部进抗大学习,但我爸说想上前线打仗,就报了班长,后来班长也要培训三个月。

3、我爸原名叫李兴地,在抗大学习时毛泽东主席到抗大,碰上我爸问我爸叫什么名字?我爸回答说叫李兴地。主席问哪个“地”?我爸回答“大地的地”,主席说我给你改一下,叫兄弟的弟,全国劳苦大众都是一家人,都是兄弟姐妹,我爸就叫李兴弟了。

4、抗大学习完后,我爸到了115师,参加了平型关大战,后支援新四军到的新四军三师。抗日战争时期,我爸任江苏省盐城县新四军总队副总队长,多年的戎马生涯练就了爸爸智勇双全的本领,他带领的部队经常打胜仗,开辟和壮大了苏北抗日根据地。日本鬼子最怕的是“李矮子”,为了捉拿他悬赏一万块大洋要他的人头。

4、解放战争时期,新四军三师奉命进军东北战场,我爸所在的三师八旅攻防兼备、能征善战,当时,难以攻克的硬仗总是叫爸爸带兵上阵。1946年10月,在四平战役的一场攻坚战斗中,我爸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敌人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肺部,在当时部队缺医少药的情况下,靠着他多年南征北战的强健体魄,在深度昏迷半个月后,竟又神奇地死里逃生,被评定为一级伤残军人。

5、我爸在红军时期就是一名出色的骑兵,带兵打仗从来离不开战马,四平战役中由于肺部受伤致残不能再骑马驰骋沙场了。恰好东北民主联军成立护路军,联军副司令员黄克诚亲自点将,派父亲去担任护路军第六团团长。

6、1948年夏,根据战争形势的需要,护路军改编为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我爸任铁道纵队二十四大队大队长。“野战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 成为大队官兵的响亮口号,他们部队在铁路运输线上支援了辽沈战役,切断了国民党军的补给线与陆上逃路,完成了党中央“关门打狗”的战略意图。

7、1949年5月,铁道纵队改编为铁道兵团,我爸任一师三团团长,带领三团的官兵又先后参加了津浦、平汉、陇海铁路的抢修与建设任务,确保了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的胜利,最终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从担任护路军六团团长起,一手拿钢枪、一手拿工具,逢山凿路、遇水架桥这项艰巨而危险的保护铁路、修筑铁路工作,贯穿了爸爸以后的全部军旅工作生涯。

8、1950年10月,我爸带领三团官兵奔赴抗美援朝战场,由于完成任务出色,善于攻克难关,后提任铁道工程总队副总队长。他带领部队在敌机不断空袭和气温低至零下20度的严寒中,在没有任何工程机械的险恶条件下,创造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输轮修办法。官兵们用鲜血和生命为作战部队筑起了一条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为前方的志愿军部队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为抗美援朝的最终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英雄的爸爸被解放军总部授予二等功两次,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三级独立勋章各一枚。并多次受到上级组织的表彰。

我对李兴弟师长的经历感兴趣的有两段,一是想知道他们西征失利后是怎样返回延安的?二是铁十师在西北从事的保密工程除了已经载入史册的,是不是还有其他当时没有解密,但是今天已经解密了的?可惜,这两个问题现在可能无解了。

1955年8月5日铁十师代师长李兴弟结束学习到任主持工作至1965年9月25日离职休息,他在铁十师主持工作十年!这十年,不但在李师长一生中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也是铁十师的光辉篇章。回忆李师长的这段历史,就是回忆铁十师的这段历史。让我们一页一页地翻开这段历史,回忆李师长和铁十师的光荣。

 

1954年

8月4日,奉铁道兵转中央军委命令,李兴弟任铁十师代师长,(因调学未到任),免去任克加师长职务,专任师政委。

 

 

1955年

8月5日,代师长李兴弟结束学习,回部队主持工作。

9月26日,经铁道兵党委研究批准,李兴弟任师党委常委,胡兴全、许守礼任党委委员。

10月14日—21日,政委张少华,代师长李兴弟在南平参加铁道召兵开的第二次工作会议,研究讨论争取提前一年修通鹰厦铁路的措施。

 

1956年

1月19日至23日,师在顺昌召开二十六次党委扩大会会议,增补李兴弟为师党委副书记。

2月5日(星期天),代师长李兴弟,政委张少华,参谋长胡兴全率师机关、师直单位官兵和青年志愿者筑路队队员、军官家属在驻地山植树100亩,栽松树1万颗,至月底,师直、师后及各团官兵在工地周围营造马尾松5326亩,杉松1728亩,在管段植行道树17.2万株。

2月21日至24日,师在顺昌召开首次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参加会议的代表96名,代师长李兴弟做了《关于工程任务和开展劳动竞赛的报告》,政委张少华做总结发言。

 

1957年

5月24日,师政委张少华,师长李兴弟去北京参加兵部党委扩大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进行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的指示。

7月22日,师长李兴弟、政委张少华去杭州参加浙江军区党委扩大会议,明确部队反右斗争的目的,性质和重点。

9月9日至13日,师长李兴弟、政委张少华去杭州参加浙江军区党委扩大会议,学习浙江军区关于反右斗争的四条标准。

10月7日,师在兰溪召开一届五次党委扩大会议,总结前一阶段反右斗争情况,提出了下一阶段定案处理,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和整改意见,决定成立专案组进行甄别定案工作,李兴弟师长对第四季度工程施工进行布置会议,一致同意撤销师增产节约委员会;根据兵部指示,会议布置了随军2082名家属子女回乡参加生产劳动,至春节前全部离队。

 

1958年

3月5日,师政委张少华,师长李兴弟在北京参加铁道兵召开的一届二次党委,全会检查总结四年来的主要工作,研究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的任务。

4月12日至14日,师在兰溪召开一届八次党委扩大会议,师长李兴弟传达兵部关于修建清绿国防专用线任务的命令,对这条位于沙漠地区的铁路做出了情况介绍,要求团一级做好保密工作。

12月10日至20日,师长李兴弟、政委张少华在昆明参加铁道兵党委扩大会议,会议总结了兵部召开的四级干部会议精神贯彻情况和1958年的工作,部署了1959年党的工作任务。

 

1959年

4月24日,师长李兴弟、政委张少华、副总工程师孙祺荃参加清水铁路运输联合指挥所召开的运输工作会议,为改善清绿支线的运输状况和加快支线铺轨、整道、加固工程达成三点协议,决定从5月1日起开行10对列车。

7月22日,师长李兴弟、政委张少华去北京参加铁道兵师级干部会议,研究讨论执行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包干办法,该法于1960年1月1日起开始试行。

9月13日,铁道兵召开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战役第二次电话会议,遵照会议精神师长李兴弟向各团首长进一步强调了这一工作重要性,批判了“收尾工程无啥可革”的错误思想,全师再掀“双革”运动新高潮。

11月25日,总参军交部,工程兵部,铁道兵部,兰州军区军交部,兰州铁路局,7169部队,0029部队及铁十师组成清绿支线检查验收委员会,主任陈士渠,副主任刘克、李兴弟对全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检验总评,基本优良,确定于1960年1月正式移交,剩余工程(主要是正桥)继续由铁十师完成。

12月21日,师在清水召开工程会议,传达清绿支线验收总评的基本情况,下发了移交前收尾工程任务安排计划,师长李兴弟要求施工单位组织人力,突击施工25天,以保证按时交付。

1959年,铁十师正在修建青藏线泉吉峡至格尔木段。格尔木西南角占当时格尔木四分之一的地盘都是铁十师的营房,学校、幼儿园都建好了,准备驻扎十年,修通青藏线格尔木至拉萨段和格尔木至新疆的铁路,可惜由于当年经济困难,工程下马,壮志未酬。


浏览: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