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文化战士马少波

莱州警事 发表于2016-01-09 15:11:52
    1931年2月,13岁的马少波考入掖县省立九中28级。当年,“九·一八”事变爆发,马少波参加了反对蒋介石不抵抗主义的抗日救亡学生运动。11月,马少波与28级、29级的几个同学发起创办《天外》文艺杂志周刊,并组成编辑委员会,推举马少波担任主编。马少波撰写了创刊词,以宣传反帝、民主、进步为本刊宗旨,提倡多种文学形式,如抗日通讯、小说、散文、杂文、诗歌、对联、哑谜、谐语、格言、漫画等。《天外》刊名,马少波考虑的寓意是“天外有天”,一是在创造新世界;二是表示他们这些青年是天外之民,不受反动势力约束。1932年1月,《天外》文学周刊改版为《天外》文学半月刊。马少波发表在《天外》的作品有短篇小说《嫂嫂》、《香油磨坊》,散文《长江的悲哀》、《镜子铺画师》、《莱州城的炮声》、《海上风涛》、《当铺》、《祖母遗嘱》等,诗《在大基山上》、《芙蓉岛》、《残破的海棠叶》等。《天外》刊物是胶东较早的革命文学刊物,当时在青年知识分子中起了激发爱国热情、扶正祛邪的作用。
    1938年3月,中共掖县县委领导的玉皇顶抗日武装起义胜利后,年仅20岁的马少波参加胶东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三支队与三军合编后,成立《海涛》社,创办了胶东第一份综合性刊物《海涛》,马少波作为编辑委员,积极参与其中,大力宣传党的抗日政策。
    为了唤起民众共同抗日,胶东区的广大知识分子,利用办学校、办报刊、演戏剧等各种形式,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1938年9月,中共胶东特委为加强对宣传组织的领导,成立胶东文化界救国协会(简称“文协”),领导文化界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创办了一批刊物,建立了各种剧团,还把民间艺人组织起来,形成了一支抗日文化大军。马少波从抗战到解放,一手握枪,一手拿笔,在书剑征程中,一直战斗在文化最前线,先后担任“文协”的常委、会长,胜利剧团团长,以及《胶东大众》、《胶东青年》等刊物的主编。
    1940年山东纵队第五旅成立后,马少波任五旅司令部秘书长。他能文能武,深得所在支队领导和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政委林浩的赏识和信任。1941年,胶东军区八路军向盘踞在胶东半岛各县的投降派发起反投降战役取得胜利后,日伪军开始在胶东“大扫荡”。司令员许世友等军区首长决定派马少波去即墨县,和国民革命军保安十九旅司令员姜黎川进行抗日统战工作,具体要求姜黎川扰袭胶济铁路线,携手反击日军在胶东的“大扫荡”。那时姜黎川已处于蒋介石所派特务的严密监视之下,不能同他公开接触。姜黎川约马少波一人夜间在他的驻军围墙内密室接谈。马少波到达指定地点后,他坐进一只箩筐里,提升越过高墙到一密室会谈。达成协议后,已是拂晓时分,马少波机智地逃出虎口与联络组的同志会合,不料归途中与日伪军遭遇,马少波立即向敌人开枪,掩护战友突围成功,他自己却负了伤,后被当地的群众救下。敌人撤退后,同志们清理战场时只找到马少波的一顶礼帽和一只布鞋,于是“马少波牺牲了”的消息传开了,大家都很悲痛。正在县长罗竹风写好悼词、操办开追悼会时,几个民兵用担架抬着马少波回来了,大家喜出望外。此后马少波再度深入虎穴,做姜黎川的工作,使他最后下定决心,率部东上莱阳,被改编为八路军的一个旅。马少波也受到军区的嘉奖。他的智勇双全的事迹一时传为佳话。
    马少波从事文化事业60余年来,创作了大量散文、小说、戏剧、诗词作品及文艺理论著述 。主要剧作有《闯王进京》、《正气歌》、《宝烛记》、《明镜记》、《白云鄂博》等30余部,其中获文化部文华奖等多种。京剧剧本《宝烛记》获文化部优秀剧作文华奖,《正气歌》获北京戏剧评奖一等奖、文化部优秀剧本奖,昆曲《西厢记》获北京戏剧评奖剧本特别奖,作品还获全国第一届戏剧理论著作评奖荣誉奖等。
    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先后改编了传统京剧《打渔杀家》、《吴蜀和》、《王佐断臂》、《群英会》、《宇宙锋》、《芦花荡》等。1943年创作京剧《木兰从军》,1944年创作京剧《闯王进京》,1946年创作十幕话剧《太平天国》,1948年创作京剧《关羽之死》,同年与人合作,又将自己的同名小说《农公泊》改编为歌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马少波出版了《戏曲改革论集》、《戏曲改革散集》、《看戏散笔》、《花雨集》等。马少波一系列具有开拓意义的作品推动了戏曲推陈出新,促使了戏曲欣欣向荣。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期,他继续创作了京剧《正气歌》,现代题材的京剧《宝剑归鞘》,京剧《明镜记》、《宝烛记》、《蝴蝶梦》,昆曲《西厢记》,并将日本真山青果的歌舞伎《赖家将军》、话剧《坂本龙马》改编为京剧。自著的话剧《双枪小李虎》改编为京剧《孪生兄弟》。他创作的话剧《岳云》,受到儿童观众的喜爱,仅1980年重演就演出230场。同时他还写了大量的戏剧理论文章。
    晚年,在夫人李慧中全力协助下,编辑出版了《马少波新剧作》、《马少波戏剧代表作》、《马少波研究文集》、《马少波近作选》、《戏曲艺术论集》、《写戏偶得》,散文集《从征拾零》,与夫人合作的《东耕园诗二百首》等共五百多万字。他主编的三卷四册《中国京剧史》获五个一工程奖,首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国家图书奖。
    在马少波的革命文学创作生涯中,第一个多幕话剧《指挥》名列胶东文艺评奖榜首。在战争年代,先后改编、创作了《吴蜀和》、《木兰从军》、《太平天国》等一大批剧作。其中,《闯王进京》是较早的正确表现农民革命题材的佼佼者之一,当年为部队演出时,台上台下此呼彼应,不断发出响彻云宵的轰鸣。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政治委员林浩看了演出,亲自接见马少波和胜利剧团全体同志。
    马少波回忆这段生活时说:“领导剧团需要排戏,需要有新剧本;编刊物需要思想活跃,力求内容丰富,文字既要通俗,又要讲究点文采,这些都迫使我在戎马倥偬中找书、读书并奋笔写作一些剧本、小说、报告文字、杂文和诗歌。”
    马少波不仅坚持在战争的岁月里从事文学写作,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坚持严肃的创作态度。1939年秋,马少波在招远、掖县抗日根据地山后村创作小说《生还》。作为故事背景一部分的青岛,马少波那时没有到过,是缺乏感性知识的。为此,马少波在构思时,曾经多次同熟悉青岛的战友罗竹风交谈,作细致的调查研究。尽管马少波掌握了若干间接的知识,仍不肯写自己不深知的事物,写到青岛时,只是点染了一下外景而已。
    1949年6月,周恩来约请各解放区从事戏曲改革的部分党员干部到中南海座谈,时年三十一岁的马少波奉命参加。会上,马少波建议中央成立戏曲改革领导机构和研究、实验机构,进而在全国范围开展戏曲改革运动,得到周恩来的赞赏。建国后,即成立了中华全国戏曲改革委员会筹备委员会,马少波任秘书长。此后,马少波长期从事戏曲理论研究、戏曲改革工作和文学艺术创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马少波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仍然笔耕不辍,七十岁时曾说:“人到七十,毕竟是人生的清秋,我愿生命在勤奋中延伸,为人民戏剧事业竭尽绵力。天假以年,决不虚度一息尚存,永不停步。”阳翰笙在《马少波全集》序言中,中肯地评价说:“在党领导戏曲改革半个多世纪的征途中,既担负着组织领导的重任,又能继续抗日战争初期开始的戏曲创作生涯,不断有高水平的新作问世的,我认为唯有田汉和少波。”1997年在京举行马少波文学艺术生涯65周年的祝贺活动中,许多国家领导人题词赞许,七百余位学者名流到会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题词:“呕心呖血弘扬民族文化,睿智大勇坚持继承创新 ”,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998年,马少波将多年残存的著作、手稿及个人收藏的文化珍品万余件,无偿捐赠国家,由家乡烟台市博物馆保管陈列。马少波亲笔题诗:“傍海园林百戏楼,归档一叶乡情稠,行行字字丹心铸,敝帚自珍为国留”。
浏览:698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