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荣回忆南下四川工作琐忆(下)

Admin 发表于2016-03-02 16:37:27
当时在山区工作,生活的艰苦是不言而喻的,山里又很封闭,去一次县城也要翻山越岭走好几天的路。我们工作组的人不要说吃青菜和咸菜,有时连续十几天都吃不到盐,山里的穷人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往往要背上几十斤玉米(当地人叫苞谷),走到县城才能换取很少的一点盐,而且来回要好几天。即使是这样,大部分穷人也换不起,许多人家常年见不到盐,就像现在电视中描写的那样,有些地方把咸菜挂在房梁上,吃饭时看上一眼就算尝到盐的滋味了。这就是当时四川万县地区山里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的性格天性活泼开朗,和当地群众的关系都很好。有时我到离住处较远的农户去做工作,回来时群众都自发地护送,把我从这家送到那家,从这个山包送到那个山包。如果晚了就打着火把,山下那家喊着:“把王广广(广广:意为说话撇腔,此是当地群众与我开的玩笑话)送下来。”送的人也喊:“把王同志交来了。”和群众的关系搞好了,工作起来就顺手了,心中也踏实了。就这样,我前后在深山老百姓中共工作了九年。
1965年,我随丈夫王庆寿调到万县地委,我被安排到万县市西城区办事处任党委组织委员。从农村到城市,工作对象、性质都发生了变化,加上自己文化低,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办事处人少事多,每天除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外,还带着一个居委会。我除了做组织工作外,还带上一个1000多口人的居民委员会,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有时来人外调,我连介绍信都开不好,一是有的字不会写,二是门牌号码、人名记不清,我有时会难过得流下眼泪。但是,我没有在困难面前退却,而是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学习文化、练习写字。丈夫工作忙,我就让上学的孩子给我当小先生。开始一段时间,我怕误事,就晚上让孩子给我写介绍信,一次写好多张,白天有来外调或办事的填上名字就能用。白天上班后,我一有空就跑到分管的居民区里,一家一户地和居民们认识,记门牌号码,记居民的姓名、职业、爱好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终于攻克了文化关,不但自己能够写介绍信和一些汇报材料,并能随口说出我分管居民区的每一家户主的姓名、职业和门牌号码。居民们有了事也爱找我商量,街道上出了事还找我出面协调解决。有时接连几天下雨,小商贩们做不了买卖,生活遇到困难,我就及时地去了解他们的困难,发给一定的救济金。那段时间做了大量工作,我和山城里的群众成了好朋友,川音的“王同志”、“王广广”、“王侉子”是那里群众对我的亲切称呼。直到现在,我的小女还经常学着四川话说:“王同志,给点救济款吧。”惹得全家大笑,笑声中包含了我们全家对那段生活的美好回忆。
作为女同志,要做好工作,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我和王庆寿于1946年结婚,根据工作需要,我们远离家乡、亲人,在陌生的崇山峻岭中安下了家,养育了我们的四个孩子。由于是新解放区,干部少、工作量大,四个孩子都是生下不久就送到老乡家里,在老乡家里长大,其中小女儿生下才8天就放在老乡家里了。1953年,我丈夫在中级党校学习,组织上又决定我去省妇女干校学习,回来改做妇女工作。我二话没说,找了个保姆安顿下孩子就愉快地到省妇女干校报到,学习了半年才回来。通过这次学习,提高了我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回来后改任龙宝区妇女主任。有一次,我的二女儿正患急性肝炎住进医院,组织上又抽调我去搞互助合作试点,由于工作重要又紧迫,无法照顾孩子,我只好请老乡帮助照看,含泪舍下孩子,一去就是三个月。
儿女们虽跟着受了一点苦,但他们也受到了一定的锻炼,现在他们都长大成人了,他们是能够理解母亲的。为了大家舍弃了小家,是应该的,为党多做了些工作也是值得的。
1975年,由于丈夫身体有病,不适应四川潮湿的气候,我们全家又回到了山东故乡。但是,在四川工作的20多年仍是我人生道路上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历程,是我永远?5难以忘怀的。(王桂荣口述梁丽霞整理)
谁在收藏
浏览:42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 丁珊珊
    丁珊珊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