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寿德回忆攻打泰安城与北渡黄河

Admin 发表于2016-03-03 11:50:16
1947年春,解放战争进入了第二个年头。国民党军由全面进攻解放区转为重点进攻陕北、山东两翼,山东成了主要战场之一。我野战部队在前线日夜奔波寻找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人民群众的支前工作也热火朝天。当时的口号是:“一切为了前线胜利,砸锅卖铁支援前线。”尤其是翻了身的农民支前热情特别高涨。
春夏之交的一天,我所在的蒲台县龙居区接到上级命令,迅速组建一支以基干民兵为主体的轮战营连队支援前线。当时,我是区人武部副部长,领导上命我为连长,派县人武部政工股干事朱振清为指导员。我连组成后,在县轮战营的统一领导下,火速赶赴胶济铁路以南的指定地点集结待命。在路经莱芜时,正是莱北大捷不久,战斗的痕迹处处可见,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敌军尸体腐烂的恶臭。
我们跟野战部队一起,在鲁中地区一面运动,一面作战斗准备。一日,我们突然接到上级命令,配合野战部队攻打泰安。16时,我们从新泰县的一个叫石窝的小村出发,奔赴泰安。拂晓前,我军完成对泰安城的全线合围,我连在城南一处洼地隐蔽待命。整整一天,除听到几声零散的冷炮声外,都非常平静。黄昏后,战斗开始了。第一个晚上的任务是扫清敌外围据点。火车站附近的号令山是全城的制高点,争夺战非常激烈,野战部队五连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连的任务是配合主力部队攻打南关,战斗也很激烈,整个南关一片火海。战斗中,我们被敌炮击中,2死4伤,我是伤者之一,当场昏迷,被抬下火线后天已大亮。苏醒后,看到敌机在上空盘旋,同志们把我抬到麦地里隐蔽,当时小麦正含苞抽穗。在被转送的路上,看到我们的大炮用骡马拉着向泰安进发,我断定总攻就要开始。经辗转数百里路,我被送到信阳南关总后医院治疗,伤愈归队。期间得知,解放泰安战斗历经四昼夜激战,全歼敌军一个整师。
泰安解放后,我军主力部队向鲁西南进发,全歼大汶口之敌。正当我军围攻汶上激战之际,敌军数万增援部队猛扑过来。我军奉命撤离汶上,北渡黄河。当时人多船少,拥挤不堪。上级命令,各部队自行设法抢渡黄河。这时敌人已逼近南岸,占领制高点封锁渡口,形势非常危急,秩序混乱。过了河后,我连清点人数,减员近四分之一,连队情绪低落。这时,部队中出现了陈毅司令员的身影。陈司令员的几句话,使参战部队士气大振。他站在高处声音宏亮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这次军事行动,我们取得了一个战略性的胜利。我们牵着敌人的牛鼻子,拖住了敌军主力北上,有效地配合中原大军南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从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把主要战场引向了敌占区。这是一个战略性的重大转折。”大家听了欢声雷动,手舞足蹈,笼罩在心头的阴云顿时消散了。当敌人发觉我们的战略意图调头尾追时,中原十万大军早已突出重围,直奔大别山而去,把敌军主力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解放后,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荣誉,我荣获全国解放纪念章等多枚纪念章。(刊登于山东党史出版社《南下干部在玉环》)
浏览:65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旖旎
    旖旎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