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党丁友鲲的故事

Admin 发表于2016-03-05 21:18:53
  1945年春,年轻知识分子丁友鲲受中共西海军分区派遣,到潍城建立地下工作组,受西海军分区联络科负责人王仁卿(胶东军区联络部第二办事处副主任)的具体领导。他在亲友的帮助下,在大马路(今和平路南端)开了一个不足十人的铁工厂作为掩护,以潍县县中教员的身份从事革命活动。
  侦察军事情报
  丁友鲲回到城里,利用亲戚、朋友、同学的关系不停地进行串联,认为十分诚信、可靠的就发展成为地下工作组的成员。他首先发展了任小学教员的胞妹丁香兰参加了活动。1946年3月,介绍刘景元参加工作组并任副组长,之后很快先后发展了李少白、于耀初、于禅初、丁少卿、刘君衡、陈培基、陈衍绪等10多人。不久又相继发展了郭君彦、陈子云、吕宜方、丁志萱等参加了工作组,这就形成了可以在工、商、学各界活动的工作网,这个组的特点是青年知识分子多,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因此便于和敌伪上层人物接触并进行活动。1947年丁友鲲奉命去了解放区根据地,工作组由刘景元负责。
  刘景元主要负责军事情报的侦察工作。为了摸清潍城西南关五道庙附近的军事设施,他或化装出城或扮成小贩或带着小孩假装走亲戚到五道庙附近察看情况,获得了敌人军事设施的详细情况后写出情报,绘成地图,经胶东军区联络部第二办事处王仁卿转交给西海军分区。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民党的正规军及一些杂牌队伍,麇集于潍县,黑云压城,反动气势汹汹,情况非常复杂,地下工作困难重重,每一项工作都要冒着生命危险来完成。为了侦察敌情,搜集情报,他们有意识地结识了国民党张天佐的亲信秘书、副官及军统人员。丁友鲲还通过同学关系认识了敌电台台长周某、唐某,他们利用各种手段侦察到敌军的兵种、番号、编制、装备、调动等情报。
  1946年秋,工作组得知国民党第八军即将从烟潍公路向东进犯的消息后,立即将情报送了出去,我军通过周密部署,把国民党包围在粉子山附近,一举击溃敌103师,有利地配合了“临朐战役”、“三合山战役”。国民党103师309团某班长严志学,经多次启发引导,带领一班人投奔解放区。国民党第八军留守处汽车司机王玉胜,在教育下也弃暗投明。
  营救被捕同志
  1947年夏初,上级派人进城找吕宜方到黄埠汇报工作,途经南、北胡住之间,遭到敌人鸣枪截击,吕宜方为保护来潍联系的同志逃走,不幸被捕,被带到北胡住村。当时吕宜方身上带着两副扑克牌,提着几斤点心,伪装探亲访友,未被搜出可疑之物,又得到亲戚的出面解说而脱险。事后,潍城特务不断盯梢,为安全起见,经组织批准,吕宜方欲先到青岛暂避风头。之前他将要走的消息告诉了同学于庆章,但不知于已经成了国民党的间谍,当晚即被特务逮捕。吕宜方被押40多天,严刑拷打,施以电刑,但他坚贞不屈。经丁友鲲、陈培基多方周旋,吕宜方才被释放。
  1947年11月,陈培基因一个关系人丁汉章暴露而被捕,当晚押到潍县警察局。这时正值严冬季节,敌人脱去陈的棉衣,再灌凉水和毒刑拷打后放到雪地里冻,最后又用了老虎凳严刑逼供。陈培基紧咬牙关,始终没暴露地下工作组的情况。丁友鲲在外面积极设法营救:首先由陈氏家族出面保释,又在敌人上层人物间寻找门路。十几天后,陈培基由警察局转县政府军事科,后又转城防指挥部。丁友鲲通过层层关系做好了城防指挥部司令、国民党四十五师副师长陈霖的工作,使陈培基终于被释放。
  创办秘密刊物
  为了在敌占区扩大党的宣传,丁友鲲把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小册子交给丁伟志(化名丁铠弟)、郭用宪、丁永志、张益福等,让他们用钢板蜡纸刻出来。他们不顾疲劳,当夜深人静时在小油灯的暗光下,认真用钢板刻写好,第二天把刻好的蜡纸交上去。
  为了把民主思想宣传开来,影响更多的青年人,丁志萱、丁伟志姐弟俩邀请郭用宪、丁永志、张益福秘密地创办了一个手抄本刊物《隐泉》。刊物的主旨就是揭露和批判“国统区”里现实的腐败与统治的黑暗,宣扬民主与自由。其中发表的稿件主要由他们自己书写和挑选,有时也转载一些进步书刊上的文章。文章体裁不拘一格,有专论,有时评,有散文,有小品,也有诗歌。据此含义丁永志设计了一个封面:远景是一排青山,山中涌出一股清泉,这泉水随即形成占画面三分之二的一片浩浩荡荡的汪洋。丁伟志和丁永志还设计了一幅漫画:画的是一所官署,前面是紧闭的黑漆大门,两扇门上贴着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滚出去”,下联是:“有钱无理莫进来”。门前空无一人,冷清而肃然,这个官署大院还有后门,那后门则半开半掩,一个个鬼头鬼脑的人,拿着礼物钱钞往里送,院里还有人接应。至于官署大院中心的厅堂上,则只见几位官员模样的人正在那里手舞足蹈坐地分赃。这幅漫画寓意明显,直指官府,在知己的同学中散发,名副其实成了灌输先进思想的《隐泉》。
  1948年初,丁伟志等七个人的活动集体定名为“钢铁读书会”,名字取自于苏联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个读书会,事实上已成为地下党的外围组织。在他们周围团结着一批思想进步的青年学生,形成一大批有生力量活跃在潍县县立中学里。他们把个人存有的进步书刊集中起来提供给大家交流借阅。在“国统区”里参加宣传这样的革命工作,他们实在感到神秘而神圣。
  一张不平凡的地图
  1948年初春,解放潍县的战役即将全面展开。丁友鲲奉命赶到潍北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联络部的驻地,九纵联络部部长王子阳接见了他们。王子阳说:攻城战斗即将开始,现在需要你们标定一张潍县城敌人军政机关和军事设施分布的地图,以帮助我军炮兵更准确地击中目标,消灭敌军。
  领命后,丁友鲲和地下工作组的同志们,从各个方面了解情报、数据。他们冒着生命危险,采取各种办法,在戒备森严的敌人眼皮底下,反复多次侦察、核实、分析。当时的潍县城面积虽然不大,但苟延残喘的敌人为了守住这块孤岛,天天修筑工事、布设电网岗卡,再加上他们驻守的官兵调防频繁,特别是敌人的军政机关的位置、情况等都是极不容易得到准确情报的。按照战役指挥部的要求,他们每取得一个数据就在一张潍县地图上标出一个小的红圈。几天之后,这张地图的每个红圈旁边就被分别注明了一些字样:“城墙东北角楼下,向西南方向三百步是敌军的一个炮兵阵地,有榴弹炮两门”;“这里是敌电台”等等,有些还将位置、距离都加以详细说明。这些看似简单的圈圈点点,每一个都来之不易。这幅不平凡的地图,凝聚着地下工作组全体同志们的心血。
  两本难得的史料
  1948年4月,丁友鲲奉命到潍坊特别市委临时驻地——潍北牟家温庄,受到中共中央委员、即将到任的潍坊特别市委书记曾山的接见。曾山同志肯定了前阶段搜集到的各方面情报的重要性,并指示丁友鲲,要在华东财办工矿部副部长张协和的指导下,写出一份潍城敌人军、政、宪、特以及工商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书面材料,为部队进城后接管各方面工作作参考。
  根据市委领导的指示,丁友鲲及其他地下工作者连用几昼夜的时间,搜集了潍城军、政、警、宪、特和工商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写成了计以万字的综合报告,分为《潍县初步调查材料》和《潍县的经济》两部分,并油印成册,分别分发给有关部门,为党组织和人民政府进入潍城接管工作提供了参考。
谁在收藏
浏览:147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潍县
    潍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