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海回忆沾化担架营随军支前片断(下)

Admin 发表于2016-03-12 00:10:27
视死如归
    泰安大捷后,我们又随八七团参加了吐丝口阻击战、切断津浦路之战,于7月14日南渡汶河,投入了围攻汶上城敌八四师的战斗。
    7月15日晚,部队攻占大东关于小楼后.在攻击小东关时受阻。守敌设防坚守,殊死顽抗。护城河宽lo多米,并设有外壕.壕内水深2米以上,敌人依城墙构筑上中下三层火力堡垒工事.易守难攻。我部队当晚攻占城墙一角后。被敌火力拦阻,压得不能抬头,无法继续进攻,后续部队也上不去。部队伤亡很大,抢救伤员的任务也异常艰巨。
    战斗发起后,我担架营分为两个梯队抢救和运送伤员。我带领前梯队,隐蔽在距敌lOO米的墙角,到外壕内外抢救伤员。从隐蔽地到外壕,是一片开阔地和农家打谷场,此地是部队攻城的必经之路,敌火力封锁严密,很多战士在这里负伤或被夺去年轻的生命。这就成了我抢救伤员的重点地段,每抢救一个伤员都必须冒死进行。队员们机智地利用夜色掩护,以飞快地动作,进行火线抢救。我们在战斗中开展火线立功运动,我把记功薄带在身边,谁抢救一个伤员。便当场记录其事迹,作为战后评功选模的根据。这大大鼓舞了同志们的革命英雄主义,人人争着抢救立功,个个勇往直前。
    18日晨,天刚刚蒙蒙亮,突然发现外壕内还有一烈士遗体。队员傅万勇说一声“我上”.便拐过墙角,飞也似地跑过开阔地,跳进外壕背起烈士遗体刚刚爬上壕沿,敌人的机枪步枪疯狂扫射,傅万勇同志不幸中弹倒下,光荣牺牲。一个队员倒下来,三个队员立刻冲上去.将两位烈士遗体抢下来。
    傅万勇同志是沾化县三区傅家村人,出身于一个贫农家庭,苦大仇深。家乡解放后,在党的教育下.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积极参加锄奸反霸、减租减息和增加工资的斗争.加入了共产党。此次随军支前,一贯吃苦在前,上火线在前,讲团结,守纪律,照颐爱护伤员。在汶上战斗中,他吸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一切”的誓言,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和英雄气概。
    撤出战斗后,全营为傅万勇同志举行了追悼大会。我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致悼词.宣传股长解少英代表团首长前来致哀.全体民工在烈士遗像前鞠躬致敬寄托哀思,个个泪如泉涌。最后庄严宣誓:
    “继承烈士遗志,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次日,接到团政治处通知,经上级批准,授予傅万勇同志一等功的荣誉。
抢在炸桥之前
    汶上战斗后,十纵为掩护刘邓大军向大别山跃进,于鲁西南地区.钳制阻击敌整编第五师及八四师等部。在敌众我寡、优劣悬殊情况下,采取梯次配置、交替作战手段,实行宽大正面的运动阻击。部队辗转奋战,打得英勇顽强,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8月6日傍晚,我们随八七团撤至运河西岸阻击,敌军已接近运河东岸。19时左右,营长刘子敬从团部接受一紧急任务回营说:“运河东岸三里许××村,尚有兄弟部队七八个伤员未运下来,团首长令我们紧急前往抢运。”我说一声“我去!”,立即带l0副担架出发。到运河浮桥口被一守桥的干部阻止.他说:“不许过桥!我军已全部撤到西岸.一小时内敌军即进抵运河,奉上级命令,在敌军到达之前将浮桥炸毁,炸药已挂好,只等引爆了,这时你们过去怎样回来?”
    我与之力争:“东岸××村尚有七八个重伤员未撤下来,我们奉命前往抢救,岂能让阶级兄弟落入敌手!我们一定要过,后果你们不要管了。”
    守桥干部只好放我们过去。
    于是。我率领大家跑步前进。过桥后.沿运河大堤向北跑约l公里,再往东折跑1公里.到达××村,立即分头寻找.找遍全村无一伤员,询问一老大爷得知,伤员已运走了。我们马上循原路往回跑。敌人已进至数百米内,枪声、炮声和装甲车轰鸣声大作.探照灯、曳光弹照亮运河,敌军大有铺天盖地而来之势。敌情严重,炸桥在即。我们冒着头顶上呼啸的子弹迅跑。我心里在盘算着:如果浮桥炸掉,就利用担架组织泅渡。总算幸运,我们到达浮桥时炸药尚未拉火,在守桥的干部和战士高呼“快跑”声中,飞也似地跃过浮桥。刚跑出百余米,只听轰隆、轰隆几声巨响.浮桥爆炸,大地震撼!同志们不约而同地惊呼“好险!好险!”
    梁山阻击任务完成后.我们随军北渡黄河休整.复南渡黄河参加了沙土集战役、郓南战役、临濮集战斗:至10月上旬部队在单县休整时,担架营奉命复员。
    沾化县担架营随军支前历时8个月.行程万余里,跋涉于山川湖泊之间,驰骋于炮火硝烟之中,风餐露宿,倍尝艰苦。但我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发扬了渤海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部队打到哪里就支援到哪里,出色地完成了支前任务.接近半数的干部和民兵立功受奖,受到部队首长和领导机关的多次表扬。
浏览:87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