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保经回忆南下历程

Admin 发表于2014-10-26 05:06:36
  “问我南下60年做了哪些工作,那可多了,数不清也说不清!”在福州市人防办宿舍,记者见到了已是满头银发的淄博南下干部、原中共宁化县委书记郑保经。
  老人有些耳背,终于听清记者的来意——采访他南下60年的风雨路程,老人连连摆手说他自己都说不清自己干了多少工作。
  虽然是晚上8:00进行的采访,但回忆起往事老人眼里闪烁的泪花,依旧清晰可见。60年,多少刻骨铭心,多少悲欢离合,都深深地埋藏在了这位华发老人的心底。
  训练数百名俘虏随军南下
  “我们开始南下时分配的任务是接管京沪杭,但到了上海干了半个月,党中央根据迅猛发展的革命形势和‘宜将胜勇追穷寇’的战略方针,决定再组织南下服务团继续南下接管福建,这里边有上海知识青年,还有南下干部、警卫、通讯、勤杂等人员。”郑保经说,1949年初从淄博高青一路走到上海,如今又从上海继续南下,他的职务一变在变,这次的任务就是负责组织学生南下。
  谈起这段工作经历,郑老表现得很兴奋,他说他二度南下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训练俘虏随军南下做后勤保障。
  “我们都是劳动人民,咱不能给国民党当炮灰,你们现在回来就是回到自己家里边,回来当主人翁,回来为人民服务!”时隔60年,当年如何训练俘虏郑保经仍记忆犹新,还现场为记者表演起当时的场景。根据老人回忆,当时国民党一路溃败,几百名俘虏听了他的话都精神振奋,纷纷举着胳膊喊话表态:跟共产党走站在人民一边!
  几百名俘虏在郑保经的培训下,有的当了炊事员,有的当了马夫,跟着解放军和南下服务团到了福建。
  在革命大学找到终生伴侣
  郑保经说,南下干部到了福建后,所有高青干部都调到了永安地委,而组织留下他担任福建省革命大学一部组织科科长。
  “那时候的任务就是培训知识青年和大学生,为福建解放后干部不足准备有生力量。”郑保经的妻子就是一部二班的一名学生。郑老的老伴告诉记者:“那时候我很单纯,郑保经经常到我们班上去上课,那时候根本没想过别的,就是跟着他学习干革命。”
  培训三个月后,郑保经带着刚刚经过思想洗礼的百余名新生干部赶赴永安接管部分工作。“没待半年我又到了宁化,因为我们从高青出发的时候,接管班子都已经配备好,我担任宁化县委宣传部长,这样我就第一次来到了宁化。”
  第一次来到宁化最难忘的事情当属和自己心爱的妻子结婚。“哈哈,不是我看上她了,而是没别的选择,那时候女干部少啊!”已经88岁高龄的郑老,边说边看着自己的妻子咯咯地笑。“我是福建土生土长的,知道宁化很偏僻,所以当时他让我从永安跟着他到宁化工作,我很不愿意,但最后,组织上反复找我才最终说服我。”抵达宁化不久,两个人就从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的宁化,在神圣的红色政权见证下结为夫妻。
  郑老说,妻子这辈子不容易,郑老一生中有几起几落,妻子都毫无怨言地陪在他的左右,从南下那天起,郑保经的工作就根据组织需要不停地更换,而他的老伴独自承受着各种压力,带着三个孩子在宁化生活。
  三进宁化
  从永安地委待半年到了宁化县委宣传部,随后又回到永安地委宣传部宣传科,随后又掉调到省委办公厅搞审干,随后又到了福建省人事局干部科,随后又去了省直机关……谈起后来的工作,郑保经老人一连说了几个随后,但细算起来从1951年到1956年,只有5年的时间。
  1963年,郑保经再次临危受命来到了宁化。
  “那一年,宁化县饿死了一万多人,时任的县委书记犯了错误要夺权,省委派我和永安地委书记去宁化平息夺权事件,事态稳定后,我开始担任宁化县委副书记,领导宁化人民搞社教。”郑保经以为从此他就可以在宁化工作和妻儿团聚。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省委又他到福建师范大学担任文化革命组当组长。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郑保经也许受尽了委屈,说道这段历史,他眼里开始闪烁泪花,一度停顿不想再讲。
  老人说1967年4月,当时还在位的一个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为了保护郑老,让他再次回到宁化搞土改,时间不长他再度遭到厄运,后被保出来到中央学习毛泽东思想、后来又到莆田红星机械厂进行劳动改造,直到文革后期,他才来到三明钢铁厂炼钢厂担任党委书记,开始继续为国家搞建设。
  想家
  文革十年的历史,郑老越讲情绪越不稳定,郑老妻子偷偷地告诉记者:“别让老郑说了,他因为这段历史曾经非常压抑。”为了缓和气氛,记者开始说老家淄博的事情。
  “我60年回过老家6次,你看看我的小本子,每次都记得清清楚楚。”郑老说,1949年南下后,他十年后才第一次回老家。回忆当时的情景,老人说:“感触最大的就是村里变化大,那年回去,我们村里的小路都修成两条街了,都到村里了却找不到家。”说着说着老人高兴了起来,一连提到好几个熟人的名字,问记者他们是否还健在。
  身在异乡为异客,老人说虽然离开淄博60年,但家乡的一草一木,一个声音都很亲切,每年回去村里的乡亲和领导都很关心,“这些对我,很温暖,很安慰。”郑老说。
  老人这60年走得并不容易。采访结束,走出郑老家有些阴暗的住所,走进一条狭窄的通道,老人提醒记者说:你们要小心慢走,楼房很旧还是危房,不知道何时就要拆迁。听着老人的话,记者心里,竟有些酸楚。
浏览:120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qiheL
    qiheL
  • 漂流者
    漂流者
  • XYP227125
    XYP227125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