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回忆闽西三年游击战争(6)

Admin 发表于2016-05-01 20:24:43
毛泽东路线的胜利
综观闽西三年游击战争的结果,我们基本上胜利地完成了党所赋予的历史任务。
首先,在政治上,我们始终坚持党的旗帜,从而鼓舞了广大群众的斗争勇气和胜利信心,也给了敌人以严重打击。我们坚决贯彻了党的政治主张,并制定了适合闽西情况的各种具体政策,而在新的形势下,这些政策又能作及时的转变。特别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闽西的灵活运用,不仅动员了广大工农群众,而且争取了保甲长,争取了民团壮丁队,并与许多区乡地方实力派订立了互不侵犯的和平协定。最后在与国民党谈判过程中不卑不亢,高度原则性与充分灵活性相结合,这样就从政治上打击和孤立了当时最反动的敌人CC系,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扩大了党的政治影响。闽西两千名子弟兵开赴抗日前线,广大地区农民群众始终保持了土地不被收回。这许多胜利,都强烈地表明了共产党和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其次,在军事上,我们粉碎了几十倍于我的敌人的残酷而持久的“清剿”,我们不但保存了部队的有生力量,而且更加发展壮大了。部队从实际锻炼中学会了灵活的游击战,能进攻,也能退却;能集中作战,也能分散活动;能打仗,也能筹款和做群众工作;能进行武装活动,也懂得利用两面派。部队真正成为广泛的群众性游击战争的核心力量。在持久的游击战争中,培养了大批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做地方工作和具有灵活游击战术素养的军事干部,他们后来就成了新四军和华南纵队的一部分有力骨干。
再次,在组织上,我们保持了党的战斗性和纯洁性,保持了各级领导骨干的安全与团结。三年来,闽西县、区以上的领导骨干,大部分保存了下来。整顿支部的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党的战斗性,贫雇农党员的成份增多了,在对敌斗争中涌现出大量积极勇敢的党员,加强了基层组织的领导,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联系。党员和群众同甘共苦,坚决维护群众利益,与群众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取得群众的高度信任,因而能够胜利地领导群众跟敌人进行斗争。 三年游击战争是闽西展开革命斗争以来最艰苦、最复杂的阶段,也是闽西党和人民经受最严重考验并获得伟大胜利的阶段。为什么能够在“左”倾路线造成的极端严重的形势下,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呢?最基本的原因是闽西党经过了强烈的两条路线的斗争,在克服了“左”倾路线,恢复了正确的毛泽东路线以后,游击战争才顺利地开展起来,取得了最后胜利。
当时,闽西的敌我力量对比是强弱悬殊。在这种形势下,如果继续执行“左”倾路线的战略战术,与敌人拚消耗,那无疑地是只有失败,而不可能有什么胜利。正由于过去接二连三的失败,使“左”倾路线的错误实质愈来愈为明显,受“左”倾路线影响的一些同志也逐渐觉悟过来,急于要抛弃它,而回到党的正确路线上来。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的成立,在帮助干部克服“左”倾路线回到正确路线方面来是起了积极作用的。因此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的成立,可以说是党的正确路线在闽西恢复的开始,也是闽西游击战争顺利发展的开始。
但由于“左”倾路线在党内统治了四年之久,而遵义会议批判“左”倾路线的错误我们当时又不知道,中央也没有指示,我们虽然意识到“左”倾路线不对,但又不好公开反对,只能从正面解释毛主席一贯坚持的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原则。在这种情况下,要使所有干部从思想上彻底认清“左”倾路线的错误,而站到正确的毛泽东路线的立场上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非短期所能奏效。闽西南军政委员会进行了长期的耐心的教育说服和批评斗争,最后还经过了许多挫折和痛苦的教训,才逐渐使干部的思想转变过来,保证了三年游击战争的开展和胜利。
在闽西游击战争过程中,两条路线的斗争在军事上表现为:是依靠部队单纯的军事活动,还是依靠群众性的多方面的斗争配合,使敌人陷于草木皆兵、应付不暇的境地呢?是猛打猛冲或坚守一地,还是避实击虚、避强攻弱、时分时合、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争呢?福建军区红十九、二十团、红十七、十八团的失败和红九团的最后挫折,是执行“左”倾路线的恶果;闽西其他游击部队则是在恢复了毛泽东同志的游击战争的指导思想之后,才保持与发展起来的。
在政治上,则特别尖锐地表现在阶级政策的执行上。是不分青红皂白打倒一切,还是具体分析,把最反动的敌人、一般敌人和真正的朋友、暂时性的朋友区别对待呢?在对待敌人时,是一直打到底,根本不给敌人低头服罪的机会,还是在经过严重斗争后敌人已经低头屈服,便可以拉一拉以便利用他们更好地进行新的斗争呢?“左”倾机会主义者是坚持前者,一定要在那样严重的环境中,将我游击根据地内的地富分子加以捕杀,拒绝接受那些充当保甲长的人向我低头和利用他们替我作事。我们则采取后一种政策,这对于闽西三年游击战争的顺利开展,是有很大影响的。
两条路线的斗争也表现在群众工作路线方面。是一开始就提出不可能实现,群众也不敢想的过高要求,还是领导群众从当前最迫切的比较低的要求开始,而后看主客观情况变化再逐步转到基本要求呢?在斗争方式上是一开始就组织群众进行非法斗争和武装斗争,还是通过利用合法斗争与和平斗争,而后根据斗争的需要和条件,再转到非法斗争和武装斗争呢? “左”倾机会主义者是不相信群众的。他们不愿意分析当时当地的阶级力量对比,了解群众当前情绪和迫切要求。他们不懂得群众斗争的曲折性,有时可以进攻,有时又需要退却。他们更不懂得利用合法与非法斗争相结合的道理。他们常常骂群众暂时与敌人妥协的应付行为为“反水”,骂领导群众向敌人进行迂回斗争的同志为“叛徒”。而毛泽东路线的群众工作则是一切都应当根据当时当地阶级力量的对比,应当从广大群众最迫切的要求出发,而后相机提高到基本利益,这样来制定方针政策,提出口号,并通过群众的自觉行动,引导群众向敌人进行各式各样的斗争;在斗争中进一步教育群众,组织群众,使群众斗争由小到大,由非武装的合法斗争,转到秘密的隐蔽的武装斗争,在时机成熟时,再发展成为公开的武装斗争。
由于我们坚持了毛泽东路线的群众工作,这样的武装斗争便成为闽西游击战争中的主要方式。在反迫害斗争时,在镇压地主反攻倒算时,在赶走国民党武装收捐逼税时,这样的武装斗争起了主要作用。
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从一开始,就要求各级主要负责干部分头深入到群众中去,协同当地干部领导群众斗争。这些干部不仅在感情上、语言上、生活习惯上能和群众打成一片,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在当地群众武装斗争中锻炼出来的,群众知道他们的一切,他们也知道群众的一切。同时,不论在任何严重的情况下,干部从不离开群众,始终领导着他们进行斗争。干部地方化,深入群众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这也是闽西三年游击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关键。很清楚,在我们抛弃了“左”倾路线以后,闽西的游击战争就生龙活虎般地发展起来,并且取得伟大胜利。这说明了闽西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是闽西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胜利,是毛泽东路线的伟大胜利!
浏览:87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