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东回忆红二十五军保卫鄂豫皖的故事(一)

Admin 发表于2016-05-03 18:08:55
一九三二年五月,鄂豫皖地区军民粉碎了敌人第三次“围剿”,张国焘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错误的估计了形势,声称此后的国民党军不过是“偏师”了,要进攻红军,就得由帝国主义亲自出马充当主力军。他要红军去进攻武汉,放弃了反“围剿”的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六月,蒋介石对鄂豫皖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围剿”,根据地军民与敌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但由于张国焘由轻敌而恐敌,惊慌失措,仓促将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我这里所记述的,是主力离开根据地后,留下的一部分红军,英勇保卫根据地的斗争生活的回忆。
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以后,留下的一部分红军,汇合地方部队和收容起来的大批伤病员,于一九三二年底又组织起了一支部队——红二十五军。
反动派再不吹嘘“大别山区的红军肃清了”,又急忙调兵遣将,向我发动了新的围攻。一九三三年三月,敌十五军马鸿逵部马腾蛟旅,由新集向郭家河进攻。红二十五军两个师勇猛出击,激战三小时,全歼敌人两个团;三月中旬九龙缠顶一仗,又歼灭万耀煌十三师一个团。群众看到我军接连打了胜仗,都高兴地说:“我们的红军回来了!”
一度被敌人摧毁的鄂东根据地,又逐渐恢复起来。到一九三三年四月,红二十五军发展到一万三千多人。但是七里坪一仗,却遭到了严重损失。
七里坪是黄安北乡的一个重镇,也是敌人安在根据地中心的一个坚固的据点。敌十三师长期驻守在此。领导上想用围困的办法,把敌人逼走,或调出据点歼灭之。这个意图没能实现。敌人一方面困守工事,以武力保持着与黄安、汉口的交通运输,一方面派部队前来增援。虽然,我七十四师于古风岭、凤白山一带击溃了敌八十九师的几次增援,但没有将其全歼。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对于几乎一切都取给于敌方的红军,基本的方针是歼灭战。只有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才能打破‘围剿’和发展革命根据地。”我们长期围困七里坪,没有达到这个目的。
逼不走敌人,反而使自己陷于被动地位。当时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我军大部队集结作战,不但没有油盐蔬菜,连饭都吃不饱。粮食,要到数十里甚至上百里以外的地方去搞。像老鹰打食一样,搞多多吃,搞少少吃,搞不着就不吃。有的部队只得吃野菜,吃树叶,吃草根,使战斗力受到了严重削弱。
在这种情况下,我军不得不放弃了七里坪的围困战。
部队从七里坪撤下来,还没得到休整,敌人便调集了六十四师、六十五师、五十八师,又向潢川等地发动“围剿”。反动派以为受到创伤的红军已经筋疲力尽,不堪一击了。但他们想错了。受挫,只能使我们得到教训,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是不会因为一次失利的战斗垮下去的。七十四师的主力主动向临牌石敌人一个团展开了攻势。经五次冲锋,全歼敌人一个团,俘虏副团长以下六百余名,缴获迫击炮三门。敌人的团长也在这次战斗中被击毙。
我军转移到莲花沿、李家湾一带后,敌十三师、八十师、四十四师、五十八师、六十四师、六十五师、七十五师、三十师、三十一师等部近十个师的兵力,又分路向我合击。我军为避免与敌决战,即向皖西转移。八月中旬,敌七师、十二师、六十四师、六十五师调集就绪后,向我皖西进攻。我军转战两个多月,虽然打了几仗,终因敌人兵力强大,无法粉碎敌人的进攻。九月初,在桃树岭一带顽强抗击了十三天后,为了不再与敌人拚消耗,省委决定部队又向鄂东转移。
从南溪、葛藤山出发,军长吴焕先同志领队前行,我因有病躺在担架上,随同后方勤杂人员走在全军最后。天下着大雨,道路十分泥泞。拂晓走到黄土岗公路附近,和敌三十一师碰上了。由于情况突然,我和吴焕先同志失掉了联络。身边只有一个特务连,其他全部是非战斗人员。天已经快亮了,行李担子一大串,冲过去已不可能,只好退到旁边的一座山上。 因为这山上有个“齐天大圣”的庙宇,所以附近的老百姓都叫它“猴子山”。上山后,天刚亮,敌人就发现了我们,约一个旅围攻上来。我下了担架,一面叫特务连连长指挥全连守住一个山头,一面叫号兵吹调动号。估计,这一突然的遭遇,一定还有没过去的部队。
军号伴随着密集的枪声,在群山中响着。过了一会,山下答号了。原来二二○团的一营和另外两个连,也掉了队,敌人弄不清我们有多少人,不敢盲动。我们集合了半天,一共收容了六个连队。当然靠这六个连,也冲不过公路去。唯一的办法是转回皖西去。
吃的粮食本来就困难,现在又仓促转移,更是无处筹备。每天,部队只能找些秋南瓜充饥。在西河,我们进行了轻装,又把勤杂人员整编了两个多连队。这样,一共有了九个战斗连队。在红旗山、丁家埠会合了皖西道委领导下的八十二师后,为了统一皖西的部队指挥,决定成立红二十八军,将红二十五军的一部分改编为八十四师,原皖西的八十二师仍保留其原番号。于是,红二十八军的番号,再次在皖西恢复起来。
从此,鄂东、皖西又各有了一支主力部队,两下虽然得不到直接的支援,但是两地的同志,都怀着一个共同的信念,保卫根据地,保存和发展红军的力量。
谁在收藏
浏览:207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江城子
    江城子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