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克回忆录第二章:5、王文和高锦纯同志来胶东

vugg 发表于2016-05-10 19:31:28
    1938年5月,特委机关驻黄县文基姜家,三军总部驻石良集,王文、高锦纯同志奉命来胶东,这是自理琪同志牺牲后,由上级第一次派来的外地干部,他二人都是陕北苏区的干部,都有一定的革命斗争经验,王文同志即任胶东地委(特委时,对外称“地工会”)书记,高锦纯同志任第三军司令员,宋澄同志任政委。
    他们来后,工作都有新的发展。
    当时地委组织部长吕志恒,宣传部长林一山,统战部长柳运光,职工会长贺致平,妇女联合会筹委会主任李紫辉、副主任张福之,军事部长高锦纯、副部长高嵩,建立和加强了胶东各县的领导。
    第三军司令部参谋长赵锡纯,政治部主任李炳令,宣传部长刘汉,组织部长孙德润,统战部长李辰之,部队主力辖:三军一路(直属),二路(蓬莱),三路(在东海文荣威的部队,指挥是丁光),四路(黄县)、另与掖县的抗日三支队密切联系。
    在蓬黄掖三县建立了人民政府,蓬莱县长孙端夫,黄县县长曹漫之,掖县县长于稂(火字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北海专员公署,专员曹漫之,并建立了《大众报》?和北海银行,发行北海银行钞票,在解放区代替了国民党的法币。
    军事上不断取得胜利,解放掖县沙河镇、粉碎敌人多路进攻等,都提高了战?胜敌人的信心,9月18日,三军和三支队,在掖县沙河镇隆重合编,改番号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高锦纯同志任支队长,宋澄同志任政委,以后接连取?得平北大青阳战斗、招远马家河战斗等胜利。
    当时胶东形势是极复杂的,国民党杂牌势力,纷纷拉起“抗日”名号的武装,一时“司令”如毛,如东海有威海公安局长郑维屏拉起的队伍,有海军教导队安庭庚拉起的队伍,有石岛盐务局长王兴仁拉起的队伍,有文登民团丛镜月的队伍。牟平有丁孛庭部、张建勋部、及外来的奉玉堂部。平度有张金铭部、李德无部,招远有焦盛卿部,蓬莱栖霞有蔡晋康部,胶县有姜黎川部,昌潍有王尚志部、历文礼部、张景月部等,当时都称“司令",都把持地盘,收敛民财。 后来更有东北来的由皇协军反正的赵保原部队,他更是势力较大的,占据莱阳。起初我们曾热烈欢迎他的反正,支持他站住脚,曾与之共同建立过“抗日联军”。但所有这些“司令",几乎都是“抗日”其名,“反共"其实的。其中栖霞的辛诚一部,自桃村袭我部后,我也认为他们是一丘之貉,后经李晓岩同志介绍,才知他有另一?种情况。
    原来辛诚一是黑龙江人,北平朝阳大学学生,据说曾参加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并参加过“民先”组织,抗战前任县政府科长,“七七事变" 后拉起抗日武装,被推为“司令”(该部称“第五纵队”)。38年秋,蔡晋康、秦玉堂部,占领了栖霞,将辛挤至招远,维持部队困难,这时山东省委派来朝阳大学同学吴帚平,经第三军高锦纯司令的安排,与另一朝阳大学同学、辛的秘书谭鹏志共做辛的工作,辛遂秘请胶东特委和三军派干部帮助整顿其部队,共同抗战,特委遂派牛绍文(沈阳)彭树桢、杨盛春、赵进祺(李晓岩)四人,在统战部长柳运光领导下,进行争取“第五纵队”的工作,经过斗争,终将辛部争取过来,在三军改番号为“山纵八路五支”后,该部编为五支廿五旅,辛又让出旅长职位,自率部份部队,又在招远发展武装,抗击日寇。在与日寇战斗中壮烈殉职,吴帚平同志也在龙口开展工作中不幸牺牲,他们都是光荣的抗日烈士,廿五旅后经整编,也对抗日战争做出有益贡献。
浏览:254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思目
    思目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