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贤抗战回忆录:一、国仇家恨一少年

Admin 发表于2016-05-15 12:47:04
在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的一个小区,笔者见到了刘长贤老人。他身材高大,腰板挺直,虽已是87岁高龄,却难掩他曾经的军人英姿。老人鹤发童颜,长寿眉高耸,脸色红润,一脸雪白的胡须,颇像神话中的南极仙翁。在谈话间,不时有人来敲门,找他咨询一些头疼脑热、长疙瘩生疮的问题,求取偏方,老人都耐心地一一解答。老人说,这是当年在部队里干卫生员摸索和积累的一些经验,至今仍能发挥效用。
老人1943年参加革命,给八路军送情报,之后在部队里担任通讯员、卫生员、护士等,在烽火硝烟中经历了他的少年时代。坐在沙发上,老人给我讲述起他所经历的抗战。老人耳聪目明、口齿清晰,他那一口朴实的广饶方言和生动的描述把我带回到鲁北平原上那个危机四伏、艰苦卓绝的抗战时代。
国仇家恨一少年
刘长贤出生在鲁北平原上一个叫刘集的村庄,这个村庄位于广饶县东南隅,古老的阳河从青州西南山区蜿蜒而来,弯弯曲曲从村庄西侧流过,哺育了这片土地和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在这里,刘长贤的童年虽贫穷但却无忧无虑,父母还从牙缝里挤钱,让他上了学,识了字,4个姐姐可都没有他这样的待遇。可是,1939年日本侵略军进入广饶县之后,这平静的生活就被打破了。
“那还是日本鬼子刚进广饶的时候,鬼子们从各个村找了一些小孩,教我们学日语,想让我们从小就接受他们的教育,听他们的话。那年,我们大都七八岁、十岁左右。”当时,日军在广饶县推行殖民教育,据刘长贤回忆说,他和同村的一些孩子们,都被组织到大王桥的洋楼上去学日语。大王桥的洋楼是李延年(大王桥西村人,国民党中将)盖的,后来成了当地的高等小学。“每天都去。我们村有个叫刘慰农(音)的,他是村长,带着我们去了一天,后来又换成海京带我们去,海京也是我们村的。”
在日语中,爸爸叫“奥脱桑”,妈妈叫“奥卡桑”……至今,刘长贤对这些记忆犹新。“当时,海京领着我们每天都去。海京闯过大连,会几句日语,跟日本人打过交道。他每天带我们去大王桥,由日本鬼子和翻译教我们。我们学了一部分词语和简单的句子。有句话我记得很清楚,叫‘阿那它密代,阿那它密代’,就是让我们认真听课学习的意思。我们当时不过是些十岁左右的小孩子,很调皮,日本鬼子在上面领着读,我们就胡说八道,在下面偷偷说。鬼子也不知道,听不出来。那翻译是知道的,鬼子走后,对我们说:“可了不得!不能这样开玩笑。要命呀!”
谈起这些小时候的往事,刘长贤边说边笑。他还讲到,洋楼里有个鬼子讲卫生,每天刮胡子。刘长贤这些孩子们就对他乱嚷嚷。汉奸说:“你们可不能这样开玩笑。”孩子们都偷偷地笑。
刘长贤说,孩子们学说日语,其实就是贪恋那顿午饭。“那时,每天晌午,汉奸带着我们到一个叫李福顺的人开的饭店里吃油饼,这饭是大王桥村里负责管的。那时我们在家饭都吃不饱,觉得能吃顿油饼真是好啊!”
没想到,五六天后一个晚上,海京就失踪了。鬼子汉奸出动人,到处找海京、找八路,最后啥都没找到。第二年开春,不知谁家扒开井浇地(因冬天天寒,人们在井上覆盖柴草等用以保暖遮尘),吊上辘轳打水,下面发现一具死尸。捞上来一看,是海京。刘长贤分析说:“那个海京为什么失踪了呢?因为我们八路这边不能让他把孩子们培养成日本鬼子的接班人。后来,我们听说东北那边,孩子们也都是念日本书, 这就是殖民教育,从小就教育你当汉奸了。”
海京失踪后,鬼子汉奸到处找,也找八路,啥也没找到,就到刘集村把男女老少集中到西门外,要用机枪扫射。当时,那个翻译叫李堂林,是当地中李村的,他劝鬼子说:“八路不傻呀,早跑了,这些都是老百姓。”这样鬼子就把老百姓放了。
1941 年1 月17 日夜,日伪军包围了刘集村,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刘集惨案”, 八路军战士、群众共99 人遇难。“第二天凌晨,鬼子闯到俺家搜八路,把俺家门楼推倒了。我当时还在炕上睡觉,从窗户看到鬼子在院子里,一只手拿刀,一只手拿枪。俺父亲出去, 俺母亲说他是个老百姓呀,人很老实。鬼子拿着刀,所幸那刀带着刀护,砍了我父亲的胳膊一下,疼得我父亲大叫。”刘长贤回忆说,当时正是寒冬腊月,死尸分布在全村的各个地方,好长时间都有些没主儿的死尸没人掩埋,被野狗咬得支离破碎。
日军在广饶县的城乡,经常到处干坏事。“有次,鬼子住在刘集,有个西门,我父亲回家,叫鬼子逮住了,鬼子比画比画一个圆的东西,说‘米西米西,米西米西’, 我父亲以为他想吃饼,就回家拿了一张饼,鬼子火了,将饼扔掉,拿一把锨,一下子砍在我父亲的腿梁上。其实他是要西瓜,我父亲误以为是饼。当时我父亲腿断了,家里人到附近的青州永和村一个医疗点要了一些红汞、药膏什么的,也没起什么作用, 以后他只能用腚蹲着走。”
仇恨在刘长贤的心里不断累积,他参加了村里的儿童团,给八路军送情报,之后就参加了八路军。(采访 撰稿:王海荣)
浏览:2413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