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若明回忆文集:回忆青岛解放后的接管工作(上)

老飞新手 发表于2016-05-16 15:43:00
一次成功的接管——纪念青岛解放四十周年
1949年2月,春节刚过,我们夫妻正准备随同南下参加接管苏州地区的地委班子南下。出发的前一天,原东海地委书记、南下干部东海地区的负责人宫维祯同志突然找我谈话。他通知我说:“山东分局准备接管青岛,临时向华东局借了一套地委班子,六套县委班子的南下干部,先参加接管青岛,任务完成以后再南下。你是确定暂时留下的地委班子成员之一。同时还留下荣成、威海两套县委班子的干部和地委党训班的一部分学员,这些人你都熟悉,由你带领一起参加接管青岛的工作。”就这样我们这些本来要南下的东海干部一共200多人,就转到了接管青岛的干部队列中。几天以后,大家一起整队离开了文登城,来到莱阳县境西南的后大埠村,开始接管青岛的准备工作。
早在我们到来之前,区党委就开始了接管青岛的各项准备工作。根据山东分局的指示,成立了以区党委宣传部长薛尚实为首的,由宋子龙、李佐长、王卓青、王云九、曲及先、陈超等同志参加领导的青岛市教育研究会(简称教研会,是“接管青岛准备工作委员会”对外的名称),开始集中干部和培训干部。我们从东海来的200多名干部,当即组成第四大队,由我任大队长,高密县长王海亭调任副大队长,就驻在后大埠村。其他一、二、三大队则分别由北海地委、滨北地委来的龙口、南招、诸城等四套县委班子的干部组成,分别驻在附近等几个村庄。教研会机关本部则驻在前大埠村。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9月,由胶东区党委书记林浩亲自主持的青岛工作会议在莱阳县城召开,会议专门研究了青岛党的工作问题。根据山东分局的指示,将胶东、滨海两个区党委分别所辖的青岛市地下党组织合并,成立以林一山同志为书记的青岛市委。一山同志调走后,王台同志任代理书记。1946年10月,又根据华东局的指示,将青岛市委重新划分为市委和工委,宋子成同志任市委书记,刘特夫、陈超同志先后任工委书记。1948年8月,为了集中力量统一指挥,更有利于开展敌占区青岛市内的全面情报工作,在胶东区党委统战部的领导下,成立了以张尧民为书记的青岛市统战工作委员会。所有这些组织和有关的全体同志,都对青岛市的地下工作做出过积极的重要的贡献,为最后解放青岛和接管青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青岛教研会机关驻地——前大埠村的周围几个村子里,共集中了近千名干部,分编为四个大队,组织学习,进行培训。从49年12月中旬开始到50年5月底,主要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一般的时事政策学习,对干部进行形势与任务的教育。主要是组织干部阅读学习新华社1949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等重要文献、文告。还学习了陈云同志关于接管沈阳的经验,即“三原(原职、原薪、原岗位)不动”的政策。所有这些学习内容都是为了提高干部对形势的认识和对所承担任务的自觉性,解决“敢不敢胜利”、“敢不敢接管青岛”和“能不能接管好青岛”等思想认识问题。经过三个月的共同努力,刻苦学习,同志们都提高了参加接管青岛的自觉性和政策水平,政治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更加高涨。
在学习的同时,教研会还向各大队印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约法八章》和《入城人员守则》以及有关青岛市的全面调查研究资料,其中一本《青岛市概览汇编》,是16开大本,洋洋大观,达数百页之厚。从国民党的党、政、军、团、特到全市的工业、农业、商业、交通、学校教育、卫生以至会道门等各方面、各行各业的基本情况都提供了较为详尽的资料。这对我们这些准备接管青岛的同志了解青岛社会的基本情况是有裨益的。我就是从中得知了青岛市的区划概况,大、中学校和交通道路等情况的,减少了进城后工作的盲目性。
到5月20日左右,第一阶段的学习任务结束。由于战争形势的发展出人意料的迅速,4月20日,我百万大军渡过长江后,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相继解放。盘踞在青岛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刘安祺部准备撤退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解放青岛的日子可能比原来估计的日期大大提前。为了适应这一快速变化的形势,教研会迅速部署把各大队干部按进城后的工作需要重新调配。按党群(市委机关、工、青、妇及各区委)、工交、政法、财经、文教、卫生、公安等系统的需要调配好干部,分别进一步了解具体业务情况,学习有关各个行业的具体政策。我被分配到青联队,王海亭同志被分配到工会队,王少木同志被分配到妇联队,张心语同志被分配到市委机关队,吴晗光同志被分配到区委队,其他所有同志都分配到市委机关队组。一方面熟悉组织关系和人员情况,一方面开始筹组或参与筹组各自的组织机构,安排拟定或参与安排拟定进市后的工作计划。就在这个时期,我结识了由青岛逃出来的青年学生地下党员和地下工作者组成的青年大队的许多成员,如吕征(郑荃)、宋鲁、张辽、苏白、郭孝奉、张鸿岳、吕爱身等同志。自认为有了这样一批既有文化水平又活跃能干的青年骨干和活动分子,进市后开展青岛的学生运动和青年工作,当是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的。
看来,从从容容、按部就班地进行组织调配和其他为更具体的准备工作已是不可能的了,时间不允许我们拖延。为了不延误时机,我们不得不在5月底就匆匆忙忙地结束了这一阶段的准备工作,开始了最后解放青岛的进军,并于6月2日中午乘车进入青岛市区,实现了人民久盼解放的夙愿。
浏览:2448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