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希文回忆在青岛私立崇德中学开展抗日活动(一)

Admin 发表于2016-05-17 15:44:54
为了怀念战友以及与之一起战斗过的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愿把自己亲身经历和了解的点滴斗争经历,特别是运用文艺武器进行斗争的经历记录下来,以资纪念!
一、革命火种引向了崇德中学
抗战期间,青岛市党所影响和领导的抗日活动,首先是在青岛私立崇德中学(现青岛第十一中学)开展起来的。我市党组织也是首先在该校重建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这所学校在我市革命史上是有其辉煌篇章的。我于1938年就读该校,这是所美国教会学校,当时日美尚未开战,美国处中立地位,学校里虽也逐渐派进了森田、名古屋两个女日语教师和一些特务学生,进行奴化教育和监视学生的进步活动,但该校比起日伪官办的学校,日寇的统治势力相对薄弱些。但是美国人却在学生中加强了宗教活动,每天上圣经课,做宗教仪式。日本、美国都在拼命争夺青少年。
多数学生和教师都是爱国的。特别是由于当时人们往往处于爱国心,才不肯进入日伪官办的学校而来到教会学校的,这成为开展抗日活动的有利条件。我们一批爱国学生,就是面对着这样的政治背景,在各种政治势力的压迫和争夺下,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和比较,更主要的是在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下,逐步提高了政治觉悟,找到了并健步地走了上党所领导的团结抗日的道路。
有许多位至今深受我们尊敬的老师,如徐叔平老师、陈可新老师、陈大羽老师,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用巧妙和隐蔽的方式,向同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千方百计地设法对我们一批爱国学生给予同情、关怀和保护。最近,阔别了40多年的李德明(1948年南下参加革命),向我背诵了至今他还牢记的徐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题为《咏樱花》中的两句诗词:“若个风流不结子,东风枉费嫁衣裳”,表露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藐视。老师们对我们的教益和启发,使我们终身难忘。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徐叔平老师的长子徐文洵同学,是当时对我们在政治影响和帮助较大的启蒙人。他的家乡诸城已是解放区,他来校前在解放区参加了若干抗日活动,受过我党我军的宣传教育,已具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就这样,他把革命的火种引进了学校。他在要好的同学中秘密传播革命思想,讲述革命道理,宣传解放区的新鲜事物和所见所闻。特别是他富于文艺才华,向我们教唱革命歌曲,介绍解放区流行的文艺作品和革命故事。他用刀锯和胡琴弓子作乐器,为我们拉奏解放区的歌曲,动听美妙的乐声,简直使我们着迷了,至今我们还记忆犹新。
在徐文洵的教育影响下,使爱国同学的思想觉悟有了新的提高,明确了斗争的方向,要抗日,就要像解放区的军民那样,组织起来,团结抗战!
1939年秋,“大众解放中华抗日先锋纵队”的秘密组织,在学校成立了。“抗先”组织的领导人,除徐文洵外,还有赵宝麟(陈翼)、于峻基。成员有安茂仁、孙金昌(左翼)、马阳普(余华)、王允祯、乔沛先等人。当时我们都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我当年14岁,也参加了这一抗日组织。
由于斗争形势的发展,我们这批“抗先”的大多数成员,不久就先后加入了民先和党组织。1940年,李继仁(曲华)(胶东区党委派遣来青岛重建党的工作),首先在崇德中学高一班学生中发展了李继伟、莫易、尹华等入党,成立了党组织。并发展了一批党的外围组织民先队员,在我们班里就有王允祯、乔沛先、于峻基等人。加入民先后又接着入党的,仅我们这个班就有韩大珉(张辽)、赵宝麟、侯文仲(王文成)、姜显发(周群),他们先后担任过学校的党支书。此外,先后入党的还有徐文洵、孙金昌、安茂仁、马阳普、岳振鸣、程光隆(武光)等人。我是1940年加入民先,于1941年由陈翼、杨真介绍加入党组织的。当时我们一个班,只有三四十个学生,有了这么一批党员和民先队员成为政治上的骨干力量,再加上我们每个人都团结了一些进步的同学,因此党的力量,进步的力量,在我们这个班组占了绝对的优势。
浏览:106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