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汉徐仁清回忆挺进东北解放庄河(上)

Admin 发表于2016-05-19 16:23:20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在此前后,朱德总司令代表延安总部,向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连续7次发出了向敌后进军的命令。命令各解放区的人民军队,要迅速前进,对日寇展开全面大反攻,收缴日伪武器,接受日伪军投降,收复失地。
为了切实贯彻执行党中央和总部发出的战斗命令,我胶东区党委和军区决定:胶东军区所属的部队,按照东海、西海、南海、北海4个军分区,组成4路反攻大军,向仍被日寇盘踞的大小城镇和交通要道的敌伪据点,猛烈地开展全面反攻。
一、接受新任务  重返根据地
抗战胜利之前,我党对长期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东北各省,一直没有间断地通过多种形式,开辟工作,以争取群众,同敌人进行长期的殊死斗争。方针是:“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党的“七大”以后有不少同志分别被派往各地开展隐蔽斗争。原胶东区党委组织部长吕其恩、统战部长柳运光就是接受党中央的指派,到东北来开展地下隐蔽斗争的。
他们接受任务后,于1945年6月末和7月初分别从延安出发,持着自造的“良民证”,乔装“生意人”,过黄河,经汾阳,进榆次。此时已是8月上句。他们进入敌占榆次市的当天,得知日寇投降的消息,根据当时突变的敌我斗争形势,决定迅速辗转回胶东根据地。因为吕其恩、柳运光同志原是胶东区党委的委员,在被选为党的“七大”代表后去延安的。吕、柳回到胶东根据地后,迅即把安全抵达胶东的情况电告党中央。中央回电指示他们迅速经海路去辽宁。因为当时估计苏军只能进驻大城市,农村的广大地区可能有伪军继续控制,故命令要“争分夺秒”抢时间进驻辽宁。中央同时电令调胶东区党委联络部部长邹大鹏、城工部部长于克、统战部部长于谷莺(后因形势变化留在烟台)等,同吕其恩、柳运光等同志一起赴东北开辟工作。为了渡海和开辟新区工作,胶东区党委还根据中央电令精神,决定迅速组建一支护卫跨海进军东北的小部队,其成员主要由区党委的联络部、社会部、城工部、统战部及军区所属的有关部门选调。配备的干部有陈云涛、李光、王德真、段品三、韩彬、张先文、李进国、隋从新、邓东等。还有电台机要服务人员约10人,后勤服务工作人员(包括炊事、医务)等约10人,首长警卫人员有初克己、王春泰、王成学、李志远、张树汉、徐仁清、张盛文等。除此,还决定由担负解放烟台市的东海军分区配备1个连队,护卫渡海北上登陆。渡海小部队的临时番号为“挺进东北先遣支队”,吕其恩同志为司令员,于克同志为副司令员,邹大鹏同志为政治委员,柳运光同志为政治部主任。
根据中央的电令精神和胶东区党委的安排,被选调的干部、战士从8月25日开始,陆续由前线重返老根据地牙前县郭城村集结。
二、挺进烟台市  准备渡渤海
9月初的一天早饭后,支队领导来到了整装待发的集合场地。司令员吕其恩、政治委员邹大鹏同志先后讲话,做出发前的动员,并下达了进军烟台市的出发令。广大指战员听到进军令后,个个满面春风。启程后,经过1天的行军,抵达福山县道平村。住了1宿,翌日上午便顺利地到达了已于8月24日被我军解放了的烟台市。
抵达烟台之后,东海地委和军分区的领导将我们安置在名地——烟台山,生活方面也照顾得非常周到。为了顺利地渡海北上,支队领导稍事休息就召开会议,专门就渡海和登陆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与具体安排。东海地委和军分区的领导同志也给予了大力支持,除根据需要充实少数干部,还根据胶东区党委和军区的指示,将最能打仗、战斗经验丰富的东海独立团二连的2个排约80人,调拨“挺进东北先遣支队”司令部指挥,并一起开往东北。当时适逢吕其恩老家庄河有人在烟台,就从没收敌产中选择了2只装载多、马力大、人员条件可靠的船只准备渡海。
我们在烟台市的短暂停留期间,支队的几位领导同志组织干部、战士做了很多渡海北上的准备工作。行前的一天,政治部主任柳运光同志问我们:大家对渡海登陆、进军东北都怎么想的?有的说:“在陆地、山区行军打仗我们有经验,这次是渡海作战,真要打起来,能不能行?”有的说:“日本鬼子是我们的手下败将,他们已宣布投降了,我们虽然人数不多,只要说我们是共产党八路军,他们就得磕头求饶。”柳主任听了这话后,笑了起来。大家也为此争论而哄堂大笑。
三、登陆王家岛  海上遇曲折
9月5日是个天高气爽、风平浪静的日子。傍晚,我“挺进东北先遣支队”全体指战员,登上了承担渡海军运任务的2艘汽轮。出发前,东海军分区司令员刘涌同志,政治委员仲曦东同志等代表党政军前往码头为我们送行,祝愿我们在开辟新区工作中为党为人民做出新贡献。吕其恩司令员、邹大鹏政委等也代表支队的全体指战员,以惜别感激之情,向前来送行的党政军领导和同志们一一握手话别。
我们分乘的2艘汽轮驶出码头后,以正常的时速和准确的方位,沿着通向庄河王家岛的航向前进。航行之初进程是顺利的,可是当行进3小时之后,  也就是晚上约10时许,突然在我航行的右前方海域,发现一股光簇强而耀眼的亮光,当时我们称之为打亮子,实则就是探照灯。正在指挥两船行进的吕其恩司令员和邹大鹏政委接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情况报告后,迅即出舱登上甲板,经过观察分析,断定那是敌舰。为了对付这一紧急情况,几位领导当即下达了两船靠拢和暂时停止航行的命令。后来经过研究,转向西北绕道航行,终于摆脱了敌舰,取得海上航行的胜利。
这时午夜已过。两船相距约数海里,通过简陋的信号相互保持着联系。在晨光映照下,两船靠拢了,又以正常的时速在新的征途中开始了并肩航行。在正常航行约一两个小时后,司令员吕其恩、政治委员邹大鹏同志乘坐的那艘船发生了故障,检查结果是船底“瓦螺”坏了,根本无法抢修。所以,只好用另一只船拖着故障船减速前进。两船曲折行进了24个小时,6日傍晚抵达王家岛。
浏览:184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鹿鸣小生
    鹿鸣小生
  • 漂流者
    漂流者
  • 潘龙
    潘龙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