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远忆抗战:一、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njwl 发表于2016-05-24 18:05:58
  我生长在鲁北的临邑县。一九三八年参加革命。抗日时期大部分时间在宁津县渡过。我自己没有什么惊人的事迹可叙述,但对宁津县的抗日活动是亲身经历的,对冀鲁边区的大事也有些目睹耳闻。许多可歌可泣的事件,使我难以忘怀。多年来总想写个材料,但既没有时间,也不会写作,总难如愿。在各方面的督促下,现在只好作为一个历史资料,把它简要记录下来。这个材料的重点,可以说是敌后一个县的报告,同时对 冀鲁边区所见所闻的大事加以记载,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九三七年至一九三八年)
“七·七”事变后 津南、鲁北地区形势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当时国民党驻平津的宋哲元部队第二十九军曾奋起抗战。宋是乐陵县后颜庄人。在五月十一日就来老家避居。各地老百姓是热烈希望二十九军能抵挡住日寇的侵略。但是由于国民党蒋介石采取‘不抵抗主义’的方针,加之宋哲元要保存自己的实力,采取了“以守为守”的策略,因而造成二十九军的抗敌仅二十多天,就丧失了招架之力。南苑、宛平、琢县陆续失守,随继平、津陷落。二十九军十万将士向南溃退下来。接着,日军分数路向华北进攻,其中一路沿津浦线南犯。
  九月下旬,国民党第六战区司令冯玉祥来到沧州、桑园一带督战,适逢洪水泛滥,水淹三军,自四十二军庞炳勋的队伍退下来,就败兵如山倒了。九月二十四日放弃沧州。日寇长驱南下,势如破竹,于十月三日侵占德州,继占平原、 禹城、齐河。在十月日寇南侵时,还派飞机轰炸过宁津城,炸毁了书院等。十一月侵占济阳。十二月二十三日,日寇分东西两路从齐河、济阳渡过黄河,向济南、周村逼近。于二十五日占周村,二十七日占济南。
  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渠看风色不好,不念国土的沦陷,不顾人民的死活,抢先率其十万大军南逃。日寇进山东,如入无人之境。在沧州、德州失陷时,津南、鲁北的国民党地方军政官员和当地有钱有势的土豪劣绅,纷纷逃亡。有的随国 民党军队南逃,有的躲到平、津大都市,投入敌人怀抱。从此这一地区的社会序秩混乱,各县的土匪恶霸和道会门武装,乘机而起,自奉的“团长”“司令”,多如牛毛。他们到处敲诈、掠夺、杀人、放火、牵牛、勒马、背包袱、抢媳妇,无恶不作,广大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生命财产失去了保障。这时,宁津县刘廷献庄老秀才刘浚川大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几次捎信给其学生大地主王五少,叫他率民团抵抗,也渺无音讯。他忧愤至极,写下了“宁做中华民,不做亡国奴”的遗言,自缢而死。
边区共产党员举起了抗日义旗
  沦陷区人民,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年月里,日夜盼望着人民的大救星共产党派人来。当时,党中央、毛主席命令自己的党员站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指出“企个华北工作 应以游击战为唯一方向”,号召“与华北人民共存亡”。
  津南、鲁北的共产党员,在党中央的号召下,脱下长衫,纷纷行动起来,有马振华、邸玉栋、付炳翰、邢仁甫、范溥泉、李广文、杜步舟等,在盐山、庆云、乐陵、宁津等县建立了抗日救国会,举行了武装起义。开始只有三支枪、一把刀就拉起了队伍。起义队伍命名为“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十一月中旬,中共津南特委与鲁北特委奉命合并;组成了“冀鲁边区工委”,于文彬同志任书记,统一 了领导。从此,在冀鲁边区竖起了抗日救国的大旗,点燃了抗日烽火。
  当时,由于各县土匪和封建武装蜂起,伪军、伪组织也纷纷建立,许多地方出现了迎接日寇的“维持会”抗日救国军的活动被限制在以旧县镇为中心的狭小地区。在十二月间,边区党委针对这种情况,在乐陵县芦石缸庄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决定了“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 的方针。以后,抗日救国军在盐山击溃了伪军刘芳庭部队的进攻,继而又佯攻庆云,奔袭无棣,围困乐陵,转战宁津、南皮,并攻克了庆云等县城。附近的伪军和土匪武装大部被我缴械。从此,抗日救国军获得了立足之地,声威大振。到一九三八年一月,抗日救国军已发展到两千余人。
  这时,宁津县委的李广文、张策平等早已组织了抗日会,于十月初,在南北庄拉起了四十多名抗日武装,以后不断发展,接着编为救国军二十二路。一九三八年三、四月间,国民党党员张富忱在我党影响下,在河沟王庄建立了“中国抗日铁血团”,同我们进行抗日。以后改编为八路军的一个教导大队。
  一九三八年二月三日,抗日救国军攻克盐山县城。伪自治军刘芳庭部又调来盐山,向我进攻。在这次战斗后,我冀鲁边区工委书记于文彬同志因驳壳枪堕地走火,头部负伤,送崔家口后方医院,医治无效,于五月初逝世。二月二十七日又攻克无棣县城,消灭了当地伪军,缴枪百余支。 在三月间又占领了乐陵县城,当地伪军向我投诚。同时,周围各县的伪顽、土匪武装,也在极力扩充势力,争夺地盘。盐山的刘芳庭部又向宁津派来伪县长张柏荣,因他带的伪军都穿黄军装,老百姓称他们“黄狗子”当时,其他地方还有些“便衣队”。他们互相之间,为了争权夺利,也曾闹过一些磨擦。“小红门”受到很大的消弱。“便衣队”也有的被吞并了。
  “黄狗子”进宁津城以后,以“县政府”的合法名义, 搜刮钱粮、马匹、肥猪和商民的绸缎布匹等,使全县人民受到一次浩劫。这时宁津城里十字街路西元盛公和路东的公利生就关门倒闭了。
  在东南面据盘惠民的国民党鲁北专员兼保安司令刘景良,也委派牟宜之到乐陵县任县长,组织了他们的县政府。南面德平县是国民党保安第五旅旅长曹振东盘踞着。临邑县城是王月周、李胖子占领着,城西还有“乔滑子”、 “小矮子”、“郭五嘟噜子”等自称团长的土匪武装。
八路军来到冀鲁边区
  冀鲁边区环境正在恶化,生灵涂炭之际,于一九三八年 “五.一”前一春播时,八路军东进纵队先遣支队,由周贯五、龙书金率领,来到了边区,与抗日救国军会师。七月八日冀南区党委又派马国瑞同志带领八路军的第五支队和津浦支队,从冀南的南宫出发,抵达宁津、乐陵。第五支队司令是曾国华,津浦支队司令是孙继先。接着,九月二十七日,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旅长肖华,率领百余人,由山西出发,也抵达了乐陵。这真是黎民百姓久久盼望的神兵从天而降了。
  八路军到达宁津、乐陵以后,随即成立了“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肖华任书记,符竹庭、马国瑞、李启华、邢仁甫为委员。整编了当地武装,组成了“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肖华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符竹庭为政治部主任,邓克明为参谋长。下编三个支队。原边区救国军编为六支队,支队司令邢仁甫,政委周贯五,政治处主任王辉球,参谋长程正杰。
  军政委员会进一步明确了开辟和巩固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方针和任务。不久,就派八路军一部进驻临邑城。八路军身穿绿色军装,左臂佩带“八路”军符号。他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艰苦朴素,吃苦耐劳,作战勇敢。他们对老百姓说话和气,称大爷叫大娘,和蔼可亲。他们公买公卖,借物归还,损失赔偿,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他们住在老百姓家里,帮助担水、打扫院子,临行前把各处打扫得一干二净。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就在墙上刷写大标语,内容多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肃清汉奸卖国贼”“坚持抗日游击战争”“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枪出枪"“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巩固抗日根据地”’“改善人民生活”等等。从此,人民的耳目为之一新。大家都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军队,今后有了希望!”
  在一九三八年八、九月间,曾国华率五支队一部,进攻盐山南黑牛王庄一带的刘培臣的一个营五百余人,予以全歼,收复盐山三区全境。随即回师进攻宁津县城,全歼伪军五百余人,活捉伪县长张柏荣,解放了宁津全境。伪县长张柏荣被押送乐陵县城,执行枪决。经过激烈的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进一步打开了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局面。在九月下旬,建立了津南专员公署,并分别建立了乐陵、宁津、东光、南皮、沧县、盐山、庆云、无棣八个县的抗日民主政府。
  乐陵县长牟宜之,原是国民党鲁北专员刘景良伪派的。 牟是国民党中央委员丁惟芬的外甥。他是比较进步的。经过我们的争取,他已站到共产党方面来了。这时,国民党反动派在冀鲁两省同我党争夺政权的斗争很激烈。河北省我党在进行着驱鹿(钟麟)、拒庞(炳勋)、拥朱(德)的活动。在十月中旬,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率鲁北行署主任何思源及部分武装,由鲁西进入鲁北。沈是在一九三八年一月二十日蒋介石枪毙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渠后接任省政府主席的。沈、何进入鲁北后,整编了国民党地方武装,积极限制我军发展。沈为了夺取我乐陵根据地,来到乐陵城,妄图将同情我军的国民党县长牟宜之撒走。我党发动三万多群众,沿乐陵至商河公路,涌聚到城里街头,挽留牟宜之,驱走了沈鸿烈。
  一九三八年十月二十一日,中共中央派张经武同志来山东工作,到达了八路军一二九师驻地。师长刘伯承决定将津浦支队调出,随经武同志去鲁南。由曾国华率领的五支队,随即分两批出发,向鲁南转移了。
  在一九三八年,冀鲁边区的主要斗争任务是开辟和巩固抗日根据地。主要斗争对象是地方伪顽军和土匪武装。斗争策略是团结进步力量,打击顽固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当时的主要工作:一是发展壮大抗日武装力量;二是建设巩固各级地方政权;三是建立农、青、妇各抗日救国群众团体,宣传、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各项抗日工作,如缴粮、纳款,支援部队,破坏道路,站岗放哨,防止敌人进攻等等。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已初具规模,打开了局面,站稳了脚跟。各项抗日工作,都在蓬勃发展。宁津、乐陵已形成根据地的中心。在这里,到处展开了抗日的活动,到处可听到抗日的歌声。什么“誓死不作亡国奴”“好男儿去当兵”;“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等等,真是到处一片抗日热潮,到处是一片抗日吼声。
浏览:213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铭记过去
    铭记过去
  • 渤海子弟兵,史振升
    渤海子弟兵,史振升
  • 仙乡福华
    仙乡福华
  • 代代
    代代
  • 丰林谷农业
    丰林谷农业
  • 且行且珍惜
    且行且珍惜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